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12 22:44:11瀏覽957|回應0|推薦18 | |
《看戲》 中華日報副刊 看了一齣半歌仔戲。完整的一齣是在文化中心的演出,半齣則是廟會的野台戲,演出者都是明華園。 歌仔戲和布袋戲,這種純粹本土文化的地方戲曲,最遺憾的是結緣不深,從未有過迷戲子的經驗。最早的記憶是就讀小學之前和外祖父去看戲,五O年代初期,光復前後,是歌仔戲的黃金時代,有專門演歌仔戲的戲院。我的故鄉麻豆鎮有兩家戲院,頂街的新戲院演電影,下街的舊戲院演歌仔戲。我每次去找外祖父,他就帶我去看歌仔戲,那時年紀小聽不懂戲文,感興趣的只是一邊看戲一邊吃花生、蠶豆,看著看著睡著了,戲散了場,外祖父我就揹著我回家。 戲園子裡演歌仔戲,印象中場面很大,佈景華麗,還有吊鋼絲的飛翔表演,有時老鷹猴子也上台演出。這樣的好景彷彿曇花一現,未久歌仔戲沒落了,不在戲院演出,戲院都更新設備改為放映電影,歌仔戲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很多戲團解散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又在廟會野台戲出現,這期間歌仔戲經歷了一段慘澹的歲月。而之後的七O年代,三台電視歌仔戲節目競相鬥戲,寫下了歌仔戲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再來就又如煙花殞落,接近沈寂了。 有些小型的歌仔戲團,或戲團解散後的游離演員,也像走江湖的雜耍賣藝人一般,在農村巡迴演出,不搭戲台就地開演,兼賣膏藥大補丸以維持生計。早年農村缺乏娛樂,看歌仔戲迷戲子算是很時興的消遣了。夏天的晚上,下了工洗好手腳頭面,吃過晚飯,左鄰右舍相約趕歌仔戲。一群人穿著木屐走在石子路上,雜雜沓沓,踢踢拖拖,由東庄趕到西庄,由前村趕到後村。看戲看得掉了魂魄,男生追小旦女生迷小生,弄得牽腸掛肚茶飯不思的情形時有所聞,小學同學中就有人拎了包袱,要隨戲班去浪跡天涯。 歌仔戲的起落興衰和經濟面政策面的脈動息息相關,值得仔細檢視。而電影、話劇、歌舞秀、電視劇的興起,也是造成歌仔戲風光不再的重要原因。生平第一次認真的看完了這一齣半的戲,心中真是不無感慨,文化中心的演出是明華園的正團,由當家小生孫翠鳳領銜,很具號召力,不管是布景、服裝道具都極講究,聲光營造配合科技設備,也可見用心,演出極具水準。 野台戲的演出者是明華園第二團,由71年獲得全國戲劇比賽最佳生角陳昭香領團。雖然演出規模較小,戲台搭建因陋就簡,但是不論上妝、服飾、道具、身段、唱腔都很中規中矩,十分敬業,不像我們經常看到的披散著頭髮,穿著便裝拿起麥克風就唱的酬神戲。據陳昭香表示,絕不會放棄野台戲,一來是維持戲團生計,二來則是不敢忘本。如今雖然境遇較以往大為改善,居有定所,不必再睡在戲棚下,但是不敢一日稍忘從前餐風宿露流離奔波的歲月,因此在日場下了戲,夜場尚未上演的晚飯時間,仍然經常露天炊煮,大夥兒帶著彩妝聚在一起吃大鍋飯,保留了「戲台上吃飯」的戲團老規矩。 歌仔戲的特色是不僅承襲了地方文化的色彩和傳統曲藝,也同時融入時代的精神。有人非議當今的歌仔戲加入了太多流行曲調和光怪陸離的聲光效果,認為有違傳統,簡直就是趨卑就下。我倒不以為追逐流行就是趨卑就下,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分寸的拿捏。歌仔戲原本就是地方劇藝,曲調起源於民間傳唱歌謠,身段做工取法平劇,唱本則來自五言七言的四句聯語,內容不外稗官野史傳奇小說,用以教忠教孝規諫向善,或說個故事博君歡樂,是故可莊可諧,雅俗共賞,角色有很寬廣的揮灑空間。村言俚語流行歌謠時事諷諭,只要不是粗鄙下流,或太過喧賓奪主嘩眾取寵,如何不能入戲?月琴、胡琴、南管、亂彈,大鼓中鼓小鼓鐘磬鐃鈸,又如何不能金聲玉振絲竹合鳴,歌之舞之足蹈之? 可嘆的則是大凡一事或一物濒臨絕境,才會有政策性的保護措施。歌仔戲的列入薪傳獎,自是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其薄暮晚景或將面臨漫漫長夜,戲團的日益減少就是令人擔心的事實。喜的則是承受些許關愛的眼神,說不定果能薪傳有人,歌仔戲在台灣戲劇界還能保有一小片藍天。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