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聚焦淨化"行蘊"
2016/05/27 13:08:53瀏覽808|回應0|推薦0

法友問:葛印卡老師的內觀修行理論非常強調觀察「受」,且其重要基礎是用觀察全身的感受來根除舊有的習性反應;其把「行蘊」只說成是舊有的習性反應,要根除它是要以平等心觀察感受而且不起貪愛和瞋恨的反應。自忖所謂的行蘊是一種心所,它的範圍很廣,包含思心所、造作、相應行和不相應行等;它可以產生力量造惡與起善。我認為平等心也是一種行,它是經由如理思惟作意後才使貪愛和瞋恨不再升起;這可以說是以新的行(如理思惟或正思惟)斷除舊的行(貪愛,瞋恨,甚至痴)。不知我的看法是否正確?請指正。祝願快樂!

 

如是回應:

沒錯!行蘊的心所法是有善、有惡、有不定。所謂行蘊的心所法,有五十一種心所法,故稱「五十一心所法」。即《成唯識論》五卷所云:「雖諸心所名義無異;而有六位種類差別。謂遍行有五,別境亦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如是六位,合五十一。 

首先就《三藏法數》所解釋的心所有法,來對五十一種心所法作個初步認識,有了文字上的認識,在自力修持內觀時,也才能照見是心作佛或作魔了。

一) 遍行五法,乃因下列五法,起則同起,故云遍行。

1) 作意:能警覺為性。心未起,能警令起;心已起,能引趣於境也。

2) 觸:對境也。

3) 受:領納前境也。

4) 想:於境取像也。

5) 思:起心造作諸業也。

二) 別境五法,乃因下列五法,起時各起,故名別境。

1) 欲:希望樂境也。

2) 勝解:於理明了無礙也。

3) 念:明記不忘也。

4) 等持:離昏沉、掉舉曰等,令心專注不散名持。

5) 慧:揀擇名慧,能揀擇善惡法也。

三) 善心所有十一法

1) 信:於善法深樂不疑也。

2) 慚:恥己無德也。

3) 愧:羞為惡行也。

4)  無貪:於五欲境心生厭離也。

5)    無瞋:於違情境不起怒心也。

6)  無癡:於事於理明解決了也。

7)  精進:於諸善法精勤修習也。

8)  輕安:遠離昏亂也。

9)  不放逸:於不善法心不染著也。

10)  行捨:遠離掉舉也。

11)  不害:於有情之所,不加損惱也。

四) 煩惱有六法,下面六者皆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也稱根本煩惱。

1)  貪:欲取無厭也。

2)  瞋:忿怒不息也。

3)  慢:自恃陵他也。

4)  無明:於事於理,無所明了也。

5)  見:邪見也。

6)  疑:猶豫不決也。

五) 隨煩惱有二十法,由此煩惱,隨逐前根本煩惱六法而起,故名隨煩惱。

1)  忿:暴怒也。

2)  恨:怨恨也。

3)  覆:令人不知己過也。

4)  惱:外境違情不自安隱也。

5)  嫉:心懷妒忌也。

6)  慳:於一切財,不能慧施也。

7)  誑:詭詐不實也。

8) 諂:媚悅人意也。

9) 害:損惱有情也。

10) 憍:矜己傲他也。

11)  無慚:不知羞恥也。

12)  無愧:為不善,不知愧人以自悔改也。

13)  掉舉:心念浮動不安也。

14)  昏沉:心神昏闇沉迷,而於諸法無所明了也。

15)  不信:邪見多疑也。

16)  懈怠:身心不勤也。

17)  放逸:縱恣欲境也。

18)  失念:心散亂,於所緣境不能明記也。

19)  散亂:心常放逸,逐著諸緣境,恒不寂靜也。

20)  不正知:於正法起邪解,遠離正知,背覺合塵,以妄為真也。

六) 不定法有四,這四不定與前五位心所相異,此乃隨應善、染等而不定。

1)  惡作:或作惡事,心生追悔;或不作善事,心生追悔。故不定也。

2)  睡眠:識神昏昧也。夢中見境,或善或惡,或不善不惡,故不定也。

3)  尋:尋思心中所起之念。所起之念或善或惡,或不善不惡,故不定也。

4)  伺:伺察心中所起之念。此伺察心亦有善惡,不善不惡,故不定也。

 

