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5/09 13:44:05瀏覽347|回應0|推薦1 | |
慧學讀本: 1.一行禪師著,《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台北市:法鼓文化,2016年,二版) 2.性空法師講,《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嘉義市:香光書鄉,民95)
摘記文本關鍵文句,與您同參共勉:
1.〈開啟大門〉、〈一把申恕波樹葉〉及〈依照正法〉等三則文章,首先談及佛陀的姨母( 即喬答彌夫人,其名巴利語:Mahāpajāpatī Gotami,音譯作:摩訶波闍波提·喬答彌;Mahāpajāpatī,意譯:大愛道 ) 等五十一名女子乞求入道,因而制定「八敬法」開啟女性加入僧團的大門,緣此法而讓姨母等人得以成為佛教僧團首批比丘尼。其次是提到佛陀以「掌中葉喻」教誡其法說、義說只為饒益清淨梵行,提醒修行當解行並重。最後,談及僧團內因為有比丘「沒有清洗盥盆」而發生生活律儀之諍,為此佛陀選擇暫時獨行去訪安居他處的弟子們,過程中提出「六和」的滅諍原則;及至舍利弗、目犍建等大弟子所安居的祇園精舍時,請舍利弗「依照正法處理」諍事,以利雙方和解、滅諍。
1) 阿難問:「世尊,一個女人可否成就『入流果』、『一返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等出世間道位呢?」佛陀回答:「絕無疑問。」阿難問:「那您為何不接納她們加入僧團呢?喬答彌夫人自您孩提時便撫育您、關懷您,愛您如親生兒子。她現在已拋棄一切財物、地位,而且已經剃去頭髮,千里迢迢而來,都是為了證明女子和男子一樣,可以經得起萬難。求您大發慈悲,准許她們受戒為尼吧!」佛陀沉默了好一陣子,接著召集舍利弗等尊者前來詳細商討這個情形。佛陀解釋,他並不是因為歧視女性而不許她們受戒為尼,他只是無法確定,在她們加入僧團的同時,是否可以避免產生僧團內部(如男女二序安僧之法,以去除障礙清淨梵行之愛執情事等等)、僧團與外部的負面衝突(如挑戰舊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所帶來的負面情事等等)。經過審慎的磋商之後,舍利弗說:「由於女人幾千年來都被歧視,外界反對是必然的。制定一些規則以表明僧、尼兩種僧團之關係,才是明智之舉,此等規則應該可以減少外界對僧尼的反對,請大家參考以下的『八敬法』;這八敬法的目的,旨在開啟女性加入僧團的大門,不是旨在歧視女性,反而是為了終止對她們的歧視,希望大家能體會。八敬法: 第一,一個女尼,或比丘尼,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要尊尚比丘,不論她的年齡或戒齡(戒臘)比他的多或少。 第二,雨季安居時,所有的比丘尼都要居於比丘們安居之所附近,以便獲得他們的支持和指導。 第三,每月有兩次,比丘尼要派遣代表,往請比丘替她們訂下齋日,以作特別守戒日。這天,比丘會前去教導她們和鼓勵她們精進修行。 第四,雨季過後,比丘尼必需參加自恣儀典,在比丘和比丘尼之前作出修行的報告。 第五,當一個比丘尼破了戒,她必需在比丘、在比丘尼面前懺悔。 第六,經過沙彌尼、正學女階段後,一個比丘尼要在僧尼兩眾前受具足戒。 第七,比丘尼絕不可以批評或禁令比丘。 第八,比丘尼是不可以給比丘們說法的。」
2) 佛陀說:在覺悟者的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如同諸多河流一旦流入大海,便再也沒有個別的身分了。我們應該找個方法給所有的人,讓他們體現自己的生命尊嚴和潛質。走在修行之道上的我們,絕不怕被汙濁外境的汙染,因為只有內心的貪、瞋、痴才會污染我們的生命。當天,這五十一名女子全都受戒為尼。佛陀請舍利弗尊者指導她們基本的修行方法。八日後,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前往拜訪佛陀說:「世尊,請您慈悲教導我如何能在解脫之道上有迅速的進展?」佛陀答道:「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持住自己的心,多練習觀察呼吸(止禪),和觀照身體、感受、心與心所產生的對象(觀禪–四念住)。如此修習,妳便每天都會多增長一些謙虛、自在、無著、平和及喜悅。這些特質生起時,便可確定自己走上了正確的道路,覺醒之道和覺悟。」
3) 佛陀以「掌中葉喻(雜阿含404經)──我所證悟得比我所教導的多出太多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只教導那些真正有助於修行證道、離苦的義理。」並且提醒弟子不要迷失在哲理上的推論和揣測之中,更不要在玄秘的問題上糾纏;因為無論宇宙是有限或無限,有盡或永恆,我們都要接受一個真理(四聖諦):那就是生命裡所存在的苦,而要消除痛苦,又必須先明瞭苦的成因;我所教導的滅苦方法,都是能夠幫助實修者達到無著、平等、平和與解脫的;我堅拒講說其他一切對證道沒有幫助的東西。於是鼓勵所有弟子專注修行,以免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沒有用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或哲學辯論上。
