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28 19:30:44瀏覽1814|回應0|推薦12 | |
論語泰伯篇21章 禹,吾無閒然矣 達道講師班2015 12 27 Morgan心得與整理 楔 子 儒、道、釋三教創始者,都是聖人。在究竟上,儒家孔子談「仁」,道家老子談「道」,而佛家釋迦牟尼談「性」,其實談的都是同一樣東西,就是本然存在,光明澄然,不生不滅的本性、佛性。 孔子被尊稱為孔聖人、至聖先師,是見性、成道者;故研讀其論語,需先就世間法,來研討孔子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修身與養性之論述;而修行(道)人,則更宜以出世間法,來探究其修持方法,才不枉讀一部論語。 ◎第二十一章 子曰:禹,吾無閒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導言】 為了編輯的原故,說過了堯舜,接著說禹*1。 此美禹也*4。正義曰:此章美夏禹之功德也*9。 傳:大禹嚴格要求自己,過著儉樸的生活,而把精力與財力用之於公共事務上*7。 《時空背景》 【本章重點】 一、禹,吾無閒然矣。 二、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前言、綜論】 雪公師說: 孔子讚美禹王的功德,表示對禹最感滿意,所以說:「禹,吾無閒然矣。」接之便舉事實*2: (一)禹王自己飲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則必豐富,這是致孝; (二)平常他只穿粗惡的衣服,然而朝衣則講究華美,這是恭敬群臣; (三)他不注重自己的宮室,所以宮室很卑,而盡力來為農民辦理溝洫水利,以利農田,這是厚愛百姓*2。 孔子說了這些事實以後,再加重其詞的說一句「禹,吾無閒然矣」*2。 皇疏引李充曰:「季世僻王,肆情縱欲,窮奢極侈麗。厚珍膳而簡偽乎享祀。盛纖靡而闕慢乎祭服。崇臺榭而不恤乎農政。是以亡國喪身,莫不由乎此矣。於有國有家者,觀夫禹之所以興也,覽三季之所以亡,可不慎與。*2」 「子曰:禹,吾無閒然矣」者,閒謂間廁。孔子推禹功德之盛美,言已不能複間其間也*9。 (一)「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者,此下言其無間之三事也。菲,薄也。薄己飲食,致孝鬼神,令祭祀之物豐多絜靜也*9。 (二)「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者,黻冕,皆祭服也。言禹降損其常服,以盛美其祭服也*9。 (三)「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者,溝洫,田間通水之道也。言禹卑下所居之宮室,而盡力以治田間之溝洫也*9。 以常人之情,飲食務於肥,濃禹則淡薄之;衣服好其華美,禹則粗惡之;宮室多尚高廣,禹則卑下之。飲食,鬼神所享,故雲致孝;祭服備其采章,故雲致美,溝洫人功所爲,故雲盡力也*9。 「禹,吾無間然矣」者,美之深,故再言之*9。 【大意、背景】 (一)世間法 *如此,方無閒然。為君者,可弗思乎*11。 *薄己厚人,一者讓人覺得被尊重、舒泰,二者對己而言,合乎自然,合乎天道,生活怡然自得。 (二)出世間法: 從本章演紳出兩個重點,即「我」、「欲」。修道人,生活簡約,也就是欲望減少,起心動念、偏離本性的機會就少了,成道、證道的機會就變多了。佛說八大人覺經說:「多欲為苦。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又無法、無我,當把「」「我」、「我執」放下時,就是楞嚴經所說:「狂心頓歇,些即菩提」,佛性自顯了! 在黃檗斷際禪師之「宛陵錄」中說道(唐裴休集)*12深值修行人參考,透錄如下: (註:唐代有一禪師,因為曾給登基之前曾做小沙彌的皇帝三掌,被稱為「斷了陛下三際」,而得到「斷際這個古怪的諡號」。他就是以臨濟棒喝的臨濟宗開創者臨濟義玄的師父黃檗希運禪師,其承繼馬祖道一的大機大用,下起臨濟宗峻烈之宗峰。他德禪法精神在於「心即是佛」、「無心是道」*13。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 【一、道在心悟,豈在言說*13】 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道在心悟,豈在言說?言說只是化童蒙耳。 問:如何是佛? 師云:即心是佛,無心是道。 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虛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不用別求,有求皆苦。設使恒沙劫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 【二、本來是佛*13】 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所以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但識自心,無我無人,本來是佛。 問:聖人無心即是佛,凡夫無心莫沈空寂否? 師云:法無凡聖,亦無沈寂。法本不有,莫作無見。法本不無,莫作有見。有之與無,盡是情見,猶如幻翳。 【三、見機妄見*13】 所以云:見聞如幻翳,知覺乃眾生。祖師門中只論息機忘見,所以忘機則佛道隆,分別則魔軍熾。 問:心既本來是佛,還修六度萬行否? 師云:悟在於心,非關六度萬行。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生邊事。設使菩提真如實際解脫法身,直至十地四果聖位,盡是度門,非關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但無生死煩惱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 【四、即性即心*13】 所以道:「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從佛至祖,並不論別事,唯論一心,亦云一乘,所以十方諦求更無餘乘。