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摩祖師《悟性論》淺解(9)
2018/12/17 19:19:45瀏覽1105|回應0|推薦2

【原文】:

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何以故?為凡夫一向住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無禪定。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具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經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

【白話】:

迷惑的時候認為有此岸;開悟的時候認為沒有此岸,這是什麼緣故?因為:凡夫一向認定此身是我,住於身是我所。人若察覺諸法無上,就不會起心住相於,無心於也就無,因此能夠出離彼此兩岸的分別見解。如果心中認定彼岸不同於此岸,這樣的人並不明白禪定究竟是什麼。

煩惱是眾生的別名,悟解也稱為菩提,煩惱與菩提完全沒有同、異可言。其名相差別只隔了人心妄加「迷、悟」二相而已。人有執迷的時候會認為有世間可出離,執著於悟的時候會認為沒有世間可出離。然而在法法平等當中,凡夫與聖人都無心可得、也不見差異,正如經文所說:「諸法平等之境,凡夫不能理解,聲聞緣覺諸聖也未達此境,唯有諸佛菩薩摩訶薩能夠示現法法平等。」

【甲辰筆記】

法法平等則無心可得、無法可說。倘若有類比、分別之說,那都是覺醒之時所顯現出來的權宜善巧。善巧於迷、悟之名,用來顯示所謂的煩惱菩提心境。

如果人在煩惱之中不覺(不見)煩惱,實際上等於人在菩提中不見菩提,既如此,亦無煩惱菩提可得;只因為:不見差異則無法識別。由此返觀即可明白自心,明白所謂的煩惱是自心煩惱;菩提是自心菩提。明白自己的無法分割計數,只能權且形容此心是,然而這個一心又不是自己的能夠看得見、找得到的!!為何?只因為尋此者正是此”!!正在找尋自己,如果不藉由智鏡,如何能夠照見自己從來未曾禁錮於一心相”? 當知:既然此心未能長、又何嘗能夠恆一切二法,本來不二。所謂的迷、悟、二法(以及一切相對二法)只是反映本來智慧的識別功能,這個識別能力只不過是如本智的好用工具之一,卻沒有必要把慣用的好工具當成是自己。                                                  

人在有所領悟的當下,此已成非悟。這世界的所有生命都是如此,所有的領悟與非悟同體:憶想一起;當下成,若是執著有悟,隨即成迷,一切二法也同時衍生。

※※※※※【9※※※※※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rden&aid=12156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