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慚愧心的作用力
2020/02/04 17:57:58瀏覽637|回應0|推薦6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Sādhu~ Sādhu~ Sādhu~

 

一) 《阿含要略》B〈增上善學〉「2-0-0生慚愧心,發起實踐道德的意向」楊郁文老師談佛法,要點摘記:

 

(一) 慚與愧的定義

 

1.慚,巴利語hiri,知慚。愧,巴利語ottappa,知愧。

 

1) 慚,是藉由觀察自己而恥己過失;是對自己所犯罪過有反省及羞恥之心,而知己善根、善性不具足;故,知慚而恥於己闕諸善法行,前提是知慚者是崇敬有德者與諸功德若菩薩行者是恥己有所不淨、恥己有所不足、恥己有所不能者。因此,知慚者,當是自尊自重自愛者,誠如《老子.第七二章》:「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另外,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道德上的羞恥」(moral shame),或「羞恥感」(a sense of shame),並解說,這被導向內在,從自我尊重生起,引導人們基於自己固有的尊嚴拒絕作壞事(增支部.2.8)

 

2) 愧,是藉由觀察他人而恥己過失;是對自己所犯罪過造成對他人的傷害,而後悔惡行、羞於惡行;故,知愧而羞於己為不善惡行,也感到愧對自己或教法。因此,知愧者,當是尊重他人者。另外,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道德上的畏敬」(moral dread),或「害怕做錯的」(afraid of wrongdoing),並解說,這是向外的,從害怕責備生起,引導人們基於害怕後果而拒絕作壞事(增支部.2.8)

 

3) 慚愧心,是涉及人性情感的問題,是羞恥之精神作用,也是一種「一體兩面」的同理心;行者在自他互換的反省中,對己缺欠善法行而生慚恥,對己所犯不善過失而生羞愧。是故,《清淨道論》云:「智者曾說慚與愧為戒的足處。足處是近因(最直接的原因)的意思;因為有慚愧才能產生及存續戒律,如果沒有慚愧便不能產生及存續戒律。」戒有止持與作持二種,止持可說是「諸惡莫作」,作持可說是「眾善奉行」。因此,具足受持清淨戒之近因,是深懷慚愧心不失。

 

 

2. 生起慚愧的最直接原因—處於正知正念的自我觀照。

 

1)《雜阿含749經》云:「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2) 《增支部8集81經》云:「當沒有『念與正知』時,對念與正知壞失者來說,慚與愧失去近因;當沒有慚與愧時,對慚與愧壞失者來說,根的自制(根律儀的自制防護力)失去近因;……解脫智見失去近因。……當有『念與正知』時,對念與正知具足者來說,慚與愧具足近因;當有慚與愧時,對慚與愧具足者來說,根的自制具足近因;…… 解脫智見具足近因。」

 

 

(二) 深懷慚愧心的作用力

 

1. 對愚痴無聞凡夫來說,若欲轉凡成聖,就更當修習慚愧心,因為深懷慚愧能生諸善法、遠離諸惡、拔根本業報、永閉生死門、自護護他、,漏盡解脫登上究竟涅槃岸;是故,慚心與愧心是一種學力,乃推進修習增上善學、增上信學、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增上正解脫學的力量。

 

1) 《雜阿含679經》云:「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慚力是學力。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愧力是學力。」

 

2) 《雜阿含1243經》云:「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渾亂,如畜生趣。以有二種淨法,所謂:慚、愧,是故,世間知有父母,……乃至師長、尊卑之序,則不渾亂如畜生趣。」

 

3) 《雜阿含578經》云:「常習慚愧心,此人實希有!能遠離諸惡,如顧鞭良馬。」南傳《相應部,1相應,18經》云:「以慚而自我抑制者是稀少的,他們經常具念地行,    獲得苦的結束後,在不平順中平順地行。

 

4)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下云:「世尊!我等昔時愚癡所覆,不自開曉。譬如傴者,復如癡者,又如冥暗,一切所向,不能通達。我等今日,蒙佛世尊教示正義分別顯說,豁然醒悟,如傴者得伸、癡者開導、冥暗得炬。今日已往,誓歸依佛、歸依正法、歸依僧伽;近事世尊,乃至盡壽,奉持佛法,如護身命;常具慚愧,悲愍有情,下至螻蟻,起護念想。我今隨佛出家,受具足戒。」

 

5) 佛說寂志果經》云:「若尊長者有子,聞佛所講說經,於如來法律得信,善利自見。於佛法中,有大善利,即得法忍,念念止。居家逼於垢塵;其出家者,為無罣礙,便一其心止除欲樂,盡其形壽,奉清淨行,念言:『我欲棄家財產門室眷屬,下鬚髮被袈裟,以家信出遵道,捨所樂立家志,奉比丘戒二百五十,不犯道禁。護得度法,行止禮節,不失儀撿,忽除所有靖恭畏慎。一心平等,修習正戒也,遠離於殺,不執刀杖,心懷慚愧。普安一切,不施恐怖;其心清淨,無所加害。

 

6) 《中阿含69經》云:「成就慚愧為衣服(喻防護衣)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7)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復有業能令眾生墮於地獄,暫入即出:若有眾生造地獄業,作已(1)怖畏(憂患意識),(2)起增上信,(3)生慚愧心,(4)厭惡棄捨,(5)慇重懺悔,(6)更不重造。如阿闍世王殺父等罪,暫入地獄,即得解脫。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業。』」

