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滅苦及苦因的作法
2022/06/11 11:16:51瀏覽412|回應0|推薦1

慧學讀本:

1.一行禪師著,《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台北市:法鼓文化,2016年,二版)

2.性空法師講,《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嘉義市:香光書鄉,民95)

 

摘記文本關鍵文句,與您同參共勉:

 

一、〈以禾蓋土〉、〈大地的教化〉及〈一把麥糠〉等三則文章,首則是談戒律之「七滅諍」的建立。次則是提到佛陀對羅睺羅的教誡、教授,以及與農夫的一段對話。最後一則談及天旱故食物短缺,佛陀與弟子們在此時艱下,是如何因應托空缽之態度與舉措。

 

1)「七滅諍」是七項僧團內調停糾紛的和解議程,此若現代的「合議庭」;七項程序是:一、現前毘尼vinaya,音譯:毘奈耶或毘尼,意譯:律、滅),指雙方同時在場,面對面坐談、陳述整個糾紛的經過。二、憶念毘尼,是雙方要回憶所有導致衝突發生的細節,盡量從事件的開端開始清楚陳述。三、不癡毘尼,雙方都要具足且表現出志在和解的誠意。四、自言毘尼,指自行發露懺悔、認錯,或對方提出錯誤;雙方皆能自行承認自己的過失,才是和解的開始。五、覓罪相毘尼,即弄清楚諍事真相,才決定該怎麼裁決、犯錯一方該如何行懺悔法,及至大會評議達成裁決內容時,必須宣讀三次,雙方無異議並接受裁決,判決便得成立。六、多人覓罪相毘尼,當僧團大眾對戒律的內容等等的解讀產生歧見時,必須經過與會大眾或多數德高望重的長老僧決議後,達成一致同意的裁決。七、如草覆地毘尼,指在大會中,由長老僧出面調和,其語帶有安慰與療傷的作用,得促使大家盡快誠意地和解,就像以禾(稻草)蓋土,使走過的人都不會弄髒衣服。

 

2)《中阿含14經》裡佛陀教誡羅睺羅不要故意說謊;我們應該像鏡子一般,對待自己的行為、思想和言語。

 

3) 一位富有的農夫用鄙視的語氣對佛陀說:「我們是農夫,我們犁田、播種、施肥、栽種,並收割農作物,才能有糧食。你們什麼也不做,卻仍然有食物可吃。你們全都沒用,不犁田、播種、施肥、栽種和收成。」佛陀答道:「我們把信念的種子播在至誠的心田上,我們的犁是細心專注,而我們的水牛就是精進的修行,我們的收成則是愛心和瞭解。大人,沒有信念、瞭解和愛心,生命裡便只有痛苦。

 

4)《中部62經》裡佛陀教誡羅睺羅諸多離苦及苦因的作法,即:依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及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等五界修持無我觀;學習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等四大之平等接納特相,修持不執著觀;乃至修習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捨心觀、不淨觀、無常想、生住異滅想及入出息念等。這些方法皆是離苦及苦因的核心作法,非常值得我們仔細閱讀、思惟、順法行。

(1) 我們即使是在乞食之中也要禪修,繼續深思由「蘊」聚合而成的萬物,其本質的無常與無自性;細察你的呼吸和思想,這樣,你的心便不會散亂。

(2) 向大地學習,無論我們把清香的花朵等等撒在地上,或是將穢臭的糞便等丟棄在地上,大地都一概領受,不迎不拒。因此,無論是令人愉悅或令人不逾悅的念頭冒起,都不要被他所纏縛或奴役。向水學習,我們用水清洗汙垢,水卻一點也不會悲傷或覺得羞辱。向火學習,火會毫不分別地燒毀一切,並不會介意燒的東西是否潔淨。向空氣學習,空氣承載著所有的氣味,無論它是香是臭。

(3) 修習慈愛以降伏瞋怒,慈愛是無條件帶給人歡樂的心量。修習悲心以降伏殘忍,悲心是不求回報地替人脫苦的能耐。修習歡喜心以降伏怨恨,這是為他人的成功和幸福而產生同理喜悅之情。修習能捨心以降伏偏執,捨心是對一切事物平等開放地看待。此是故彼是,彼是故此是;自他是沒有分別的,不要排斥一樣而又卻追求另一樣。慈、悲、喜、捨等四無量心,是深奧美妙的心境,如果修習它們,一定會帶給自他享有清新的生命力和快樂的泉源。

