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見無見
2023/08/14 11:20:32瀏覽930|回應0|推薦0
    昨天,裕文師兄研讀聖嚴法師著作的《信心銘講錄》以下這一段文字時,問了一個問題:歸根得旨後,為何還會隨照失宗?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這幾句詩說的是:修行時若能回到根本,就得到了宗旨;但若隨著觀照的方法,則依然是在觀照的現象中,並沒有得到根本。只要一瞬間不「隨照」才(隨著現象照),而「返照」(回照根本)、「返照自性」,就勝於前面所說的「勿往空忍」、「從空背空」的「空」亦即「頑空」。

  這裡的「歸根」指的是回到眾生的根本──佛性。但是如何回到佛性呢?前面所說的「無取無捨,絕言絕慮」就是「歸根」的方法,能「歸根」、回到佛性,也就達到目的了。剛開始修行時要用方法,但也不能捉住方法不放;在修行的過程中是有經驗的,但也不能捉住經驗不放。在進一步修行中要放下方法,放下經驗,而後就不需要方法,經驗也『已成為過去,這時才歸根、返回自性,就是大自在、大智慧顯現,而不是「空」。

    我如是回答,與之共勉:

習氣。

澄心銘中有一段文字:

忘我之功,在乎堅忍;習氣才發,忽然猛省。

省處即覺,一念回光;掃蹤絕跡,當下清涼。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華嚴經》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圓覺經》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楞嚴經》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

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閒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法華經分別功德品》

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大日經住心品》

不用求真,唯須息見僧璨大師《信心銘》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永嘉大師《證道歌》

欲達解脫,則需盡滅一切心緒傾向《神的遊戲》p.148

真實覺醒的標記之一就是找尋的結束,你再也感受不到那種動力、那種拉扯了。《覺醒之後》p.30

覺醒觀點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沒有方向。實相不需要一個方向,如果有什麼方向,那就是深深的放鬆,允許一切如其所是。《覺醒之後》p.37

真正的覺醒、開悟,就是免於所有的執著,亦即免於所有的觀點。《覺醒之後》p.102

瞥見覺醒之後,需要的是一種意願:願意徹底誠實,願意去探究我們如何失去開悟、我們如何讓自己回到做夢狀態的引力場域內、我們如何允許自己分裂了。《覺醒之後》p.55

覺醒之美在於,當你不再透過你的制約而運作,那麼活在這生命中的『我』的感受將不復存在。《空性之舞》p.24

沒有什麼東西要知道。要自由,要開悟,完全沒有任何事需要知道,而且只要你還認為你知道些什麼,就沒有開悟。一旦你絕對地了知自己不知道任何事,而且也完全沒有任何事需要知道,那種狀態就稱為開悟,因為一切所有都是那存在《空性之舞》p.113

有許多事情都是相對真實的,但是沒有什麼從頭腦生起的東西是絕對真實的。對頭腦來說,能夠不再掙扎,讓你在靈性上的整個方向從「知道」移向「存在」,是多麼令人如釋重負的一件事《空性之舞》p.114

在分裂的國度裡,永遠有什麼事必須知道;但是在開悟裡,沒有什麼事要知道開悟事實上是一個去除知道的過程《空性之舞》p.189

需要任何東西的欲求完全不存在,而那就是真正的標記之一《空性之舞》p.278

超越心念的狀態就稱為居於孤獨。《回到你心中》p.56

只要你仍處在注意力集中於一點的階段,任何關於自性座位的考慮都只是理論

你視自己為主體,為觀者,而你注意力集中之處變成了所觀的對象。這只是虔誠敬神的修行。相反地,當你觀見了觀者自己,你溶入了自性,你與他合一;那即是心。拉瑪那‧瑪哈希著《回到你心中》p.197

