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09 09:07:21瀏覽3913|回應2|推薦21 | |
孽海情天 厚地天高,堪嘆古今情不盡;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名製作人周遊與李朝永的情海生波,在媒體前不堪上演,80多歲高齡者的婚姻與愛情,竟像八點檔連續劇一樣,劇情一波接著一波。 「古今情不盡」、「風月債難酬」,小三是現代愛情劇裡的角色,在相濡以沫鍾愛一生的夫婦而言,晚年竟還上演小三劇,『阿姑親一下』純娛樂版變成了寫實娛樂版,螢幕上下真實上演。 周遊與李朝永的愛情八點檔非筆者關注,倒是高齡者的情愛世界卻是值得我們探究的議題,昔日林語堂及梁實秋的兩段高齡情愛故事,值得省思與借鏡。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這是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的經典名句。 紅玫瑰與白玫瑰,老實說,根本不在一個天秤上,考驗男人的平行時空能力,真實的愛情與婚姻,要加權幻想成分與強化主從關係,但許多男人卻過不了這個學分。 林語堂燒結婚證書 象徵愛的永恆 林語堂是幽默大師,年輕時看過他的『生活的藝術』,他曾說:『我們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爱情的方式過婚姻,没有不失敗的。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他還說:『婚姻生活,如渡大海,風波是一定有的。』 他更教男人:『少說一句,比多說一句好;太太在喜歡的時候,你跟着她喜歡,可是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跟她生氣。』 林語堂從不否認自己婚前有兩位戀人,但婚姻只有一位,那就是廖翠鳳。 林語堂與廖翠鳳超過50年的婚姻,成為佳話,當年結婚的地點就在鼓浪嶼廖家大院,廖翠鳳父親是銀行家,廖翠鳳是二小姐,林語堂則是牧師之子,廖翠鳳母親原本有異議,但廖翠鳳『貧窮算不了什麼?』這句話,成就了自己這段婚姻。 林語堂也曾經把兩人的結婚證書燒掉,代表天長地久在一起,林語堂認為,『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時才用得上。』 我曾經前往鼓浪嶼參訪,鼓浪嶼漳州路44號那棟有點古意的英式別墅,讓我印象深刻。 當地導覽者娓娓道來這段愛情故事,原本腦海裡只有台北陽明山林語堂故居的印象,我開始想像林語堂中小學的時代環境及當年的傳統價值觀,更領悟原來愛情的起始,除了緣份外,更要有勇氣。 林語堂在1966年定居台灣,1976年3月26日逝世於香港,享年81歲,他埋葬於林家庭院的後園,廖翠鳳晚年與他終日廝守,最後跟著閉上自己雙眼。 林語堂對婚姻的秘訣只有兩個字『給與受』。 給予,不在乎得到,才能擁有完美的婚姻。 (林語堂與廖翠鳳,照片來自網路) 梁實秋的戒指 文學裡的情愛 另一段近五十年的愛情,就是梁實秋與程季淑。 不過,與林語堂情愛故事只一段婚姻不同,梁實秋在程季淑意外過世後,還與韓菁清有段十多年的黃昏之戀,梁實秋的最愛與新愛兩段婚姻,彼此都是真心相愛。 1927年梁實秋與程季淑在北京結婚,兩人教育的程度都很高,不過,婚後不久兩人就因為戰爭,輾轉奔波,1937年梁實秋離開了北平,程季淑再次見到梁實秋,卻已經是六年之後,也許曾經相思兩地,兩人之後就一直形影不離,幸福美滿。 1949年5月梁實秋因國共內戰移居臺灣,曾經擔任國立編譯館館長、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長、大同大學董事等職。 師大路巷弄雲和街裡有一間日式建築,就是梁實秋台北故居『雅舍』,1950年代他曾入住,這個師大校舍就陪伴著在台灣的梁老師。 1973年,梁實秋和程季淑移居美國西雅圖,本來想幸福地安度晚年,兩人在美國的一處市場購物,一個梯子突然倒了下來,正好砸到了程季淑,她被送往醫院,傷勢很嚴重,就在急救無效後在醫院去世。梁實秋對程季淑的感情難忘,曾寫了《槐園夢憶》來悼念亡妻。 《槐園夢憶》裡描述一段情節,婚禮中梁實秋竟將戒指遺失,程季淑安慰他說:「沒關係,我們不須要它。」,兩人愛情不是綁在一只戒指上,就像林語堂燒毀結婚證書一樣,結婚證書無法證明彼此的永愛,只有堅定的相愛勇氣,才是婚姻的真諦。 (梁實秋與程季淑,照片來自網路) 另外,梁實秋與韓菁清這段充滿戲劇性,韓菁清是知名影歌星,兩人差距二十八歲,兩人短短四十多天,從相識到忘年戀,天天見面天天寫情書,沒貼郵票親手送給對方,都是名人,白髮紅顏,各界議論,在台灣掀起忘年之戀新聞。 1987年11月3日梁實秋病逝於台北,與韓菁清婚姻維持13年。 是『老情人』?還是『怨偶』? 『老情人』是林語堂送給廖翠鳳手鐲上的刻字,『老情人』也是高齡情愛故事最貼近的形容詞。 老來仍幸福的就是『老情人』,不幸福的就是『怨偶』,高齡情愛故事就像跑馬拉松,沒有撐到最後,都是遺憾!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目睹身旁的老人情愛故事,可能無法理解為何會在晚年時還會離異?而婚姻觸礁或小三竟成為晚年最大的不安心與遺憾? 我們無法理解的,就看看文學家或生活藝術家如何解讀,或許,人生的美,都在一念之間吧! 年紀回不去了,逝去的情愛更難找回! 珍惜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