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安
2017/05/06 11:34:58瀏覽1496|回應2|推薦37

    天竺高僧菩提達摩歷經三年寒暑,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梁武帝迎請至金陵(南京)。《景德傳燈錄》記載了兩人對話的情景,梁武帝以“功德”、“聖諦第一義”等問題相詢,達摩以“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廓然無聖”相應,結果是“帝不領悟”。

  於是達摩北渡,在少林寺旁的一個石洞中禪修。他每日面壁而坐,一坐就是9年。《景德傳燈錄》也記載了達摩祖師與慧可二祖師徒相見時的情景:神光“晨夕參承”,但是達摩“端坐面牆,莫聞誨勵”。時值冬日,天降大雪。神光“堅立不動,遲明時積雪過膝”。達摩問:“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神光為表求道決心,取刃斷左臂。“師知是法器”,賜名慧可。慧可請師安其心。達摩説:“將心來與汝安。”慧可説:“覓心了不可得。”達摩曰:“我與汝安心竟。”慧可言下大悟,最終成為達摩傳法弟子。是為禪宗“斷臂求法、臂斷心安”的公案。

………………………………………………

5月3日收到某師兄簡訊:

    師兄:《I AM》的111頁,也是師兄說的:一種平懷(我在),直探(冥想)心源。○○敬上

我在5月5日回覆:

    在學佛的道路上,能像你這樣確定走向,又堅持不懈,實在令人歡喜!

    《松嶺寶藏》、《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我是那》、《我在》等書的及時出現,更肯定了我們的學習方向,值得慶幸!更要感謝老師和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的慈悲加庇。這幾本書都要我們在心地上下功夫,而且指示明確,方法和次第清楚。如上次所傳《我是那》339頁的文字:

所有方向都在心智中!我不是要你看任何特定的方向,只是把視線從你心智所發生的一切移開,並把它帶到「我是」之感。「我是」並非一個方向,它是對所有方向的否定。最終,甚至「我是」也不得不走開,因為你不必持續去聲明那顯而易見的。把心智帶向「我是」之感,只是在幫助心智從一切別的東西上移開。

即是教我們達到「我是」和心源的方法。又如《我是那》550頁:

「無一物是我」是第一步,「一切都是我」是下一步。二者都依附著「有一個世界的存在」這個觀念,而當這個也被放下時,你依然是你之所是----不二的真我。你當下即是那,但你的視野被你關於自己的錯誤觀念阻礙了。

次第就非常清楚。雖然禪宗常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真正能夠不落階級,大澈大悟的,畢竟極為少數,我輩凡夫只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們何其有幸,能值佛世,又遇到老師這樣的大善知識,更應珍惜。讓我們相互鼓勵,攜手同行。

    某師兄隨即回傳:感謝師兄和師公。《我在》這本書今天傍晚剛看完,其對我的助益,是讓我對了知、覺照(我在)的專注力更清楚明確,也更不需費力。當然,最後對「我在」的依持是要放棄,而這放棄是順其自然,無能操作的。○○敬上

    猶記得,妻於前些時候曾說:「某師兄的狀態,有些用意識在控制。」我當時回答她:「沒有關係,這是每個人都會走過的路。當有一天他確定了,心也安了,到時候自然會放下,就不再控制了。」

    《四祖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有云:

《普賢觀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摒除三毒心、攀緣心,以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亦無能觀、所觀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干亂。……

……《觀無量壽經》云:「諸佛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種:一者「知心體」,體性清淨,體與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恆寂,萬惑皆如;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四者「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未曾有礙;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 諸經觀法,備有多種。傅大師所說,獨舉「守一不移」。先當修身審觀,以身為本。又此身是四大五陰之所合,終歸無常,不得自在,雖未壞滅,畢竟是空。《維摩經》云:「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又常觀自身空淨如影,可見不可得,智從影中生,畢竟無處所,不動而應物,變化無有窮。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對六塵境,了知是夢幻。如眼見物時,眼中無有物。如鏡照面像,了了極分明,空中現形影,鏡中亦無物。當知人面不來入鏡中,鏡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鏡之與面,從本以來,不出不入,不來不去,即是「如來」之義。如此細分判,眼中與鏡中,本來常空寂,鏡照、眼照同,是故將為比鼻舌諸根等,其義亦復然。知眼本來空,凡所見色者,須知是他色。耳聞聲時,知是他聲。鼻聞香時,知是他香。舌別味時,知是他味。意對法時,知是他法。身受觸時,知是他觸。如此觀察知,是為「觀空寂」。見色,知是不受;不受色,色即是空。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此是解脫門,學者得解脫,諸根例如此。   

