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泰伯篇16章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不知矣
2015/11/13 08:56:38瀏覽3061|回應0|推薦12

論語泰伯篇16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不知矣

2015 10 18 Morgan心得與整理

  

儒、道、釋三教創始者,都是聖人。在究竟上,儒家孔子談「仁」,道家老子談「道」,而佛家釋迦牟尼談「性」,其實談的都是同一樣東西,就是本然存在,光明澄然,不生不滅的本性、佛性。

孔子被尊稱為孔聖人、至聖先師,是見性、成道者;故研讀其論語,需先就世間法,來研討孔子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修身與養性之論述;而修行()人,則更宜以出世間法,來探究其修持方法,才不枉讀一部論語。

◎第十六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重點

一、狂而不直,

二、侗而不愿,

三、悾悾而不信,

大意

一、修心身養性之道也! 傳:小人的行為,常常表裡不如一,表面一套,內心一套*7此章歎時世與古反也*4

二、孔子感嘆當時的社會,一般人的思想與個人的修養,犯了三個大毛病。這三個大毛病,不止是孔子當時的社會如此,在我們看來,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有,尤其現在看來,格外同意孔子的這三句話*3正義曰:此章孔子疾小人之性與常度反也。狂者,進取宜直,而乃不直。侗,未成器之人,宜謹願,而乃不願。悾悾,愨也,謹愨之人,宜信,而乃不信。此等之人,皆與常度反,我不知之也*9

許多人,「狂而不直」,「狂」本來不是壞事,孔子也欣賞狂狷之士,雖然還不夠標準,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成為君子,都成為聖人。因此退而求其次,至少是狂、是狷,還有可取之處*3

「狂」就是豪邁慷慨,心地坦然,交朋友,不對就是不對,說了他,他並不恨你,這類的典型為狂*3 

 「狷」,毫不茍取,不義之財一點都不要,不合理的事情絕不做,很保守,個性獨立而很有道德修養為狷。孔子認為假使沒有君子之人,那麼狂與狷這兩種也不錯*3

故需,狂而直,侗而愿,悾悾而信,則不離正道也。

釋義

一、「子曰:狂而不直,」

狂而不直

△狂:心很直爽,心直口快(:如從八字學來說,則屬金命之人都是如此;此容易造口業,得罪別人而不自知),心中不會勾勾道道,不該說的也會說,這樣的狂者是好的*1用行宜其直趣無廻,不俟於善惡,而當時狂者不復直也,故下卷則雲:「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4

*狂而直:孔安國以《子路》篇「狂者進取」解釋,狂人應當正直。直是如對十目所視,心中沒有隱私,這樣的狂者,可取*2孔曰:「狂者,進取宜直。」*9

*狂而不直:其心迴邪,則必危害人群*2,偏離正道,便無可取了。人為害社會就對不起社會。佛家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見下附);儒家范仲淹到了夜晚,自己反省今天的工作若不及所得的俸祿,便睡不著覺。若出這等人,就能使世間得到安穩*1

:○百丈懷海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喝三日聾 禪宗公案】*29

有一天,馬祖大師把禪床的拂塵子豎在懷海禪師面前。

懷海禪師看了一下說道:「正此用!離此用!

馬祖大師一聲不響又把拂塵子放回原處,並問懷海禪師說:「你以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意為將來如何傳法。

懷海禪師也照著馬祖大師的做法,豎起拂塵子,

馬祖大師反過來也說:「正此用!離此用!」

懷海禪師便把拂塵子放回原處,

馬祖大師大喝一聲,害得懷海禪師三天耳鳴不已,懷海禪師也因此豁然開悟,從此作此獅子吼,威震四方*29


懷海禪師在馬祖大師去世後,先在石門山馬祖塔旁住茅廬修行,後來到洪州新吳(在今江西省奉新縣)大雄山修行傳法。這座山差不多有一百丈高,所以又稱百丈山,懷海禪師來到這裡以後,許多慕道者絡繹於途,因此懷海禪師又被稱為「百丈禪師*29

有一次,懷海禪師上堂說法:

有人問什麼是「大乘頓悟法門?

