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9/20 16:49:39瀏覽404|回應0|推薦1 | |
慧學讀本: 1.一行禪師著,《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台北市:法鼓文化,2016年,二版) 2.葛印卡老師(Satya.Narayan.Goenka)講,《四念住開示集要》(台中市:財團法人台灣內觀禪修基金會,2013年3月第二版)
摘記文本關鍵文句及加註,與您同參共勉:
一、〈覺觀呼吸〉這一則文章,主要是提出《安般守意經》裡的十六勝行。 佛陀宣說此經: 「各位比丘與比丘尼,如果你們都可以持續修行圓滿的覺觀呼吸,你們將會獲得很大的效益。它可以幫助你們成就四念處(或說:四念住)和七種正覺因素的修行(指:七覺支),隨而使你們生起智慧和證得解脫。你們應該如以下修行: 一)第一至第四口氣息,屬「身念住」之範疇 第一口氣息:『吸入長的氣息時,要知道自己在吸入長的氣息。呼出長的氣息時,要知道自己在呼出長的氣息。』 第二口氣息:『吸入短的氣息時,要知道自己在吸入短的氣息。呼出短的氣息時,要知道自己在呼出短的氣息。』 這兩口氣息能夠幫助你打斷昏沉和妄念,同時使你生起專念(專注的正念)和接觸當下此刻的生命。昏沉就是缺乏專念。呼吸的覺觀,可以讓你回到自己和生命裡。 第三口氣息:『吸入氣息時,要覺觀全身(指呼吸身)。呼出氣息時,也要覺觀全身(指呼吸身)。』 這口氣息能使你因觀察入出息而與自己的身體真正接觸。覺觀呼吸身和身體每一個部份,能使你體會到身體存在的奇妙,又可以把生死(生滅)的過程,在你的體內顯露無遺。 第四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會令身體安靜平和。告訴自己呼出氣息時也會令身體安靜平和。』 這口氣息能幫助你獲得身體上的平靜祥和,因而達致心、身、氣(息)都融和合一。 二)第五至第八口氣息,屬「受念住」之範疇 第五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感到喜悅。告訴自己呼出氣息時也感到喜悅。』 第六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感到快樂。告訴自己呼出氣息時也感到快樂。』 這兩口氣息,能帶你跨進感受的領域。這兩口氣息能替你創造滋養身心的平和喜悅。全因為散亂和昏沉都已止息,你才可以回到自己、投入此刻。幸福和喜悅的感覺,會在你心內冒起。 你住於生命的奧妙,可以親嘗專念所帶來的平和喜悅。由於與生命的奧妙接觸,你便可以把中立的感覺(捨受)也化為悅意之感。這兩口氣息,是替你帶來悅意的感受的。 第七口氣息:『吸入氣息時,要覺觀自己心內的活動(指:心受)。呼出氣息時,也要覺觀心內的活動。』 第八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自己把心內的活動平靜下來。告訴自己呼出氣息時,自己也把心內的活動平靜下來。』 在這裡,『心內的活動』是指感受。這兩口氣息能使你深入體會自己心內生起的感受,不論是悅意、不悅意或中立的感受,繼而讓你把它們平靜、安定下來。當你覺觀自己的感受之後,你便可以看清楚自己感受的根源和本質。這時,你才可以控制和平靜、安定它們,雖然它們可能是貪欲、瞋怒或嫉妒所產生的一些令人不悅的念頭。 三)第九至第十二口氣息,屬「心念住」之範疇 第九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覺觀自己的心念。呼出氣息時,也同時覺觀自己的心念。』 第十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使自己的心喜悅平和。呼出氣息時,也同時使自己的心喜悅平和。』 第十一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在集中自己的心念。呼出氣息時,也同時在集中白己的心念。』 