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醫療儀器相關之壓傷基本概念與病人安全
2018/06/18 15:24:36瀏覽6261|回應0|推薦1
四年一次的2018世界盃足球賽開踢了~因此,本篇文章也在每日賽程照表操課下,好不容易....終於完成!與格友們談談,病人在就醫過程中,無論是以診斷或治療為目的,難免需要使用各種醫療儀器和衛材,而因為內在或外在因素所產生的皮膚,或皮下的壓力性損傷通稱為壓瘡(Pressure Ulcer)或壓傷(Pressure Injury)。

它在國內的盛行率並不很清楚,可能由於長期照護2.0的制度導入,現在似乎有比較多人重視它的存在,其實它早就是一個醫療品質指標,然而在病安訪查輔導的作業中,明明針對手術安全及管路安全(目標三及七)都有相關的查核項目,只是印象中最近才開始比較受病安領域的重視。微笑

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委員會(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在跨領域專家的運作下,於2016年4月正式宣佈將壓瘡(PU)更名為壓傷(PI),並將皮膚變化(創傷)明顯是由接觸醫療器材(Medical Devices),並持續承受壓力後,所產生者稱為「與醫療儀器相關之壓傷」,其嚴重度(Staging)維持不變。

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MDRPI),原則上有別於自身產生的壓傷(Self load-related PI),而且不包括發生於尿道、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的創傷。

根據日本褥瘡學會幾年前的資料,在
類醫院(不含慢性病設施)裡,MDRPI的盛行率(2013)大約是0.14~0.74%,而MDRPI則是佔通稱壓傷整體的12-50%不等,JC則說是30%以上。

另從他們的國家規模調查中得知,高危險族群是兒科、虛弱老人、肥胖病人、ICU病人、手術時間較長,及術中病人肢體有擺位不當或未加以妥善保護者。當實際評估風險時,建議參考有名的Braden, Scott, Munro Score及用於新生兒的評分表(Neonatal Skin Risk Assessment Scale)等等。

因為MDRPI的發生時機也有可能在手術全期,因此AORN的Prevention of Perioperative Pressure Ulcers Toolkit也能參考看看,但為了提高警覺,真正首要的觀念是,將任何醫療儀器或衛材(Medical Device),使用在病人身上的情形都視為「有風險」,而加以留意和監測,應該就可以減少發生意外了。

具體的預防措施目前已有大致取得的世界共識Guidelines,也建議參考
www.woundsaustralia.com.au/journal/2504_10.pdf  ,關鍵是要由跨部門(科室)的團隊來執行全面的(Comprehensive )策略才能有效預防。

包括可以克服的個體因素,儀器衛材因素及照護因素。容易發生MDRPI的身體部位包括: 腳根,薦骨尾椎及體幹,臉部,耳介部,鼻孔,口唇,口角及各種引流管相關部位。

以下只是一些MDRPI的例子,如果沒有實際看過,可能比較難想像,有這麼多樣及嚴重度不同的壓傷我們必需留意。根據上述日本學會的專案小組(Workgroups),他們擬定的對策主要是針對10大類別:

1.為預防深層靜脈血栓栓塞用的彈性襪及間歇性空氣壓縮器(Pneumatic Compression)
2.非侵入性正壓換氣療法用面罩(NPPV Mask)
3.骨折固定器(石膏及夾板Splint)
4.Foley導尿管
5.插入肛門以管理失禁問題的導管

6.各種動脈及靜脈導管
7.鼻胃管(NG feeding tube)
8.經鼻插入的氣管內管(兒科領域)
9.氣切管(Tracheostomy tube)相關裝置含固定器(兒科領域)
10.點滴固定板(兒科領域)

其他與身體有接觸的Device可包括: 頭頸圈、壓脈帶、護腰及護膝裝置、ECG電極片、約束帶及術中身體姿勢固定用具、上下肢裝具(固定用夾板)、輪椅、床欄、各種引流管、氧氣治療用管路(Cannula),及貼在皮膚上的監測設備如:血氧探測器(Oximeter probe)、甚至尿布或紙尿褲等等。

由於MDRPI的發生要因、機轉,因部位不同,使用儀器(Fitting)的差異及預防邏輯可能各不相同,目前達成共識的建議作為或許只能稱為Best Practices,不見得有足夠的科學根據,所以國際間(美國的NUPUAP, 歐洲的EPUAP及EWMA.org)正朝向研擬更沒有爭議的共同語言,及Guidelines邁進,讓我們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11258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