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5 00:23:35瀏覽1449|回應1|推薦67 | |
「愛」的分享 一,「阿慶」的自言自語 最近這三四年,或許是中國國力的提高,加強了科技和高等教育的投資,每年都有好幾批的訪問學者到海外的大學學習與交流。或許是生活費用比較低而且在教研程度上還算可取,我們這所州立大學不時會聽到或看到一些新到的大陸學者。 對華人知識份子傳揚福音,分享神的愛,是我們這個小小華人教會存在的目的之一。通常,新來的大陸學者學生都會被邀請参加教會的活動而且大多數的人都會欣然接受,也許是他們是剛到異鄉,人生地不熟,不放棄在教會能和同胞聚聚的機會吧。然而,當工作忙碌加上對環境熟習之後,新到的人能持續對教會有與趣的,常常不到十分之一。 或許有的基督徒不同意,「阿慶」認為,在傳福音時要先考慮到對方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傳統的教會律法教條灌輸,對一個有着深厚東方文化,加上無神論教育背景下的科技研究者說,在一個可以選擇敬而遠之的社會中是不會吸引人的。很多人也許會好奇地來一两次,然後就永遠地遠離教會了。教會應該是一個以「愛」為中心的團体,用「愛」來吸引人來参與,然後在教導中慢慢學習暸解愛世人和愛神的真締。 「阿慶」是一位科技工作者。或許是職業病吧,講課和文章著作,每一句每一段一定要是可行的,有依据的,雖然明明知道神是全能萬能的,可是難免常常先以這個方式去研讀有關聖經和教會的教導。將心比心,「阿慶」認為,對科技工作者或學人學生分享神的「愛」,和對普羅大眾所使用的方式,應當有所不同。 或許,很多教會的朋友會感到驚訝,迄今,在唱詩歌時,若有些詞句「阿慶」做不到的話,「阿慶」一定不會開口唱的。一些連自已都不相信的口號式表白,唱起來會有起雞皮般的罪惡感,當然,若是贊美或感恩的詩歌,雖然五音不全,一定會大聲地唱出。 這個學期,來自上海師大的胡曉明教授就是那少數的對教會有興趣的訪問學者之一。胡教授是國內資深的國學教授,常到海外演講或客座,在中國詩學,儒家思想及文學上著作頗豐。 雖然胡教授明確地指出,他來教會不是為了要信基督教,而是為了觀察與探討海外學人的宗教觀。「阿慶」認為,能來教會総是好的開始,神對每一個選民都會有祂的獨特時空安排的。更可貴的是,胡教授不時地把他對教會事物的觀察和体驗寫成文章,而且發表在他的「新浪博客」中。這些文章,對我們教會的學人福音工作,應該有参攷的價值。 前一陣子拜讀了一些胡教授的博客文章,發現有幾篇曾提到「阿慶」這個人,尤其在他的「分享」這篇報導中着墨最多,他文章中的陳教授乃「阿慶」也。平常「阿慶」看不到自已,當在他人的文章中看到自巳的思想被剖析時,實在是個震憾,羞困的好像着裝的女士被一位有特異功能的年輕人穿透過衣服看到自已的身体似的,欣慰的是,在內心中自認身才還過的去。 二, 全文轉載胡曉明教授的「分享」一文 原文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1dc97f0101k5tp.html 分享 (2013-03-05 04:59:38) 我已經在南方過一種美國式的生活:每天開車陪張玲去學校上課,送豆豆去參加課外活動,有籃球比賽、足球訓練、童子軍等,周末與他們一起參加一些教會的查經活動。這里的自然環境很好。剛剛從北京探親返美的何小麗說:“原來以為曉明說這里的空氣是甜的,是夸張了,回來才感覺真的是甜的。” 密西西比州的小鎮Starkville,位于著名的“北美圣經帶”,華人信教風很盛。除了周日的主日學,我去了幾次后放棄了,我一周內大概有一次參加他們的教會聚會。我不是教徒,也并不想成為一個基督教信仰者,為什么我還是比較愿意去參加這些活動呢?這里有兩個原因。 一是我自認為我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比較認真的“文化觀察者”。凡是我們這個時代有意思的文化現象、文化景觀,都必能成為我所捕捉的對象。而這么多的華人精英,博士、教授、工程師,竟成為那么虔誠甚至狂熱的教徒,別人習以為常而見慣不驚,在我這當然是重要而難得的“文化景觀”,值得親身體驗、現場記錄,做一個客觀而冷靜的書記員。 第二,我不僅自認為一個文化的觀察員,而且更自認為是一個文化的傳播者,或文化的創意人。也就是說,我不只是被動簡單地記錄下一些歷史的片斷,而且還要自覺而有意地、適時而切當地,通過我的寫作,融匯中西方的文化。