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弗札克 - 歌劇《雅各賓》(Jakobin) op.84 詳解
2018/09/07 08:42:44瀏覽463|回應0|推薦0

Jakobin op. 84

雅各賓

劇本:Marie Cervinkova-Riegrova

[簡介]

當Marie Cervinkova-Riegrova18811011日拜訪德弗札克在布拉格的住所時,她發現大師非常高興。他當時正在創作《迪米特里》〈Dimitri〉第四幕的最後細節草稿,且盼望這部歌劇能在問世後獲得廣大回響。在音樂與好心情下,他想出一個新的企畫並請求她提供一齣喜劇腳本。他希望藉著《頑固的農民》〈Pigheaded Peasants〉在1881102日延期首演, 接著《迪米特里》後再寫一部喜劇。很快的在首演之後,德弗札克寫信給在Nechanice的劇作者Josef Stolba,告訴他們倆合作的成功,並委託他再寫一部新的腳本,但最後卻未能如願。於是最後是由Marie Cervinkova 回應德弗札克的請求。

但一個27歲的年輕女子實在不容易發現,藉著歌劇理論去追尋原本某些到目前為止未被提及的題材。所以最初她是絕望的, 但最後卻因一則幸運的報導獲得幫助。在打開的Osveta雜誌第11期的一頁,她注意到V. V. Zeleny一篇關於捷克劇本創作的論文,她發現到其中一段特別振奮的文句:「…例如,為什麼不能創作一個整體,且非常有趣又真實的國民歌劇,建構圍繞在學校與樂長在18世紀某個時期的原型呢?」從那時候起,Cervinkova就堅持這個理念直到最後決定將整個故事的架構交給德弗札克。

德弗札克在18871110日及1888315日間為第一幕寫作完整的草稿,並在1888321日到1888618日間完成管絃樂配器。然而這樣依照時間順序的排列,無法清楚證明他努力創作的情景。當創作草稿與配器時,德弗札克持續改變幕間劇本結構,詢問他的劇本作者供應他新的題材。例如,他要求她在最初的劇本裡,為第一幕的教堂集會的聖歌增加唱詞及Bohus的愛國歌曲,並做了一些依照音樂上的需要縮短或增加詩句等不錯的改變。於是, Marie Cervinkova經常結束原曲已完成部分的片段做旋律修飾,或重新改寫她的詩句以符合節奏上的需要。像這種在作曲家與劇作家之間相互研究的情形是非常少見的,且在捷克歌劇史上亦是獨一無二的。第二幕的創作情況更加複雜,德弗札克在18886月底才開始起草他的樂譜,並繼續為總譜配器直接在完成的樂譜上面。在1888927日他開始創作第三幕,並於18881115日完成。

好幾個月捷克音樂聽眾都在期待德弗札克的新歌劇首演,對此德弗札克顯得相當擔心,因為此時他已經獲得極高的聲譽,且距他之前的歌劇作品《迪米特里》首演已有七年之久,直到實際首演之前在1889211日早晨舉行歌劇的彩排。

雖然《雅各賓》〈Jakobin〉的第一版獲得捷克聽眾與歌劇院保留曲目的成功,德弗札克與他的劇作家都感到有需要增加許多修改,包含一些劇情概念與戲劇藝術觀點。Cervinkova沉醉在成功的喜悅中,且受到布拉格國家劇院導演F. F. Subert的鼓勵,德弗札克非常樂意修改並立即開始創作。她改變第二幕的一些細節(例如刪去領主拜訪校長的場景),和大幅度的修改第三幕。

德弗札克承諾發表他重寫的部份於18945月,卻因紐約之行受阻,僅管延期不是確定的。18972月他譜寫第三幕新的版本,並在該年的69日與83日間完成總譜。他繼續寫作修改最初兩幕,Marie Cervinkova已故的父親Frantisek Ladislav Rieger提供德弗札克在第二幕,Terinka所唱的的歌曲〝秋日褐色灌木之愛不再帶來歡樂〞。