我的真實狀態---「絕對」的狀態---無法被憶起,因為它無法被忘記。所以,無須憶起,也無須努力,對此世間的體驗就這樣發生了。《我在》p.224

我的教導非常簡單,只需要弄清楚兩件事,一件是我可以看見的那個自己,它受限於時間,從一個特定的點移向另一個特定的點。而在越過最後的那個點之後,曾經可感知的將變得不可感知。另外一件事就是,我的原初狀態是不可感知的,而它依然在那裡。所以,你只需瞭解這兩種狀態即可,無須做其他任何事。《我在》p.237

那份滿足或永恆的平靜,就不再具任何意義了,因為不再有體驗者,那就是我的狀態。意識是這個物質身體的產物,所以當你超越它時,它對於那個究竟的法則而言,就變得毫無用處了。我把了悟究竟者稱為「成就者」,在這究竟的狀態裡,所有「信徒」和「神」、「梵」和「幻相」等概念全部消失,再也沒有受益人或體驗者,因為他不再具有「我在」的概念。他不知道「我在」,在那種狀態下,他並不知道自己存在;「知道」本身被完全抹去。體驗的狀態正是在「知道」的協助之下,才開始運作的。《我在》p.239

若自我存在,則萬物皆在;若自我不存,則萬物無存。自我乃為一切,探究這個自我為何物,就是在盡棄一切染著。

探究乃構建真知的道路,不是口頭覆誦「我」、「我」,而是心思返內深入,探究其「我」之萌起處

若我們返內詢問「我是誰」,而抵達本心時,「我」便潰然崩解,而另有一物,即刻呈露,自顯「我—我」。雖其顯現,稱之為「我」,但無含攝自我,乃是自我圓滿存在的「一」。《拉馬那尊者教誨薈萃》p.46

真實存在於你自己,並無一物可了悟。……棄絕一切有關非真實者之思維,或棄絕一切思維,而貞定於單一思維。一切修行的目標是,使心思定於一,專注在單一思維,而排除諸多思維。若能如此,則最終吾人之單一思維將遁然遠去,而心思在其源頭,亦杳然無踪。拉馬那尊者教誨薈萃》p.48

臣服,則一切皆安《拉瑪納尊者教誨薈萃》p.54

「我是這個身體」的思維,乃是無明;而了知身體不離真我,則是真知《拉馬那尊者教誨薈萃》p.78

所有的意志力必須都只用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臣服。願意臣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因為只有當你擁有意志力之後,你才可能願意放下而臣服,那不是普通的意志力,而是超凡的意志力。《奧修脈輪能量全書》p.19

只要做兩件事情:第一,不要餵養自我。第二,變得更加覺知《奧修談蘇菲大師卡比爾》p.52

真正的真理尋求者從不尋求真理。相反,他嘗試清除自己所有的不真實、不可靠以及虛偽——當他的準備好了,純潔了,客人自然到來。你不會發現有一個客人,你無法跟著他。他會來到你這裏,你僅僅需要準備。你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奧修傳》

在真正的靜心裡,我們從任一切如其所是的基礎開始。在真正的靜心裡,我們不朝著自然狀態前進,也不努力創造自然狀態,我們其實一開始就是從自然狀態起步。......我們所接受的教導,或說我們以為的,那視一切即「一」並視自己為不分離的狀態,就是要進入一種轉換過的意識狀態。然而,最後的真相恰恰相反。視一切即「一」不是一種經過轉換的意識狀態。那是一種未經過轉換的意識狀態,那是自然的意識狀態。相較之下,其他一切才是轉換過的狀態。......多數人都以為,開悟就是某種轉換過的意識狀態,這真是個天大的誤會。開悟是自然的意識狀態,天真的意識狀態,一種不受思想活動所污染、不受頭腦的控制與操弄所污染的狀態。這才是開悟的真義。《真正的靜心》pp.38~41

