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19 12:02:56瀏覽527|回應0|推薦0 | ||||||||||||||||||
知性生活,歡喜修行(序列三) 火 燒 功 徳 林5-3 Morgan 2015 09 16 講於達彌儒道台北市議會大班法會 三、【禪宗公案五-達摩與梁武帝-論有無功德】 一、〇達摩與梁武帝因緣,在景德傳燈錄內原文為*16: 祖(達摩),南天竺香至王三子也,姓剎利。初,王供養般若多羅,因試以寶珠;祖發明心地,般若遂付法。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花開世界起。」祖得法,久之,念震旦緣熟,航海來梁*16。 抵廣,刺史蕭衍表聞武帝,乃詔見*16。 梁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祖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祖曰:「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祖曰:「不識。」 帝不領悟。 祖由此渡江涉魏,至嵩少。後得神光,授以大法,乃偕徒往禹門千聖寺。坐化,葬熊耳山。唐代宗諡圓覺大師,塔曰空觀*16。 四、在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惠能特深論此公案: 甲、《經文》公(韋刺史)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19 【釋義】(以下之釋義主引用惟覺老和尚講述六祖壇經,原文請看網站) 一、『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 「我這一生修建寺廟、度人出家、供養僧眾、講經說法,有什麼樣的功德呢?」達磨祖師回答:「『實無功德。」*19)( 見前述:梁武帝被稱為佛心天子、菩薩皇帝,他雖然當了皇帝,仍然是布衣蔬食,不但吃素,而且不穿華麗的衣服,甚且放下三宮六院,就像個苦行頭陀,可以說是一位道地的行者)*19。 梁武帝度了二萬多人*19 (另說10餘萬人)皈依佛教,又結集經藏、註解經文、提倡吃素、廣修寺廟,甚至四度捨身同泰寺,一般人誰能做得到?為什麼達磨祖師說梁武帝所做的種種佛事是「實無功德」?*19 二、「『實無功德。」 達磨祖師回答:「實無功德。*19」 梁武帝再問:「為什麼沒有功德?」 達磨祖師回答:「這些是人天小果,屬於人天的福德,將來所感的是人道和天道的果報,不屬於功德。*19」 達磨祖師的回答一點都沒錯,因為修這些善法雖然是種下了出世的種子、出世的善根,等到人間、天上的福報享盡,最後一生再到人間來出家修行,成道證果,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達磨祖師為了破除梁武帝的執著,使梁武帝明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不要執著有為法,因此說「實無功德」*19。 梁武帝修了種種善法,自己認為這就是最高的佛法,產生了法執,所以達磨祖師要破他的法執。《金剛經》講:「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通達無我法,如果又執著一個無我,這也不對。譬如很多人研究般若,到最後卻又執著一個「空」,這還是一層法執,還是不對。佛法有深、有淺,所以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又更進一步了*19。 梁武帝心中起了疑問,繼續再問:「既然修建寺廟、講經說法、集結經藏、度僧、設齋、吃素都不是功德,只是人天小果,究竟什麼是真功德?*19」 達磨祖師回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淨智妙圓,體自空寂」,這就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這就是真功德,這種功德不是世間上求來的,是本具的。*19 梁武帝聽了達磨祖師的這些回答,更是疑惑不解*19, 接著再問:「對朕者誰?」*19 站在我面前的是什麼人?既然你說我做的一切都沒有功德,你講的道理我又聽不懂,究竟你是羅漢還是菩薩?還是佛?一般人可能會回答:「我是聖人,我是某某佛菩薩轉世再來。」想想看,如果問「對朕者誰」,您怎麼答覆?*19 達磨祖師回答:「我不認識。*19」 這是一句很深的話,就是在當前的這念心上回答*19。 假使達磨祖師答:「我是菩提達磨。」這就沒有開悟*19。 為什麼說「不識」*19? 因為如果說認識自己,就有能、有所,就不是如來的心法,就成了俗諦。禪宗祖師都是問在答處、答在問處,所以達磨祖師答:「不識。」只有絕對的這念心存在,這個絕對的心不落入識塵境界,超越了時間和空間,所以說不認識,也就是《楞嚴經》所說的「知見無知」,這個絕對的心是了了分明、處處作主,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19 乙、《經文》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18 【釋義】 六祖大師解說:「達磨祖師說得很正確,的確是沒有功德,不要再懷疑先聖之言。」