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2/17 12:26:11瀏覽972|回應0|推薦5 | |
【原文】: 是知持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白話】: 由此可知;若以妄有心識學法,則心法俱成二相迷惑,若不以妄有心識學法,則心法同為領悟。所謂的「迷」,必定相對於有悟而說迷;所謂的「悟」,必定相對於有迷而說悟。知見正確的人,自知「無心」之念亦空,隨即超越迷悟的思惟,心識不留無、有、迷、悟,這才稱為正解、正見。 【甲辰筆記】: “迷即非迷”:這句話形容人在迷中不知迷,根本不覺得自己正陷入沉迷,所以此人覺得自己”非迷”,這稱之為『迷非迷』,正是迷與非迷同體,完全不知道”有悟”這麼一回事。 “迷即非迷”: 這句話形容人在迷中不入迷,已經不覺得自己還有”迷”可入,所以此人覺得自己”非迷”,這稱之為『迷非迷』,正是迷與非迷同體,完全不覺得”有迷”可入。 “悟即非悟”: 這句話形容人在悟中不知悟,根本不覺得無有”悟”體可得,所以此人不覺得自己”非悟”,這稱之為『悟非悟』,正是悟與非悟同體,完全不知道”有悟”已然成迷。 “悟即非悟”: 這句話形容人在悟中不見悟,根本不覺得有”悟”體可得,所以此人覺得自己”非悟”,這稱之為『悟非悟』,正是悟與非悟同體,完全不覺得”有悟”可得。 不住”迷悟”,反而盡可遍見”迷悟”,這就是 如來示現給所有生命的未曾有『法』。一旦此”心”歸於寂靜,『法』也隨之空寂,不可得。
※※※※※【14】※※※※※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