接著,對四不定中的「尋」與「伺」進一步說明之。

觀察所對之境之麤想,謂為尋,舊謂之「覺」。其細想謂為伺,舊謂之「觀」。「尋或覺」,為粗略推求諸法名義的思惟作用,通於定心、散心及無漏心。「伺或觀」,乃細心伺察諸法名義的思惟作用,不遍於一切心,不起於一切時,當第六識對於外境深細推求時與「尋」同樣有起語言概念之作用。尋伺二者推求外境時,外境若與心相違背則身心不安;若順益,或既不違背又不順益則身心安穩。故以安或不安之身心狀況為所依而起尋伺。又,可喜之事是尋與伺之體性為思與慧之一,因此能否善巧運用尋伺作用,也將成為依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的重要關鍵之所在。

根據《瑜伽師地論》卷五所論及「尋伺與分別」二者的差異,則云︰尋伺決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設分別即尋伺耶,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別而非尋伺。」此意說明分別之義較廣,尋伺僅是其一部分而已。此論之卷五十八更指出尋與伺皆屬隨煩惱,因為尋求(尋或覺)伺察(伺或觀)過久,會令身疲而正念失,心感到勞損。所以,把握「中道」的修持節奏是極重要的事呢!

若就修禪定來說,尋與伺是五項禪支之前二支:   禪支(jhanavga)在每一禪心裡的許多善心所當中,是它們令心證入安止定的,以這些稱為禪支的心所──尋、伺、喜、樂、一境性等來分別諸禪那(北傳稱:禪定)的不同。即:一、心完全投入到「似相」當中,這是尋禪支;二、持續地保持在「似相」上,這是伺禪支; 三、體驗到「似相」的喜悅,這是喜禪支;四、體驗到「似相」的快樂,這是樂禪支;五、心完全地專注在「似相」上,這是一境性禪支。可謂「五禪支」只是名法對「似相」的作用而已!修定時,尋(覺)與伺(觀)的緊密連動作用,得提高專注力而強化觀修禪相的心象──由遍作相到取相再到似相;而兩者的特相與作用有不同:

1)尋(vitakka,另譯:覺)把心投向所緣,將注意力集中於所緣的一點上,如鼻孔與上嘴唇之間的氣息(較大範圍);若在禪那心中,尋禪支是把心投入「似相」的心所。因為尋也有思惟、思考之義,我們平時思考問題、邏輯推理等,都是尋心所在起主要作用,所以修定時若出現昏沉睡眠蓋等,可以動動腦憶念法句、思考法義,借此提振心力,不陷入乏味感的昏沉。 

 2)伺vicāra,另譯:觀)使心持續專注、安住於「似相」的心所。修定時,注意力集中於所緣的一點上,相較尋的範圍而言,伺的所緣範圍較小,如「人中」範圍,因此使得心更集中與敏銳。

也因此,在佛教禪法中,不論南北傳皆依尋與伺之有無,將三界分成三個所依地,亦即:定或三摩地的三三昧之一說

1)   有尋有伺地,定心中尋伺皆有者。這屬於色界初禪天之根本定及其未至定(謂初禪之加行定:欲界定)。此稱有尋有伺三摩地或稱作有尋有伺三昧。色界初禪之未至定又稱近分定。近分,即指近於根本定之領域。於色界與無色界等二界中,實際共有八種禪定,每一禪定之到位自體各皆稱為根本定;相對於此,即將進入根本定前的方便加行(入門前之準備階段)之定,就稱作近分定。根本定共有八種,故自色界初禪至無色界第四天亦共有八近分定。色界天有四種根本禪定,無色界天亦有四種根本禪定,並稱為四禪八定,而四禪八定還是在三界輪迴中;   唯這八種定之上的第九個「滅受想定或稱滅盡定」才是出世間定,   也是已出離三界的禪定至極境。此定與前八定合稱「九次第定」。

