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再談武漢肺炎COVID-19詭異的症候學
2020/10/09 13:15:25瀏覽1228|回應0|推薦1
COVID-19的疫情目前在很多國家,似乎絲毫都還沒有趨緩的樣子,反而有被認定已經進入了第二波或第三波流行的事實尷尬....但無論如何,要確診之前,令人首先懷疑是否已被病毒感染(染疫)的依據還是各種症狀。

記得在約半年前,全球醫界經過多方摸索後,才弄清楚發病早期特有的一些詭異症狀,包括突發的喪失嗅味覺、腹瀉、皮膚長疹子(Atypical skin rash),所以國內的CDC也跟著就認定有些症狀屬於合理的懷疑,看診醫師可以要求採檢以利確診。
幾天前偶然在PLOS Medicine上看到一篇英國的報告後,也確認過此訊息曾在CNN 電視台有報導,因此再次掀起格主對這詭異症狀的好奇懷疑,於進一步瞭解後,決定將以下結論的重新定位(因為之前沒有如此受重視),分享周知。

一般認為Covid-19最常見的早期(於第一週)症狀是發燒(88%)、頭痛(82%)疲倦(72%)乾咳(Dry Cough),而病人當中,沒有這些初期症狀的只佔9%。其中「頭痛」及「疲倦」這兩個被認為是重要的Early Warning Signs,又稱為Dark Horses(黑馬)of COVID-19 Symptoms,並非人人皆知。

另外一件卻是在台灣眾所周知的一般常識是,有些病人確實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但卻被防疫中心以高科技的方法判定要隔離並追蹤,讓國內外所有利害關係者非常無奈尷尬,並互相把關或指責對方,這或許是因人為疏失,但或許也是這個疾病尚未解明的部分。


在這篇論文中,因為無嗅、味覺的症狀而自願接受採檢的576位英國病人當中,有78%被驗出抗體,而且這些確診病人當中,有40%並未發燒也沒有咳嗽。

因此專家學者的結論是:
無嗅覺(Anosmia, Loss of smell)或無味覺(Ageusia, Loss of  taste)是一個可以採取以下行動(自我隔離,採檢及追蹤接觸者)最可靠的指標(Most reliable indicator),在疫情不嚴重的台灣,還是請大家告訴大家。害羞


站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立場,格主也順便在此再次提醒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Stellate ganglion block therapy確實可有效改善病情,值得一試,但~需要先層層把關及鑑別診斷喔!微笑
 

<延伸閱讀>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15137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