現在,就只是因為我們允許一切如其所是,並不表示我們的靜心一定會完全充滿了和平與寧靜。......人們很容易會利用靜心技巧來壓抑我們的人性經驗、壓抑那些我們不想感覺的東西。然而,我們需要的剛好相反。真正的靜心是那個一切得以被揭露、一切都能被看到、一切都能被經歷的空間。如此,它將放下它自己。我們甚至不必去放下,它會放下它自己《真正的靜心》pp.54~56

當你的注意力從一件事上頭離開、還沒跑去另一件事時,那段空檔你就是純粹存在。透過明辨及離欲的修行,你就會忽略那些心理和感覺的狀態,純粹存在就會顯現為自然狀態

把注意力集中於「我是」、集中在這種存在感上,那麼「我是這個、我是那個」就會消解掉,只有「我是觀照者」會留下來,但接著也會沒入「我是一切」之中。再接著,「我是一切」成了「一」,而這個「一」、也就是你自己,與我是一體的、而非分離。放下有一個獨立的「我」這一念頭,那麼「是誰的經驗?」這樣的問題就不會出現了。《我是那》p.122

觀照是一種體驗,而靜止則是免於所有的體驗。

超越了心智,再沒有體驗這一類的事了

信念是一種心智狀態。在「那」之中沒有「我是」。當「我是」之感浮現,「那」就朦朧難辨了,就像太陽升起時,星星就隱沒了。但是就像光隨著太陽而來,同樣的,「至樂」隨著「自我」之感而來;在「非我」之中尋找至樂之因,也因此造成了束縛。

既不是覺知,也不是無覺知。我不需要信念,我依勇氣而活,勇氣是我的本質,是對生命的愛。我從記憶和期待中解脫,不會在意我是什麼或我不是什麼。我不沉迷於對自我的的形容,……我有勇氣什麼都不是,看待世界如其所是:空無

憂慮和希望都出自想像---我不受制於這二者,我單純地存在,完全不需要依靠。

不要太過在意要怎樣闡述你自己,「純粹存在」無法被描述節自《我是那》pp.136~137

要你不想要任何其他東西,想要找到真我的慾望一定會實現但是你必須對自己誠實,而且是真的不想要其他東西。如果你同時想要許多其他東西,並投入在追逐這些東西,你的主要目標就可能會拖延,直到你變得更有智慧,不再被相互矛盾的衝動給拉扯。向內走,不要偏離方向,一點都不要向外看。《我是那》p.179

觀者超越所觀,能觀察到的不是真我《我是那》p.253

問:我可以請教你是怎麼達到你現在的狀態嗎?

馬(馬哈拉吉):我的老師告訴我緊緊地守住「我是」之感,須臾不離。我竭盡所能聽從他的建議,經過一段相對來說不算長的時間,我在一己內在證悟了他教導的真理。我所做的全部就是不間斷地記住他的教導、他的面容和他的話語。這終結了心智,在心智的寂靜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所是---不受束縛。

問:你是頓悟還是漸悟?

馬:都不是。一永恆如一,當心智清除了欲望和恐懼,也正是它證悟了。

問:即使是想要證悟的欲望?

馬:杜絕所有欲望的欲望,是最為奇特的欲望了,就像對恐懼的恐懼是一種最奇特的恐懼。一個阻止你抓取,另一個阻止你逃走。你可能使用相同的話語,但狀況是不一樣的。尋求了悟的人不會沉迷於欲望,他是一個求道者,與欲望背道而馳,而非與之同在。一般對解脫的渴望僅是個開始,找到合適的方法並利用它們則是下一步,求道者眼中只有一個目標:發現自己的真實存在。在所有的欲望中,這是最熱切的,因為沒有任何事物、任何人能滿足它;求道者和所求為一,重要的是追尋本身

問:追尋終將結束,求道者會留下?

