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子罕篇 第11章 無臣為臣吾誰欺
2016/04/19 20:01:12瀏覽1362|回應0|推薦6

2016 04 17 Morgan心得與整理

  

儒、道、釋三教創始者,都是得道者,都是聖人。在究竟上,儒家孔子談「仁」,道家老子談「道」,而佛家釋迦牟尼談「性」,其實談的都是同一樣東西,就是本然存在,光明澄然,不生不滅的本性、佛性。

孔子被尊稱為孔聖人、至聖先師,是見性、成道者;故研讀其論語,需先就世間法,來研討孔子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修身與養性之論述;而修行()人,則更宜以出世間法,來探究其修持方法,才不枉讀一部論語。

◎第十一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緒言】

雪公恩師說:

論語二十篇,集釋注解的很多,所以每篇分上下而成四十篇,子罕篇上已經講完了,今天說子罕篇的下篇。其實一章講十遍也不為多,因為集釋把每一章用十門來分開解釋,很用苦心,每一門都重要。不僅要能夠得一點文理上的學問,其中還有孔子的道,若只學文學,就不能學得很通。如果志於道那文學也隨著會學好,若只重文,道與文都學不好*1

這一篇若用心聽,等於聽佛經,宋儒開啟儒佛的爭端,各樹門戶,把儒佛分為二,宋儒有學問的人,去看佛經,佛經成了世間法,無學問的,只是學文字而已,可惜*1

這一篇說孔子的行為,注解注的很糟。你們沒有學禪,也不懂淨土宗的妙處,禪宗祖師懂。若懂佛家的禪,研究這一章的助力就很大,懂子罕篇,就可以讀五燈會元。這一章有能講的,有不能講的,懂這一篇便懂得禪有體有用,體一而用萬,佛也講不出來,全在自己悟。五燈會元多講,但是用也不能講,因為一體萬用的原故,所以有些用也不能講*1

 

【本章重點】

一、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二、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三、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大意、背景】

南懷瑾大師說*5:

這是繼續說孔子作人外世的態度*5

這是說孔子的修養 由這一段話看出兩點*5:

第一、可見當時學生們,尤其子路、子貢這些人,對孔子的尊敬。以另一個觀點來研究,我個人經常認為-(...我個人見解不一定對,只是提供大家作一個參考)孔子了不起的地方,除了他的學問、道德、修養以外,....他在當時的確可以推翻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權,取而代之,但他絕不這樣做*5

孔子當時那麼多門弟子,而在那麼少人口對比下,等於現在一個非常大的黨組織。尤其在孔子那個時期,春秋戰國的變亂已經那麼久了,他又有三千弟子,都是各國的優秀分子,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人才都有。只要稍微動一動,任何一國的政權,他都可以取而代之,但孔子始終不干這種事情。 為什麼呢?他認為這樣,影響並不久,不是千秋萬代的事業,要影響得悠久而博大,不在於權力,而在於文化與教育。在這節書裡可以看到,這些弟子們對他,簡直捧成一個大黨魁。所以後來儒家稱譽孔子為素王,這是真正的王。所謂素王,是沒有土地、沒有人民,只要人類歷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權勢就永遠存在。稱孔子為素王,等於佛教中稱釋迦牟尼為空王是同樣的道理。不需要人民,不需要權力,而他的聲望、權威和宇宙並存*5 

第二點、看到孔子本身,始終是一副救人救世的心腸,並沒有把富貴、權位當一件事情。這裡說,孔子有一段時間生病,子路就把同學組織起來。把孔子視同一個皇帝或社會組織的領袖,而叫同學們為臣,好像是層層節制的部屬。這裡的是階級的觀念,儼然顯示出政府組織的味道*5

【評析】

一、世間法

()、無理、僭禮、非禮。一切須合乎禮!