(4) 思惟無常以能破除我執的妄見。思惟色身的生、住、異、滅,把自己從欲念中解脫出來。時常觀察你的呼吸,專注於呼吸會為自己帶來無限的喜悅。

(5) 關於修習入出息念,可以不同的方法來觀察呼吸。一、留心專注地觀察呼吸,所得到的第一樣效果,就是降伏散亂和昏沉。二、吸氣的時候,你要察覺到你在吸入氣息;呼氣的時候,你要察覺到你在呼出氣息。集中你的心念觀察你的氣息,這樣,胡思亂想便會終止,而使你的心投入專注之中。三、吸入的氣息短,你便要知道自己在吸入短的氣息;呼出的氣息長,你便要知道自己在呼出長的氣息。四、你要全面的察覺每一口氣息。如此,專注地觀察入出息,可以幫助你得禪定;有了禪定,你便可以徹底地洞察你身體、感受、心和諸法的究竟法性或實相。當你察覺你的呼吸,就在一呼一吸之間,你便具有醒覺力,這種醒覺,就是潛藏在每一個眾生之內的力量。

 

5) 佛陀說:天旱所至,不只是我們在受苦,除了幾個富有的人家外,這裡所有的居民也都在捱餓,我們不能在這個時候離棄他們,而移到比較容易找到食物的地方。這是我們分擔和瞭解他們苦難的因緣,我們應該留在這裡直到夏安居結束。

 

6) 單是誦傳經教是不足以讓正法流傳久遠的,最重要的還是實行經教中所說的;持守戒律尤其重要,沒有戒行,正法難持,沒有戒律,正法很快便會滅亡。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

 

 

二、 第十章<問題輯要>之問與答。

 

一) 關於 行(巴利語Saṅkhāra,梵語saṃskāra)與 業 (巴利語kamma,梵語 karman)有何不同呢?

 

(一) 行(巴利語Saṅkhāra,梵語saṃskāra)之意思

 

1)《 パーリ語辞典》(水野弘元著),如此釋義saṅkhāra:行,為作 (造作;做作)行為及其習慣力,形成力,現象。 

2)《巴漢詞典》(Mahāñāṇo Bhikkhu編著),如此釋義saṅkhāra:行,必要的條件,有條件的事物,心智的協同因素而kkhandha:是行蘊,心智的協同因素集合體。 

3)《四念住課程開示集要》(葛印卡講述)之〈巴利語字匯〉釋義saṅkhāra心蘊的反應、心的造作、有意志的行為、習性反應、業習。 

 

(二) 業 (巴利語kamma,梵語 karman

 

1)《漢譯パーリ語辭典》(黃秉榮譯),如此釋義kamma:業,行為,作業,家業,羯磨,儀式。 

2)巴利語匯解&巴利新音譯》(瑪欣德尊者編著)如此釋義kamma:業、行為造作。若以音譯甘馬出現時,則專指僧團的表決會議;即漢傳佛教依梵語karma音譯為羯磨 

3)《巴漢詞典》(Mahāñāṇo Bhikkhu編著),如此釋義:Kamma,業,行為,工作,造作 

4)《巴漢詞典》(明法尊者增訂),如此釋義:Kamma,業(action﹐volitional,造作身口意的善因、惡因),行為(deed),工作(job),造作(work)。

 

 

(三) 行與業,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由上述各辭典的釋義來看,「行」與「業」的概念相近,二者語義相近的是行為,造作等;然而,「行」之行為、造作較屬於心蘊作用,如:五蘊之「行蘊」,而「業」之行為、造作則屬身心作用,如:身蘊之「身業、語業」及心蘊之「意業」。是故,心蘊作用(意業、行蘊)才是二者概念的相近者。雖然,一切身、語、意的行為或行動、造作,被統稱為「業」、「造業」、「造作」;然而,在「業」的造作過程中,是以「心蘊或意業」為始而發動、引領一切行為;或者,由「思業」與「思已業」等二業說而言,「思業」就是意業,「思已業」就是經過思考且決意之後所生起的業──身業和語業。簡言之,「業」包含了「行」;「行」是三種「業」之一:意業。