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那么多的華人精英,在我看來,他們身上,其實或多或少地,沉淀著中國文化的因子,這些日用而不知的文化因子,其實正是他們融合西方文明的底色或緣助。我透過寫作來發掘其中的文化因子及其如何與西方文明相融合的特點,即是一種文化傳播與文化創意。另一層更有深意的涵義是,無論如何,我所觀察與記錄的文化現象,即成為一種活生生的材料,一種新鮮而生動的刺激,可啟發我將中西文明的價值,融合起來,完成一種書齋里不能完成的文化創意工作。 我的一個朋友寫信說:“美国那边教会,我对他们以物质手段笼络甚至控制人、人心,不以为然,甚至由此完全对他们的教义失去敬重。十年前在韩国时,也接触到基督教,那就更不能说了。”一方面覺得我所接觸的教會層次較高,一方面也是提醒我華人教會潛在的問題。 然而這邊教會真的不一樣。這里很流行“分享”這個詞。昨天參加陳教授夫婦的“快樂星期五”,晚上又參加了教會的查經活動。“快樂星期五”原先是教會傳統活動“長青會”或“老人團契”,是以老人為主的聚會。“快樂星期五”不拘傳統,富有創意地將其變化改造為一個包括了婦女與小朋友的家庭式聚會。既富于中國人親友相聚的吉祥和睦意味,又深具基督教寓教于日常人生的傳道精神。其關鍵辭正是“分享”:既是各人拿手的中國菜的分享,也是福音與證道心得的分享,彼此間人情關懷的分享。 陳教授是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已退休的食品學教授。福州人,來自臺灣,在美國獲博士,已經在美國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他是星城三十多年查經班、現在的華人教會的元老人物。他的一家,是這個城鎮華人傳教的最重要支柱。 為華人傳教出于一個簡單的動機,將好東西給大家分享。陳教授的博客里,記載他多年前在一次查經班迎新會上的致詞: “或許中國人傳統無功不受祿的觀念,許多新來的人懷疑中文查經班是拿了中情局的情(錢),或臺灣政府統戰的資助,這種想法聽起來令人啼笑皆非。 ……前兩天,我在大賣場牛奶專柜前,聽到兩們東方女士在討論應該買哪一種品牌的牛奶,由于她們講的是國語,我就走上去建議她們該買哪一種品牌,并解釋其原因。我之所以這樣做,并不是出于受了某牛奶公司的委托,而簡單只是為了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而我的經驗值得與大家分享。” 陳教授夫婦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熱心將他們享受到的福音,與大家分享。教授夫人去世后,幾年前陳教授從臺灣娶回了現在的夫人秋香,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出版社的編輯,他們的家,每兩周一次,開放給大家在一起聚會。每次聚會的人數,少則十幾位,多則三十幾位,先是大家一起隨著DVD做贊美操,然后是陳教授或其他人,帶領大家一起讀解圣經或分享心得,然后一起用餐,享受大家每人都會帶來的拿手好菜。常常由于分享心得的時間不夠,伴隨著秋香姐在廚房里熱菜的香味,要餓著肚子還在一起熱切地討論插話,到十二點半才開始用餐。 坐在陳教授家的客廳里,我一邊聽著陳教授講《認識圣經》,一邊透過與客廳相連的那間敞亮的大陽光房,觀看后園。那是一個像籃球場那么大的草坪,四周有高大的松樹林環抱。 春日明媚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草坪上。不知名的小花欣欣然開了。一只卡帝諾鳥在草叢里輕聲歌唱。又有一只卡帝諾鳥飛入草坪,卡帝諾鳥的中文名字是“教皇鳥”,這種鳥有一個像皇冠一樣的羽毛帽子,在陽光里,它那美麗的花冠越發鮮紅,像一朵小花一樣開放。 張玲帶去的梅干菜燒肉,無疑最受歡迎的拿手好菜。香味濃厚而綿長。然而大家的興奮點仍然在陳教授剛才的對圣經的分享。我的評論是三點: 一、 陳教授的認識,有自己的取舍,有自己的重輕急緩。每個人其實都從自己的生命,來親證圣經的。沒有自己的生命親證,圣經也就只是一部古老的經典,或一大宗關于神的知識,與我無關。每個人的生命道路不同,歷史不同,要尊重每個人的歷史與生命背景,就應當尊重每個人對于圣經的取舍。 二、 盡管有鮮明的個人特色,陳教授的講解中,又并不是主觀的個人意見,分明有客觀的了解。尤其是,能從他的科學素養中來證明、接納、解讀圣經。