新版本的首演於1898619日再度由Adolf Cech在布拉格國家劇院指揮,在歡慶之夜留下一個捷克記者們的聚會。當時令人興奮的程度如九年前首演之時:「…大眾的感覺只有欽佩贊賞德弗札克將再度藉由歌劇改寫挑戰自我的創作才華。」事實上新增加的部份之廣,佔歌劇全長的1/3以上,德弗札克並非完全於創作過程中引用新台詞,他也提供新的音樂於某幾個未修改劇本的場景。即使劇中BohusJulie著名的二重唱「我倆徘徊異地」立即廣為流傳,也是德弗札克停留在國外創作第二版的期間。《雅各賓》最終完成獲得大眾青睞與許多的演出機會,時至今日與《露莎卡》並列為德弗札克的捷克歌劇作品之最高成就。

[登場人物]

Vilem - Harasov的伯爵 (男低音)

Bohus - 伯爵之子 (男中音)

Julie - Bohus之妻 (女高音)

Benda - 校長兼合唱指揮 (男高音)

Terinka - Benda之女 (女高音)

Jiri - 年輕的獵場守衛 (男高音)

Filip - 伯爵管家 (男低音)

Adolf - 伯爵的侄子 (男中音)

Lotinka - 城堡鑰匙保管人 (女中音)

[參考版本連結]

1974TV刪剪版,捷克語發音,無字幕。

https://youtu.be/gWBfx3Fs0g4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793年的某個捷克小鎮。Harasov Vilem伯爵由於兒子Bohus的過度自由主義思想,便與他斷絕關係,並把重心放在侄子Adolf身上。由於這個原因,Bohus離家出走前往巴黎。至此,家人以為他已經成了一個雅各賓。

第一幕

1

今天適逢小鎮慶祝節日之時,他與妻子Julie一起回到故鄉。但前往出生的城堡時,發現早在老伯爵離開後無人居住已久。

9:40 2

BohusJulie觀察主廣場上的當地人,一群年輕男女從教堂出來嘻鬧。

10:51 3

伯爵管家Filip向校長Benda的女兒Terinka示愛然而,Terinka愛上的卻是獵場守衛Jiri

15:40 4- 6

由於Jiri嫉妒管家Filip這種關注,便在他面前指揮一首嘲諷性的歌曲,使得他現在只想復仇。

25:35 7

TerinkaJiri談情說愛,伯爵管家從後方出現。

31:32 8

與此同時,BohusJulie被認為是外國人並引起管家懷疑,特別是因為他們來自巴黎,且他早聽說伯爵的兒子與雅各賓派結盟。

34:02 9- 10

令所有人驚訝的是,伯爵本人出現了。證實他不再認Bohus為他的兒子,他的繼承人將是侄兒AdolfAdolf和管家對此非常高興,然而隱藏在人群中的BohusJulie,卻對發生如此轉折之事而深感震驚。

第二幕

38:22 1

在學校裡,Benda為一首慶祝Adolf新職位的清唱劇排練兒童和鎮民的合唱團,TerinkaJiri則作為獨唱家。

45:04 2- 3

排練結束後,TerinkaJiri互相傾吐愛意。但Benda回來後,宣布他的女兒必須嫁給管家,對此雙方展開一場爭論。

56:52 4

但突然之間人們又回來,對雅各賓派到鎮上的陰險謠言感到震驚。

57:33 5

BohusJulie來向Benda詢問是否可以接納他們幾天時,鎮民們恐懼地逃跑了。他原本想要拒絕,但當他們發現他們是捷克人,且是通過演唱故鄉的歌曲而在國外維持生活時。他和TerinkaJiris都難掩激動情緒,並樂於庇護他們。

