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18 12:01:14瀏覽430|回應0|推薦3 | |
20171111 庭園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法友:如子、珍子、香子、宏子、嶂子、玉子,及導讀人 築子與豐子 慧學讀本:《內觀禪修次第》,<第三章啟動喜樂系統—拆解五大障礙>/ 作者:艾雅·凱瑪
築子:這次談五蓋的第四蓋「掉舉、不安與罪惡感」。為什麼要去除「掉舉、不安與罪惡感」?最要讓我們的心能放鬆、安穩、寂靜,讓心純然淨化。如果禪坐時心不夠放鬆就會產生不安的狀況。書上提到佛陀將「不安和擔憂」譬喻為是「奴隸」的狀態,因無法獨立思考。另外,有一個「水」的譬喻:盆中的水,被風所吹動,盪起陣陣漣漪,即使視力正常的人,也無法從這些蕩漾的水面準確地看到自己的相貌;及把瞋恨比喻是滾燙的水,也是指出人在這種狀態下是無法從中準確地認清並看到自己的實相。這兩種比喻是說明不安的狀況。關於「憂悔」是對自己做了某事而心生後悔,進而產生罪惡感,此種心緒又稱「惡作」。「擔憂」通常與未來有關,是對未來的事情感到擔心害怕;而我們往往因為太在意未來的事,錯失了當下! 宏子:打坐,坐久了,身體狀況不好就會產生不安。這是屬於生理影響心理。 香子:掉舉,是心不安、躁動,不能專注在當下業處。 築子:如果察覺到「不安」產生,就觀察著那個「不安」,會發現「不安」也是變化無常的。其實,當你察覺到「不安」時,心回到工作「業處」上,那「不安」就會停下來。如果去追根究底會發現「不安」的產生是來自貪欲和瞋恚。我們要能真正地去除五蓋是需進入禪定中,在止觀雙修中斷除之,但如果是在初修止禪時不需去追究,若在修觀禪時就必須做深入思惟。 珍子:書上提到,我們希望禪修能使內心平靜,而佛陀卻說:內心要先平靜才可以禪修。這是提醒我們要進入禪坐時,是必須萬緣放下,把那些可以影響我們內心不安的事情都先處理好,或先暫時放下心中煩憂;在禪坐的當下,就專注在「所緣」的工作業處去好好的修止入定。最後,止與觀是雙運的,在我們的定力到達一定程度時,看事情就比較透徹、明白的。其實,很多的苦是來自於散亂、無法觀照。散亂心無法照見實相,以致煩憂和散亂攪在一起,以散亂心解決問題,是無有事處的。只要透過不斷的修行,是可以培養定力的,以此定力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就能養成停、聽、看的善習性,也就能減少躁動、不安的狀況,而這個過程,定力、智慧、法喜應該是同時產生的。最後,分享書中看到的觀念:「止行者」是要專注在所緣的,不是要花費力氣去排斥跑進來的念頭,只要在所緣上用功夫就好;「觀行者」的修持法,是對一切有為法都能夠洞察了知是生滅無常。「不安」也沒有一個真實恆存的「不安」,人生從幼年一直到現在,也是生滅無常的。如果我們沒有定力的時候,這些生滅法對我們來說都是概念性的,而不是真的洞見了生滅的實相。所以重點是一位止行者就只是專注所緣而修持;對觀行者來說,就是要看到一一法的共相,是無常、苦、空。 豐子:掉悔就是掉舉和憂悔。掉,指心躁動不安;悔,於所作之事心懷憂惱;此二者皆為使心不安靜之煩惱,能障聖道,故稱蓋。合掉舉、追悔(惡作)二煩惱為一蓋,以能障礙定蘊,故稱掉悔蓋。掉舉,即散亂心,想東想西,想著該做的沒有做,不該做的卻常常在做,因此掉舉想而緣生憂悔,所以這兩個放在一起講。散亂心起,心就靜不下來,也就坐不住。對我們凡夫來說,就是因散亂心,所以人生就被貪欲、瞋恚、昏沈、掉舉、疑帶著走而無法醒覺。五禪支裡,第一支是「尋」,換言之就是「覺」。所謂覺,就是對過去的錯誤有所覺察,覺察後發菩提心,從現前一刻開始往正確的道路走著,這才叫「正覺」。散亂是一般凡夫的正常現象,必須有佛法的指引才有可能有「覺」的開始,我們要將「佛陀的教法」帶進修持中才有「覺」的可能。覺之後是「觀(伺)」修,只要觀察到五蓋產生就會去調伏它們,其實就是和苦集滅道的過程一樣的。看到心的不安,帶來煩惱,成了修行上的障礙,就是苦;要去找原因,苦從何而來?會發現是我們的心力不夠,所以人生被各種欲望、情緒帶著走,就是集;所以要培養信仰,我們在修止的過程裡,不要再去想觀的事情,修止的過程是要培養心力的強度及專注度,在此目標之下去修止入定,但在修止當下會發現五蓋不斷的產生、浮現,當你在禪坐時,念如瀑流般的流動,念有相似跟相續的特質,所以會不斷的產生無法擋住,當動靜無法一如就會產生此現象,在修定時看到此現象就必須回頭去守「戒」,守戒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適合禪修的因緣環境裡,勤修戒定慧,戒定慧都是法法相應,也法法相潤,戒修得好修定時自然容易多了,定中自然也能產生些許實修智慧,這就是道。修行必須要有兩觀,一是宏觀:先看到整個人生的大問題與「我」的關係。一是微觀:深究問題的微細處。