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所以此意難信。達摩來此土,至梁魏二國,秖有可大師一人,密信自心,言下便會,即心是佛,身心俱無,是名大道。大道本來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所以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 問:佛度眾生否? 師云:實無眾生如來度者,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佛與眾生皆不可得。 云:現有三十二相及度眾生,何得言無? 師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註:金剛經) 佛與眾生盡是汝作妄見,只為不識本心,謾作見解。纔作佛見便被佛障,作眾生見被眾生障,作凡作聖作淨作穢等見,盡成其障,障汝心故總成輪轉。猶如獼猴放一捉一無有歇期。 一等是學,直須無學,無凡無聖,無淨無垢,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聽汝學得三乘十二分教,一切見解總須捨卻。所以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寢疾而臥,秖是不起諸見,無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脫三界凡聖境域,始得名為出世佛。 所以云:稽首如空無所依出過外道,心既不異,法亦不異,心既無為法亦無為,萬法盡由心變。所以我心空故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盡十方空界同一心體。心本不異法亦不異,秖為汝見解不同。 所以差別,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十方諸佛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秖是一心實無異相,亦無光彩,亦無勝負,無勝故無佛相,無負故無眾生相。 云:心既無相,豈得全無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度眾生耶? 師云:三十二相屬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八十種好屬色,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五、惟此一乘道*13】 問。佛性與眾生性,為同為別? 師云:性無同異。若約三乘教,即說有佛性有眾生性,遂有三乘因果,即有同異;若約佛乘及祖師相傳,即不說如是事,唯有一心,非同非異,非因非果,所以云唯此一乘道,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問:無邊身菩薩,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 師云:實無可見。何以故?無邊身菩薩便是如來,不應更見。秖教爾不作佛見不落佛邊,不作眾生見不落眾生邊,不作有見不落有邊,不作無見不落無邊,不作凡見不落凡邊,不作聖見不落聖邊。 但無諸見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外道者樂於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註:金剛經)。 所以云:彌彌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如即無生,如即無滅,如即無見,如即無聞,如來頂即是圓見,亦無圓見故不落圓邊。 所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權以虛空為喻,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等間無事莫強辯他境,辯著便成識。 所以云:圓成沈識海,流轉若飄蓬,秖道我知也學得也契悟也解脫也有道理也。強處即如意,弱處即不如意,似者箇見解有什麼用處。我向汝道,等閑無事莫謾用心,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所以內見外見俱錯。佛道魔道俱惡。 所以文殊暫起二見,貶向二鐵圍山;文殊即實智,普賢即權智,權實相對治究竟亦無權實,唯是一心。 心且不佛不眾生無有異見,纔有佛見便作眾生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便成二鐵圍山,被見障故。 【六、不假修成,不屬漸次*13】 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無明,不是暗故無暗,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入我此宗門,切須在意如此。見得名之為法,見法故名之為佛,佛法俱無,名之為僧,喚作無為僧,亦名一體三寶。 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應無所求。不著佛求故無佛,不著法求故無法,不著眾求故無僧。 問:和尚見今說法,何得言無僧亦無法? 師云:汝若見有法可說,即是以音聲求我(註: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若見有我即是處所,法亦無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師云:付此心法時,法法何曾法,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實無一法可得名坐道場,道場者秖是不起諸見。 悟法本空,喚作空如來藏,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若得此中意,逍遙何所論? 問:本來無一物,無物便是否? 師云:無亦不是,菩提無是處,亦無無知解。(註:無「有」亦無「無」) 問。何者是佛? 師云: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故云:即心是佛,若離於心別更無佛。 