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放下有無得失
2018/10/31 23:59:00瀏覽801|回應0|推薦0

仙風道骨 存仁意厚

是您的根基

千古封凝的塵障

也將在您的努力

和用心體驗中

一起煙消雲開

感謝您的能量

共振了我們的場

--○○兄伙伴

  樗樹

  93.2.12

    一位過世的好同事,也是一位敦厚睿智的長者,更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部屬心中的好長官。先生謙和有大才,卻以不材之材而自比,自號「樗樹」。一生奉獻教育,愛樹愛人,愛學校愛學生,恩澤及於有情無情,令人懷念!以上是贈與之卡片背面書寫的文字,一路上陪著我,鼓舞著我;卡片的正面是藍天白雲、金黃稻田中聳立著一棵大樹,上面寫著

有無只是一念之間 

得失只是一步之差

    相信真誠善良的他正在極樂世界看著我們,護念著大家。只有放下一切有無得失,回歸本懷,才能不負期許。

https://blog.xuite.net/bigtom1020/twblog/178095561

https://blog.xuite.net/bigtom1020/twblog/178095572

華嚴經:「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虔愛是什麼呢?憶念神,其義是唯有單一思維,全然充塞,而摒棄其他所有思維。那個單一思維,即是神的思維,也就是真我,或其人自身已完全交出給神了。……思維之不存,乃為虔愛,亦屬解脫。虔愛乃真知之母。

《拉瑪納尊者教誨薈萃》p.56

  當我們聚在一起,在薩桑探索真理時,很重要的是把心敞開。有些人覺得敞開頭腦比較容易,有些人覺得敞開心比較容易,但是要真正處於此時此地,兩者都需要。若你能夠敞開,便不會過濾自己的經驗,也不會去阻礙了自己。你不會努力捍衛自己,但是會藉著質疑自己的信念而對那份奧秘敞開。

  當你送給自己這份神奇的禮物,也就是不試圖從特定的概念或感覺去找到自己,那麼這份敞開就會擴展,直到你的身分認同漸漸成為那份敞開本身,而不是你的頭腦裡稱為某個信念的參考點或身體的特定感受。重點不是擺脫思想或感受,而是不讓自己覺得固著在它們裡面。

  敞開沒有特定的地點,它似乎無處不在,它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任何東西。可以有思想存在,也可以無思想;可以有感覺存在,也可以無感覺;可以有聲音,也可以沉默,沒有什麼能夠干擾敞開。沒有什麼能夠干擾你的真實本性。我們只有在認同於某個認為自己是誰、自己相信什麼或感覺自己是什麼的特定觀點和概念,因而封閉了自己時,才會受到干擾,那麼我們會與正在發生的一切對抗。但是當我們就是自己真實本性,也就是那份敞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其實並不與任何事情對抗。無論在敞開之中發生什麼事,都完全沒問題,因此我們便能以自發性的、有智慧的方式對生命做出回應。

《空性之舞》3.敞開pp.38~39

  你越是能夠領悟到你是那份敞開,你的身體就越能夠了解到沒有什麼需要保護,那麼,它自己就會敞開大門。在情緒的層次上,你可以在自己的肌肉和骨骼感覺到這一點。那麼,身體最深奧的功能將會自行展現,然後它會以身體的形式,變成你之所是的敞開的一種表達,一種真理的表達,而非「我」的保護者。它會成為敞開本身的延伸。你手腳的移動,都將成為敞開的表現,與對象的接觸也會像敞開的延伸。你會感受到自己近乎嬰兒般地,深深著迷於動作、自身感官,以及存在於世界的一切。差別在於,當靈性覺醒漸趨深刻與成熟,你會擁有嬰孩所沒有的:智慧。嬰孩會隨著時間而認同於它所注意的對象,以及他人所灌輸的關於自己的信息。當成熟的身心開始成為那份敞開、成為它真實本性的延伸,它將重新找回純真,只是現在多了一份深刻的智慧,讓它得以在著迷的同時,不會不必要地執著或排斥任何東西。因此,這時的活動與著迷現象並非真的像嬰孩那般,它們雖是孩子般的,但絕對是充滿智慧的。這種敞開包含了最深奧的智慧,因此你終於能夠深深著迷而不在身分認同裡失去自己,渾然不覺自己是否身處險境。

  嬰孩的整個世界都與身體有關,它應是如此,也必須如此。但是純真的智者並不掛慮如何維續這副身軀。它會獲得維續,但不是出於害怕它無法獲得維續。那就是為什麼在「再次憶起」的過程中,在回歸自性這趟最深刻的歸鄉之旅當中,會出現一種實際存在於此的、無懼過生活的自由

  敞開的另一個面向是親密。接觸真理與美的最快捷徑,就是當你與一切內、外經驗親密無間的時候,即使那經驗不是「好的」。當你與所有的經驗親密無間,分裂的頭腦就必須在那一刻放下它的一切投射。在這樣的親密感之下,一個人會變得非常開放,而且會發現一種廣闊無邊的感覺。無論那經驗的品質是不愉快的或是美好的,一旦你能夠完全與經驗保持親密無間,就會敞開。

