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淨土』
2019/10/12 11:48:49瀏覽268|回應0|推薦0

-淨土

十方覺/李國欽

 

以整體宇宙而言,隨時隨地,都是淨土,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是如來,這個,就是如來的「知見」。

如果當下不是淨土,何處才是淨土?

如果,你想修、想證未來的淨土,那是眾生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個,表示你還有分別心,你還有未來心,如果,你是法師,你就會用作念的慈悲心說法,而作念的慈悲心,就是「意

識心」,用「意識心」 說法,就是魔說,所說的法 就是魔法,就是外道,會誤導眾生,真所謂「一盲引眾官,相偕入火坑。」不可不慎。

 你看,法規愈多,犯罪卻沒有因此而減少;醫院愈多,病患卻沒有因此而減少;宗教愈多,惡人卻沒有因此而減少;

慈善團體愈多,窮人卻沒有因此而減少。

眾生喜歡用識心 所以有分別心,才有是非善惡,佛護持「本心」,知道萬事萬物 也都是佛,一切都是,如來在演如來的戲碼,非善非惡,只有以大慈大悲的心,對待萬物;以殊勝的心,對待萬事萬法;以莊嚴的心,對待生命死亡;以不作念的「清淨心」,當下即是淨土、當下即是涅槃、當下即是如來。

 你只要放下你的識心,「認同」你就是如來。因為,你原來就是如來,「認同」別人也是如來,你的識心是如來,你的無明也是如來.故你的當下,就是淨土,你還要修什麼呢 ? 你還要證什麼呢? 你還要戒什麼呢?

 如果,一個人,整天都同時生活在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當中,而不認同,當下就是淨土,卻想要往生淨土,這也叫做「壽者見」。

「壽者見」是把未來當作是一個理想,可是心卻沒有「到位」,不知道,其實只要心「到位」,一切就都「到位」了,理想也就實現了。

 一個宗教的法師或修行者,為了尋找淨土,圓他未來的壽者見。就得遵守各種諸多戒律,肉類美食不能吃,兩性之事不能想、不能做,殊不知,與生俱來的願望、 如果沒有實現,也無法保持清淨心,是無法成就如來的。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是宇宙大自然的演化,你是佛眾生也是佛、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是如來。

 再說「理想」,往往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理想」不是好事。有時候「理想」還可能會讓你更失望、更後悔、更泪喪,,以「如觀」的「清淨心」 認同「當下」.才是「宇宙的大智慧」。如是因、如是果,萬事萬物萬法,都是如來在顯現,才能沒有分別心,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才不會有過去心、現在心、 未來心,才能「現諸淨土」。

淨土,其實,只是眾生見與壽者見,只能說是個好佛教徒吧了,但是,未能見性,卻而斷了「當下成佛」的因緣。而真正的佛法,是要以《心經》及《金剛經》 所說的:「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應無所住」、「應如是生清淨心」、「如是因,如是果」、「應如教住」、「應作如是觀」,以不作念的「 清淨心」方能成佛,才是真正的佛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927HiEtDI&list=PLkUeCH4cF2MfgEWHQ8tN3AUz2a2Fa8rkW&index=7&t=105s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mopuda&aid=13001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