云:若自心是佛,祖師西來如何傳授? 師云:祖師西來唯傳心佛,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心心不異故名為祖,若直下見此意,即頓超三乘一切諸位,本來是佛不假修成。 云:若如此,十方諸佛出世說於何法? 師云:十方諸佛出世,秖共說一心法,所以佛密付與摩訶大迦葉(註:拈花微笑公案)。此一心法體,盡虛空遍法界,名為諸佛理論。這個法豈是汝於言句上解得他,亦不是於一機一境上見得他,此意唯是默契得,這一門名為無為法門,若欲會得但知無心,忽悟即得;若用心擬學取,即轉遠去。若無岐路心一切取捨心,心如木石,始有學道分。 【七、妄本無體*13】 云:如今現有種種妄念,何以言無? 師云:妄本無體,即是汝心所起。汝若識心是佛,心本無妄,那得起心更認於妄?汝若不生心動念,自然無妄。所以云(註:楞伽經、大乘起信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八、莫頭上安頭*13】 云:今正妄念起時,佛在何處? 師云:汝今覺妄起時,覺正是佛,可中若無妄念佛亦無。何故如此?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二鐵圍山。 云:今正悟時,佛在何處? 師云:問從何來?覺從何起?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加嘴,但莫生異見,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總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來是汝箇自己,何處有許多般?心外無法滿目青山,虛空世界皎皎地,無絲髮許與汝作見解。所以一切聲色是佛之慧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為物之故有其多智,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嘗說著一字。 云:若如此,何處是菩提? 師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九、如何發菩提心*13】 云:如何發菩提心? 師云:菩提無所得。爾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佛即與我授記。明知一切眾生本是菩提,不應更得菩提,爾今聞發菩提心,將謂一箇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任爾三秖劫修,亦秖得箇報化佛,與爾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故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 問:本既是佛,那得更無四生六道種種形貌不同? 師云: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秖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 問:諸佛如何行大慈悲,為眾生說法? 師云:佛慈悲者無緣,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見有佛可成;悲者不見有眾生可度。其所說法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這個法若為道我從善知識言下領得,會也悟也這個慈悲;若為汝起心動念學得他見解,不是自悟本心,究竟無益。(註: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問:何者是精進? 師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強精進。纔起心向外求者,名為歌利王愛游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 問。若無心行此道得否? 師云:無心便是行此道,更說什麼得與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忘心自滅,無復可追尋。 【十、如何出三界*13】 問:如何是出三界? 師云: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如來出世為破三有,若無一切心,三界亦非有,如一微塵破為百分,九十九分是無,一分是有,摩訶衍不能勝出,百分俱無,摩訶衍始能勝出。 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摩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 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有而不可見,故祖師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若不應緣之時,不可言其有無;正應之,亦無蹤跡。既知如此,如今但向無中棲,即是行諸佛路,(註:金剛經)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眾生輪迴生死者,意緣走作心,於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 淨名云: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禦其心,然後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獄六道修羅,盡由心造。 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爾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 【十一、終日任運騰騰13】 志公云:本體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識自心,息卻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 淨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臥,心不起也。