............................................................................................................................................................. 推薦延伸閱讀 聖嚴法師,《智慧100》,<攝心入定>一文: 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 ──大智度論卷一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本偈是說,進入禪定所遇的障礙,是覺和觀,若不離開覺觀,就不能進入深定。 「覺觀」是心理活動現象,又被譯為尋伺。粗思緒為覺,細思緒為觀;尋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細性作用,合稱為尋伺。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與專注性、集中性,乃至統一性的禪修心態是相違背的。進入禪定時,如果還有覺觀,就打攪了定境的完整和寧靜;若能把覺和觀的心象徹底擺下,就能進入深定。覺觀對於分辨好壞善惡而言,是善的心理現象,對於禪定的修行者來說,卻是不善的心象。因此《大智度論》說:「覺觀雖善,而是三昧(禪定)賊。」 攝心是把散亂的心和攀緣的心集中起來。散亂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亂想。攀緣的心,是對外在的環境,不論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嘴所嚐,只要是喜愛的就追求、貪取,不順意的就討厭、排斥。若要集中這個散心,需要使用攝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觀實相無相、念頭無物可緣、念頭無立足處,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數息觀,把雜念妄想用數呼吸的方法排開,唯一的念頭就是數呼吸,等時間長了、工夫深了,就能進入禪定。禪定有深淺之別,入深定之後即進入「一識處」,只有一個自我識存在,其他一切分別識都不起作用了,這個自我不是對外攀緣的意識,也不是對內尋伺的意識,而是還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於禪定之中,可見若不除我執,禪定再深也未必解脫。 另在禪修的現象和方法上,也用覺觀二字,不過不是此偈所用的尋伺心。 覺是禪修者的覺受,凡打坐時會產生種種覺受,如冷、暖、呼吸順暢或不順、身體清涼輕安等。由身體的現象產生心理的反應;如果執著這些反應就不能入定,必須放下才能入定。 觀是觀想的方法,如因緣觀、數息觀、慈悲觀、不淨觀、界分別觀等,合稱五停心觀,我們必須經過這些修觀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後尚有觀的方法可用,則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過河,若不肯離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執著覺受及觀法,也是禪定的障礙。 更進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著定樂的享受,也不得解脫,必須先將覺觀放下,才得入定,然後必須將定境也得放下,方為無私無我的自在解脫。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