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乙太奇襲讀書心得
2021/11/06 10:47:15瀏覽1376|回應1|推薦2

傻蛋是不認同加密貨幣投機的那種立場的人。

比特幣挖礦太浪費電,實用性很低,然後這些鑄幣人得到驚人財富的正當性,很有疑慮,所以傻蛋不是一個關注加密貨幣發展的人。

出於好奇,這本乙太幣的發展史,倒是很好的資訊來源,很值得一讀。

 

乙太坊,不知道這個是怎麼翻譯出來的,一聽會覺得不太一樣。

別人都是幣,只有這個是坊。

這個東西與比特幣的差異在於,乙太坊不是單純造幣,而是要做一個超級電腦,提供智能合約的執行。

好像是說,這是一個圖靈完備的圖靈機,來提供智能合約的履行。

這個宣言其實就像是在立FLAG。

圖靈完備,呵呵。

不過至少就出發點來說,這是要製造一個實用的工具,而非財富分配的交易工具而已。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要先說一下比特幣。

比特幣是否有存在的理由?

有。

阿根廷這樣財政信用不佳的政府,是比特幣存在合理性的支持者。

很多政府都缺乏財政紀律,會放任通貨膨脹侵蝕人民財富。

原因無他,這招太好用,反正苦的是老百姓而已。

所以在金融秩序不佳的政權,人民與其持有法幣,還不如趁早轉換成比特幣,至少比特幣的價值是全球性的。

所以比特幣就有一些存在的意義。

然後比特幣為什麼要挖礦,理由是防範假的節點攻擊。

其思路是,為了避免被惡意控制了過半節點,於是,讓節點的加入需要付出代價。

所以挖礦不單是造幣,同時也是算力證明,讓造假攻擊的代價提高到不可行的程度。

嗯,這是個很流行的思路。

現在我們網站的密碼,主流使用的那個密碼學,也是這個思路的樣子。

其實就是簡單的隨機亂數雜湊後比對是否和原密碼相同。

容易被破解?那就多反覆雜湊幾次吧。

那個算法的一個cost參數,是2的幾次方,標準值是10,也就是大約一千次。

每個人的密碼會有獨立的隨機字串,或稱為鹽,然後加在一起做雜湊。

雜湊的結果,用同一個鹽,再雜湊,再用結果,再雜湊。

對,就是做個1024次。

如果你數據庫裡密碼最終雜湊值,和這次用明碼與相同雜湊值計算同樣次數後的結果是一樣的,密碼就是正確的。

這就是一種浪費電的邏輯。

因為防範駭客攻擊的邏輯,不是其他什麼有巧思的設計,而是調整cost。

當用的機器硬體規格更好,計算雜湊速度更快時,防禦駭客攻擊的手動,就是增加cost,加到12或更高。

cost20的話那就是雜湊一百萬次以上,而cost30,舊一點的電腦可能跑到當機都跑不出來,要浪費電很容易的。

反正就是讓每一次密碼驗證需要的絕對時間足夠的慢就是了。

只要能讓攻擊成本高到讓駭客放棄那就行了。

這是何其的愚蠢。

不過這個時代的技術駭客的思路貌似就是這樣的吧,無言。

與此同時,比特幣的交易又是分散式帳本,明細在所有節點都有一份。

所以可以想像,那會是多麼低下的效率。

根本原因就是,沒有人或結點需要負完全責任,所以大家要一起負責,三個和尚沒水喝,比特幣網路就是巨低效的,沒有任何競爭力可言。

因為某些財政紀律不佳政府造就的合理性,加上投機與早期隨便電腦都能挖礦的某種奇怪的烏托邦思想,就真的讓比特幣成了氣候。

 

比特幣同時也是其他加密貨幣的基礎。

這或許是比特幣的市值能後來一飛沖天的關鍵原因。

乙太幣一開始發行也是用比特幣當啟動資金的。

就類似各國都用美金,所以美金就有價值,幾乎所有加密貨幣都用比特幣儲備,所以比特幣設計雖然很低效,但它就是那麼值錢。

另一個要點是,一開始加密貨幣是為了打敗華爾街金融巨鱷,但到頭來,反而是金融投機讓比特幣得到巨大影響力。

各國央行都大力打擊比特幣,但金融與投資機構則未必然。

為什麼?

因為同樣都是錢,同樣都能交易,同樣都能投機。

加密貨幣比現實貨幣或其他資產,或許,更容易操縱。

所以加密貨幣狂潮,或許反而提供金融巨鱷割韭菜的好機會。

比特幣不斷暴漲暴跌,那些相信加密貨幣理想的人,可能都會被割個乾淨。

至於無腦的投機客,那更是傳統金融巨鱷收割的對象。

畢竟影響價格漲跌的關鍵因素,很大程度是可控的。

利益足夠大,控制力就多強,而且加密貨幣又不受法律保護,坑死你不償命的,那些賭期貨賭到傾家蕩產的,不都是合法的嗎?

