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1/06 09:22:44瀏覽1022|回應0|推薦4 | |
這一冊的範圍在元朝和明朝前半部分。 可以說是,重新認識元朝的感覺吧。
主題是,元朝沒有民族主義歷史學者那套,異族入主中國必被漢化的那套邏輯。 從史料證據來看,元朝統治階層被漢化的程度不高。 而且元朝很短暫,不到一百年的統治。 忽必烈開國大概就佔了三分之一的統治時間,而末代元順帝則是另外三分之一的時間,中間大約三十年左右,則是不斷的奪權內鬥,皇帝換了十一次。 所以這樣的一個朝代,很難有什麼具體的建樹吧,元順帝時代的大半時間都在和烽煙四起的叛軍攪和了,或許元朝只是一個意外的過客吧。
但是這個朝代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可能不小。 元朝的身分制度,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北方漢人三等南人四等。 佔七成以上人口的南人,基本上難以參政。 這徹底打破了宋朝的士大夫治國傳統。 而元朝的身分戶籍設計,也比較世界化。 儒家被當成一種戶籍,叫儒戶,和僧道一樣的地位。 讀書人的用途與出路,不再以執政為主,當官也是當學官。 到元順帝時代黃河決堤沒辦法了,才有開始重用漢人。 但那個時候元朝的氣數也差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士大夫在元朝是仆街的,但文人在元朝,仍是很吃香的。 就類似現在的明星那樣,有名的文人,也吸引一批追星的人,包括那些統治階層的蒙古人。 所以讀書人的地位,並沒有變得很低,只是以前讀書是當大官,元朝讀書是當名士。 而元朝的統治也更多是分權的,地方自治的。 財政上用的包稅法,管理簡單,或許也因此不需要漢人官員吧,地方就會相對較為獨立。 簡單的代價,風險就是統治容易暴虐,或許後期白蓮教起義烽煙四起也和這點有關係吧。
軍事上,元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入主中原後,大草原上的自己人反而成為威脅。 於是常常要對草原用兵。 元朝大半的國力,都在對草原用兵,需要運送大量糧食到北方。 蒙古帝國東征西討,在制度上有其特殊之處,很靈活,軍事技術領先,遠超過其他對手。 但規模大了之後,就變成自己人打自己人。 能打敗蒙古人的,只有另一支蒙古人。 宗教信仰自由,文化上開放,應該是好事,但對大帝國的擴張來說就難說。 欽察汗國和伊兒汗國,就是因為信仰不一樣,所以打了一架。 可能也因此,蒙古沒有繼續成功的侵略埃及,最終疆域也就到此為止。 而同樣的,中國的元朝,到了後期,也是因為這種行政獨立性,而造成威信盡失。 三省剿匪失敗,更多原因是因為三不管,沒有集中的指揮,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謀劃。 所以蒙古帝國的組織,有可學習之處,優點與缺點都是。
元朝的歷史,這本書的重點是,元朝沒被漢化,反而是中國受蒙古帝國的影響還比較大。 元朝滅亡後,還有些遺民不認同同為漢人的新朝代。 而明朝開國之初的某些政治組織設計,也有向元朝學習的地方。 元朝統治中國近一個世紀,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主要的,或許是因為讀書人沒官做了,菁英知識分子反而解放了,可以從事更多藝術方面的發展,而讓書本更加走進平民了吧。
題外話,印刷術傳入西方,影響力遠遠超過東方。 原因是,西方是拼音字母為基礎,所有單字都是用基本的字母構成。 所以可以大量重複使用,效率遠比中國每個字都要獨立刻製高出許多。 所以西方得到宋代活版印刷技術後,知識傳播的成本,反而要比中國更有優勢了。
元朝的事大概佔半本的篇幅。 後面則是講十字軍東征與明朝開國,和明朝的商業發展。 十字軍東征那塊就不提了,之前讀別的書大概都知道了。 明朝開國那段,有點戲劇性,但也沒甚麼重點。 明朝初期值得提的,是朱元璋的政治設計,造成的效果事與願違。 或許是有學習前朝分權的包稅管理精神,明朝的稅賦也是責任定額制為基礎。 而且還用道家的與民休息,小國寡民的統治哲學,重農抑商,但結果是,明朝的商業前所未有的發達。 明朝官場與民間的奢侈風氣,一方面反映了生產力的提升與商業貿易的發達,另一方面,或許也是控制過度,最後反而放飛了自我那樣吧。 如果把奢糜的資源拿來照顧基層民生與充實國防,或許也沒有清朝的什麼事了。 事後來看,好像很蠢。 但用同樣的角度自我檢討的話,我們,一直都很蠢吧,古今中外皆然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商幫。 元朝讓讀書人沒官幹,於是讀書人可以發揮其他的作用。 地理書籍問世。 而且是實用的地理書籍。 中國很大,旅行是件高危險的事,一般人很少遠行,也不願意遠行。 但發達的交通與商業,讓旅行變成一種可能。 要前往某個地方旅行,甚至出現了在哪搭船,船資多少,從哪邊中轉,具體該怎麼走那樣精細的地理書籍。 做生意與旅行,都方便了。 而明朝的開中制,讓晉商坐大,運軍糧到北方邊防,來換鹽引,讓晉商大賺其錢。 而後來開中制被改為折色,也就是直接交錢就好,則展現了徽商的實力。 徽商,定位和晉商不同,安徽地點也不好,也沒什麼特色,所以只好,多讀書。 儒商,或許是徽商的特色。 朝中有人,做生意的家族,有兩個兒子的話,可能就一個接手家業,另一個讀書考試當官那樣吧。 中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或許就是元朝開始,明朝的商幫儒商的這種風氣,而有了一定的基礎。 乃至於,中國的統治階層,那些地方勢力,和商業大家族,或地方仕紳,或許都有些關係。 這影響力一直到民國成立都還在發酵吧。
好吧,傻蛋是由後往前讀的,而這套書邏輯的連貫性,產生了讓傻蛋繼續往前追的動力,有空再繼續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