    復重言說「常念六根空寂而無聞見」。《遺教經》云:「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當知如來說法,以「空寂」為本,常念六根空寂,恆如中夜時。晝日所見聞,皆是身外事,身中常「空淨」。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注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繫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維摩經》云:「攝心是道場。」此是攝心法。《法華經》云:「從無數劫來,除睡常攝心,以此諸功德,能生諸禪定。」《遺教經》云:「五根者,心為其主。……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此是也。 

   《圓覺經》所示: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我在》

如果你嚴格地按照我所說的去做,你就會實證到無論發生什麼,都只是發生在三德的領域,而真正的你與三德的遊戲毫無關係。當你逐步地將自己從世界及其活動中抽離出來,就能超越三德,並發現自己根本不住在它們的領域裡。

當你與三德糾纏不清時,你會渴望世間的很多東西;但當你完全了悟自己並非三德時,你就什麼都不想要了,心無掛礙,無有期盼。

你唯一所需的訓練就是:居於你身體內的真知,即三德的核心本質----「我在」的真知;「我是那」都還只是第一步,你必須與此真知合一,你必須只安住於此真知當中。你必須想起「我不是這具身體;我是無形亦無名的真知,暫住於此身體中;這份真知即是『我在』」。

當你安住於此狀態中足夠的時間以後,無論你曾經有過怎麼樣的懷疑和疑問,「我在」的真知自動就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展現出它的生命和意義;它會以最適合你的方式向你澄清一切。至於外在的知識,則根本沒有必要。(第46~47頁)

……任何人在他開口說話之前,他首先應當知道他存在;然後某事發生;他開口說話。但是在說任何話之前,那個「我」的意識必須存在。當處於「絕對」狀態中,那時無有存在;然後存在生起,而你則開始說話。所以,無論你說的是對或錯,在存在生起之前,你不知道你存在。所以,無論你於存在生起之後說了些什麼,無論其真假對錯,也如是。而這個存在之源,你所擁有的「我在」的認知,同樣也存在於一片嫩葉和一粒稻穀之中。

    許多人學富五車,卻相信世界存在於前,而他們出生在後,並且相信自己出生於此世界中。只要他們還抱持著這樣的信念,他們的知識都不可能是真知;他們其實一無所知。只有當「我」的意識存在時,言語方能產生。在那份意識產生之前,可能有任何的言語嗎?不,你那時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你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存在;然後,你才會說有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難道不是如此嗎?所以,無論你說些什麼,說的是對或錯,他們的基礎是什麼?

    若是「存在」本身缺席,言語根本就不可能產生。一旦「存在」顯現,其後發生的事則被教導傳遞給了「信徒」,然後流傳開來,形成「宗教」,但那些東西都只是些概念而已。你存在,你第一次是如何知道自己存在的?是因為什麼而知道的?現在你知道你存在,但你是如何知道的?(第70頁)

當念頭沒有消費者時,他就會消失,就沒有念頭了。(第131頁)
正在發生的事注定會發生,會有一系列的事件,而劇本早已寫好,事件的發生都是依照這個劇本在演出。如果我們把自己認同於各種事情,我們就會有希望與期待。如果事情如願地發生,我們就會感到高興;如果事與願違,我們就感到煩惱。所以,如果我們還堅守著這樣的態度不變的話,就會不斷地開心又煩惱,煩惱又開心,無盡地繞圈子。然而,只要我們開始站在正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如果我們理解自己所能做的不過是確保見證的發生,至於究竟發生什麼樣的事件,則完全獨立於我們的想法之外,那麼,狀態就會不一樣了。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並無所謂的「意志力」,事情都是自行發生的。當看清楚這一點,你的心智就會平靜了。(第132頁)