()、孝子白琴?平常不孝,死後子女請人代哭,禮何在?孝呢?(台灣流行)

()、多少父母往生後,兒子們開始爭產,不管在生時,是孝與不孝?尤其豪門為多,世出與庶子爭權為多,看這幾年,從台灣經營之神王OO到最近台灣航運之父張OO,都是爭產爭得凶,兄弟難和諧相處,看了真令人感嘆再三!

二、出世間法

()()與相。

()修行貴在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只是在末法時期有多少人能真正契入正法,修行而成就?在八萬四千法門中,如何尋得法門,一門深入;在芸芸眾生中,如何再尋獲明師,經引導而速開悟成就,難矣!

()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耳根圓通法門)中,觀世音菩薩闡述,祂在因地修持耳根圓通法門」時,觀音古佛教導祂,從聞思修入手,反聞自性,從耳根下手用功,圓成無上道。得道之後,「尋聲救苦,三十二應」。

具體修持法為(經文):

1.我於彼佛,發菩提心

2.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3.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蘊、解動結)

4.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蘊、解靜結)

5.如是漸增,聞所聞盡(蘊、解根結)

6.盡聞不住,覺所覺空(蘊、解覺結)

7.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蘊、解覺結)

8.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蘊、解滅結)

9.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仰。

 

申述之:(果如法師如是說*8)

○一、聽聞的當下,直緣本性修行*8

經文: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就諸法的實相而言,法法皆如,都是平等的,在理上都是無二無別的,所以不要因為名號*8 (:指觀世音古佛與觀世音菩薩)的異同,就做了差別區分。換句話說,從緣起空的觀點來看,一切皆是同一空相,所以眾生平等、生佛平等,甚至生佛一相。

而且,佛佛道同。古佛今佛所證之道,沒有差別、並無二樣,若有二樣,法則有所不同。若是不同,就不是佛法,因為佛法是永恆不變、普遍而且恆常的。古佛觀世音教導傳法給尚未成就的觀世音菩薩,等觀世音菩薩成就了,他自己 也稱為「觀世音」,這是在說明「佛佛道同」*8

經文: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提地。

聞思修」是觀世音菩薩修行的特色*8

聞思修」, 是以耳根聽聞聲音,然後落實在心性的修行上*8

」是從耳根去聽聞,聽聞之後要馬上起一個正思念,直接從心性本體來圓成。當我們的耳根聽到一個聲音的時候,不要被「聲音相」帶著跑,而是要馬上起一個正思念, 例如「照見五蘊皆空*8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在當下即用正知的智慧,即照即空。 這是直接從心性本體的圓成、直緣本性來做修行,亦即不假造作、不立漸次,這就是禪宗頓門禪的修法*8

再說得仔細一點兒,就是當你聽到一個聲音時,不要跟著這個聲音轉、不要被聲音帶著跑,要馬上觀照其當體本性空寂*8 (:當體即空)這就叫色即是空你也要馬上知空即是色,因為空寂不是斷滅空,空裡也具足了所有一切*8(:色空不二),所以不是離開這個生滅的聲音,而另外存在一個不生滅的聲音。這才是空寂的整體全貌*8

○二、清楚明白動靜二相,但不生起差別對待

經文: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初於聞中」其實是泛指我們的六根和所有的事相接觸的時候,包括用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嘴巴嚐或以心想等,都可以統稱於「聞中」。「入流」是指入法性流,而「意即消融、去除了原本我們所認知的見解*8

簡要地說,「入流亡所」是指,當我們聽聞聲音時*8 (:),要以空慧觀照,知道當體是空,這樣就不會被相所轉,就能入「法性流」。既然入法性流,就是離開了對外相的執著,放下原來的錯誤知見*8(:),因此也就能做到「亡所*8

我們常常在見到或聽到一個人、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這個人事物帶出了許許多多的妄念,馬上產生出許多的「」,生生滅滅,生死也就開始輪迴*8

