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能小看『功德院』
2017/12/04 11:05:08瀏覽4407|回應0|推薦19


『功德院』只是語意縮寫

賴院長的『做功德』說,會一直延燒的原因,有幾個比較關鍵的原因,到今天上午八點(12/4日)他上廣播節目時所做出的回應來看,他可能並沒有領悟社會給的做功德語意學。

功德非普遍人生價值論

首先,『做功德』並不是每個人同意的人生價值論,賴院長一直解釋他的『功德說』的初心動念,今天上午除了重複解釋他說過的行業外,今又再舉一個案例,就是他本身曾行醫,行醫也在做功德,談自己做功德,社會不會給予不妥評價,如果,他說的是醫生行業要做功德,其實,這就是不斷陷入自己的泥淖中。

為什麼說自己『做功德』可以,說別人在『做功德』是不妥的,這是對功德兩字的多元社會意涵不同。

何況賴院長是在針對政治政策做說明,是代表政府的角色,用政府的角色形容人民在『做功德』,這是政策形容詞,為何不挑一個較不具爭議的來說,而偏愛『功德』兩字。

說者輕鬆,聽者沈重

其次,從『做功德』接收方而言,這句話的敏感度是強的,尤其是社會收入較弱勢的族群而言,說人做功德很輕鬆,但聽者是沈重的,甚至覺得是被諷刺的。

台灣的貧富不均已是事實,做功德在有錢與沒錢的社會裡,也存在某種不同社會階層上的解讀。

有錢人回饋社會做功德,您可以看到捐到宮廟或救助單位做功德的人與錢,有的顯性凸顯愛心與能力,有的默默行善。

有心人不見得有錢,不見得是用做功德的名義,也就是不在那個『功德箱』的概念裡奉獻心力。

沒錢以工作糊口的人,有些人是更需『被功德』的。


當然,沒錢的人有的有骨氣,寧可生活苦一點,是不願意接受別人做功德餽贈的,其次,如果經濟上弱勢還願意做功德,這是他(她)的良善,值得我們敬佩。

當你針對收入不高工作量高投入的人說他做功德時,某種程度挑動了『做功德』捨與得之間的深沉心理。

思考的大哉問是,做功德是行有餘力?還是力有未殆?

賴院長說別人『做功德』時,讓這個職業角色的人,重新檢視了自己的經濟範疇,社會階層、道德層次與文化認知。

如果接收方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擁有做功德的能力與心態,會不會激起瞧不起自己的心態?這背後的真相卻是,社會僅給了我有限的資源,我只能顧好自己,遑論做功德?

當您指涉一群相同工作背景的人期許他角色上做功德的時候,是不是也意味著這群人的部分百分比,可能就是不做功德的人,為什麼僅是一份工作,要與功德這件事扯上關聯,工作與功德價值觀連結是沈重的。

『功德院』何錯之有?

當年輕人用『功德院』為行政院重新做出kuso詮釋時,如果按照賴院長的說法,做功德是善事,出心動念是好的,那『功德院』,何錯之有?

相同邏輯去看『功德院』,賴院長說他不以為意,是年輕人的創意,可能賴院長又太輕鬆看待了。

『功德院』看起來是三個字,但它是長串文字與新聞議題的語意縮寫,是文字的懶人包,是多義的語意,它也是西方社會行銷學裡面串媒體的一種運用。

功德院所形成的新聞故事,不是某個媒體或團體所發出,不僅僅是創意,它與賴院長『功德說』背後那一堆文化社會政治意涵,是相關的,是相互投射的。

這是新聞事件產生的後設議題,如果賴院長的『功德說』沒有問題,『功德院』說法也成立,如果『功德院』形容不妥,也請賴院長下次別提『功德說』了。

說自己『做功德』,沒人會有意見,說別人『做功德』,請三思而言!


請參考我的上一篇:政治更該做功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10929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