如今臥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 如今若心裏紛紛不定,任爾學到三乘四果十地諸位,合殺秖向凡聖中坐,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墮,卻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 志公云: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爾爾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 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是隨意而生。經云:「菩薩有意生身是也」。 忽若未會無心,著相而作者,皆屬魔業,乃至作淨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會此意,何用區區?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心裏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捨卻。淨名云:「除去所有。」法華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糞。」秖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又云:「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并不停留一法。故經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交涉。或作一機一境揚眉動目,秖對相當便道契會也,得證悟禪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無所知對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歡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懷惆悵,如此心意學禪,有何交涉?任汝會得少許道理,即得個心所法,禪道總沒交涉。 所以達摩面壁,都不令人有見處,故云妄機是佛道,分別是魔境。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虛空,虛空本來無大無小,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絕纖毫的量是無依倚無粘綴,一道清流是自性,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珍重。 師一日上堂,開示大眾云: 預前若打不徹,獵月三十夜到來,管取爾熱亂。有般外道纔見人說做工夫,他便冷笑,猶有遮箇在。我且問爾,忽然臨命終時,爾將何抵敵生死?爾且思量看,卻有個道理,那得天生彌勒自然釋迦。 有一般閑神野鬼,纔見人有些少病便與他人說。爾只放下著,及至他有病,又卻理會不下,手忙腳亂,爭柰爾肉如利刀碎割做,主宰不得。 萬般事須是閑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腳不辦。遮場狼藉,如何迴避前路黑暗?信采胡鑽亂撞,苦哉苦哉!平日只學口頭三昧,說禪說道,喝佛罵祖,到遮裏都用不著,平日只管瞞人,爭知道今日自瞞了也,阿鼻地獄中決定放爾不得。而今末法將沈,全仗有力量,兄弟家,負荷續佛慧命莫令斷絕。今時纔有一個半個行腳,只去觀山觀景,不知光陰能有幾何?一息不回便是來生,未知甚麼頭面?嗚呼!勸爾兄弟家,趁色力康健時,討取個分曉處,不被人瞞底一段大事。 遮些關棙子,甚是容易,自是爾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只管道難了又難好,教爾知那得樹上自生底木杓,爾也須自去做箇轉變始得。 若是箇丈夫漢,看箇公案,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云:「無。」但去二六時中看箇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阿屎放尿處,心心相顧,猛著精彩,守箇無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頓發,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便會開大口。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到這裏說甚麼閻羅老子千聖尚不柰爾何!不信道,直有遮般奇特,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 頌曰: 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釋義、綜釋】 ○禹,吾無閒然矣 ◆無間然: ▲閒: 去聲*5*8,讀監音*2,猶非也*5,罅隙也,謂指其罅隙而非議之也*8。當非議的非字講。孔子美禹之徳美盛;而我不知何以厝於非矣*4。 雪公說: 無閒然,是無可非議的意思*2。 孔子說,說到禹,吾無閒然矣。有閒是還有不圓滿,若是無間,便是沒有不圓滿的*1。 你們必須先預習,其次是複習,若不預習、複習,不知其中的曲折,只聽吾講說而已,遇到事情懂得變化就少了*1。 孔子對禹沒話講,禹極為圓滿。聖人對人誰毀誰譽,說出來的是毀少譽多。孟子批駁人最多,批駁揚墨,墨子書裡有非儒篇,這是造因,孟子罵他是禽獸也。從前人對孟子也有不滿,所以因果都有報應,起貪瞋癡都是對因果不信,是最大的愚癡*1。 郭象曰:舜禹相承,雖三聖故一堯耳,天下化成則功美漸去,其所因循常事而已,故史籍無所稱,仲尼不能閒,故曰:禹吾無間然矣。 李充曰:夫聖徳純粹,無往不備,故堯有則天之號;舜稱無爲而治。