馬:不,求道者會消融,追尋會留下。追尋是究竟和永恆的實相。

問:追尋意味著缺乏、渴望、不完整和不圓滿。

馬:不,它意味著對不完整和不圓滿的拒絕與排斥。追尋實相本身即是實相的運作。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尋求都是為了真正的喜樂、或說實相的喜樂。但在此處,我們所謂的追尋是指,尋找自己覺知的根源、尋找自己超越心智之光這追尋將永遠不會結束,而不得安寧地追求其他一切的渴望必定會結束,因為真實的進展要開始了《我是那》p.257

將心智專注於純粹存在,也就是「我是」,並安住於其中。我之前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心裡什麼都不想,只除了「我是」。很快地,平靜和喜樂以及無所不包的深刻之愛,成了我的正常狀態。在其中一切都消失了---我自己、我的上師、我過的生活、我周圍的世界,只有平靜依然在,還有深不可測的靜默。《我是那》p.273

當你帶著心智在看時,你無法超越它。要超越,你必須把視線從心智及其內容上移除

所有方向都在心智中!我不是要你看任何特定的方向,只是把視線從你心智所發生的一切移開,並把它帶到「我是」之感。「我是」並非一個方向,它是對所有方向的否定。最終,甚至「我是」也不得不走開,因為你不必持續去聲明那顯而易見的。把心智帶向「我是」之感,只是在幫助心智從一切別的東西上移開

當心智從專注的事物上移開,它會變得安靜。如果你不打擾這份安靜、安住於其中,你會發現它瀰漫著你從不知道的光和愛,然而你會即刻認出那是你自己的本性。一旦你經歷過這種體驗,你將永遠不再是從前的那個人,不過不受控的心智可能會打破平靜並洗刷掉這份看見,只要堅持努力,它必然會回歸。直到有一天,當所有的束縛都被打破,妄想和執著終結,生命會變得極其專注於當下《我是那》p.339

有兩種方法:你可以付出全部心力和心智進行自我探究;或者你接受並信任我說的話,同時依此而行事。換句話說,要不就變得完全關注在自我之上,要不就變得完全不關心自我。「完全」很重要,你必須做到極致以臻於「至高」

認識到你自己是覺知的海洋,在其中一切發生,這並不困難。只要一些注意力,密切觀察自己,你會看到沒有任何事情是在你的覺知之外

沒有體驗能超越覺知。然而有就只是存在的體驗有一種狀態超越覺知,卻並不是無覺知;有人稱之為超覺知、純粹覺知或至高覺知,他是純粹意識,擺脫了主客體關係

覺知是間歇性的,充滿了空白,然而,身分感是連續性的如果沒有某種超越覺知的,那麼身分感要歸因於什麼呢

哪裡有需要改變任何事情?無論如何,心智都一直在改變冷靜地觀察你的心智,這就足以使它平靜下來當它安靜了,你就能超越它。不要讓他一直忙碌,停下來---就只是在。如果你讓它休息,它就會安定下來,恢復其純粹和力量。不停地思考使它腐化

因為它非常精緻,而你的心智粗糙,充滿了粗糙的念頭和情緒讓你的心智平靜、清明,你就會如其所是地了知你自己

你是超越心智的,但你運用你的心智去了知。很明顯地,知識的廣度、深度和品質取決於你所使用的工具;改善你的工具,你的真知將會提昇。

安靜的心智是你全部所需一旦你的心智安靜下來,其他一切會適切地發生,正如太陽的升起使世界開始活動,自我意識的影響也是如此改變了心智。在平靜和穩定的自我意識之光中,內在能量會喚醒並創造出奇蹟,不需要你這部分的任何努力

要了解你註定會開悟,與你的命運合作,不要與之對抗,不要阻撓它,允許它實現自身。所有你必須做的,就是去關注愚蠢的心智製造出來的障礙節自《我是那》pp.341-342

最重要的是,我們想要保持覺知。我們忍受一切苦難和屈辱,但我們還是寧可保持覺知。除非我們起而反叛這種對體驗的渴望,並對顯化整個放手,否則不可能有解脫,我們仍將受限。《我是那》p.357

