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山正白旗村卅九號
2006/11/04 00:34:30瀏覽464|回應1|推薦13

在京期間,抽空專程前往北京西郊植物園,僅為參觀曹雪芹西山故居:香山正白旗村卅九號。此一地點,既是曹雪芹度過生命中最後時期的居所,也是清朝健銳營正白旗營址的印檔房。

多爾袞將正白旗提升為上三旗後,再經順治親領,旗內遂無主,嗣後建制為皇帝親領,士兵為皇帝親兵,旗下戰士訓練精良驍勇善戰。健銳營組建於乾隆十三年,因應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戰事需要,自八旗中抽調精英,針對嘉绒藏寨碉樓攀攻予以專長訓練;戰後依乾隆旨意編為常設部隊,駐紮於北京西郊今香山地區。健銳營在清中期至清末重要戰役中,均屬主力部隊;英法聯軍之役中,健銳營正白旗官兵,除一員外全軍陣亡殉國,可知其軍風之剽悍與英烈。

曹雪芹是正白旗子弟,在蒜市口十七間半房與東郊二百畝祖墳地典當殆盡後,唯有「回旗歸檔」,到西山住在正白旗營舍。曹雪芹雖是旗下子弟,祖輩亦曾官拜一品侍衛、江寧織造等;然先祖入旗資歷卻是漢籍包衣,雍正削去父輩官銜後,因此「撥旗歸營」,當然住不進內院或官舍,只能住在士兵營舍內。

此一時期曹雪芹的景況,依其好友的描述可見一班:敦誠在《贈曹(雪)芹圃》中寫道:「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衡門僻巷愁今雨,廢館頹樓夢舊家。司業青錢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何人肯與豬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文首照片即詩中「衡門僻巷」景。

唯有實地參觀曹雪芹西山故居,始知敦誠詩中之寫實,才能理解石頭記中的種種訕謗與脂評中的種種喟嘆,也才能將石頭記中金釧與金川勾連在一起。石頭記中王夫人打金釧,清朝乾隆打金川;金釧是人名,金川是地名,原本風馬牛各不相關的主題,卻經由香山正白旗村卅九號勾連在一起。曹雪芹與健銳營正白旗打金川官兵朝夕相處,不免寫下「王夫人打金釧」情節,藉書諷史也。

後記:

曹雪芹西山故居正式名稱為曹雪芹紀念館,不採「故居」的原因,乃對於自署「抗風軒」西壁題詩,是否出自曹雪芹之筆,至今仍有爭議。從各種文字資料來看,抗風軒題詩確有疑義,然而並不因此疑義削弱曹雪芹西山故居的可信度。曹雪芹生命中最後時期居住西山,爭議不大;曹雪芹是正白旗子弟,「回旗歸檔」、「撥旗歸營」住西山正白旗村,也屬合理;對照敦誠詩句,曹雪芹西山故居在健銳營正白旗的營址內,應屬合理推論。此一時期的曹雪芹,已是家無恆產,僅賴在旗的微薄餉(銀)津(貼)度日,「額真」撥營舍供其居住,不僅人之常情,也是「額真」的責任。

在京期間也特別訪談耆老,針對1971年北京市政府處理「發現曹雪芹故居」過程,進行了解與紀錄。據當時北京市政府革委會文化工作組,實際負責處理此事的工作人員說:此事極不易處理,學者專家持反面意見,農工群眾卻力主故居說有理;以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整體氣氛而言,反對農工群眾即是反革命;文化工作組不能因擔心被打成反革命,卻罔顧各種證據與考證意見,成為日後的話柄。最後北京市政府革委會文化工作組,以「搬遷現住人員、封存卅九號房,留待進一步考證研究」作出結論。此後歷經廿餘年時間,終因當年的封存,始有今之紀念館。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ckmit&aid=523179

 回應文章

聞蔬走者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主客
2006/11/05 10:59

所謂「主客」:政府是主人,紅學家是客人,香山的農民也是客人。客人與客人吵鬧不休,主人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結論──不做結論,「留待進一步考證研究」。

以上是歷史的事實,無意說誰對誰錯,誰聰明誰笨蛋,謝謝指教。


平平書生氣,淡淡下閒棋。淡泊真吾事,清風別自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