其實,不只耳根如此,眼耳鼻舌身根皆如是。比方說,你的眼睛看到想看的、愛看的,就著在那個相上,著在相上就稱做「隨染」,隨著染污之流漂浮其中。反之,你要能夠逆流*8 (:反聞自性),才能回來入法性流如何才能逆流回來呢?知其當下為空,心不跟隨它走,也就不會生起是非好壞等念頭,這樣, 就是做到「亡所*8

如果你能把「入流亡所」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上,那麼,你的修行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能「初於聞中」就做到「入流亡所」,還會不會覺得很苦啊?也就不苦了嘛!一念知道它不對,當下即離,就沒事了*8(:不取、不捨,當下了了分明,卻不起心動念,有所動作)。但我們總是會以自己的習慣、習氣來評斷世俗的種種,這其實都已經落入不知道多少的「」裡了!所以一定要在初於聞中」時,馬上起個正知,這樣就是「行般若波羅蜜*8....

當你能這樣用功愈來愈深入,你的身心就愈能統一、愈能安然,以至於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沒有身心相*8(:),也沒有其他的差別對待相*8(:)。很多人誤以為「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沒有動相、也沒有靜相,這是沒有親證實修的人,根據經典文字的表相所做的解釋,這是很大的誤解。如果沒有外相的動靜相,那不就變得跟死人一樣麻木不仁?不對!學佛絕對不會麻木不仁*8

學佛絕對是清清楚楚的。清清楚楚,如何能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呢?因為你已經「入流亡所」了。只要你一念相應到正慧(空慧),以正慧來觀照,你就進入法性流。一旦進入法性流,你就不會產生其他的生死念。如此繼續用功,等到功夫成熟,所入之流積聚愈來愈大、宏大精深時,動靜二相就了然不生也就是.......所有外在的聲 音都變成統一相,但統一相並不是沒有相,只是因為心不起分別,所以變成了似乎只有一相,其實每一個聲音的差別相, 你都是清清楚楚,你對於動相靜相非常清楚(了然),但是你的心根本不起分別對待(不生*8

這個時候,你只是進入到「心和法統一」、「身和心統一」的狀態,你只是處在一種定境而已,尚未產生真正的智慧。如果你在這種一心的狀態之下,能去反觀自性,那就能 產生真正的智慧:一種是能修的智,一種是所證的智*8

修行後,身心的轉變和身心對法真正的認知,就稱做「智慧」。當這個智慧越來越大,最後就會變成「大勢至」! 又因為悲智不二,所以也是「觀世音」!那時,就能有十力、 四無畏等大能力*8

○ 三、心、境、智都空了,豁然圓成

經文: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聞所聞」指的是「聞的心」,「聞所聞盡意即「能聞的心」已經盡了、沒了。當我們能做空慧上起觀照,功夫漸漸深入流亡所,以致達到身心的統一,能夠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再繼續用功,就會連「能夠起觀照的心」也會消失, 亦即連「要修的心」也沒了,就是達到了「聞所聞盡」的境 地,「盡聞」是指「聽聞到的一切」,「盡聞不住的意思是說,不停留、不住著於所聽聞到的一切,不停留所修的境界上*8

聞所聞」是指修的心盡聞」則是指修的法能修的心消失了,也不住著在所修的法上修的智覺所覺)也空了,修證的智極圓)也都空寂了,甚至連空的空慧空所空)也滅了,在心、境、智都空寂時,才是真正到達所有生滅了,此時寂滅才會現前*8

從以上的說明,各位可以清楚瞭解,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是有次第的。經文最開始就告訴你要從「聞思修」下手從反觀、觀照做起,要讓心不隨著境跑,不落在外境的生滅相上,進而達到身心的統一。接著繼續以觀慧用功,一直修到無所修,達到「生滅既滅」的地步,當下就能圓成,寂滅就會現前*8

「寂滅現前」後,就會有不可思議的境界會產生*8

(○四、豁然開悟,獲二殊勝)

經文: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每次經典描寫到親證自己的清淨心或見性的時刻,不是「豁然」就是「忽然」,絕對都是在剎那間!為什麼呢?因為真相真心根本不需要造作,本來就是圓成的*8