譬如,在談到“神跡”時,他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的,如,用海潮的起落與升沉變化,解釋耶穌(阿慶註:應該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渡過海水;用藻類的繁殖來解釋海水變紅;用當今小孩聚會帶的Snake,來解釋“五餅二魚”,等等;另一個部分是現在的科學暫時不能解釋的,但未來不一定不能解釋。譬如,現在IPAD,一個念想,彈指之間,立現美妙音樂、盛大舞會、美麗宮殿、甚至食品、物品,招之即來,從前的世界,誰不是把它當成了“神跡”? 三、 陳教授的解讀,最可貴的,是他其實是融合了東西方最好的文化因子。他不主張初學者讀舊約,其實內心深處是不贊成舊約那樣的殘忍、暴力和排斥異端,這是中國文化在他思想中暗暗起作用,不期然而然的表現。他明確反對亞伯拉罕將兒子作為獻祭,這更是中國儒家最看重的親親之愛最真切的表現。他明確反對舊約中的詛咒,而中國儒家文化與民間文化,都以喜樂吉祥,為人生的底色,以勉勵與祝福,為教養的基調,而以色列文化過于陰郁沉重的色彩,是與中國文化相背的。我覺得陳教授其人,恰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一個很好的融合,道成肉身。而我們在外面的華人,其實大都是精英,身上有中華文化最好的品質,以此作為融合、悅納西方文化精華的接口,只不過,如中國古老的經典所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 那天陳教授還推薦我一個好東西,一本極為特殊的書:一部自已寫作、編輯、印制出版的、圖文并茂的“家傳”。詳略有當地記載了他們一家在美國的歷史:小孩出生的成長的有趣的細節、曾經住過的城市、獲得的學位、獎勵與榮譽、以前的陳太太如何關心學生、盡力社區、帶著福音隊到養老院作關懷的探望等,這是一本值得憶念的特殊的紀念物,是一份普通華人在美奮斗光榮與夢想的真實記錄,是一本親情濃郁、祝福深深的家族精神遺產,非常珍貴。教授的兒子與女兒,某年的圣誕節收到這一份特殊的禮物,都非常高興。陳教授建議我也編這樣一本小書,我雖不能至,卻深以為然:“家傳”、“家集”,正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想不到在美國的華人中,還能看到這樣的傳統復活。
三,後語 耐心地看過這篇自言自語和轉載文章的基督徒朋友中,一定有人會說「阿慶」還沒真正得救。那是他的看法,「阿慶」並不介意,對「阿慶」說,信神是為了得到「平安」,心中有「平安」就好了,進而願意把自已認為好的,和同胞分享,不自私吧!在結束這篇文章之前,誏「阿慶」再多嘴一句,若有人因為由願意接受分享開始而得到「平安」的話,「阿慶」不會也不想多得到一毛錢的。 補記 胡教授文章中那一個「快樂星期五」的分享,「阿慶」提到「亞伯拉罕」將兒子作為献祭的舊約記載,是有感而發的。好像不久之前的週日訊息中,傳道者再一次地講到耳熟能詳的「亞伯拉罕信心」的故事。當時,講台後面大牆上放映了一幅大圖畫,「亞伯拉罕」正準備殺一個青少年,取血献祭,畫中還有一大叠的木柴,顯然也是為献祭他的孩子所準備的。「阿慶」看了那畫,第一個感受是為那青少年心痛和難過,因為他是無辜的。又想,假若當初記載的是「亞伯拉罕」把自已當做祭品,那信心的說服力應當會更大一些。那天慶幸沒有青少年在場,萬一他們提出質疑,在當今的文化和法律上,的確是很難說服他們的。 舊約的記載用了猶太人的歷史和智慧來預表那四百年後新約中救世主的降世,受難,復活和升天。換句話說,舊約是新約的影子,基督的降臨隱藏在众多的舊約記載中。「亞伯拉罕信心」的記載只是許許多多信心和預表記載中的一個。今天,在不同的時空文化背下傳福音,脫離現實的傳講內容是很難誏人信服的。對學人學者傳福音,尤其是要以身作則,考慮到您所教的,您自已做得到嗎? 那天在教堂,「阿慶」想到,中華民族是以「孝」為先的民族,中華歷史中有關「孝」的記載很多很多,難道今天我們傳揚那中華倫理文化核心的「孝」時, 要強調或使用那極端的「臥冰求鯉」或「埋兒奉母」的故事嗎? 我們的生命和智慧很有限,加上飛逝的時光,對「阿慶」說,「聖經」中的教導和真義一輩子學也學不完,根本不可能完全暸解。在這種現實的情况下,「阿慶」認為在那麼多的教導中,要有所選擇,然後儘心儘力的去做,期望明天比今天更進步。「阿慶」選了「聖經」中保羅所強調的「愛」,作為首要努力的標竽,在還沒能做到自巳滿意之前,其他的,不給自已立項了。 不是神學研究者,加上宗教和政治的辯解是沒有盡頭的,這一篇的時光足跡部落格,到此停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