1:06:52 6

管家來向Terinka求婚,但被她拒絕了。當Jiri反抗他時,管家威脅要強迫Jiri進入軍隊。

1:11:41 7

Adolf突然進來,想知道「雅各賓」是否已經被捕。他向管家承諾 ,只要抓到可疑的外國人,就會給予一個貴族頭銜。

1:12:55 8

管家支吾其辭,但Bohus親自到達並揭示身分以防Adolf進一步的陰謀。接著和他發生爭執,於是遭到拘捕,被帶往城堡監獄。

第三幕

1:18:33 1

在城堡裡,Jiri試圖面見伯爵。告訴他的兒子已被監禁,且是在Adolf和管家的要求下被捕的。

2

Lotinka允許JulieBenda,接著去請伯爵過來。

1:25:04 3

Julie躲在一旁,Benda試圖讓這位老人與Bohus的和解做好準備。然而,伯爵仍對他的兒子結婚,和離開波希米亞。以及他所謂的,對雅各賓的同情感到憤怒。

1:33:34 4

Benda離開了,伯爵哀嘆他孤獨的生活,並想知道他是否誤解了他的兒子。

1:35:15 5- 6

在舞台後,Julie演唱了一首,已故的伯爵夫人為Bohus小時候唱的歌。而伯爵認得這首歌,難掩激動情緒,詢問Julie在哪裡學到的。當他發現是他的兒子教她時,他便因此息怒,且Julie能夠說服他Bohus根本不是雅各賓,而原本支持吉倫特派的被雅各賓派判處死刑。Julie立即透露Bohus被關在監獄裡,且她是他的妻子。但因慶祝活動即將開始,她只好先離開。

1:45:10 7

兒童們和鎮民們歡欣鼓舞,伯爵宣布他將向他們展示他的繼任者。

Adolf高興極了,但是伯爵首先詢問他和管家,是否有任何囚犯可以赦免作為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他們不情願地承認有,BohusJiri被召喚。 管家意識到遊戲已經結束,因為伯爵譴責詭計多端的Adolf並擁抱BohusJulie

1:48:31 8

Bohus讚揚了JiriTerinka的忠誠,伯爵緊握住他們的手。Benda給了他們祝福,歌劇最終以小步舞曲,波卡舞和合唱,讚美伯爵和他兒子及全家人的幸福結束。

[名曲]

1. Terinka獨唱《秋日褐色灌木之愛不再帶來歡樂》(第二幕第2) 45:04

https://youtu.be/gWBfx3Fs0g4?t=2704

2. BohusJulie二重唱《我倆徘徊異地》(第二幕第5) 1:00:31

https://youtu.be/gWBfx3Fs0g4?t=3631

[推薦曲目]

《歡迎,歡迎,高貴的領主》(第二幕第1景,及第三幕第7) /

41:56 https://youtu.be/gWBfx3Fs0g4?t=2516

1:45:12 https://youtu.be/gWBfx3Fs0g4?t=6312

(. 此為刪減版本,完整版參考:

52:32 https://youtu.be/6EfcV5TZck0?t=3152

2:11:33 https://youtu.be/6EfcV5TZck0?t=7893 )

[結論]

1. 本劇標題名為《雅各賓》,乍看之下會以為是法國大革命背景故事,但其實內容完全與之無關。

2. 推薦曲目《歡迎,歡迎,高貴的領主》(Zdráv buď, ó pane náš) 是相當動聽的童聲合唱。不過這曲分別在第二幕與第三幕出現時,卻是不同版本。因為原先在第二幕的排練預演場景,是兒童與村民的重唱,外加兩為獨唱者。但到了第三幕卻變成只有兒童合唱,這點從劇本上來看是無法解釋的。

3. 本作主角看似應該是Bohus,但配角TerinkaJiri的唱段卻也不少,或許是第二版修改增加的結果。

4. 《雅各賓》以一部歌劇作品來說,音樂部份相當值得一聽。但劇本確實不出色,人物性格與情感的描繪也不深刻,音樂在主題上與戲劇的結合性亦稍顯薄弱。它主要的特色按評論者的說法,是在於平易近人的鄉土色彩,與獨特的捷克民族風格。但不論如何在現今古典音樂裡,捷克歌劇曲目選擇不多的情況下,《雅各賓》仍是值得推薦的。

( 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riahfool&aid=11522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