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首「那雙看不見的手」
2013/11/02 11:38:53瀏覽6104|回應1|推薦54

那首「那雙看不見的手」

      「那雙看不見的手」是一首非常動人的基督教詩歌, 它是常被台灣高雄「六龜育幼院合唱團」作為演唱會的高潮和終曲。經過這個合唱團,這首詩歌由南台灣原住民教會開始,逐步地傳播到台灣各地以及美國,加拿大地區的一些華人教會。

      大約是1988年,在那雙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 旅居加州的寇順舉牧師應邀到「六龜育幼院」幫忙,成立了合唱團,這首歌曲在他不斷的加強和改編之下,運用了原住民青少年的天籟之音,使它成了合唱團的演唱大曲,用它來荣耀神和感動世人  (www.youtube.com/watch?v=Mw59Qn4m-xk)

      對「阿慶」來說,這首詩歌的美,在於它的歌詩意境。每一個人的時光足跡中或多或少的総會被「那雙看不見的手」所導引,那雙手是無所不在,看不見並且是觸不到的。對非基督徒說,那雙看不見的手指的或許是至高無上的老天爺或是命運,可是這首歌作者所說的這雙看不見的手,是釘痕的手,那是主耶穌的手,充滿了恩典和愛的手,可以撫慰人們破碎心田的手。

      不像一般的歌曲,這首「那雙看不見的手」在網路上是找不到原作者名字的。有一篇報導說,它是一首由原住民的詩歌翻譯成國語的詩歌,譯者不詳;另有一篇用了外國人的名字,然而絕大部份的文献是以作者佚名作為交待的。

      奇妙的是,最近幾年,「阿慶」有幸能夠多次聽到這首詩歌,認識了該首詩歌的作曲和作詞者,同時参觀了「六龜育幼院」,親眼看到了口足晝家楊恩典女士 的作畫並且買了一本她那題名為「那雙看不見的手」的見証著作。

見証之一,在Starkville華人教會的一個週五聚會中

      2009年五月最後的一個星期五,教會的聚會主講是請了两位來自台灣的姐妹作見証。那天是史弟兄領詩,大家唱了幾首他所精選的詩歌。

      在林秋香姐妹作見証時,她特別提到,剛剛史弟兄所帶領的那首「那雙看不見的手」是她和冉懋恩弟兄在二十多年前所合作創作的。那時候,冉懋恩弟兄在台北的「台灣神學院」攻讀音樂專業,這首歌是他的作業之一,曲是他寫的,詞則是他請當時在「基督是主」服事機構做文字工作的她所撰寫的,那段日子,他們两人還合作了四五十首的歌曲呢。

     見證結束之後,史弟兄非常興奮的說他很荣幸能見到這首詩歌的作詞者,當他們夫婦還是慕道友的時侯,在「西雅圖」的一所華人教會中聽到了這首歌,並深受感動,因而他把這首詩歌帶到密州來,在他帶領詩歌時,常是被選取的曲目之一。

      那天晚上,那首歌第一次在「阿慶」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林秋香女士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回首看「阿慶」的時光足跡,能認識到秋香並不是偶然的,一定是「那雙看不見的手」的導引。

      2007年一月,前妻秀琪在加州辭世後,「阿慶」回到密州那寂靜的老家過着遊魂般的日子 ,雖然經常遠遊,但那種孤獨的感受是難以驅除的  (http://blog.udn.com/poultrychen/1971513)

      大約是2008年年底,在台北的當年老鄰居介紹了她的同事,林秋香女士。郵件往返了一陣子,由於考慮到這個大學城在繁華的台北人心中,常被列入鳥不生蛋的所在,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適應的,因此兩人之間沒有多大的進展。

      2009年三月中旬,「阿慶」因事返台,返美前和秋香再次見面,两人相談甚歡,隨及當面邀請她來密州實際體驗這邊的生活環境。五月下旬,她和她的好友邱美玲師母來到密州,體驗了十二天大學城的生活。她們返台後,「阿慶」很快的把手中的两張聘書,「巴基斯坦」「國家食品研究所」的外籍專家教授和台灣「東海大學」的客座教授中作了選擇。感恩的是,在那雙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秋香清楚神的帶領,台灣客座後,願和「阿慶」在密州彼此陪伴。

見証之二,台北火車站二樓的微風商場

      最近幾次返台省親,短短的幾天,行程総是排得滿滿的,上個月的台灣自由行,當然也不例外。為了雙方的方便,秋香約了她的老朋友,冉懋恩,那首「那雙看不見的手」的作曲者,在台北火車站見面。那天,冉弟兄由台中返回台北而我們則準備乘高鐵南下。火車站那麼大,見面的地點選在二樓微風商場的南門豆花店附近。

      失联了好一陣子的两位「那雙看不見的手」作者再次相聚,要感謝臉書的功能和普及。從事教會音樂工作的冉弟兄,在台北有個合唱團,他經常帶團到國外「唱遊」。「唱遊」是「阿慶」在那天和他會面後所應用的詞句,明確地可以看出這個合唱團的外出,除了献詩傳福音外,旅遊也是他們的重要目的之一。

