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1/09 20:30:00瀏覽845|回應0|推薦1 | |
20190109 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Sādhu~ Sādhu~ Sādhu~
一)《阿含要略》:0-03.0.05-15【研習阿含】,要點摘記: 關於【道性】,我們已了解「見道」及「修道」所要具備的條件或特性,接下來楊教授說明「證道」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之一:漸次性/分證性;引用《雜阿含.435經》、《雜阿含.733經》、《中阿含.195經》說明「漸次性 / 分證性」。
1. 何謂「漸次性 / 分證性」? 01) 分證性是相應於漸次性來說的;有一分的菩提,可以證實斷除一分的煩惱漏;有十分的菩提,才能說已經斷除一切煩惱漏。 02)「分證」這個名稱,是來自北傳中國佛教天台宗「六即佛」的說法內容。「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最終、最圓滿的是究竟即佛,但要完成,前面還有五個階段,其中分證即佛即此處所說的分證性。
2. 何謂「六即佛」? 01) 理即佛是說一切有情在理性上都可以成佛,只要順著緣起性播下佛種子,再灌溉、施肥,就能修成佛果。 02) 名字即佛是說我們理解世間有佛陀、發願要成佛,這樣就成就了將來佛(未來佛)的名稱。但這距離究竟即佛還很遠,還要透過觀行、相似、分證即佛的階段。 03) 觀行即佛是五品弟子位。天台宗立圓教之八項行位之一:五品弟子位,略稱五品位。五品,指專心於自己之實踐行,故稱弟子位。五品即:(一)隨喜品,聽聞實相圓妙之法而信解隨喜,內以三觀觀三諦之境,外用懺悔、勸請、隨喜、發願、迴向等五悔勤加精進。(二)讀誦品,信解隨喜並讀誦講說妙法之經。(三)說法品,以正確說法引導他人,更由此功德觀自心之修行。(四)兼行六度品,觀心之餘,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五)正行六度品,觀心之功夫升進時,自行化他事理具足,故在此須以六度之實踐為主。 04) 相似即佛是十信位。 05) 分證即佛的路,要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地圓滿就是等覺,即如現在的彌勒菩薩,而在兜率內院為補處菩薩。 06) 究竟即佛就是妙覺位,此時才是真正的成佛。 由此可知,成佛的過程有一一的次第而有階段性的成就,每一個人都要透過一一的菩薩五十一位階逐漸、逐漸地向上提昇,不能直接跳過去。每一階段的提昇都要靠實證,這一階段成就了,才能往下一階段邁進,一直到成佛為止。
3. 根本佛法時期的分證階位 分證性就後期佛法的分析是五十一位菩薩,對早期的根本佛法來說則是四種果位(四向四果)。 01) 初果須陀洹位:開法眼、見道,有三結斷的成就,但只是見所斷。正見能斷的只有三結,其他煩惱結要斷的話,需要修道;就是透過三無漏學的熏修,也就是透過生活,包括:日常生活的持戒、宗教生活的修心,再由這一種持戒與修心開展出的能力來輔助正見的正念正知,才會有修所斷的功夫展現。 02) 第二果斯陀含位:就有修所斷的功夫展現了,他已能有效地使厚重的貪瞋癡三毒輕薄下來;若有三結斷再加上貪瞋癡薄這樣的成果驗收,就是第二果。 03) 若繼續修行三無漏學(戒定慧),就能淨化三界中欲界的所有汙染:三結、欲界的貪愛與瞋恚,此時即證第三果阿那含。 04) 等色界、無色界的汙染也全部淨化,此時解脫一切煩惱結、具足三菩提,即證第四果阿羅漢。
4. 佛典如是說「漸次性 / 分證性」 01) 《雜阿含.435經》:「四聖諦漸次無間等,非頓無間等。」 01-1 有一天,給孤獨長者向佛陀請教:苦集滅道四聖諦究竟是漸次無間等(或漸次現觀),還是頓無間等(或一頓現觀)?長者的問題是,四聖諦究竟是「頓」:四諦立即同時現觀呢?還是「漸次」:順著次第,第一諦現觀之後才能現觀第二諦,現觀一、二諦之後才能現觀第三諦,現觀一、二、三諦之後才能現觀第四諦,這樣子一步步地來現觀呢? 01-2 因此佛陀肯定地回答他:「此四聖諦漸次無間等,非頓無間等。」也就是說,絶不可能讓此四諦(四種真理實相)同時顯現出來。經中 佛陀善巧地舉一個例子:「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意思是,倘若有人說自己對苦聖諦還沒有現觀,卻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都無間等了,這樣的說法與真理實相不相應,也沒有這種事實存在。就好像用兩片小小的樹葉做成盛水的工具,而妄想將水從水源地帶回家一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01-3 頓與漸的問題,至今佛弟子們仍然有所爭執。其實修行一定是漸次,只是修行到了某個階段,當結果成熟時,感覺好像是突然顯現的一樣。結果要形成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而條件具備到形成一定是逐漸逐漸的,不可能一下子因與果同時;一定是主因和種種助緣善巧地隨順緣起配合,才有一一的結果形成。 01-4 北傳的說法比較簡略,我們可以參考南傳的說明,更為仔細圓滿。南傳說:假如我們空手來到溪流邊,附近也沒有水桶、瓶子等汲水器具,該怎麼辦呢?