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5 15:54:18瀏覽2139|回應19|推薦21 | |
很多媒體、名嘴不停的說,要從日本的地震中學習經驗。 其中,許多人說那個地震預警的簡訊系統爭取了黃金三十秒,有人說,日本的演習訓練紮時而深入。總統先生說,我們「謙卑」的學習。 但,這些「優點」與「好處」,在台灣能發揮效用嗎?有這麼容易做到嗎? 謙卑之前,能先看到自己的問題嗎? 先講演習的理論與實務。所謂演習通常包含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紙上談兵。也就是透過縝密的文件敘述,將事件的背景、發生時序、災難問題與因應作為一一釐清。 第二部份,是實際操演。是將災時的因應作為透過反覆實做,植入每個人的行為習慣。紙上談兵的作用,在於用最精省的成本,檢視並記錄處置災害的方法,若紙上談兵的邏輯足夠嚴謹,則多半能透過反覆的辯證去構成災防的SOP,成為行動的基礎知識與準則。而實際演練的作用,則在於將紙上談兵的過程深化,使腦中的記憶成為一種不假思索就會推動身體行動的潛意識。若實做演習相當嚴謹,通常也能發現一些紙上談兵所不足之處,並且據以在真正災害發生前進行修正,以降低災時所有人員的風險。 但「知道」不表示「做的到」。 台灣對於災防或軍演的實際經驗,我認為只能以輕忽怠慢,無心作為來形容。 不論是學校或政府的防空、防災演習,國軍的軍事演習,消防單位的防災演練,幾乎都是久久一次、沒人重視、從上到下虛應故事...相當的不扎實。更令人感到糟糕的是,不論哪種演習,都相當詳盡的紙上SOP。但這些SOP卻從未按部就班的被操演、實行。 許多災防或軍事相關的設備,在演習之前甚至經常堆滿雜物、甚至本金就被視為廢物,未能被良善的保養與修護。 再講實際的案例。根據我的經驗,各縣市辦理防災演習時,村里長出席人數往往不到半數。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民意代表,不受行政機關拘束。且泡茶聊天、選民服務都遠比參加防災演習來的重要; 中央消防單位進行衛星電話測試時,不但要事先發文通知,還要先用辦公室電話請持有衛星電話的地方防災人員"開機" ,中央與地方防災人員也經常覺得"無聊" ; 而進行消防演習時,指揮官就這麼看著台下行雲流水的套招,若有一些細節被忽略或發生錯誤,要不是指揮官外行看不懂,就是笑一笑帶過然後提醒下次注意。 這種長官體恤下屬平日業務過度繁重,或長官對於事件與風險不夠重視而自己準備不足的態度,奠定了下屬能混就混的表現。 不但如此,更妙的是演習的內容多半過份理論或落後於現實,與基層人員平日的工作方式有極大的差異,也與前線人員所擁有的資源、器具有落差,因此這種災演內容如果太過用心的記住,反而更讓人無所適從。 最後,還有更深層的問題。我們的問題除了演習與紙上談兵相當不切實際之外,還得再加上平時各個機關的指揮命令體系與權責相當模糊。進一步來說,許多問題往往牽涉超過三個權責單位,單位之間的權力競合缺乏標準或習慣,往往因為互相爭功諉過而必須仰賴長官做最後裁示才可能合作,因此,往往導致該懲處者不知如何懲處、該獎勵者難以規劃如何獎勵的情況。甚至,在國外的經驗上,平時與災時應有不同的指揮與命令體系轉換,但我國卻未相當明確。 最終,組織內平日的權力資源競合又搬到災時擴大上演,很多該在前線決斷的事情,甚至必須層層上報到指揮官才能拍板。 就此而論,我質疑黃金三十秒無力解決台灣的問題。演習背後的各種問題不解決,如何操演幾乎不可能發生實際作用。而總統先生要其部屬用「謙卑」來效法日本,更是空口白話,毫無解決問題的sense,也沒有看到真正的問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