第十二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釋放自己的心念。呼出氣息時,也同時釋放自己的心念。』 這四口氣息,帶你跨進第三個領域──心。第九口氣息令你可以確認自己心裡的不同狀態,如:體會、思惟、分別、快樂、悲哀和懷疑。你要觀察和確認這些狀態之後,才能夠徹見心的活動──究竟實相;當你確認心的活動、實相之後,才能使你的心寂靜平和,這就是第十和十一口氣息的功能。第十二口氣息讓你釋放心內的所有障礙。這時,你的心才會重現光明,照見意志的根源(行蘊),因而可以降伏重重的障礙。 四)第十三至第十六口氣息,屬「法念住」之範疇 第十三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觀照萬法的無常性(及苦性、無我性)。呼出氣息時,也同時觀照萬法的無常性(及苦性、無我性)。』 第十四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觀照萬法的壞滅。呼出氣息時,也同時觀照萬法的壞滅。』 第十五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觀想解脫(指:欲解脫之願)。呼出氣息時,也同時觀想解脫(指:欲解脫之願)。』 第十六口氣息:『告訴自己吸入氣息時,同時觀想捨離放下(指:放棄了怖畏與取樂,而對一切行法感到平等的中捨性狀態)。呼出氣息時,也同時觀想捨離放下(指:對一切行法感到平等的中捨性狀態)。』 以這四口氣息,行者便可以進入心所產生的物象領域,而集中心念以觀察萬法的實相或究竟法性。首先,是觀察萬法的無常。因為萬法無常,故萬法皆會幻滅。當你了悟萬法無常、壞滅之性,便不再受生死之輪所束縛,而達到捨離、放下和解脫。捨離與放下並不是鄙硯或逃避生命。要捨離和要放下的,是貪愛執取,如此才能夠超脫生死輪迥或萬法滋生的溫床。一旦證得解脫,你便可以在存活得平和自在,因為這時已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你纏縛住了。」 這就是佛陀教導如何覺觀身體、感受、心和心物的十六個觀息之法門,及此十六法門能夠深化導致正覺的七種因素──專念觀想(念覺支)、審察正法(擇法覺支)、勇猛精進(精進覺支)、喜獲法益(喜覺支)、心輕自在(輕安覺支)、集中正定(定覺支)、和捨離妄法(捨覺支)。
延伸閱讀: 1. Ānāpānasati-sutta) (http://tripitaka.cbeta.org/B07n0019_001 2. 北傳現存的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602_001 3. 關於「安般念的十六事」https://blog.udn.com/quietdharma/177185396
二、《四念住開示集要》之<三個步驟> 修習 正法要解門、行門並重,「解門」有理論的觀念、有修行的方法來瞭解、疏導離苦之道,然後「行門」是付諸實際行動修習離苦的方法;解行並重,體驗正法,有三個面向或三個重要步驟。
第一個是理論(pariyatti):對佛陀的教導有足夠的理智上的瞭解(指:解門)。 非聽法者(assutavā,未聽聞的),是從來沒有聽聞或閱讀過覺悟者(Buddha,佛陀)的教說的人,不能理解正法及其普全的特性(普遍性),只會知道正法(指:佛法)就是佛教徒的宗教;他們會把它當作是宗派的哲理信仰,或是個儀式,禮儀,或是宗教祝典。 聽法者(sutavā,已聞的、多聞的)是聽聞過正法的人,會瞭解正法是普全的律法,真理,本質,不會侷限於任何派別或群體。聽聞了正法後,他會如法修行並應用在生活中,因此與「非聽法者」相比,他是個幸運的人。而非聽法者未曾得聞普全的真理,仍舊非常困惑。 聽聞或閱讀純淨的正法、法語是很好的,能啟發及指引我們開始正確地修行。然而,如果你只滿足於聽聞或理智上的瞭解而不付諸力行或實踐,並且自以為已在理智層面上樣樣都懂了,那麼「聽聞或閱讀純淨的正法、法語」就成了信仰上的遊戲而已;事實上,你並不是真懂了,因為沒有直接的實修體驗,這也會成為證成解脫果的阻礙。因此,每一位聽法者聞法後必須開始第二步驟的實修。