他對大眾開示說:「汝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莫緣念,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所辨別,心無所行……大師認為:一切皆無求,也不守此無求,也就是對「無求」也無求。

懷海禪師說法完畢,大眾都準備離開時,禪師便承襲馬祖禪法-用喝、打、手勢,來應機啟發大眾開悟的方式-於是大聲吼一句:「是什麼呢?」眾人一驚,紛紛回過頭來,一瞬間離言絕慮有些人就在懷海禪師獨特的「百丈下堂句」中開悟了*29

(二)【一句法語度野狐公案】*29

百丈禪師上堂說法時,總有一名老人跟著大眾進入法堂聽講。有一天,大眾散去了以後,這名老人逗留著不肯離去。

百丈禪師問他:「你是什麼人?」

老人回答:「過去迦葉佛時,我曾經住在這山裡,有人問我:『大修行的人還會不會落入因果輪迴?』我回答他:『不落因果』。從這以後,我五百世都墮入野狐身。現在請和尚告訴我應該如何回答!」

百丈大師說:「不昧因果。」

老人聽了以後馬上開悟,便向大師禮拜說:「我可以脫離野狐狸的身體了,我住在山的那頭,請您按照亡僧的儀式埋葬我。」

爾後,果然在後山的洞中,找到野狐狸的屍體*29

: 不昧因果:大修行人,深明因果,承擔過去因果,輪迴三界,心不執著煩惱,在因地中部斷種下善因,不愚昧闇鈍,清楚明白做主,而非脫離因果法則(因果昭彰,絲毫不爽;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不適不報,時間未到)


()制定清規*29

佛教傳入中國四百年後,達磨祖師才到東土,禪宗歷代祖祖相傳,均是以心印心,以道相授;或岩居穴處,或寄居律寺,還沒有叢林住持之名。懷海禪師有鑒於禪宗的弘揚已經漸漸受到重視,弘化層面也愈來愈廣,上至君相王公,下至儒者百姓,莫不傾心歸附,習禪出家徒眾也愈來愈多。因此,懷海禪師繼開創叢林的馬祖大師之後,即立下一套有系統的「百丈清規」【註】。

懷海禪師在百丈山,自立禪院,制訂清規,率眾修持,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每日除了領導大眾修行之外,還親執勞役,勤苦工作,堅持自食其力。

晚年時,徒眾不忍年邁的師父仍然做粗重的工作,於是懇請懷海禪師不要隨眾出坡,但是懷海禪師以「吾無德,焉可勞於人」婉拒,弟子只好密收懷海禪師所用的扁擔、鋤頭等農具。沒想到懷海禪師因此不飲不食,弟子們只好將農具還給懷海禪師,讓他隨眾作務。這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成為叢林的千古楷模*29


 侗而不愿

△侗: 侗,音通*1*5*8謂籠,未成器之人也*9幼稚無知*7,無知貌*5*8是愚的意思*2愚魯的人,呆頭呆腦,這是敦厚的人*1

   △愿: 謹厚也*5*8*9樸實*7是謹慎*2人幼未成人者(未成器之人也*9),情性宜謹愿,而當時幼者亦不謹愿也。謹愿,無情愿貌也*9小心謹慎,若呆而謹慎,也有用*1。俗佸說:「十個瘦子九個貧,就怕瘦子沒精神﹔十個胖子九個富,就怕胖子無屁股」,禹王就很瘦,卻一團精神。胖子要是再輕佻不穩重,就不得了了,瘦者多沒有富相,就怕沒有精神。愚人有愚人的用處,看門就把門看好。若呆頭呆腦,愚而好自用,不聽人的建議,自己喜好出主意,這就難辦了*1

從出世間法來說,=+心,直心、本性也。

不愿:便是愚而好自用,那就壞事了*2

侗而不愿」,看起來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樣子,但一個人貌似忠厚,而心裡鬼主意蠻多,並不是真正的厚道*3侗而愿,例如擔任看門工作,能夠小心看守,也好*2

悾悾而不信

△悾悾:音空*5 ,誠懇貌*7,無能貌*5*8誠實貌。若像個誠實的樣子,卻不說實話,這是「色莊者乎」*1包曰:悾悾,愨也,宜可信*9悾悾,看起來,很老實,應該說實話,然而此人居然不講信用,詐欺,豈不可怪*2