許多禪宗祖師在努力不懈地用功後,心不斷地捨離相上的境,捨到最後因緣時節到來,可能是在除草之際,聽到某個聲音就悟了,這就稱之為「豁然」。參話頭也是如此,當你很努力地參下去,突然間一切放下,這也稱為「豁然*8

所以,」一定是頓悟,不是慢慢悟,不會先悟這麼一點,再悟那麼一些,並非如此!悟一定是頓悟。但頓悟不代表所有一切在當下皆已圓成。真正的圓成,要達到「明心見性」,這包括了後得智的悟後修,要能圓滿到和自己原本的清淨本性能常常相應。如果在見性後,不繼續做悟後修, 也沒有常常稱性再做觀照,往往在境界來臨時,也會被拉著跑*8

例如《六祖壇經》中*8:

神秀大師寫道:「身如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個偈子敘述的修行過程仍落在有相,不得祖位*8

六祖惠能寫的是:「菩提本無樹,明境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看了以後,照樣說他還未見性,這是因為六祖只見到性上的緣起空,而沒有見到心上種種的德用、妙用*8

禪宗真正的修行是要能「明心」,意思是你要通曉心的功用、作用及其含藏的種種妙用,才能達到「透法身」的地步,否則,就只是死在法身下*8

經文說,以耳根圓通法門修到「寂滅現前」時,忽然間, 就能超世間和出世間!什麼是超世間、出世間?怎麼超、如何出?其實,本來就沒有超世間或出世間的分別,只要一念 不起分別,當下即是超世間出世間,否則落在世間與超世間,又是分別心。所以,只有當分別心不起時,才能於豁然、忽然間超出,從而達到十方圓明的境地*8

○五、不受色身限制的悲心願力*8

經文: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在那個當下,你的心對於所有的一切就清楚了*8。經典告訴我們,這時候,會有兩種殊勝顯現*8

第一個殊勝是: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當你親證清淨本心時,十方諸佛是不離開你的這一念心,而且十方諸佛當下就會現前在你的眼前,你就能見到他們。此外,你還能合十方諸佛的本妙覺心,也就是所有的妙覺圓心你都具足了,所以能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你自然就會有那樣的力量和慈悲心去付諸實踐*8

....「慈悲喜捨」菩薩的四無量心,當每一個人修到禪定初禪的境界,沒有分別、處於一心時,慈悲喜捨的心就會自然湧現出來,但那時仍著在定相裡,離開定相後,我們的慈悲喜捨就無法顯出*8 (:本性,本自具足慈悲喜捨)。可是修到觀世音菩薩那樣圓通時,慈悲喜捨就是永遠用之不盡、取之不竭,永遠和諸佛如來相合相應,那種慈悲心是無窮無盡的,自然就會顯出「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8

 第二個殊勝是: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8

意思是指,我們的心能和六道的一切眾生一同,因此 能設身同體地生起悲仰之心乞求諸佛菩薩濟度的心。這樣的慈悲心其實我們在行菩薩道時也具備,只是我們落在相上,所以當我們遇到境界考驗時,多少都會起心動念。但若是修行到了菩薩、佛的境界時,因為體證了真實智慧不著相, 能夠恆常不起分別,所以就能顯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的悲願心*8

總之,在你修行到了一個境界時,就真的能感覺到自己的心和十方諸佛是結合在一起,而且不僅是諸佛,是連所有祖師的心都能感同身受,自己的心胸頓時就進入無邊剎海裡,與一切諸佛和所有一切眾生同時相應。那種境界,有時還真的是讓自己覺得很不可思議!可是那樣的境界不會維持 很久,畢竟後得智的用功修行還沒有到十分精進圓滿的地步 時,沒辦法永遠保持,也沒辦法恆續地將它擴大,所以還是得繼續悟後修*8

 

【釋義】

一、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夫子時已去位,無家臣。子路欲以家臣治其喪,其意實尊聖人,而未知所以尊也*3