  當你和當下的一切經驗親密無間,覺知就不再受限了,無論是關於你的情緒體(emotional body)、你的肉體、你的感知,或你的思想觀念,而是一個整體在感知它自己、感覺它自己,或思考它自己,而且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將了結(resolve)它自己當整體在感知它自己時,那和「我正在擁有一個經驗」是全然不同的現象。當我們如此放下時,如同盤珪禪師(譯註:盤珪永琢禪師,1622~1693,日本江戶時代的臨濟宗高僧,以「不生禪」的教法聞名)曾說過的:「萬事在不生中獲得完美的調控(萬事以不生而調)。」它使用的是「不生」這一詞來代表我稱之為真理的東西。當一個整體在感知自己,就有一種作用是「不生」在完全調控著自己。它從不執著於經驗,它只是調和自己、享受自己。當你放下你的投射或既定計畫,也可視其為事物在「不生」中獲得完美的調控。

《空性之舞》3.敞開pp.42~44

你受苦,是因為你將自己與實相隔離,而現在你尋求逃離這種隔離。不過你無法從你的執著中逃離,你只能停止餵養它們。

正是因為「我是」是假的,它才想要延續下去。實相不需要延續---它知道自己堅不可摧,它不在乎形相和表達被毀滅。為了強化並穩固「我是」,我們做了各種各樣的事,但一切都是徒勞的,因為「我是」時時刻刻都在重建,它得要不停地工作。唯一徹底的解決辦法是一勞永逸地消除「我是這樣那樣的人」的分離感,存在會留下,但非自我的存在。

沒有任何抱負是靈性的,所有的抱負都是為了「我是」的目的。如果你想取得真正的進展,你就必須放棄所有關於個人成就的想法。所謂的瑜伽行者的抱負是荒謬的。一個男人對女人的慾望,還比渴望永恆的個人至樂更加無邪。心智是個騙子,看起來愈虔誠,背叛起來愈糟糕。

《我是那》p.330

如果你在正確的狀態,無論你看到甚麼都會讓你進入三摩地。畢竟,三摩地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當心智被強烈地吸引,它會與關注的東西合而為一---觀者與所觀在觀看中合一、聽者與所聽在聆聽中合一、愛者與所愛在愛中合一。每一種體驗都能成為三摩地的基礎。

歸根結底,三摩地就是心智的一種狀態。我超越一切體驗,甚至是三摩地。我是那偉大的吞噬者和破壞者:無論我碰觸到什麼,都會融入虛空。

你擁有所有證悟真我需要的,但你並不相信。要有勇氣、相信自己,走路、說話、行動,給它一個機會去證明它自己。有一些人,證悟不知不覺地來到,但不知何故,他們就是需要被說服。他們已經改變了,但他們沒有注意到。這種最不引人注意的例子往往是最可信賴的。

當然,「我是證悟的」這種想法就是一個錯誤。在自然狀態中不會有「我是這個」、「我是那個」

節自《我是那》p.322

有兩種方法:你可以付出全部心力和心智進行自我探究;或者你接受並信任我說的話,同時依此而行事。換句話說,要不就變得完全關注在自我之上,要不就變得完全不關心自我。完全」很重要,你必須做到極致以臻於「至高」。

認知道你自己是覺知的海洋,在其中一切發生,這並不困難。只要一些注意力,密切觀察自己,你會看到沒有任何事情是在你的覺知之外。

沒有體驗能超越覺知。然而有就只是存在的體驗,有一種狀態超越覺知,卻並不是無覺知;有人稱之為超覺知、純粹覺知或至高覺知,他是純粹意識,擺脫了主客體關係

覺知是間歇性的,充滿了空白,然而,身分感是連續性的,如果沒有某種超越覺知的,那麼身分感要歸因於什麼呢

哪裡有需要改變任何事情?無論如何,心智都一直在改變。冷靜地觀察你的心智,這就足以使它平靜下來。當它安靜了,你就能超越它。不要讓他一直忙碌,停下來---就只是在。如果你讓它休息,它就會安定下來,恢復其純粹和力量。不停地思考使它腐化。

因為它非常精緻,而你的心智粗糙,充滿了粗糙的念頭和情緒。讓你的心智平靜、清明,你就會如其所是地了知你自己

你是超越心智的,但你運用你的心智去了知。很明顯地,知識的廣度、深度和品質取決於你所使用的工具;改善你的工具,你的真知將會提昇。

安靜的心智是你全部所需一旦你的心智安靜下來,其他一切會適切地發生,正如太陽的升起使世界開始活動,自我意識的影響也是如此改變了心智。在平靜和穩定的自我意識之光中,內在能量會喚醒並創造出奇蹟,不需要你這部分的任何努力

要了解你註定會開悟,與你的命運合作,不要與之對抗,不要阻撓它,允許它實現自身。所有你必須做的,就是去關注愚蠢的心智製造出來的障礙

節自《我是那》pp.341-342

這時,心意無造、無作,無論你把心置於何處,它都維持專注一境,安住在明空之中,於是你思惟這必然是所謂的「專一」境界。那時,對任何外物皆無有貪執,心住於無處,於是你思惟這必然是所謂的「離戲」,除此之外,那還會是什麼呢?你感到無論你做什麼,其實都是一回事,沒有什麼要去拒斥或接受的,於是你思惟這必然是所謂的「一味」,除此之外,那還會是什麼呢?禪修也是如此,不禪修也是如此,因為從來就沒有要去修持或禪修的,於是你思惟這就是所謂的「無修」。(大手印傳承的禪修四層次或禪修四瑜伽)

《貝瑪林巴之生平與伏藏教法》pp.262-263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da07&aid=11904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