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2 09:53:13瀏覽4669|回應0|推薦3 | |
病人安全九大工作目標當中的目標(八),即是"提升管路安全",但由於管路種類很多,出現異常的情形應該不在少數,然而多數中區的醫院卻普偏低報(Under-reporting),這些需要積極檢討原因的潛在風險。 但唯一各家醫院ICU都還算熟悉,且大致都有掌握數據及定期做檢討的,就是「管路滑脫」,尤其是氣管內管。 依臨床經驗,管路滑脫包括: 日本學者藤田(Fujita Shigeru et al),使用幾個代表性的關鍵詞(英文在PubMed1949-2009及日文醫學中央雜誌),共找到61篇文獻並加以分析,其結果顯示最有相關性的幾個危險因子(Risk Factors)是: 1.脫離人工呼吸過程(Weaning)中 2.BUN異常高值 3.精神錯亂的不穩狀態(Agitation) 4.興奮狀態(Restlessness) 5.院內感染 以上分析,是從各種信度較高的各因素選出的,包括:性別、年齡、原來的疾病、檢驗報告、精神狀態、意識Level如GCS、鎮靜藥的使用、有無約束、發生時間、住院天數、氣管內管的種類及Size、經口或經鼻插管、照護者的工作量及其他等14項,分析工作相當龐大,但真正有意義的是以上5個。 氣管內管的意外事件,常會令人捏一把冷汗,尤其是病人呼吸衰竭,正在做垂死的爭扎中,意外的非計劃性拔管,簡直就像踏進鬼門關死路一條,此千鈞一髮的時刻,如有處理不當或判斷錯誤,馬上可能招致悲劇。 <原文是以日文刊登於日本醫療Management學會雜誌Vol.11. No.2, 2010>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