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理性的短視暗示
2010/01/19 16:30:10瀏覽286|回應0|推薦0

總體經濟學是以人的理性自利為基礎構築起來的。所以人的理性就是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人總是注視著當下的利潤的最大化,未來價值則是以折現的方式轉為現值,這是一個乾脆又很好分析的模型,可以從中想像出很多理論。這樣的立論角度會有盲點,對於長期投資與無形競爭力上所作的努力,其價值很難被正確衡量,於是懶得衡量,直接忽視它,很乾脆的短視近利,嗯,未來競爭力的喪失現在誰也說不準,至於眼前的績效則是馬上就見真章的,短視近利,合情合理。

彼得杜拉克在杜拉克談未來管理一書中的若干章節,集中的分析探討美國製造業之所以不敵日本的緣故。有很多因素,其中,尤以社會文化造成的差異,讓日本沒有依從美國人認為理所當然的策略,放棄短期利潤而爭取市場佔有率的擴大,這一點的效果特別顯著。這樣的行為在當時的經濟學家眼中是不合理的,現在就難說了,當時美國製造業生產力競爭的全面潰敗,肯定給這些專家上了很好的一課。所以說預測未來的複雜性很高,想用一個簡化模型解釋一切,行不通的。隨著時間的變化,競爭也跟著演化,美國業界的習慣思維角度沒有那麼扭轉,但是他們仍然會用其他方法積極適應,比如應用杜拉克式的管理理論,在某些產業上賦予新的競爭型態與對應策略,繞過那理所當然的短視。經濟學者們似乎會繼續保持傾向短視的假設。

這幾天在看杜拉克談未來管理這本書,不是什麼新書了,但是傻蛋以前沒看過,上次逛中山地下街的書攤時翻到,覺得值得一讀,買回來看。翻譯略嫌生硬,可能是內容較稍深不好翻吧,還有看到幾個錯字,讀起來感覺並不暢快。但是這本書敘述上一個時代的轉變,以及管理正在發生的變革,有很多是傻蛋一直感興趣,卻一直無從一窺的歷史軌跡。原來這票總體經濟學家這樣胡搞不是傻蛋自己感到疑惑而已,杜拉克先生十多年前就已經唾棄現在的主流總體經濟學了。管理要管的是未來,過去現在已經來不及,不放眼未來,只顧眼前的短期利益,將會迎來災難般的未來,就像現在的美國汽車產業一般。

短視近利,中東歐國家剛出鐵幕時帶著的官僚習氣,讀到某個章節時,感覺上和台灣社會有幾分相稱。沒錯,大多數的傳統產業不可能像管理教科書上所寫的那些偉大企業一般的高瞻遠矚吧,但是時代在向前推進,競爭是早晚要來到的,除非我們已經沒有再向上提升的打算了。美國是努力的鼓勵創新,工作型態也不斷的變遷,競爭之下,無法提升競爭力的企業就被市場淘汰,如火如荼。台灣呢?創新是有,那是技術上的局部創新,和極少部分的一線企業偶一為之的佳作,在態度與思維上,保護現有工作的穩定,恐怕更勝於一切,至於因應未來的工作型態變革,則是小說情節裡的事吧。當實質的知識生產力落後於後來追上的中國時,那會是什麼模樣呢?從學歷的統計數字來分析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是就因這點,台灣的知識勞力品質在表面上被灌水的很嚴重,若有問題,從刻意製造的統計數據是看不出來的。

政治上的短視會引導產業界的短視。表面的創新很容易做到,但那是假的,只會浪費社會資源而已,但是卻能滿足政治的需求。總體經濟學家對經濟理性的看法,其實符合人性的原罪,短視而貪婪。一面玩得洋洋得意之時,未來競爭的籌碼早已輸光了,整體的處境隨著時間,只會每下愈況。但是當下這群人可不這麼想。如果全世界的短視趨勢都是相同的,大家一起糟,也就沒有所謂的變糟的問題,只有安定保守的環境而已,但是,改革的號角一旦吹響,競爭一旦啟動,平衡的態勢就不復存在,優勝劣敗之後,人類的文明又更上一層樓。只是,有贏家,也有輸家而已。短視,這個很自然而然的人性,有時候還真得要逆天不可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7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