從出世間法來說,,直心已空,直心是道場;是正信;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華嚴經),本性自顯。

悾悾而不信:有許多人自己是空空洞洞的,卻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自己,只是空空洞洞,莫名其妙的作一輩子人。

吾不知之矣

吾不知之」,甚絕之之辭,亦不屑之教誨也*5*8我就不懂了,孔子有修養才說這個話*1,「我不知道」。

孔子說:「我不瞭解他們」,語氣溫和。但是這些人應該自省。如遇這三種人,只可遠之,不可疾之已甚。疾甚,則必促其作亂*1

三句以後,這是孔子的結語*1孔子要教化人,像這三種人便不能受教化*1蘇氏曰:「天之生物,氣質不齊。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則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馬之蹄齧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馴。有是病而無是德,則天下之棄才也。*5*8」孔曰:「言皆與常度反,我不知之。*9

吾不知之矣這三種人都是反乎常情者,難以教化*1孔子說有這三種人,我不知道這個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子。這三句話,也就是孔子當時看時代在變亂中,多半是這一類的人:狂而不能直,老實相而內心並不厚道;再加上非常淺薄,淺薄到沒有內容,還不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又不好好求學。因此孔子很感嘆。事實上一個亂離的社會,這都是必然的現象。我們今天處於這個時代,看到一些人物,也有孔子同樣的感嘆:「吾不知之矣這句話很幽默,意思是說實在不知道這部歷史將變成什麼樣子*3

這三條要自我反省,狂就要直,侗就要願,倥倥就要信。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交朋友若有這三種人,要敬而遠之,若疾之已甚,亂也*1

【白話試譯】

 孔子說:(有的人*7)狂妄而不正直,(幼稚*7)無知而不謹慎,表面上誠懇而不守信用(卻不誠實*7),我真不知道有的人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3 (我是不理解他們的*7)

【演繹】

一、孫老師*16

這章是孔子感嘆當時的人已經落入不正常的狀態,實在要不得。

孔子感嘆地說:「狂妄自大而不正直,還未成器就已經沒有志向,自己無能還不相信別人,我真搞不懂這些人想要怎樣!

()這章的第一句「狂而不直」在其他章節都有類似的討論,所以問題不大。「侗而不愿」及「悾悾而不信」則都只在此處出現,甚至其他先秦兩漢文獻都沒這樣的用語,所以需要解釋。

()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這些關鍵字的解釋呈現一種「解釋上的斷裂」:

」是「未成器之人(孔安國、皇侃、邢昺),朱子的解釋不同,說是「無知貌」。

」則都是「謹愿(孔安國、皇侃、邢昺)或「謹厚(朱子)或「(鄭玄),也就是「忠厚老實」。

悾悾」,是「(音雀)(孔安國、皇侃、邢昺),就是「誠懇」,朱子卻說是「無能貌」。

孔子經常拿「」和「簡」或「」對舉(〈公冶長22〉和〈子路21),這些人雖然「斐然成章」﹝耀人的表現﹞,但是兩者都不是「中庸之道」,「」者「太過」,「簡」者或「」者「有所不及」。

如果單舉「」一字,則是因為「好剛不好學」的流弊所造成的(〈陽貨8)。孔子也比較過古今的「狂」:「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陽貨16)。簡單說,都是過激、沒有以禮節制的行為。孔子這裡隱含著「狂」而且「直」是比較好的狀況,雖然這也不是最上乘,因為「直」還是要有「禮」節制才是「中庸之道」,否則「直而無禮則絞」,常會讓人受傷(〈泰伯2)。孔安國的解釋是「狂者進取,宜直也」。

1.侗而不愿」,皇侃承繼孔安國的解釋說:「人幼未成人者情性宜謹愿,而當時幼者亦不謹愿也」。我覺得如果「侗」是「未成年之人」或「無知」,則「愿」恐怕可以從「誠懇」或「無知」引申到「志于學」(〈為政4)。孔子一定是感嘆:「少不學,老何為?」