*19 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 一般人會認為梁武帝造寺、度僧、弘法、布施、持戒,怎麼會是心邪、不知正法呢*19? 因為梁武帝落到一邊,不明白正法,所以說是心邪*19。 正與邪,要看是以什麼為標準,正法也有層次上的差別*19。 譬如一個沒受過五戒的人和一個受了五戒的人,受過五戒的是正,沒受五戒的稱之為心邪,因為「五戒」是相對「五逆」而說,所以當然五逆是邪,五戒是正。*19 如果再往上一層,五戒和十善相比,十善是正,五戒是邪;而十善和四諦相比,十善則是邪,四諦才是正。如果執著四諦,認為四諦是最高的,也不正確,因為存了得少為足的心,不知道還有十二因緣的道理,所以執著四諦是邪。如果以為悟到了十二緣起即是正,這又錯了,因為還有六波羅蜜;但是執著六波羅蜜也不對,因為六波羅蜜和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相比,六波羅蜜是邪,頓悟自心才是正*19。 了解這些道理,才知道佛所說的法是因時間、因對象而說,不能一概而論。真正明白這些道理,看佛經、聽佛法就能得到真正的好處,所謂一通百通。*19 二、「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 六祖大師說梁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是沒有錯誤的。「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布施、設齋、度僧、建寺廟,這些都是在求福報,福報有生、有滅,福報享完就沒有了,所以說梁武帝不知道不生滅法、不知道正法*19。 三、「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如認為修福就是功德,這是將無為法當作有為法,將出世法當作世間法了。不少人有這種觀念,認為自己業障深重,根本不可能成佛、開悟,還不如老老實實做人,多修一些福報,這就是不了解要從因上修、從心上修。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福慧雙修,不但要悟到這念心,還要在這念心上用功,契悟本心本性*19。 梁武帝雖然修了種種佛事,但不是如佛經上所說的「修無修修」,他不知道諸法緣起性空,不知道本心本性,這就是邪,因為偏到一邊了*19。 在《佛藏經》裡,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如何修念佛法門,指出:「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念無分別,即是念佛」,又開示:「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19」 「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一般眾生的心無論是起善念、惡念、雜念、無聊,都是妄念。好念頭是一個好夢,壞念頭是一個惡夢,好夢、惡夢都歸於無常。這念心要沒有取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能無所、無言無說,才是真正的「老實念佛」*19。 為什麼眾生起心動念,心就是邪?因為不知道本心本性是無住、無為,心有所住、有所執、有所取捨就偏到了一邊,和本心本性相違背就是邪。如果與菩提心相比,只有菩提心才是正,其他的都是邪,菩提心才是真功德*19。 功德究竟在哪裡?「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真正的功德是在法身中,不是在修福,因為福報有生滅,法身沒有生滅。法身就是菩提心與涅槃性,法身就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見到法身才是真功德*19。 丙、《經文》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18 【釋義】 一、「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一)「見性是功」 見性的「見」表示契悟,是指契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契悟到自己的佛性。禪宗稱本心本性為「本來面目」,如果認為見性是見到什麼,就有能見、所見,這就不對了。每個人都有佛性,可是一般眾生迷失、顛倒,所以見不到自己的本心本性。修行要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心性沒有生、沒有滅,是佛法中最高的境界*19。 (二)「平等是德」 要心行平等*19 (註:無分別心)。眾生的心不平等,有分別、執著,就如同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一切人事物。如果要達到平等,必須破除自己的執著,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雖然現在還沒有破第七識,最低限度要有平等的觀念,尊重每個人都有佛性,這也是平等心。如果認為某人不聰明、根機不好,就看不起他,某人很有學問、很有智慧,對他就特別尊敬,這是分別心、不平等心*19。 古人說:「不重久習,不輕初學。」對於修行已經很久的人不特別看重,對於初初開始修行的人也不輕視,平等對待大眾,因為人人都有佛性。