孔子病趨嚴重,子路以其在弟子中的年長地位,為孔子預備後事。他因為孔子嘗作魯國的大夫,所以準備以大夫之禮為孔子治喪,以表尊敬。大夫有家臣,治喪時,行臣禮。孔子此時已無家臣,子路便使孔門弟子為臣*2

()子疾病,

1.疾病:這二字,不是重三疊五,是才剛生病的時候,漸漸重了為。有由輕而重的病,有一得就是重病,例如霍亂。孔子原來是小病,後來病情漸漸重了*1

2.子疾病:孔子疾甚也*6

()、「子路使門人為臣,

孔子做過魯司寇大夫,退休了就一切依大夫禮;若中途辭官,便以士的禮祭祀。如今沒有這等禮,所以不必詳考。子路想用大夫的禮祭孔子,要有兩個家臣。諸侯就有家臣,祭祀時家人作不了主,例如在曲阜的孔廟,祭廟時孔家人可以主祭。若是在山東省城的孔廟,孔家人便不能為主祭,因為那是公家,必須由有爵位的山東巡撫祭祀。祭周公可用家臣,但是三家為大夫,也有家臣,大夫也相沿有家臣。子路以為用士禮祭孔子,對不起老師,所以用大夫禮而用家臣。大夫用家臣已經錯了,何況孔子並沒有做完大夫的職位,應該用士禮。孔子沒有家臣,便由學生當中選出兩人做家臣,像今日的治喪委員會。其實公家才能如此然,否則各家有他們的孤哀子、比亡者輩分高的護喪者,何須用到你*1

1.為臣

,指家臣,總管。孔子當時不是大夫,沒有家臣,但子路叫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準備由此人負責總管安葬孔子之事*7 

子路以孔子聖人,宜人君,且嘗大夫,大夫亦有家臣。今疾病,恐忽終亡,故使弟子行臣禮也。故江熙云:子路以聖人君道足,宜有臣,猶禱上下神祇也*6

二、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病閒曰:久矣哉,

1.病閒: 讀間,是間的正字*2病閒,少差也*3病情減輕*7間斷,指孔子病較好後*1集解:「孔安國曰,病少差曰閒也。*2

2.久矣哉:照映疾病已非一日,並開下文*2

3.由之行詐也:

南懷瑾大師說*5:

後來孔子病好了一點,知道了這件事,就感嘆:久矣哉!他說我病了這樣久,在這段期間由之行詐也他就罵子路,你怎麼光做些欺騙的事情,自己欺騙了良心,違背了道德無臣而為有臣我本來是個平民老百姓,又不是帝王,為什麼把同學們組織成這樣?把我變成這樣?吾誰欺?欺天乎? ”你騙人,這個罪過可是我*5

看到這裡,我們有個感想,這感想要從經驗來。 我們發現,有時候當一個領導人,往往會被部下捧壞了。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們自己並不想這樣,下面的人會把我們捧成這樣。 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們要注意,假使將來有那樣的地位,要留心被別人捧,到了那樣地位,別人都說你的話說得對,都對你說是的 這時你要考慮,不要給人捧壞了。 歷史上有很多人,到了某一階段會昏了頭,就是被下面捧壞的。 還有,當一個領導人,自己要想下台下不了,下面的人不讓你下來,像有位工商界的朋友,不想做。 我勸他說,你做做好事,你現在關門是舒服了,可是你要想到你下面一萬多員工,加上他們的家屬,有好幾萬人靠你吃飯,你不能說不干。 我勸他不要以工商的觀點,而以社會事業的觀點繼續做,這樣就偉大,所以人到某個時候,自己想下台,有下不了台的痛苦*5

(:上轎容易,下轎難!現代網軍橫行,何者才是真意?看看台北市長柯文哲,年前為民調寵子,一年後民調激降至38%餘,昔日網軍還支持嗎?4/14協調台北大巨蛋事宜,遠雄公司開價370億,而市府則願250億買回,鄧家基副市長說,如無人接手,則大巨蛋將成廢墟!!!這些是公帑、人民血汗錢!本該風光的大巨蛋世大運開幕與市民活動場所,卻將演變成台北市中心、精華地段的廢墟、醜陋、髒亂的夢靨!?)