4) 佛陀說:僧團本來的性質就應該是和諧的。若依照下列的原則,和諧相處是可以達到的,僧伽如能依照這些原則共學,諍事中也依照這些正法處理之,必定能夠獲得喜樂與和諧: 一、共同享用一處公用的地方,如森林或家居。(身和同住) 二、共同享用日常的必需品。(利和同均) 三、一起守持戒律。(戒和同修) 四、只用有利於和合的言證,避免導致僧團分歧的言說。(口和無諍) 五、互相交換見解和心得。(意和同悅) 六、尊重他人的觀點,而不要勉強別人跟隨自己的看法。(見和同解)
2. 第十章<問題輯要>之問與答。 1)《雜阿含266經》佛告諸比丘:「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起始點)。」《雜阿含294經》更說:「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盡苦,究竟苦邊故。」 這兩部經之旨趣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智者亦爾;亦即愚癡者與智慧者都會感受到苦、樂。但是兩者不同之處是,愚癡者不修清淨行故,無明不斷,愛緣不盡,不得解脫,身壞命終,還再受此識身;智慧者修清淨行故,無明斷,愛緣盡,得解脫,身壞命終,不再受此識身。 印順導師認為:《顯揚聖教論》卷1(大正藏,第31冊,頁480)所云「 如薄伽梵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有取之識)之身。」是為了經證故而引「識支」來證明「阿賴耶識」,以入胎識作前提,因入胎識所藏的種子,漸漸的生起根身,這是屬於「因心所生」的唯識說。若就原典雜阿含經中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感得有識之身」,即指:生命的三大歷程──無明、行、識等三支,也就是十二支緣起的本義;並將此經作為第四類世間正見──生死常相續,聖者得解脫,愚智縛脫異,深信勿疑惑,故「正見有凡夫,有聖人」的經典根據。 若問無明與愛,哪一個才是輪迴最明顯的緣?由集諦或苦之初因而言,是如國王的「無明」最明顯。若由煩惱結繫而言,最明顯的是「渴愛結」。
2) 只有出世間智慧,才能正斷煩惱,究竟解脫。因為只有斷三結(身見結、戒禁取見結、疑結)入聖者之流的見道位四個聖者,才能產生出世間的智慧,這是由於聖者已看見、了知解脫的所緣──涅槃。世間智慧只是關注於五受蘊的身心世間、器世間等,並沒有看到解脫的所緣──涅槃,所以世間智慧無法完全斷除致使生死輪迴的煩惱。
3) 南北傳佛教在「觀滅諦」上最大的不同點為何? (1) 對於「滅諦」的看法,南北傳並沒有出入,所謂「滅」就是涅槃,就是沒有愛、取、有的輪迴因,也就是無住,沒有保護、沒有求的境界。 (2) 對於「觀滅諦」的方法上,南傳佛教只有一個無為,就是涅槃;北傳系依據說一切有部論述而主張有三種無為,即: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但只有「擇滅無為」才是真正的涅槃。 (3) 在滅諦的「涅槃」分別中,南北傳都承認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二種分別。然而,北傳佛教在《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及《中觀論》等大乘經論裡,更提到四種涅槃的分別,即:除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外,還加上「自性清淨涅槃」和「無住涅槃」;因此,「自性清淨涅槃」和「無住涅槃」成為南北傳佛教不同看法所在。 依大乘的道理:解脫的境界為「真如」,它是出世間智慧的境界,不過它也不離開世間的法,「真如」並沒有世間或出世間的分別,或說已超越世間或出世間的概念分別。所以,無論眾生知道涅槃與否,一切眾生本來就在真如境界、就在自性清淨涅槃中。因為造成輪迴的苦因──無明等種種煩惱,在緣起無自性法中也不是真的存在,故說緣起法的究竟勝義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真如相。 大乘佛教的修證目標在於「無住涅槃」,就是實現沒有住著或染著的涅槃,涅槃本身並沒有所緣,但它的範圍其實就是真如。雖然「無住涅槃」是出世境界,屬無為法,然而因為大乘佛教強調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概念分別,更強調要悲憫利樂眾生,所以「無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悲智大用。只有在無住涅槃裡,我們才是真正實現勝義法。而涅槃境界是不可思議的,而死亡的境界是可思議的。
4) 「完全沒有愛才能入涅槃」和大乘佛教強調「慈愛悲憫眾生」是否有矛盾?最好是實際去修行,於見道位時就會知道什麼是「涅槃」,什麼是完全沒有染心相應的渴愛執取的意思。所有的修行人都要收集很多波羅蜜才能成就阿羅漢;若普通阿羅漢只要收集三世善行與智慧種子的波羅蜜,則能實現阿羅漢果;但是大阿羅漢要收集十萬劫的波羅蜜才得成就。如果想要成佛,就要收集三大阿僧祇劫的善行與智慧種子的波羅蜜,就要以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修行,去收集圓滿的波羅蜜種子,如此才能成就佛果。所以,平等的、清淨的、圓滿的大慈大悲,與雜染的愛執,是完全不同的心素質。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