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上台之後,光一個擴大內需專案,就被罵父子騎驢,看報施政,現在面對釣魚台撞船事件又被罵忽軟忽硬,好像又是父子騎驢,看民意辦事,之前,民意是認為政府對日太軟弱了,府院就硬起來,硬到不惜一戰 ,之後,民意又罵硬過頭了,沒有戰略高度,想聯中制日自取其辱而已,就又變得軟硬不得又騎虎難下,現在又被綠營質疑馬政府,在處理這次釣魚台撞船事件先軟後硬,是為轉移劉內閣處理內政不利的焦點,企圖煽用反日民氣轉移或擺脫內政施政不順的壓力,我們相信馬政府不是這樣的,但是馬政府在處理此次釣魚台事件,的確是要有戰略主見,不能再看報辦事了,因為一個國家戰略,是根據國家目標及長期累積的經驗,加上經各種錯綜複雜層面的情資分析研判後所擬定的,一般民眾,即使是專家學者,在他們發表意見時,通常是沒有具備這樣的基礎,民意聽聽,參考可也,但戰略一定要政府拿定主意,不能這有疑慮,那有疑慮,否則國家缺乏統率力,必敗無疑,國家戰略雖然是我們長期關注的項目,我們也僅是提供一些觀點而已,我們的出發點,是對戰略性思考有幫助,不要誤導視聽就好,現在正值台灣起落關鍵之秋,台灣未來將何去何從,就在馬政府手上即將做出分水嶺,我們是認為馬政府在推動兩岸和解的進程之後,的確是要有面對國際新形勢之下的戰略思維,前文已經提到兩岸和解之後,東亞國際戰略形勢的演變,兩岸合,衝擊最巨且深遠的,應是日本,中 台 日緊臨, 中 日又有歷史情仇,兩岸合和,日感受到的心頭壓力,自是終日難以抹去,此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之所以要迅速推動和日戰略,其目的之一,可能即是為及時拉住日本,避免日本因而全然倒向美國,因兩岸合,可能促使日本要更加仰賴美國,而使美日同盟的決心更加牢不可破,胡錦濤的和日戰略,最關鍵的,當然是想避免此事發生,甚至是想藉拉住日本,排擠美國,削弱美國深植於東亞的勢力,因為中日關係若密切,日本就不必事事牽就美國,受制於美國了,因此胡錦濤要訪日,並與日本達成共同開發東海油田的協議,川震時,還特意邀請日本派隊入川救援,甚至於還有意讓日本自衛隊的運輸機,進入四川災區,胡錦濤對日本所釋出之善意,不可謂之不厚,胡錦濤這樣拉攏日本,還可能另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削弱台灣未來可能再以台獨作為國際戰略支點的支撐力,因為中 日在東海合作開發油田,就等於是拉到日本來共同維護大陸東海一帶的國際安全秩序,這樣的結果,除了可削弱美日同盟的戰略力之外,對台灣而言,也等於是形同<中日將共管台灣>因為將來台灣的台獨想鬧事,相信第一個出聲以制台的,不再是美國,而是日本了,所以台灣深綠的親日派要醒醒吧! 胡錦濤的和日戰略第二個目的,可能是指向--削弱日印同盟所賴以建立的基礎,連帶也是為削弱藏獨的國際支撐力,因為中日若交惡,日本除了聯美制中之外,長期以來亦亟於尋求聯印以制中,而印度又是藏獨最大的國際支撐力來源,胡錦濤和日戰略若成,自然可削弱日 印 藏獨聯線的結構基礎,換言之,兩岸和,固然牽動整個東亞國際戰略結構,但是中日和,更可能是牽動整個東亞戰略結構的外環更大結構,這對我們台灣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將就是中日和,將促使台灣的國際戰略地位被壓縮或是削弱,為此台灣下階段的國際戰略也許可分兩軸線來交互因應,一是繼續推動兩岸和解進程,以創造靈活的美日 中 台三角均衡的樞紐關係,二是交互運用台日和抗雙路線以破解中日聯手共管台灣的新形勢,先說第一個軸線,是藉兩岸合,給美 日帶來增強的壓力,創造台灣可居於美日 中 台三角戰略關係樞紐的價值地位,甚麼意思?因為美日可能會擔心台灣與大陸合流,國力必大增,勢必對他們造成威脅,所以美日都想拉住台灣,希望台灣不要完全倒向中國,大陸則可能擔心兩岸好不容易和,台灣如縮回去,又退回到與美日同陣線,則是禍害,所以,必然想拉住台灣,這樣台灣就能居此國際重要戰略地位,變成大家要爭相拉攏的地方,如此我們就可以為台灣未來子子孫孫創造出一個永續生存,足賴以維生的自主自由發展環境,但這條軸線極可能會因胡錦濤的和日戰略所制或破解,因此須要第二軸線來因應,我們認為現在的釣魚台可成為將來台灣能突破胡錦濤和日戰略的手筋,因為台灣的釣魚台主權爭議,直接關連到中 日 美 台的敏感神經,但促動這些神經的關鍵樞紐握在台灣手裡,台日一旦強烈爭執釣魚台主權,大陸別無選擇只有站在台灣這一邊,胡錦濤再有和日戰略構想,也無法抵擋大陸民眾要與台灣共護釣魚台主權這民族大義之呼聲,這一來,胡錦濤的和日戰略就鬆解了,東亞的大戰略結構又可重新回復到美日 中 台的三角結構裡,台灣又可重回居於三角樞紐地位,所以如何運用釣魚台這張牌,是攸關台灣未來的命運,希望馬政府可好自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