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28 08:11:46瀏覽2677|回應7|推薦19 | |
『歸屬感』是一種心靈的共通 『歸屬感』指的就是個人『屬於』某個團體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主觀,但卻是一個家庭、組織、國家凝聚力的關鍵。 在台灣,『歸屬感』是個爭議不休的命題,它常被統獨或藍綠編碼,落入歷史情節的漩渦裡。 從文化的歸屬感上思考,兩岸之間很難切割,形成最近新聞裡說的『模糊的美麗』。 鄭捷捷運砍人事件,他的父母親在死者頭七時,出面跪拜社會表達歉意。鄭捷這個家庭已經失去歸屬感,不僅家庭成員之間的歸屬感喪失,鄭家對整個社會的歸屬感也消失殆盡,鄭家賠不起社會引發的傷痛,也彌補不了受創家屬心中失去支柱的痛楚。 『歸屬感』是潛藏在人心的一種社會控制,它有著彼此共通的語言、記憶、故事。當它被編碼呼喚出來時,它比法律更具有約束力,它比任何形式的約束,更具有情感動力。它會讓每個人自動自發聚集在某一處,它會讓每一個心靈共譜相同的樂章,它更能創造無比的力量,對抗外在的考驗與壓力。 台灣需要『歸屬感』,它來自個人價值,要保護這個價值不被破壞,最好的方式,就是心靈復甦工程。 『心靈工程』是台灣過去在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齊驅之路,一直被提及的,但同時,也是一直被漠視的。當集體的社會心靈工程逐漸停工後,我們重新想動工,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與成本。 不管是家庭親子關係,校園師生關係,同儕人際關係,社會主管部屬關係,還是公僕與人民之間的關係,我們營造了多少『歸屬感』?不斷在競爭場域理確認自己的能力強,但在人性互動中凝聚彼此的能力在哪裡? 『音樂』是文化裡常常使用的社會凝聚容器,某些音樂能活化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社會的共同記憶。 哈佛大學民族音樂家凱。席勒梅( kay Shelemay) 認為,聲音可以創造出一種歸屬感,一種對於過去或未來世代的歸屬感。 音樂在生物性適應上可以使相同心智的人透過音樂交換情感與資訊,彼此找到共同的記憶與故事。所以,聽音樂會時產生的鴉雀無聲屏氣凝神的氣氛,這就是一種集體的歸屬感,在每一個音符的旋律裡,我們與台上樂手凝聚,也同時與台下觀眾凝聚。 筆者日前停筆,在馬總統悼母文後重新提筆,其實,在筆者停筆後機緣收到一封信,這封信是讓我繼續執筆的激勵力量。信中附贈給了我一片音樂CD,是瑞典斯德哥爾摩教堂合唱團(The Stockholm Cathedral Choir)的麥田之歌,寄信人告訴我,她喪女之痛後,這是她每天必聽的CD,她希望與我分享這段音樂。 我保存著這片CD、贈書與這封手稿信,我告訴自己,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就是這種主觀感覺。 您多久沒有歸屬感了?找一個合唱團,用音樂感動彼此;或是找個真心的朋友說說話,笑看人生;甚或是抱抱家人或看看爸媽?一個眼神,一段旋律、一句話,一次陪伴,那些熟悉的語意或劇情式記憶都會被編碼召喚出來,而您的『歸屬感』也將再現! 而台灣呢?我們更需要『歸—屬—感』! 註:
1.筆者於2014.5.10 日重新寫文時有一段描述:『台灣社會與施政主軸需要再度回到個人價值的追求上,這種個人價值就是一種社會規範,是社會成員共享的信念,這包括了歸屬感、愛、自尊、成就感、社會肯定、安全、社會性利益等等。』 2. 捷運事件後,我寫了三篇文,分別談『愛』(還記得背影與教誨嗎)、『安全感』(捷運殺人,人心要安)及這篇的『歸屬感』(台灣需要歸屬感)。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