4.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孔子病少差也。少差曰。謂少差為者。若病不差。則病病相續無閒斷也;若少差,則病勢斷絶有閒隙也。當孔子病困時,不覺子路為立臣,至於少差,乃覺而歎子路行詐也。言子路有此行詐之心,非復一日,故曰久矣也*6

()、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1. 無臣而為有臣:無臣而為有,是所以行詐也*6

2.吾誰欺,欺天乎?

我實無臣,今汝詐立之,持此詐欲欺誰乎?天下人皆知我無臣,則人不可欺,今日立之,此政是遠欲欺天,故云欺天乎?*6

夫立臣事大,非卒可定,汝今立之,是知有其心已久故也*6

(解脫生死) *5

孔子說吾誰欺?欺天乎?用土話來說,就是你為什麼替我擺這個臭架子?反而替我丟了人的意思。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的態度,子路對他恭敬,而他責備子路,當然沒有像我們那樣用土話痛快地罵子路一頓,他反而是引咎自責的態度,覺得自己沒有把子路教育好,所以說吾誰欺? 欺天乎?*5 ”

雪公恩師說*1:

聽其他人說這件事,於是孔子責問子路。孔子說,仲由,你辦假事,行詐,不依正正當當的走,我已經辭職了,可以用士人的禮為我辦喪事。我沒有家臣,卻為我安置家臣,不是違背禮嗎?你害我,用大夫禮其實就是用諸侯禮,我要欺騙誰,欺騙看出殯的人嗎?還是欺騙天?其實是騙良知良能,欺騙心*1

孔子辭卸大夫沒有家臣已久,不可用臣,應該以士禮治喪。然而子路偽為有臣,這是實行詐欺,欺人欺不了,只有欺天,欺天即是欺自心*2「由之行詐也」*1 (:談心)

孔子病時不知,既差乃知其事,故言我之不當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欺也。而為有臣,則是欺天而已。人而欺天,莫大之罪。引以自歸,其責子路深矣*3

孔子疾病日漸減輕,獲悉子路使門人為臣,便說:「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2

三、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下面又申述理由*5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

與其讓我死在假臣的手,我可寧可死在學生的手上,因為一輩子我都是規規矩矩,如今這麼做值得嗎?你以學生的身分為我辦喪事,名正言順,正確是對的*1

1.:而且*1

2.無寧: “無”是發語詞,沒有意義*7寧也*3*6寧可*7

若以親察而言,則臣不及弟子也。予我也,二三子諸弟子也。言設使與我死於臣手則我寧死弟子手也。臣禮就養有方,有方則隔;弟子無方,無方則親也*6

南懷瑾大師說*5:

他說我與其以君臣的關係,死在臣子的手邊,還不如以師生的關係,死於你們學生的手邊更好些*5

這個話假如沒有到那個位置去體會,是不知道的。我們在歷史上看到過,有些帝王死了好可憐,曾有好幾個帝王死了以後,屍體發臭,生蟲沒人管,幾個兒子,去爭著當皇帝,真還不如一個老百姓。明朝的崇禎皇帝,最後亡國自盡的時候,拿起寶劍要殺公主,公主年紀小,跪下來問自己有什麼罪,皇帝說你沒有罪,錯在作了皇帝的女兒。這便同南北朝時劉宋順帝所說:“願後身世世勿生帝王家。 ”是一個道理。所以一個人死得光明磊落、痛痛快快很難。....倒不如梁啟超說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5 

由這一段,看到孔子思想的通達,他意思說,為什麼死還要擺這種排常第三點,他告訴子路,你怕我死後不得大葬-就是國葬、公葬-得不到你們認為死後的光彩。 我們經常看到生榮死哀四個字,生的時候享盡了榮華,死後的榮耀,就是大家都會哀痛。 可是我們現在到殯儀館弔喪,有許多人在那裡已經沒有哀痛之情了*5

