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一樣的中國史9讀書心得
2021/12/13 18:25:34瀏覽793|回應2|推薦2

這一本是宋元的歷史。

 

第一個主題是宋朝的特殊性。

因為唐末五代的軍閥亂政,才會有特殊的重文輕武的政策。

軍事力量的弱小是結構性的問題導致的吧。

 

第二個主題是文人的地位。

宋朝是文人與皇帝共同治理天下。

甚至有些時候,文官大臣還可要皇帝親征,同時預先立太子。

言官的權力大,老是指著宰相罵,特殊的官場文化。

而文人地位高,卻又有黨爭。

而那個新舊黨爭,很可能不是理念問題,而是年資老的和菜鳥利益衝突造成的對立。

老鳥不想改革,把持權力,菜鳥不甘被老鳥瞎搞,所以鬥個不停。

 

宋朝的商業與城市發展。

宋朝改變了唐代以來的租庸調的實物與勞役並行稅法。

同時為了避免前朝的問題,政策性防範土地兼併,所以把資本趕去城市的工商投資了。

貨幣經濟萌芽,資本主義萌芽,經濟實力大幅提高。

然後,北宋朝的歲貢養遼國擋金,南宋朝的歲貢養金擋蒙古。

以南養北,是一種另類的分工吧。

 

這本書裡,傻蛋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唐詞宋詩的這一段。

一般我們都記得的是唐詩宋詞,後面再接元曲和明清小說,考試會考的。

那唐詞宋詩又是甚麼鬼?

其實最早的樂府詩,就是類似民謠那樣的東西。

簡單說就是歌詞啦。

到了唐朝,針對師,加以格式規範,於是大為盛行。

而詩也從詠情小品歌詞,變成可以抒發抱負的高級文學那樣。

但因為有了規範,有些需求就不適合繼續用詩為名了。

所以那所謂的詞,就是詞牌,就是另一種套路規範,用來為可以唱的音樂服務的。

所以,不是宋代才有詞,而是從以前唐代與五代就已經有了,只是到了宋朝才又達到巔峰。

而蘇軾又扮演很特殊的角色,把詞當成是格式不工整的詩,又再把唐詩的那個精神又套進詞裡面了。

變得不適合唱了,不過蘇大才子的文采太好,就又變成唐詩的另類延伸了那樣。

而宋詩,我們多半應該只知道江西詩派黃庭堅,背一背考試能考過那樣而已。

宋朝的詩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宋朝還是有很多人寫詩,但經典太難創新,大部分主題都有人寫過了,所以宋詩著重在創新。

不只是對仗工整讀起來感覺好就好,還要在裡面有自己的獨創,有打破之前的規矩的小心機之類的,才會被當成好詩。

創新求變的精神是不錯,不過也導致寫詩的難度與壓力大幅提高。

一個名詩人的一生可以留下上萬首詩,後人要怎麼繼續創新下去?

壓力太大了,所以後來明清就很少有以詩聞名的案例了。

宋詞被蘇東坡影響成唐詩的不工整版本後,詞的定位又跑掉了,於是因應市場需求,後來就跑出元曲與戲曲,詞的時代又和詩一樣沒落了。

這一段和前一段講古文運動的脈絡是一致的。

宋朝的時候,還是有駢體文的,華麗的對仗,只重形式不重內容的文體,其實一直都在。

並不是唐朝的韓愈發起古文運動反駢文後古文就變成主流。

韓愈只是異類,是到了宋朝歐陽修這個當到宰相的人提倡古文,古文才比較有市場的。

史學家整理史料後歸納出的文人文化,和我們唸書時背誦內容得到的刻板印象,還是有相當的差異的。

所以我們唸書時讀的歷史,除了死背背多分之外,無法提供思考邏輯的推理用途,而通史會從前面的理解而有利於理解後面的演變,這個歷史真的的用途,只能靠緣分自己去學了。

 

這一冊最後一段是遊牧民族朝代與蒙古的崛起。

一個重點是,蒙古打趴了當時的西域文化,並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這讓中國過去可以源源不絕的從中亞輸入新文化的管道被破壞了。

以至於後來明清兩代,中國會有天朝上國以中國為世界中心的封閉意識吧。

只有北方蠻族,和中原華夏,只要一統中原且能北拒蠻夷,就可以千秋萬世那樣的迷思。

這是很有意思的觀點。

保持文化的多元性是很重要的,保持開放的態度會是有益於健康的,是這樣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70811798

 回應文章

slope io
2022/02/16 11:50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riting such an interesting article on this topic. This has really made me think and I hope to read more <a href="https://slopeio.com/">slope io</a>



(irenethu167@gmail.com)

emmawatson
2021/12/21 12:42
宋朝的時候,還是有駢體文的,華麗的對仗,只重形式不重內容的文體,其實一直都在。slope 2(emmawatsonsp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