所以,在加密貨幣不熱衷的人,如傻蛋這樣的人的世界裡,加密貨幣已經悄悄的變樣了。

 

回頭來說乙太坊。

乙太坊是智能合約。

一方履約後,可以自動將支付動作完成。

但乙太坊也因此,不是採用比特幣那樣的明細交易紀錄。

乙太幣就是一個餘額現值而已,餘額不是用所有明細計算的結果,而只是一個加減的結果值。

優點是不用檢查整個帳本完整明細,效率比較高。

缺點就是交易的安全完整性,就會很脆弱。

使用乙太坊做智能合約交易,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乙太幣當燃料費用,但這個交易品質其實,有點不符其對價。

乙太幣遭遇的兩次危機其實都是和交易完整性有關。

瞬間大量的交易請求,檢查餘額,足夠,然後完成轉帳。

因為交易不是嚴謹完善的,所以瞬間的請求,會出現,超額提領的情況。

所以可以攻擊網路把錢洗光光,多麼可怕的問題。

具體防範修復的方式書中沒寫,但大體上不脫離讓交易程序變複雜效率變低吧。

分散式無集中責任的交易網路,低效那是必然的。

然後這同樣曝露了乙太坊的另一個問題,分岔後兩條鏈,都還有人在挖礦,變成兩個乙太幣帳號。

只要整個社群同意,分岔出去,就是另一個乙太幣網路了。

然後乙太幣的本質又不是交易明細紀錄支撐的,所以整個社群同意,更新一個版本,給某個帳號無限的乙太幣,也不是做不到的事。

是否很兒戲?

當然,美金之類的也同樣可以這樣玩,像美國可以無限QE那樣,但至少美國還是需要為美金承擔責任的,而加密貨幣呢,如果被病毒攻擊將數據全部刪除,那沒了就是沒了,不會有人能夠負責的。

 

所以呢,書中的加密貨幣開始起漲,然後暴漲,成書時則是暴跌後回穩。

至少,乙太坊貌似還在努力開發能用的應用的樣子。

但,分散式無責任的純技術導向貨幣系統,本身就是缺乏效率的,這是很難治的。

而當前比特幣又繼續暴漲,或許原因是,金融巨鱷與投機客可能發現這個更好炒作,而且韭菜更容易觸及,所以乾脆把投機炒作坑殺的主戰場搬過來了吧。

畢竟這玩意兒,是隨時都可以再暴跌的,可以合法的大力坑殺小投機客,實在是太爽了吧?

 

所以,物聯網與未來的虛擬世界,或說最近在炒作的原宇宙,或許會有大量的數位虛擬貨幣的需求,但這樣實際的剛需,會不會使用比特幣與乙太坊,會是個大問號。

因為,競爭力很重要,效率與速度很重要,又不是在兒戲,那麼,現在的投機區塊鏈貨幣,或許最終會全部出局喔!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70350056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09 22:59
這篇極讚,智趣絕佳。我但請問,亞馬遜和阿里橫行過廿個年頭,靠的是網路上交易,防駭遭駭日夜沒停,比特乙太網路的風險,大概在同一道防線上。🍂🍁🍄🤠
Q版傻蛋(pondin) 於 2021-11-16 13:52 回覆:

有一點不一樣喔,虛擬貨幣的信念就是分散式與匿名的交易機制,傳統交易的網路安全,就算遭駭客攻擊,只要交易歷程資料是完整的仍是可以恢復修正的,但匿名機制就不行,或需要高昂的代價來達成。

同時現在的網路巨頭的網路交易安全,相對來說是比較好防守的,因為程式碼不需要開源,而且網路巨頭需要為安全的交易服務負全責,而虛擬貨幣只是一套分散式的系統節點組成的,沒有任何中央單位負責,要在這樣的架構下維護網路交易安全難度是不同的。

就像乙太坊出事了,做的決策是,把代碼與當前的交易資料fork出另一個新分支,然後大家說好舊的區塊鏈都不要用了,而不是簡單的修正錯誤與解決問題就好,實際上不會有誰為某個錯誤負責賠償的,因為這種加密貨幣本質上就是這樣運作的東西。

當然,電商巨頭也可以使用加密貨幣做交易的金流,但這通常會通過一些中介的交易所之類的服務,以避免交易效率低下的問題,然後加密貨幣交易所整個倒閉求償無門好像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大概就是這樣吧,所以兩者還是是有很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