第二個是 實修(Paµipatti):實際修習所聽聞的離苦及苦因、得樂及樂因之正法(指:行門)。 根據「戒、定、慧」理論,首先理解到身而為人,社會的成員,一定要在家庭及社會中過合乎道德的生活。如果你干擾了他人的安詳與和諧,你怎麼能體驗到安詳與和諧呢?因此,知道戒絕不善的行為,是利益了你自已,而不單只是利益他人,也因此知道戒(sīla)──「道德」生活的重要。實修上,必須先戒絕任何會傷害到其他眾生的身體和言語的行為,由基本的持守五戒開始,即:戒絕殺生,偷盜,邪淫,說謊,惡語,背地中傷或說無用又沒意義的話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以及吸食任何的麻醉品。 然而,沒能掌握心的話,戒律的持守就會變得很困難。因此,你一定要修習定(samādhi),也就是心的掌握。是故,開始練習身念住法門裡的覺知「呼吸(Ānāpāna,音譯:安那般那,意譯:入息出息)」,這也是進入實修(paµipatti)步驟了。「覺知呼吸」是屬於修習止(samatha,音譯:奢摩他)培養定力(samādhi)的方法。只要照著覺悟者(佛陀)教導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走在實修止定的正道上,你一定能夠正確地掌握心;否則掌握不得「心」法,就不能帶領你進到實修核心:第三步驟的洞見(paµivedhana),發展慧學增上的領域。
第三步驟是洞見(paµivedhana):是洞見智慧(paµivedhana)的修習,也就是內觀(vipassanā,音譯:毘婆舍那,意譯:觀),藉此引領我們到達完全解脫的目標。(指:解行二門)。 由安般念培養的定(samādhi) ,使你的心專注在你自己的身心現象或表面的真相( Paññatti,意指:它似乎如此,看來像是這樣),因為呼吸跟身與心兩者都有關連。然而,當你繼續修習安般念時,便會注意到,內在積存著很多的不淨染污;雖然你想掌握身體和語言的行為,但你卻不時地會被這些不淨染污壓制住。因此你一定要探究到身心究竟實相的深處,才能將這些不淨染污清除掉。是故,一定要挪開「表面實相」的帳幕,或是穿透、貫穿(paṭivedhana;vedhana是「貫穿的」之意)並把它粉碎,見證到究竟實相。這就是「內觀」。也就是屬於發展觀慧的實修行門。 內觀(vipassanā)就看到(passati,明白)事物的特性。那些表面的、堅實的、緊繃的實相,藉由穿透、貫穿的洞見,得以被剖析、離散、消融;因而你就朝向所謂「我」、「我的」或者說是物質的結構、心理的結構、心理內涵的究竟實相邁進。然後穿透整個身心領域,你就能見證到超越的究竟實相;而涅槃,那是超越整個身心領域的狀態。
事實上,理論pariyatti,實修paµipatti,和洞見paµivedhana等三者是涵蓋了整個智慧(paññā,音譯:般若)的領域。而發展智慧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聞慧(Suta-mayā paññā,聞所成慧),是你已經聽聞的智慧;它是別人的智慧,不是你的。第二階段的思慧(Cintā-mayā paññā,思所成慧),是你智識上的推理,是你對別人的智慧的理解。聞慧與思慧都是有益的,但只有當你採取了第三階段的修慧(Bhāvanā-mayā paññā,修所成慧),並在你自己親證了實相時,聞慧、思慧、修慧才真正地成為解脫涅槃的助緣;且重複地見證究竟實相會開發你的智慧(paññā),而智慧(paññā)就是會帶你到達最終目標的直接經驗──解脫涅槃。 覺悟者所教導的正法,都是在啟發你如是解行並重的實踐。雖然,相信覺者的教說固然重要,但除非你親身體見了真理,否則你絕不可能覺悟。在智識層面上的聆聽與理解是很有益,但嚮往解脫的人一定要體證每一個教說。這就是《念住經》(Satipaµµhāna Sutta)或《大念住經》(Mahā-satipaµµhāna Sutta)所教的內容,其中的每個字句都會啟發並指引你邁向究竟離苦、究竟解脫。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