2)   無尋有伺地,定心中只有伺者。這階段屬於在色界初禪以上與二禪天間之中間定(大梵天之果報)。此稱無尋有伺三摩地,或稱作無尋有伺三昧。

3)  無尋無伺地,定心至妙而尋伺皆無者。這階段則屬於色界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定等。   此稱無尋無伺三摩地,或稱作無尋無伺三昧。

  

以上,雖是冗長的文字說明,但應當對您的提問會有所助益才是。最後,談一下個人對葛印卡老師的內觀法之看法:

1)   行蘊,的的確確是善惡習性行為反應的中心樞紐。而葛印卡老師的內觀法之運作核心是借力使力,借粗顯的身體上的「諸受」來看見內隱的「行蘊」之真實面目  。 行蘊,是「我與我所之五遍行」的隱身處,也是「五別境」的養成所與「十一善心所」的安居所,更是「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的儲存處,以及「四不定」的資源回收站。

2)   受持五戒或八戒為基礎,以安般念的止禪為著手處,來訓練出專注的覺知力。其次在這個「止定」基石上,起透徹性的安般念的觀禪或是身、受、心、法的「內觀」,於是借「不定心所:尋與伺」精神作用,來剖析每個當下所觀察到的「諸受實相」,進一步從中培養具正見的「平等心」;也就是專注觀察「諸受」,直接經驗每一種感受,「尋或覺」於諸受的實相是不斷地生起、持續、滅去;於是依此覺受經驗起「伺或觀」諸受的自相有別,其共相是「無常、苦、空、無我」。當如此實修,便能繼之而生起真正的懇切的「出離心」,此心唯求離斷「偏執的習性: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及不定的悔與眠」。日復一日如此修持,行者將從正見的了知轉升到實證經驗的了知,最後,一顆心漸漸以「定」為所居,「慧」為所用。

3)   持續修止的歷程,定心中的尋與伺也能漸漸進化到「無尋無伺三昧」。然而,當進入甚深的無色界定是不利於修持觀禪(或說內觀),因為心易喜著於深定的安詳禪悅,以及心識極微細不動如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狀態,皆是無法開展運思的內觀能力。

     是故,上面說到「止定」基石,在葛印卡老師這個內觀系統來說,當是無需進入色界正定就可以進行內觀的,只要專注的覺知力能夠持續數分鐘或更久的一段時間就可以進行內觀,是重於觀慧的發展;而修內觀的歷程,所發展出來的慧心之根、塵、識運作,也就能時時徹底了知緣起、無常、苦、無我的法性;契入法性後的自己,更準確地發起正精進力行於修習覺觀身、受、心、法」,而且唯聚焦於淨化行蘊。如是日久養成一套善習性行為機制,此善習機制會自然地取代惡習機制,讓日常生活轉化到平靜、平穩的身心狀態;乃至,如是定慧等持或稱止觀雙運,不放逸地修習再修習,而離斷一切執取心,呈現圓滿的平等心。

     如此一來,世間的四禪八定能轉化成出世間的四禪八定;更在出世間諸禪定中以平等慧如實觀斷盡十結,獲空解脫,無相解脫,無願解脫等三解脫。什麼是「十結」?即行者於心地上要洗淨的十結,乃身見(我見)、戒禁取(誓守禁戒與禁忌)、疑(對正法的疑惑)、欲貪、瞋恚、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

4)  最後,吾以為:只要存在三界內就仍有善習與惡習的概念分別,行者若自我期許做到完滿的六根如實地見聞覺知諸法,直觀當下於如實相上無貪,無瞋,無痴,或所謂現觀四聖諦;那麼定學資糧就至少要到達出世間定的第四禪,以第四禪為基作平等慧如實觀而成就空解脫或不動心解脫。

這一條心路,很遠,很遠……我們還是起身上路實修吧。因為只有自己實際修持體驗佛法、諸法,才能如實體證般若實相慧,對一切法味也才能有正確的勝解與淨信。另關於「觀禪或內觀」的修持法的詮釋,於此推薦延伸閱讀《洞見最真實的自己》,此書依佛典作了詳盡的說明。

合十祝福彼此 法安,體法無礙~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