 

若問「心蘊或意業」的心-心所法為何?若就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來說,在《阿毘達磨品類足論》云:「想云何?謂:取像性,此有三種,謂:小想、大想、無量想。思云何?謂心造作性,即是意業,此有三種,謂:善思、不善思、無記思(指沒有招感果報的力量之思)」在《集異門論》裡,可見說一切有部施設「和思為意行」,論師認為「想及思,是心所法,依止於心,繫屬於心,依心而轉,扶助於心,是故,想、思說為意行。」又在《大毘婆沙論》裡提出:「問:想蘊云何?答:六想身,謂: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問:行蘊云何?答:契經說此是六思身,謂:眼觸所生思(眼觸緣生的思惟)、耳觸所生思、鼻觸所生思、舌觸所生思、身觸所生思、意觸所生思。。問:世尊何故於相應、不相應行蘊中,偏說思為行蘊,非餘行耶?答:思於施設行蘊法中,最為上首,思能導引、攝養諸行,故佛偏說。……復次、造作有為,故名為行,思是造性,餘法不爾,故佛偏說思為行蘊。」

 

根據《漢譯阿含辭典》(莊春江編著)所言,何謂六思身」呢?六思身」是巴利語chayime cetanākāyā的直譯。長老菩提比丘英譯為「six classes of volition (六種意志力)」。這裡的kāya(),不是指「肉體」的「身」,是指「種類」的意思。「行」(saṅkhārā),長老菩提比丘英譯為「volition formations (意志的形成)」。論師們多解說為指「受、想、識」以外的心理狀態;經文中都分類為「身行、語行、意行」等三行,而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外處」的對應分類,就用「思」。是故,「行」(saṅkhārā) 與「思」是相同的;「六思身」就是「行蘊」,故上面定義「kkhandha是行蘊,心智的協同因素集合體 

 

其次,由「業」造成或招感的結果,被稱為「業果 (巴利語kammaphala,梵語Karmaphala又譯作「果報」、「業報」)」。「業」是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行為;「業果」,是此行為相應的結果。在「業,或說業因」與「業果」之間的連繫力量,通常被稱為「業力 (巴利語kammabala)」。「業」同時也能影響或形成一個人的個性習慣,故稱「業習」。佛教認為生死輪迴的主要動力,來自於自身的「業,業因的力量,業力」,善業導致投生於人、天等善趣,而惡業導致投生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更以「十二支緣起」來解釋「業」與「業果」之間的緣生關係,也就是以「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取代「宿命論」等等業報論說,形成佛教獨特且殊勝的「因緣果報」觀念。

 

若就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針對「十二支緣起」,所提出的「三世二重因果」論來看,「無明」與「行」是屬過去世的業因、業種子、業識種子;「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是緣過去世業因而招感現在世的業果、業種子現行;「愛」、「取」與「有」是緣現在世的業果而造作現在世的業因、意業造作;「生」、「老」、「死」等是緣現在世等造作而招感未來世的業果、業種子現行。因此,「業」依無明而生起,而貪愛或渴愛亦是造作諸業的另一主要根源,而且貪愛或渴愛是與無明為伍,不淨惡業就由無明與貪愛這兩因素而生起;即使是世間有漏的善業仍是「業」,由於還具無明及貪愛故,這時的造作行為就潛藏著「再生的業力」。若是對出世間的無漏善業或淨業而言,因為已滅除了無明與貪愛等,所以這時的行為就不具有「再生的業力」。因此,我們談到「行」時,特別與「無明」有關係;而談到「業」則是特別與「愛」、「取」有關係。

 

若以大乘佛教唯識宗的「發業潤生」來說,有情眾生流轉生死之根源,即由惑起業,由惑潤生,也就是由無明煩惱滋潤業而引生未來之果報。所謂「發業」,指發業之惑的作用,乃以分別生起之煩惱為主,其中更以與第六識相應之分別無明所發之業為主。所謂「潤生」,指潤生之惑的作用,乃以與第六識相應之貪愛煩惱為主,滋潤業種子令生現行,故稱潤生;相當於十二支緣起之「愛、取」二支,能夠緣生「有」、「生」等。總而言之,是「惑、業、苦」三者輾轉相依、相待、相持的驅動力,致使流轉生死;亦即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偈云:「苦生由業集,業集復由惑,發業與潤生,緣會感苦果」。

 

最後,可以延伸閱讀:成佛之道》之「業有身語意,善惡及不動。業滅如種習,百千劫不失,隨業感生死,不出於三界偈誦釋文。

 

 

二) 關於南北傳佛教的「心所」論說為何?