    《我是那》

每一件事都是祝福、都是至樂。但是,對至樂的渴望造成了痛苦。也因此至樂成為痛苦的種子。整個宇宙的痛苦都是出於欲望。如果能夠放下求取快樂的欲望,你甚至不會知道什麼是痛苦。(第113頁)

只要你不想要任何其他東西,想要找到真我的慾望一定會實現。但是你必須對自己誠實,而且是真的不想要其他東西。如果你同時想要許多其他東西,並投入在追逐這些東西,你的主要目標就可能會拖延,直到你變得更有智慧,不再被相互矛盾的衝動給拉扯。向內走,不要偏離方向,一點都不要向外看。(第179頁)

感覺也是心智的狀態,就像健康的身體不需要關注,無限也一樣免於體驗。以死亡的體驗為例:普通人怕死,因為他害怕改變;智者不怕,因為他的心智已經死了………火車上的人從一地旅遊到另一地,但下了車的人哪裡也不去,因為他不再受制於目的地,他無處要去,無事要做,沒有任何事發生。那些作出計畫的人將出生並將計畫實現出來;那些不做計畫的人不需要再生。(第212頁)

讓你認為你是人的那個並不是人,它不過是無法測度的一個覺知點、一個覺知的空無;你可以說出關於自己的全部就是:「我是」,你是純粹的存在覺知至樂。了悟到這點,就是一切探尋的終點。當你看見你對自己的全部想法都只是想像,並在純粹意識中保持超然:將短暫看作短暫、想像看作想像、不真實看作不真實時,你就來到終點。這一點也不難,但需要不執著;正是執著於虛妄不實的,使得真實難以被看見。只要你了解虛妄需要時間,而需要時間的就是虛妄的,你就接近了「實相」,實相是永恆的、恆處於當下。永恆在時間中僅僅是不斷地重複,就像時鐘的運行。它不休止地從過去流向未來,空無的永恆不滅。是實相使得當下至關重要,極不同於僅僅是心理上的過去和未來。如果你需要時間來完成某件事,那件事一定是虛假的。真實總是與你同在,你不需要等待才能成為你的所是,只是你必須不讓你的心智在你之外去尋找。當你想要一些東西時,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就放棄它。(第347頁)

    《蓮師心要建言》說:

見地即是遠離確信或定見,禪修即是不要把心置緣於任何事物上,體驗是要離於回味,而果是要超越獲取。(第57頁)

一切求取成就的努力和企圖被野心的繩索繫縛著,因此,要讓你的想法於原處清淨,遠離蓄意努力與野心,這是很重要的。

心懷希望和恐懼時,是不可能成就佛果的,因此要確信,自心的空性與無生本質超越了「要獲得佛果」和「會墮入輪迴」此兩者,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第65頁)

    《松嶺寶藏》也說:

化身是於重重念頭淨除之時,報身是不離於該狀態並了知智慧已圓成,法身是離於各種念想作意的清淨。(第89頁)

    古德有云「心安則道隆」、「忘機則佛道隆,分別則魔軍熾」,淨空法師也說「知足則常樂,心安則道隆」,誠不虛也!

常觀心,莫外馳。恆守一,心自安。念眾恩,廓然住。

大覺道,唯了心。莫自疑,轉求遠。觀自心,恆寂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da07&aid=102102505

 回應文章

然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18 10:29

今(106)年護理師節,小女若玫獲得台大醫院年度優良護理師表揚。由於已是第三度獲得,確知小玫能不忘初衷,盡心服務病友,甚感欣慰!

然生(panda07) 於 2017-05-19 08:00 回覆:

大捨如虛空    慈心等眾生

歡喜心無量    悲憫諸群生


濃情~文章“下方”點開播放器聽音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13 14:21
崇拜
然生(panda07) 於 2017-05-13 21:57 回覆:

祝福  天下的母親

幸福美滿

也祝福  妳

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