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07 12:08:50瀏覽3093|回應4|推薦19 | |
國民黨今天上午舉辦七七抗戰八十週年紀念大會,當年的抗日英雄站在台前接受表揚,其中,有百歲的老爺爺與高齡的花木蘭奶奶等等,場面在舉著國旗與黨旗,高唱『國家』與『梅花』歌曲後達到最高潮。 (畫面翻拍自UDN直播) 我日前才在自己的『回到初心』粉絲頁裡,以『鄉愁與時代』為標題,提到早年愛國時代的故事,我的父親也曾經寫過以下文字,描繪了戰爭那個時期,我的祖父被徵召投入戰場的故事。 『在我出生的第二年,即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戰爭初期的階段,日軍如秋風般的席捲了東亞,風光一時,受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的台灣人,尤其是年輕力壯的男人,一批又一批,無可奈何的被送進了戰場,有些開赴大陸;有些遠征南洋,尤其可悲的是,他們居然回到祖先生長的地方,去和祖國的同胞作戰,因為他們身不由己啊! 到了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本瘋狂的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引發了太平洋戰爭,使戰局有了突破性的改變,依據日本的估計,只要重創美國駐守太平洋的海、空軍,即能肆無忌憚的宰割亞洲,結果證明這種想法完全錯了,因為美國是一個土地廣大、資源豐富、工業發達的強國,一旦動員起來,任何國家皆不是它的敵手,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最好的例證,軍閥的一念之間,卻帶給千千萬萬無辜百姓悲慘的命運。 民國三十一年,父親應征入伍,因為父親是公教人員,而我們家又是日本人認定的「國語家庭」,多少帶給父親一些幸運,由於過去曾經在醫院服務的經驗,首先被調到一些熱帶醫學研究所受訓,取得了軍醫的資格。 不久,奉調香港,臨行前的一個假日,他回來看我們,那時我已經七歲了,我依稀的記得,母親在房中,流著淚為父親整理行裝,而父親面對著五個稚齡的子女,依依難捨,黯然神傷的表情,至今我仍難以忘懷,多少幸福的家庭,遭受生離死別的哀痛。 父親走後,家就只賴母親撐持了,父親在香港,常寄信和相片回來,他經常往來於香港和廣州之間,這兩個地方全都被日軍佔領了,可憐的中國人,在日本佔領軍的鐵蹄之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飢餓、疾病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父親雖為一位日本軍醫,但目睹遍地哀鴻,又怎忍心袖手旁觀呢? 他默默地在幫助那些病患,暗中施捨飢餓的同胞,發揮了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愛,這些事情都是父親回來以後告訴我們的,但他從來未在信中提起,父親被派到香港不到一年就因病退伍返台了,而且很快的被安置到新竹州廳(今縣政府)擔任公務員。』 ~走過的痕跡(作者:陳秋岳)~ 那個愛國與鄉愁的時代 『家鄉』與『家人』是鄉愁的起始,余光中的詩被詠成歌,帶出了鄉愁的味道。 《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余光中 或許,時代往前走,鄉愁的味道卻只能在詩歌或旋律裡想像,前幾年點燈基金會特別舉辦了抗戰紀念音樂會,我很記得當時播放國歌時,是全場自動自發地起立唱,我有幸參與這場紀念音樂會,也是台上合唱團成員之一,早年在合唱團裡演唱這些『抗敵歌』、『長城謠』、『國家』等等歌曲,那時我們才二十多歲,但我們能真實感受這些歌曲產生的背景故事,尤其是『松花江上』這首歌,我當年在遠航成明合唱團裡跟著成明老師領唱聲中,感受東北鄉愁的旋律,每每聽到這個旋律,都會有所感觸。 最近在Netflix平台裡,常看的影集就是『北平無戰事』,它是根據劉和平同名小說改編的中國大陸電視劇。
故事以1948年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貪腐案為線索展開,展現了1948至1949年間有關國民黨肅貪、幣制改革、國共諜戰等內容,影集中鐵血救國會成員稱呼經國先生『建豐同志』,而經國先生肅貪的困境,也活生生呈現,當然,歷史無法完整重現,影片又是對岸拍的,我們也只能透過影集想像當年的部分情境。 其中,影集中有一幕就是東北學生抗議時唱著『松花江上』,看到這段,心有戚戚焉。 我雖不像父執輩或祖父時代經歷過戰爭,但從音樂背景故事與旋律裡,一樣勾引著鄉愁,小時會被『梅花』、『英烈千秋』等國片吸引,我想這應該就是民族的情感,有人說愛國心是民族存續的關鍵,在那個時代裡,有些意識是油然而生的,不管有沒有共同經歷,它會凝結成一股力量,支持著某一群人,象徵著某個目標,完成某些任務。 時代改變了,戰爭遠離了,愛國心的群聚效應也逐漸消失,但鄉愁與家人的故事仍在各處發生著,或許戰爭是把愛國這個意識融入了鄉愁與家人的三角關係中,沒有了戰事,從人類與人性角度而言,是幸運的,但因為太平盛世,激發不出愛國民族情感,愛國這個詞,也常被誤用與濫用,這個珍貴的民族情感,曾幾何時?那可是某時代的精神與力量。 我很記得剛離開人世的三阿姨,之前嫁給一位軍人,軍人保家衛國是使命,來自軍人感動的故事題材,翻開歷史篇章滿滿皆是。 今天再度看到抗日英雄在直播畫面裡,但幾乎都已高齡九十多歲了,當年的他們英勇奮戰,而如今已白髮蒼蒼。 從軍在有些國家是受到敬重的,但在台灣,我們對從軍的態度與典範,產生了時代角色移轉,那些從戰事裡從活下來的老兵故事,已經不復流傳,他們是唯一經歷戰事的一群人,但在台灣,碩果僅存的,我們也常忽略他們。 斷裂的歷史觀與角色典範,非新生代的過錯,反而是中生代必須擔負些許責任。 自己家鄉與家人的故事,透過陪伴與聆聽,或許很容易就拼貼出來,但鄉愁背後的時代意義?我們逐漸淡忘,也不再提及,它一定會慢慢消失....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