我是覺知和無覺知、同時是覺知也是無覺知、既非覺知也非無覺知---對所有這一切,我是觀照者---但在實相中,沒有任何觀照者,因為沒有任何要去觀照的。我完美地清除了所有的心理結構、心智空無---卻又全然意識。這是我在試圖表達我說的我超越了心智。

有意識地保持覺知,探詢覺知的源頭,這樣子就夠了。語言幾乎無法傳達什麼,是照我說的做這件事帶來了光亮,而不是我告訴你這件事。方法沒有多大關係,是這股欲望、強烈的驅力以及熱切認真才真正重要。《我是那》p.358

這種把注意力帶到自己或覺知「我念」的修練,不需要用那些慣見的壓抑方法去控制心智,可算是一種溫和的技巧它不是在訓練專注,也不求壓制心念,只是啟動我們對於冒出心智那個源頭的覺知「參究自我」的方法和目的就是要安住於心智的源頭處,而不去關注、不去愛好不是自己的那些,從而覺知真正是自己的那個。起初修練時最重要的是,別把注意力放在心念上,而是轉移到思惟者自己。可是,一旦已經能夠堅定地覺知到「我」的感覺,再努力就會有反效果。到了那個階段,過程就在於「是」(be)而非「做」(do),這是無須費力的,不是透過努力而「是」的《走向靜默,如你本來》-參究自我-實踐,p.95

在密乘中,最上等的根器是虔敬心。聞、思、修、研習、分析等,是尋道者的一般方法,但是最終,只有在自心離於參考點、文化執著與價值觀,並且離於邏輯、辯證、條理、推測、理性與假設等包袱時,對空性的真實了悟才能生起。這就叫做虔敬心。在所有可能的種種上等根器中,虔敬心最為上乘。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著《上師也喝酒》p.64

帕摩竹巴說:當心活動時就是輪迴,而當它無活動時就是解脫。不切斷心的根,欺妄之根不會斷,故先剪斷心的根。

一個充滿概念營造的心是輪迴的心。一個超越概念營造的心是解脫的。心之自性原本就超越概念營造。結果是,當我們歇在那個境界時,我們就是歇在心的精要自性裡。這就是涅槃《解脫大道》p.170

對悟者而言,運作思慮,何其困難;對未悟者而言,擺脫念頭,談何容易。一個普通人說,他不知其自身,他思及許許多多的思想,而無法保持沒有思維。實則,任何的活動,都不影響悟者,他的心思,總是在永恆的平靜裡。《對話真我(上卷)》p.204

究竟而言,意識和覺醒(念頭和本初覺醒)之間的差別乃是重點所在。「意識」是指有主體和客體的了知,在這種了知之中,主體專注於客體;而另一方面,一切諸佛的了證狀態是不仰賴客體的本初了知《如是(上)》心要口訣篇p.244

切勿往外投射,切勿向內退縮,切勿把你的覺醒放置在這兩者之間的任何一處。不論注意力被導向內或外,都沒有必要把它安置在一個被迫的寂靜狀態之中。《如是(下)》實修問答篇p.119

我們應該擁有這種穩定的精進不懈,如此一來,就不會在奮力驅策自己和完全放棄之間搖擺。我們如何能夠精進而不動搖?如果我們修持所謂的「不散亂的非禪修」,就可能會擁有這種穩定的精進不懈。「不散亂」意指不遺忘;「非禪修」意指不造作、不想像。穩定或持續性來自不散亂,那不是我們必須強迫自己去做的事情,因為它是「非禪修」;就刻意的禪修而言,這是「無為」的。這是重點:不散亂的非禪修,即是在沒有禪修時,保持不散亂,如此修持。如果你如此修持,到了某個時候,修持將會變成像是一條穩定而不間斷流動的河流。《如是(下)》實修問答篇p.156