 

初期佛教將一切存有(法)以色、受、想、行、識五蘊來說明,物質性的存有以色法一蘊說明,精神性的存有以受、想、行、識等名法四蘊說明;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時期,對於認知主體(心識)更加深入且細膩的探究,且包含認識心識生起時的種種心理現象的分析,可以說「心所」思想是在部派佛教時期發展出來的。

 

而「心所學說」主要分為三大系:一、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所傳,在《阿毘達磨品類足論》》提出,經《大毘婆沙論》、《雜阿毘曇心論》,最後由世親在《俱舍論》中定型為46種心所。二、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承繼《俱舍論》體系,再劃分為51種心所。三、南傳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所傳,在《法集論》提出,經覺音尊者作《清淨道論》整理,直到論師阿耨樓陀作《攝阿毘達磨義論》定型為52種心所。

 

至於有哪些「心所」呢?下列資料「心所法條目」出自莊春江老師依三部論所制的〈南北傳名色分析表〉,請逕自連結閱讀完整的名色法的整理與分析。

 

(一)《阿毘達磨俱舍論》提出46種心所法,即:

1) 大地法心所,共10: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心一境性;定)、慧。

2) 大善地法心所,共10:信、不放逸、輕安、捨(行捨)、慚、愧、無貪、無瞋、不害、勤。

3) 大不善地法心所,共2:無慚、無愧。

4) 大煩惱地法心所,共6:癡、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

5) 小煩惱地法心所,共10: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6) 不定地法心所,共8: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

 

(二)《大乘百法明門論》提出51種心所法,即:

1) 遍行心所,共5種:觸、作意、受、想、思。

2) 別境心所,共5:欲、勝解、念、三摩地(心一境性;定)、慧。

以上二者合之,即《阿毘達磨俱舍論》的10種大地法。

3) 善心所,共11種:即《阿毘達磨俱舍論》的10種大善地法,加上「無癡」。

4) 根本煩惱心所,共6種:貪、瞋、慢、疑、無明、不正見。

5) 隨煩惱心所,共20種:即《阿毘達磨俱舍論》的2種大不善地法、10種小煩惱地法,及「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等5種大煩惱地法,加上「失念、散亂、不正知」。

6) 不定心所,共4種:尋、伺、睡眠、惡作(追悔);也就是《阿毘達磨俱舍論》的8種不定地法之前四種;而後四種「貪、瞋、慢、疑」則列入「根本煩惱」。

  

(三)《阿毘達磨概要精解》提出52種心所法,即:

1) 遍一切心心所,共7:觸、作意、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

2) 雜心所,共6種:尋、伺、欲、勝解、精進、喜。

3) 美心所,共25

(1) 遍一切美心心所,共19種:信、念、慚、愧、無貪、無瞋、中捨性(捨心;平等心)、身輕安(平靜、安寧)、心輕安(平靜、安寧)、身輕快性(不沉重)、心輕快性(不沉重)、身柔軟性(不僵硬)、心柔軟性(不僵硬)、身適業性(專注所緣)、心適業性(專注所緣)、身練達性(無殘缺)、心練達性(無殘缺)、身正直性(不狡詐)、心正直性(不狡詐)。

(2) 離心所,共3種:正語、正業、正命。

(3) 無量心所,共2種:悲、喜。

(4) 無癡心所,共1種:慧根。

4) 14種不善心所,共14種:

(1)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共4種:無慚、無愧、掉舉、癡。

(2) 與貪根相應心所,共3種:貪、邪見、慢。

(3) 與瞋恚相應心所,共4種:瞋、嫉、慳、惡作(追悔)。

(4) 與有行相應心所,共2種:昏沉、睡眠。

(5) 與疑相應心所,共1種:疑。

 

延伸閱讀:聚焦淨化「行蘊」 https://blog.udn.com/quietdharma/58882857

 

 

三) 何為「現觀」呢?