又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弗與焉,斯則美聖之極名,窮理之高詠矣。至於此章。方復以事跡歎禹者,而豈徒哉,蓋以季世僻王,肆情縱欲,窮奢極侈,麗厚珍膳而俺簡僞乎享祀;盛纖靡而闕慢乎祭服;崇臺榭而不恤乎農政。是以亡國喪身,莫不由乎此矣。 於有國有家者,觀夫禹之所以興也,覽三季之所以亡。可不愼與。 ○菲飲食而致孝鬼神 此以下皆是禹不可閒之事也。其有三事:一是飲食,飲食為急,故最先也;二是衣服,衣服緩於飲食,故為次也,衣服,常服*5;三是居室,居室緩於衣服,故最後也*4。 ◆菲: 音匪*5*8。薄也*4*8。禹自所飲食甚自麤薄,而祭祀牲牢極乎豐厚,故云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也*4。 ◆致孝鬼神,謂享祀豐潔 *5。 食是人生最大的事,其次為衣服。禹一生菲飲食,菲,薄也,飲食很節約。可是對鬼神祭祀,盡上全力,供品致潔豐盛,一點也不苟且,能致上最誠的孝心。非其鬼而祭之是諂也,這裡是祭天、祭祖等等*1,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禹又自常衣服甚自麤惡,而祭祀之服大華美也*4。飲食供鬼神,故云孝;祭服供自己身,故云美也*4。 ◆黻冕: ▲黻:讀服音,音弗*5*8。古時天子臨朝或祭祀,所穿的禮服名為黻*2。蔽膝也,以韋為之*5*8。黻是十二章最下爲卑。 ▲冕:所戴的禮帽名為冕*2,冠也*5,冕是首服爲尊*4。卑尊倶居。中可知也*4皆祭服也*5*8。 因禮服的上衣下裳繡以日、月、星辰、宗彝、黻冕等十二種文采,詳見尚書益稷篇。名為十二章*2: 黻是用兩個己字相背而成,一個己字繡成青色,一個己字繡成黑色,黑與青相次而成黻文。黻在十二章最後,因此就以黻字代表禮服*2。 一云:黻非服章,政是黻之服也,舉此則正服可知也*4。 ○注「孔曰:損其常服,以盛祭服」 *9。 ○正義曰:「鄭玄注此雲:“黻,是祭服之衣。冕,其冠也。《左傳》“晉侯以黻冕命士會」亦當然也。黻,蔽膝也。祭服謂之黻,其他謂之韠,俱以韋爲之,制同而色異。 韠,各從裳色。黻,其色皆赤,尊卑以深淺爲異,天子純朱,諸侯黄朱,大夫赤而已。大夫以上,冕服悉皆有黻,故禹言黻冕。《左傳》亦言黻冕,但冕服自有尊卑耳。《周禮·司服》雲:「王之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9」。 「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群小祀則玄冕。」「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左傳》士會黻冕,當是希冕也。此禹之黻冕,則六冕皆是也*9。 穿衣,指平素所穿的衣服不好,治水時就跟工人穿得一樣破爛。一個是祭祀,一個是上朝,兩件不同的事。大禹一上朝,公家的事一點也不隨便。黻冕,黻有二種解釋,今日之下也沒有了,從前的衣裳有十二章,上六,下六,日、月、星辰為三,又有龍、雲等,黻是在右下最後一章,冕是頭上所戴的冠。黻另一個意義為護膝,都在腿上。但是這二種解釋那一種是對的?這不可一定*1。 我們參加紅白事,穿整齊是恭敬人,禮就是何者該辦,何者不該辦。「寧要大家奴,不要小家女」,因為小家女所見的世面小,很難改正;大家奴見的世面多,改一改便會應對正了。昔日,大家庭的奴才,都懂規矩,所以科舉高中時找來當差的很多,而且願意找有年紀的。例如古人送客時,一到轎前,主人便快速回頭,恐怕客人不上轎﹔客人既上了轎,當差的懂規矩,迅速就走,恐怕主人多等。再者,同機關當官的,彼此熟悉,不能互相收編對方的當差者﹔必得轉到不認識的地處學了三個月,再用他,這樣就可以了*1。 ○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溝洫:古時井田制,井間有灌溉水溝,大溝名為洫,呼域反*5*8。溝洫代表農田水利*2。溝洫田土通水之用也*4。田間水道,以正疆界、備旱潦者也*5*8。 ○正義曰:“方里爲井,井間有溝,溝廣深四尺。十里爲成,成間有洫,洫廣深八尺”者,案《考工記》:“匠人爲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爲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九夫爲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爲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爲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鄭注雲:“此畿内采地之制。九夫爲井。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采地制井田異於鄉遂及公邑。三夫爲屋。屋,具也。一井之中,三屋九夫,三三相具以出賦税。共治溝也,方十里爲成,成中容一甸,甸方八里出田税,緣邊一里治洫。方百里爲同,同中容四都六十四成,方八十里出田税,緣邊十里治澮。”是溝洫之法也*9。 ◆卑宮室:禹自所居,土階三尺,茅茨不剪,是卑宮室也。而通達畎畝以利田農,是盡力溝洫也。 對於衣、食、住,禹王是吃一輩子的苦,住卑矮的宮室。從前是井田制度,田中的小溝為溝,洫為大溝。大禹對於人民的田地,百姓所幹的事,非常講究,盡力將錢用在田地上,這是愛民還是不愛民*1? ○禹,吾無間然矣。 孔子再加重其詞,慎重慎重,叮嚀囑咐,說「禹,吾無間然矣」*1。美禹既深,故重云無間然矣*4。 或豐或儉,各適其宜,所以無罅隙之可議也,故再言以深美之*5*8。 ○楊氏曰:「薄於自奉,而所勤者民之事,所致飾者宗廟朝廷之禮,所謂有天下而不與也,夫何間然之有。」*5*8 以上幾章,都是講三代的聖王*1。 下一章,注解官司也不少,緣於不識字的原故。你們還必須應當知道,錯的都是如程朱等的人,他們尚且如此,所以切莫外表恭敬而內心驕傲*1。 【白話試譯】 孔子說:“對於禹,我無可指責。他自己飲食淡薄,而對鬼神極其虔誠;自己衣著粗劣,而祭祀禮服極其華麗;自己居室簡陋,而盡力量開挖溝渠。對於禹,我無可責。*7” 參考文獻: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