再一次地,光是認識心性的空覺並不足夠,我們必須繼續修持,圓滿它的力量。我稍早解釋了「修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認識心性。在我們認識無別的空覺的剎那,那即是本覺本身。但是這個本覺尚未完全成熟,它不是一種成人的本覺狀態,而是嬰兒的本覺狀態。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心性層次,被稱為「嬰兒本覺」,它需要長大成人,因為它目前無法自理或完全地運作。我們需要把這種認識發展到一個人的層次,這個人已經「發展出力量」,已經達到十七、十八或十九歲的年紀,並且已經獨立,能夠照顧自己,那即是穩定。為了達到這種境界,我們需要一再的修持。這是很重要的!《如是(下)》實修問答篇p.174

我們的靈性開展並非真的有個叫做「覺醒」或「開悟」的目標,它是沒有終點的。經歷靈性覺醒或成為開悟的,事實上是一件允許另一個活動發生的事,而且是再另一個,一個接著一個。靈性覺醒是一片沃土,在那裡,全新的靈性活動會開始發生,而那源自於我們的自由的新活動,我稱它為「因覺醒而走入真實的自主性。」《受苦的力量》p.195

縱使是覺者,生活也並非一帆風順。我喜歡提醒人們,即使開悟來臨、即使你了悟了一己存在裡本具的自由,也不代表你獲得了人生的通行證,那不表示你再也不會遭遇到任何難題。情況剛好相反,我們變得越是覺醒,隨著我們接受並體現靈性本質的能力漸漸成長,我們經常也會變得越來越有能力接手生命帶給我們的重大議題。《受苦的力量》p.200

在靈性旅途中,我們經常是不知不覺地發現了我們真實的自主性。人們來到我這裡時,我會告訴他們,開始邁入一己的自主性是絕對必要的,但不是在靈性過程的最後才這麼做,不是在某個稱為「靈性覺醒」或「開悟」的事件結束時才這麼做,而是在一開始就麼做《受苦的力量》p.201

要醒來、要發現何謂開悟、要抵達受苦的終點,我們必須願意主宰自己的生命、主宰我們這個人身,同時又不緊抓住它或與它認同,我們必須想辦法昂首挺立,但是卻又不獨佔地說:「這就是我!」或者「我的!」真正去擁有真實的自主性,並不是件發生在靈性追尋終點的事情。他必須在一開始就發生

評估靈性教誨是否善巧的一種方式,就是看看它是否能幫助你傾聽你自己內在的智慧。它會告訴你,你在這條路上是否有一點失衡了,有一點太偏左、或有一點太偏右了。真實的靈性教誨永遠不會奪走任何人的自主性,它不會要求我們放棄自己的敏銳度。是的,不要緊抓著你批判的想法,不要堅持你那受侷限的意見,但是也不要放棄你自己的權威,因為每個人內在都有某種東西是立足於真相的,一份對何謂真、何謂假的直覺力。剛開始可能難以發現,但是優秀的靈性教誨能幫助你走向你自己的真理,讓你變得更寧靜、更深入地傾聽,並且夠敞開,從而真正開始感受到生命帶給你的訊息。那就是你的內在智慧,你內在的老師,那也是在真實的自主性中昂首挺立的開始。《受苦的力量》p.202

我們從內在的許多東西裡醒來,但那卻不是靈性旅程的終點。我們真的是醒過來了,這似乎就像是一個「升騰而外擴」的過程。我們的內在能量確實如字面所示的,升起然後出去,最終,那一股能量、那同一個意識,將會「降落而內返」。它會開始以不同的方式移動,它會下降然後回歸至形相,回歸至我們的人性。靈性會回歸,回歸至自身,回到身體、回到頭腦,回到我們的人類生命裡。這麼做的時候,他開始了悟並且覺醒於它的真實自主性,如此的感覺十分獨立,卻不是分離的。《受苦的力量》p.207

(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da07&aid=17975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