2.悾悾而不信」,皇侃承繼孔安國的解釋說:「野慤之人宜可信,而于時野慤者皆詐詭,不復宜可信」。這裡把「信」講成是別人對這些「悾悾者」的信任和信賴。可是我覺得應該是反過來解釋:「這些悾悾者誠懇或無能,還不能相信別人」這才是孔子感嘆之處。

()吾不知之矣」,解成「我不能知測」(皇侃),劉寶楠說「夫子於失常度之人,不能知之」,似乎不妥。朱子解成「甚絕之之辭,亦不屑之教誨也」,這樣的解釋不就打臉孔子自己說的「有教無類」?黃懷信認為是「不知其故,無奈之辭」,似乎也不妥適,孔子當然希望這樣的人能走「中道」來矯正這些狀況,怎麼會不知道原因或不知道該怎麼辦呢?我覺得應該是孔子認為這些人自滿於現狀,不願意改變,不願意學,又不相信別人,這樣是行不通的。

二、光明社區*17

狂者進取。侗為未成器之人。悾悾為謹愨之人,亦即謹慎誠懇之人。

進取者宜取直道,但他不正直,違反中庸之道。

未成器之人宜處事謹慎但他不謹慎,違反中庸之道。

謹愨之人亦即謹慎誠懇之人應該守信但他不守信,違反中庸之道。

而這些,都是惡德,所以孔子不知道這些人該怎麼樣,所以有了「我不知這樣的人了唉。」的慨歎!

參考文獻:

  1. 李雪廬居士 雪廬老人專輯-論語篇《論語講記》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泰伯第八

  2. 李雪廬居士 雪廬老人專輯-論語篇《論語講要》http://www.dfg.cn/big5/chtwh/ssjz/63-lunyu-tb.html

  3. 南懷瑾 論語別裁(讀書網) 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150/1037300.html(http://www.shixiu.net/nanshi/zhuzuo/lybc/4195.html)

  4. 論語集解義疏http://www.minlun.org.tw/2pt/2pt-2-1/8.htm

  5.  四書章句集注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tai-bo-di-ba/zh

6. 商都網文化頻道http://cul.shangdu.com/chinacul/20141117/278_5956258_8.shtml

7.經學頻道 http://zhonghuawm.com/contentldjb0893

8.朱熹論語集註 http://www.ziyexing.com/files-5/kongzi/lunyu-08.htm

9.論語註疏卷八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76585

10. 四書集註http://www.dfg.cn/big5/chtwh/ssjz/10-lunyu-tb.htm

11.佛緣網站 http://bbs.foyuan.net/thread-252634-1-1.html

12.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91362.htm

13. 邱德修 http://www.hfu.edu.tw/~lbc/BC/3RD/BC0325.HTM

14. 蕅益大師全集【論語點睛】http://www.minlun.org.tw/2pt/2pt-2-3/1-08.htm

15. 原佛子心樂園----訓文、古文賞析 http://blog.xuite.net/tanshannw/twblog/153421724

16.孫老師說論語 http://fongyuanfans.blogspot.tw/2015/03/16.html

17.光明社區 http://bbs.gmw.cn/thread-134853-1-1.html

18.佛學問答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qanda/Q7/q7-59.htm

19.蘋果日報 2014 10 22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122/36223161/

20.東森新聞 2014 12 07 http://news.ebc.net.tw/apps/newsList.aspx?id=1417919915

21.佛光大辭典 http://reffaq.ncl.edu.tw/hypage.cgi?HYPAGE=faq_detail.htm&idx=162

22. 淨空法師 http://www.dizang.org/wd/cj/110.htm

23. 不可貢高我慢2014妙法蓮華經淺釋-全七卷的評論http://book.douban.com/review/6735476/

24. 中時電子報 壓力大? 北市府前8 6百多人申請退休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1000129-260205

25.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ry/1/1236402

26.三立新聞網 換新首長爆退休潮?北市府人數六都之冠 柯文哲這樣回應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9499

27. 八正道 http://www.ctworld.org.tw/meditation/02_a09.htm

28.元音老人 恆河大手印

29.中台世界 禪宗祖師-百丈懷海 http://www.ctworld.org.tw/chan_master/east014-0.htm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3362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