可以就地取材。先把藤蔓摘下來編織成籃狀的東西,再鋪上細細的洋槐葉墊底,然後再擺上荷葉,這樣就大功告成了。荷葉本身就像大碗公了,為什麼還要鋪上洋槐葉呢?因為藤蔓有刺,直接擺上荷葉會被刺破,再說荷葉大而軟,受力面不平均、支撐力也有限,所以中間還要鋪上洋槐葉作緩衝。這樣捧著,就可以順利將水帶回家了。 這四個步驟剛好可以描述現觀四聖諦的過程,現觀苦諦相當於用藤蔓編織成籃子,用細的嫩葉鋪在上面相當於現觀集諦,將荷葉擺在上面就等於現觀滅諦,最後裝水則是現觀道諦。這四個步驟不可能同時完成,一定是先看到藤蔓、知道可以編織成籃子、又編好了,然後知道要摘細嫩的樹葉墊底、又知道要把荷葉剪下來擺在上面,最後才能裝水回家。 從這個例子可以明白,四聖諦絕非一頓無間等,絕不能同時現觀;要①現觀苦才能②現觀苦之集,現觀苦之集才能③現觀苦之集可滅,現觀苦之集可滅才會去尋覓④滅苦之集的道,然後見道、修道,最終③證苦之集已滅。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真正消滅苦之集是由④道諦,所以道諦最重要。但不能①現觀苦諦,也不能現觀道諦。但現觀苦諦就能現觀道諦了嗎?也不是,現觀苦諦以後,還要②現觀苦之集(集諦);但即使現觀苦之集也不能現觀道諦,還要③現觀苦之集是有生有滅。現在苦之集雖已生,但應當可滅,這樣才能放心地來覓道、見道、修道、證道。
02) 《雜阿含.733經》:「七覺分漸次而起,修習滿足」。這一經是以七覺分的操作為例。 02-1 七覺支的根本是念覺支,念覺支的具足則要由四念處來訓練。因此修七覺支要先從四念處開始,因此佛陀接著解釋:「若比丘內身身觀住,彼內身身觀住時,攝心繫念不忘;彼當爾時,念覺分方便修習,方便修習念覺分已,修習滿足。滿足念覺分已,於法選擇、分別、思量;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方便,修方便已,修習滿足。如是,…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如內身身觀念住,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當於爾時,專心繫念不忘,…乃至捨覺分亦如是說。如是住者,漸次覺分起,漸次起已,修習滿足。」 02-2 由此可知,七覺支是次第而起,由①念覺支開始,然後②擇法③精進④喜⑤輕安⑥定⑦捨覺支,因此是依次第漸次修行。甚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每一類都是如此依次第漸次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一個整體,而是以四念處為首、五根與五力為架構來次第操作七覺支,操作時會有階段性的成就,而每一個都是下一階段的基礎,最終就會究竟成佛。其實這也相當於八支聖道的操作及完成,因此三十七菩提分法就是佛道,更是不脫離漸次性、分證性。
03)《中阿含.195經》:「漸漸習、學、趣迹,受教……得究竟智。」這部經在之前談「次第性」已經說明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4. 小結: 只是現在強調的是「分證」,也就是行道要按照次第逐漸來修,而每一次第都有它階段性的成就。一條有意義的道路,一定要從起點走到終點才有價值。可是道路這麼漫長,如果沒有路線圖、或前人指引,很難安心走下去;不是擔心走錯路,就是茫茫然 不知道會走到哪裏去。漸次性、分證性的意義就在這裏,如果我們很清楚修道的階段和歷程,一方面可以確認沒有走錯,一方面因為有階段性的成就,就可以加強動力往下一個目標邁進。就像要到高雄,開車從基隆上了高速公路,如果中途下交流道,離開高速公路,就到達不了目的地,那這一趟旅程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你清楚往南會經過哪些地方,譬如台北、桃園等等,不僅知道沒有走錯,也知道隨著一站站的抵達,目的地也愈來愈靠近了。
二)【根本佛教講座】-《阿含要略》0-03.0.05-15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靜坐時間,我們繼續修持止禪「安般念」法,以培養穩定的「覺知力」;一段時間後,在觀察呼吸的過程裡,漸漸感受到鼻息進出範圍的身受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身體表層上的感受,若覺知心還算穩定,就切換觀察的對象(所緣境),如實觀察這些感受僅是一種生滅活動,沒有恆常不變的,從中漸漸增長些許「平等心」去接受各種感受的來去,不管是樂受、苦受等;要領在於,「觀察身受,檢視心法」。讓我們從原點出發:收攝心意,集中精神力觀察鼻孔前的「入息與出息」;入息進來了,知道吸進來了;出息出去了,知道呼出去了……。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願 您與親人家眷及所有眾生, 於生時,身無病痛,心不顛倒,一切善願得遇善緣成就。 臨終時,正念現前,心無罣礙,往生善趣,遇法緣,續修菩薩道,圓滿佛菩提。 更願 您於日常落實「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解脫涅槃的助緣。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