 

一種對現前境相的直觀(abhisamaya,也譯:現觀)智慧,令生命得以淨化、離苦。巴利語abhisamaya,南傳佛教作「現觀」;北傳佛教舊譯「無間等」、玄奘大師新譯作「現觀」;長老菩提比丘(Ven. Bhikkhu Bodhi)英譯為「breakthrough(突破)」或「penetration(穿透或洞察)」。意指能觀的智慧和所觀真實性境(當前的所緣境)的完全契合,也稱「現證或親證」。佛典裡都用於進入聖者之流時的證初果或證阿羅漢果時。

 

印順導師在《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民81年,頁26)這樣詮釋什麼是「現觀」呢?經中說的知法、現法、入法,正見、正觀、如實知……等,都是現觀的別名。現觀,是一種親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體驗;是一種直覺到的經驗,不是意識的分別,不是抽象的說明,也不是普通生活的經驗;它是內心深入對象的一種特殊經驗。拿個現代名辭來說,就是一種神秘經驗(是完全個人化的密契經驗或宗教經驗)」可以說,這種緣起智慧,是發現且照見任一法的無自性;而成熟的現觀智慧也可稱作現量智慧;換言之,亦即一心具足正知、正智、明覺――對境當下完全徹底了知且醒覺――任一法是暫時性存在的,是無常、苦,非我與非我所,且於當前對境裡不再生起無明相應的執取。

 

又什麼是「現量」呢?關於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外境時,心理活動的相狀,唯識學提出有三種差別,即「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也就是心、心所量知所緣對境而立之三種量;量,是量度、計慮之意。三量:1)現量,乃對境時無任何分別、籌度之心,顯現分明,照了量知。亦即由五官能力直接覺知外界之現象者,如照相機聚焦一個鏡像的鏡頭,直接呈現對象出來,這個叫現量、現量境,此一覺知乃構成知識之最基礎來源,故「現量」,就是不假比較、推測等方法,直觀、客觀的事物覺知之「自性分別」,其中沒有隨念、計度等分別。2)比量,乃由已知之境比附、比較量度,而能正確推論得知未現前及未知之境。(3)非量,乃不是正確無誤之現量、比量,或非可量知之量,是似現量、似比量之總稱。是故,「現量」乃具備現在、現有、現顯三個條件,而且不需意識加以思索,就立即證知的境界;現量當下即得,如佛家云「當體即是」,如近代哲學家所云「直覺」之義。(參閱《佛光大辭典》之「三量」辭條,頁633;及「三分別」辭條,頁531)

 

 

四) 關於道次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證道(無學道)

 

(一) 中部39經–馬城大經中部40經–馬城小經,可以看見一條清楚地道次第,我們要先了解世間正見 (此乃五乘共法,即:正見有善、有惡;正見有業、有報;正見有前生、有後世;正見有凡夫、有聖人。請連結詳閱印公的釋文),此後,才能了解出世間正見 ( 此乃三乘共法的解脫道正見,即:四聖諦與緣起,甚深諸佛法皆由此顯示。請連結詳閱印公的釋文);當出世智慧開啟時,才能「入妙法:緣起法、四聖諦」,如果沒有出世間正見,就無法入無漏智慧的境界;所以,「見道」時的無漏智慧才有力量去「正斷煩惱」;世間正有漏的知見或智慧只能「鎮伏煩惱」,不能正斷。簡言之,法、次法皆導向究竟涅槃(法次法向),是故,法,隨法而踐行之(法隨法行);誠如《中阿含9經》七車喻所云

 