孔子這裡是說,我雖然不得大葬,沒有生榮死哀,予死於道路乎我也沒有慘死,總是壽終正寢。 我們常常看到訃文上有壽終正寢這四個字,但現代往往與事實不符,因為現在的人都是死在醫院,有幾個壽終正寢的? 古代說壽終正寢,是指死在自己的房間裡,斷氣以後,才抬到正門的大廳上,所以是壽終正寢。.... *5

()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1.:又、再的意思*1

我縱使只出小殯,不能出大殯,或者穿衣等一律都不整齊,沒人管,我還不至於死在道上,即使死在道上,也比不合禮強。這等事不必要好看,死了為什麼要好看,難道是拿死人比賽嗎*1

曾子為孔子的學生,臨死時易簀,若死於不合禮上,死也不暝目。黔婁活著的時候,魯國齊國都請他去做官,他都不出去。死的時候,他的妻子不願斜蓋他的被子,雖然被子太短沒法蓋覆全身,也寧可把被子蓋得端端正正*1

吾為你們講艮掛(:),不要你們發展,只要保持常態就可以了。看歷史,漢以後的大儒,即使是朱子等人,他們的學說也受到國家的禁止,因為遭妒忌,所以不看歷史,便不知這些事*1

若縱不得君臣禮葬,有二三子在,我豈復被棄擲於道路乎?言亦必得葬也*6

最後兩段,孔子的意思是說,大家以弟子的身分為我治喪,名正言順,而且親切,何必死於假臣之手。況且縱然沒有家臣為我舉行大葬,我也不會死於道路*2

2.大葬: 謂君臣禮葬(朱熹)*3指大夫的葬禮*7臣禮葬君也。君葬禮大。故曰大葬也*6集解:「孔安國曰,君臣禮葬。」

遵守禮制,是這一章經重要的意義,其他不必詳考。曾子篤學聖人,所以臨終易簀*2

3.死於道路: (朱熹)謂棄而不葬。....范氏曰:「曾子將死,起而易簀。曰:『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無臣之不可為有臣,是以陷於行詐,罪至欺天。君子之於言動,雖微不可不謹。夫子深懲子路,所以警學者也。」楊氏曰:「非知至而意誠,則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無事,往往自陷於行詐欺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之謂乎?*3

 

【白話試譯】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門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負責料理後事),後來,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幹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吧?與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寧可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候下死去,這樣不是更好嗎?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禮來安葬,難道就會被丟在路邊沒人埋嗎?*7  

【評析】

儒家對於葬禮十分重視,尤其重視葬禮的等級規定。對於死去的人,要嚴格地按照周禮的有關規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安葬儀式,違反了這種規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對學生們按大夫之禮為他辦理喪事,是為了恪守周禮的規定*7

子路一種流俗知見,被夫子罵得如此刻毒。今有禪門釋子,開喪戴孝,不知何面目見孔子?不知何面目見六祖?不知何面目見釋迦*4?

參考文獻:

  1. 李雪廬居士 雪廬老人專輯-論語篇《論語講記》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
  2. 李雪廬居士 雪廬老人專輯-論語篇《論語講要》子罕第九www.lbn.nchu.edu.tw/download.php?
  3.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論語集註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zi-han-di-jiu/zh
  4. 蕅益大師全集【論語點睛】http://www.donglin.org/wk/zhushu/zhu_09/019/019-7.htm#論語點睛補註上
  5. 南懷瑾 論語別裁http://www.buddha.twmail.cc/share/viewthread.php?tid=616
  6. 論語集解義疏http://www.minlun.org.tw/2pt/2pt-2-1/9.htm
  7. 經學頻道 http://zhonghuawm.com/contenth0dao227
  8. 果如法師交念佛禪 2015 佛陀教育基金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5361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