      或許是冉弟兄看多了秋香在臉書上的旅遊貼文,對美南及「加勒比海」的遊輪旅遊極感興趣,認為那可能是他們合唱團的新鮮「唱遊」路線選擇之一。當然,他想知道更多值得参考的美南旅遊經驗和資訊,這也是我們相聚的目的之一。

      那天的聚會,他們回顧了當年合作創作詩歌的往事,也猜測到那首「那雙看不見的手」極可能是經由冉弟兄當年讀「台灣神學院」時的原住民同學流入山地。冉弟兄和秋香都認為那首歌能够被發現,採用,進而能榮耀神,他們已經够幸運和滿足了,不會用它去爭什麽名利的。

見証之三,高雄六龜育幼院

      能够去「六龜育幼院」参觀完全是個意外,可以說也是「那雙看不見的手」的引導。

      最近两三年,每次到高雄和表弟妹們相聚,除了吃飯以外,愛活動的小表妹常會安排一個短程的旅遊,誏我們重温小時候在一起的日子。今年,她安排了两天一夜物美價亷的「六龜扇平山莊」作為目的地。去了「六龜」那有不去「六龜育幼院」看看的道理,尤其是對我們來說。

      若不親自去一趟「六龜」,不會體會到「六龜育幼院」的偏遠,去的時侯,我們的車子走的是「老濃溪」右邊的山路,有一大段路是因土石流而不能用,車子是在河床的臨時便道上行駛的。

      感覺上,育幼院不在「六龜」,好像是過了「六龜」,往「老濃溪」的上游再開二十多分鐘的車程。當年,那一定是一個真正偏遠到鳥不生蛋的地方。到育幼院的第一個感受是由心的敬佩當年創辦人揚牧師夫婦的愛心和奉献精神。

      育幼院的全名是「高雄市私立基督教山地育幼院」,由楊煦牧師夫婦成立於 1952年。至今,這所育幼院巳收容照顧原住民孤兒達千人以上。在過去的日子裡,許多感人的故事,感動了政府和民間,得到了許多的關懷和協助。比如說,1974年,楊收師夫婦收養了一名剛出生,沒有雙手,被遺棄在市場垃圾堆的女嬰,艱辛地將她撫養成人並培育成知名的口足畫家。

      楊收師夫婦將這位沒有雙手的棄嬰取名楊恩典,從她三歲開始就受到當時國家領導人蔣經國先生的愛護而成了新聞的焦點。2000年,她結了婚,成了幸福的少婦;2007年,獲選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她為了報答養育之恩,把她那本命名為「那雙看不見的手」的見証書著作版稅及畫作的義賣所得捐回了育幼院。「阿慶」有幸,能在拜訪育幼院時,恰逢她應某社團之邀,返院義賣畫作及那「那雙看不見的手」的著作。那天,在她作畫演示時,他的先生及两個孩子都在附近,真是一幅幸福的恩典場面。

      1998年,在旅美的寇順舉牧師指導下,育幼院成立了「台灣原住兒合唱團」,原住民兒童由不認識五線譜開始,在次年就能到東亞,澳州,北美,加拿大及北歐献唱,真是可以比美「維也納兒童合唱團」。那天,育幼院的楊院長告訴「阿慶」,在美國的911恐怖件之後,這個合唱團就沒有到過美國,現在有了免簽証的待遇可以再考慮到美國巡迴演唱了,但願很快地「阿慶」能在現場感受那聖靈的動工。

      這個合唱團傳揚了育幼院的工作,也傳揚了那首「那雙看不見的手」。一首歌曲得到聽眾的接受,歌曲本身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歌者。合唱團的天使們把神的愛和撫慰銓釋的恰到好處,感動了不僅僅是團員自已,也感動了許多的聽眾。

      「那雙看不見的手」因育幼院的合唱團而揚名,然而當人們提到「那雙看不見的手」時也會連想到這所育幼院, 這應証了聖經上說的「萬事互相效力」這句話。舉個例子說,台灣的基督教好消息(G00D  TV) 電視台,在介紹「六龜育幼院」節目時,所用的主標題是「 那雙看不見的手」,副標題才是 「六龜育幼院 (www.youtube.com/watch?v=4whSM4kiFmk).

      是的,每一個人生的過往,常是受到那雙看不見的手的引導,扶持,和撫慰。「阿慶」祈求,那雙帶着釘痕而看不見的手,繼續引導,保守你我的生活脚步!阿門!

附錄:

「那雙看不見的手」歌詞

雖不見你,觸不到你,但是我知,你正在對我低語。

喔主耶穌!喔主耶穌!我深知道,你一直就在這裡。

是你的手,釘痕的手,重新撫慰,我那破碎的心田。

是你聲音,温柔話語,再度填滿,我心靈中的饑渴。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9299729

 回應文章

马骏
2019/10/01 14:46
那雙看不見的手 FLAC 無損音樂下載。自己經過十年辛苦收集的,多個CD和DVD無損提取。
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9BU82WcTosxjVz8VqwIAjD38L9Uh-Sz/view?usp=sharing
(ee2qq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