(二) 由《清淨道論》第22,〈說智見清淨品:斷〉來看我們要解脫、離開煩惱是有這三種斷的過程:鎮伏斷→ 彼分斷→ 正斷。首先,是以世間定來鎮伏五蓋等的對治法,就像投水甕於長著水草的水中而壓一部分的水草,是名「伏斷」。其次,像在夜晚時分,燃一盞燈而能去除黑暗,所以修持十六種觀智時,成就部分的觀慧而能夠斷其相應斷之煩惱,是名「彼分斷」,即:先以分析名色而斷有身見;以執取於緣而斷無因及不等因的疑垢;以聚(蘊)的思惟而斷我及我所的聚合執;以分別道(正確的法)與非道(不正確的法)而斷於非道作道想;以見生起而捨斷見;以見衰滅而斷常見;以現起怖畏而斷於有怖畏起無怖畏想;以見過患而斷享樂之想;以厭離隨觀而斷樂想;以欲脫而斷不欲脫;以審察而斷不審察;以捨而斷不捨;以隨順而捨違逆於諦之執。或者是,於十八大觀中:以無常隨觀斷常想;以苦隨觀斷樂想;以無我隨觀斷我想;以厭惡隨觀斷喜;以離貪隨觀斷貪;以滅隨觀斷集;以捨遣隨觀斷過患;以滅盡隨觀斷堅厚想;以衰滅隨觀斷造作;以變易隨觀斷恒想;以無相隨觀斷相;以無願隨觀斷願;以空隨觀斷住著;以增上慧法觀斷堅實住著;以如實智見斷痴昧住著;以過患隨觀斷執著;以審察隨觀斷不審察;以還滅斷結著。此亦為「彼分斷」。最後,就像以雷電之擊樹般,以道智而斷結等諸法而不再轉起,這樣的斷才稱為「正斷」,這是修習至於想受滅盡、諸漏盡的出世間之聖者的正斷。這三種斷中,鎮伏斷及彼分斷,是為了助成正斷,如此說來這三種斷都屬於道智的作用,就好像某人殺了敵王而取其王位,在他取得王位後至正式即位以前的一切行為,都可以說是國王的行為。

 

(三) 由《大毘婆沙論》卷61及卷65所云,可以看到初果至第四果之聖者是如何漸次斷煩惱 (請逕自連結參閱三界八十八使的見惑及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的思惑之圖表),即:1)初果–須陀洹–預流果位者,能夠總集三界之見惑,於見道所斷煩惱而斷之。2) 第二果–斯陀含–一來果位者,除三界之見惑斷外,並開始於修道時斷除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由欲界五趣雜居地修惑之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等六品煩惱斷之。3)第三果–阿那含–不還果位者,進而斷除欲界修惑之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等,至此斷盡欲界九品煩惱,成就不還果位。4)第四果–漏盡阿羅漢果位,斷除三界之見惑、修惑,一切煩惱皆斷盡。換言之,1)斷盡三界八十八種見所斷煩惱 ( 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及無色界各二十八使,合八十八使 ),成就初果。初果於十種隨眠煩惱中,已經永斷六種隨眠,即五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及疑等。或者說,初果者已斷三結(身見,戒禁取及疑)。為什麼有說斷六,有說斷三?在《俱舍論》裡如是說:「邊執見隨身見轉,見取隨戒取轉,邪見隨疑轉,說斷三種攝彼三根,故說斷三已說斷六。」亦即:因為邊執見、見取見、邪見為三結所攝,故說斷三則已斷六。2)斷盡三界八十八見所斷煩惱,及欲界前六品修所斷煩惱,成就第二果。3)斷盡三界八十八見所斷煩惱,及欲界九品修所斷煩惱,成就第三果。4)斷盡三界見惑、修惑等一切煩惱,成就第四果–漏盡阿羅漢。

 

(四)    延伸閱讀:建構阿含道藍圖(21講-15)

https://blog.udn.com/quietdharma/123112957

 

(五) 摘記莊春江著,〈阿含中的修道次第〉之綱要如下,共五類,合10項:

請連結詳閱,出處:https://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30.htm

 

1、從體驗無常發動

1) 觀無常→生厭→離欲→解脫

2) 無常想→無我想→離我慢→得涅槃

 

2、從持戒發動

3) 成就戒→知足、守護諸根、正知出入→獨住遠離→斷五蓋→四禪→三明

4) 成就戒→離五蓋→正念正智→四無量心→得內止→出要→解脫

5) 持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

6) 戒淨→心淨→見淨→疑蓋淨→道非道知見淨→道跡知見淨→道跡斷智淨→無餘涅槃

 

3、從守護六根發動

7) 守護六根→滅五結蓋→離殺盜淫妄兩舌→飲食知足→達曉行道不失時節→除欲不淨想無諸惡行→四禪→三明

 

4、從信發動

8) 有信→往詣奉習→一心聽法持法→思惟評量觀察→身諦作證

9) 慚愧、恭敬、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持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

 

5、從正念正智發動

10) 不多忘、正念正智→護諸根→慚愧、恭敬、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持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