 

8)《雜阿含1243經》云:「世間若無有,慚愧二法者,違越清淨道,向生老病死。世間若成就,慚愧二法者,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

 

8) 《雜阿含1229經》云:「大王!若復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護,彼雖不以像、馬、車、步四軍自防,而實自護,所以者何?護其內者,名善自護,非謂防外。爾時,世尊復說偈言:『善護於身口,及意一切業,慚愧而自防,是名善守護。』」

 

9) 《雜阿含619經》云:「己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云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

 

10) 《中阿含30經》云:「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無上止息寂滅),謂:捨一切有(三有),離愛(三愛)、無欲(三界之欲)、滅盡無餘(惑業苦盡),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無漏的三學—能入漏盡涅槃)

 

11)佛說鹹水喻經》以「水喻七事:若人沒於水;從水出頭復還沒水;或出頭遍觀四方;或出頭不復沒水;或有人欲行出水;或有人欲至彼岸;或有人已至彼岸,淨志得立彼岸。說明從此岸到彼岸的心法;其中「深懷慚愧心」而修諸善法、遠離諸惡是極重要的關鍵點: 

(1) 彼云何人沒溺於水?或有一人以不善法盡纏裹身,純罪熟,至地獄一劫受罪不可療治,是謂此人常沒溺於水,是謂初入水沒溺。(喻外凡者) 

(2) 彼云何人出頭還沒入水?或有一人作是沒溺,有信於善法,懷慚愧,求其方便,於諸善法皆懷慚愧,彼出於水還沒溺水,是謂二人沒溺於水。(喻內凡者,但其不穩定的慚愧心,只具薄弱的作用故) 

(3) 彼云何人出水遍觀四方?或有一人出水,彼有信於善法,有慚愧心,有勇猛意,於諸不善法皆有慚愧。彼出水上,不復沒溺於水。此諸賢,是謂三人喻彼出水。(喻為轉凡成聖的七賢位者,深懷慚愧心不失,故已能定向精勤) 

(4) 彼云何人出水住?或有一人作是出水,有信於善法,有慚愧,有精進,於諸善法皆懷慚愧,彼於三結使盡,成須陀洹而不退轉必當還所獲(極七有),是謂四人喻彼出水住。(喻已入聖流者—初果須陀洹聖者) 

(5) 彼云何人出水欲至彼岸?或有一人作如是出水,彼有信於善法,有慚愧,有勇猛意,於諸善法悉懷慚愧,彼盡三結使,貪欲、瞋恚、愚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間而盡苦本(一來果),是謂彼人喻彼水欲至彼岸。(喻第二果斯陀含聖者) 

(6) 云何彼人已至彼岸?或有一人便出水,有信於善法,有慚愧,有勇猛意,於諸善法皆懷慚愧,彼便盡五下分結,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復來至此間(不來果),是謂六人喻彼出水已至彼岸(喻第三果阿那含聖者) 

(7) 彼云何人已至彼岸,淨志得立彼岸?或有一人而出水上,有信於善法,有慚愧有,勇猛意,於諸善法皆懷慚愧;或有一人盡有漏成無漏,念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疾得證通,而自娛樂盡生死源。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母胎(不受後有—無生)是謂彼人喻彼水已立彼出岸(喻第四果漏盡阿羅漢聖者)

 

 

二) 靜心聆聽-《阿含要略》B〈增上善學〉「2-0-0生慚愧心,發起實踐道德的意向」: 

第42

 

第43

 

第44

 

第45集 (~13:42止)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靜坐時間,自我練習〔靜坐共修三部曲〕:遍身放鬆法、止禪、觀禪。

第一部曲:用感恩心、柔軟心遍掃全身每個部位,從頭頂開始往下至腳趾,關注每個部位並作意「感謝祢、放鬆下來」;讓忙碌一天的身體修復,令生命回到鬆、靜、平、和的狀態。

第二部曲:練習止禪的「安般念-純粹地觀察出息入息」;培養穩定的「覺知力」,達到一種清醒的明覺狀態,令生命回到靜寂的心聖殿裡安居。

第三部曲:在練習安般念一段時間後,若心識還算平靜、平穩,就可切換觀察的對象(所緣境),由呼吸轉到自身的身心狀態,以平衡、平等慧如實觀察(實觀)自身的身心,明確地體知每個當下的感受或心念僅是一種生滅活動,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存在;從身心實相中漸漸增長「平等心」,以明覺的智心去接受各種身心感受的來去,不管是樂受、苦受、捨受,及內在念頭、想法之生生滅滅;修習過程之要領在於「觀察身-受,檢視心-法」

此刻,讓我們從原點出發:收攝心意,集中精神力觀察鼻孔前的「入息與出息」;入息進來了,知道吸進來了;出息出去了,知道呼出去了……。

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願 遠方的您與法親眷屬及所有眾生,

於生時,身無病痛,心不顛倒,一切善願得遇善緣成就。

臨終時,正念相續,心無罣礙,往生善趣,遇正法緣,續修菩薩道,圓滿佛菩提。

更願 您於日常修習「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為解脫涅槃的助緣。

為法身慧命,各自珍重~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