雖然這個人現在沒有智慧,但是當他豁然契悟本心就超越了自己,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人。(註:六祖壇經行由品一:別駕(張日用)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18」) 二、「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功德就是指自己的心性,明白了心性再來解釋功德,才能了解當中的道理*19。所以,六祖大師再進一步解說*19。 (一)念念無滯,「無滯」,是指這念心不要停留在任何境界上,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19。 *無論誦經、持咒、念佛、念法,每一念都要無滯,都要無所住、都要不落入兩邊,不住空、不住有,不住非空、不住非有,不住內、不住外,不住過去、不住現在、不住未來,這是頓悟法門*19。 *如果是漸修法門,就是念念有所滯,為什麼是有所滯?因為是方便法,修止、修觀、念佛、念法、念僧,將這念心靠在法上、靠在佛號上、靠在戒行上、靠在善法上,或是靠在空、有,這些都是方便,因為都是有所住。心有所住著,就有掛礙,就是滯;「無滯」,是心無掛礙。既然要頓悟自心,就要將方便法門放下,達到心無掛礙的境界。*19 真正能做到念念無滯、平等不二,這念心就像一面鏡子一般,漢來漢現、胡來胡現,沒有障礙,這念心起了大用以後又要歸還原點,如同鳥飛過空中不留一點痕跡,心始終清明不動。《華嚴經》云:「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修了善法,不執著善法的功德,這就是無滯。如果做了善事以後,執著善法,就成了法執,又是一層障礙,這就是滯。雖然不執著,但是仍要不斷地修善。所以,修善不執著善,就是無滯、就是般若。*19 二、常見本性真實妙用 六祖大師唯恐大眾產生執著,認為佛法就只是講空性、講不動,所以繼續說明心性的妙用,講本心本性的實相功德。這念心雖然不執著善法,但是要「常見本性」,這念心時時刻刻都要存在,時時刻刻了了分明,時時刻刻都能作主,自己的清淨心、無住心、無為心、平等心、不動心時時刻刻現前,不但如此,這念心還有「真實妙用」,妙用無邊,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就是這念心實相的功德。如果只是如如不動,執著如如不動,而不知道妙用,無為法又成了有為法,這還是滯*19。 丙、《經文》「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18 一、「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要有謙卑心,知道上、知道下,即使對方是下,自己也要謙卑,這就是功;如果認為自己是上,而心行我慢,這就不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德」是德行,身口意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要有禮節,要知進、知退,該進就進,不該進則絕對不進,該說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這就是禮節。「禮」包含得很廣泛,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不踰矩,這就是禮,不知禮則難以健全人格,人格不健全又如何能把事情做得適當與周全呢?所以佛法不離開俗諦,真諦也不能離開俗諦*19。 我們的種種表現都要有禮節、有規矩,知道什麼時節該做什麼事,什麼時候有禮、什麼時候免禮,都應該知道。譬如打禪七時免禮,上架房時也不需行禮,這就是知道時節因緣。又譬如用齋,一般人認為吃飯時要慢慢吃,要左邊嚼幾下、右邊嚼幾下才容易消化吸收;但是,你這碗飯還沒吃完,別人早就吃完了,就等你一個人,這就是失禮。所以一切要隨眾,尤其和師長一同用齋時,自己要先吃完,不能讓師長等候。參加集會、法會也是一樣,不應等師長上了車才檢視大眾到齊沒有,甚至還拖拖拉拉,這都是失禮。這些雖然是小事,可是很實用,更何況德行是建立在微細處。依此類推,如何使這念心運用得恰到好處,這就是德,這是心之用*19。 二、「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一)「自性建立萬法是功」 自性雖然沒有生滅,自性雖然是不動,可是也不妨礙建立萬法。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由自性所建立,這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天台宗說「俗諦者,立一切法」,建立萬法就屬於俗諦的範疇。依照八萬四千法門去實踐,可以契悟自性;依照佛法用功,就能愈走愈光明。現在的科學、哲學、醫學、工技,是怎麼來的?是自性所建立的,所以「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如來者,無所從來」(註:金剛經),這是自性不動;「如來者,乘如實道而來」,這就是自性建立萬法*19。 (二)「心體離念是德」, 建立萬法是心的作用,建立了萬法之後,沒有能、沒有所,也就是說心念起作用以後還要歸於無念,無念也不執著。無念是無無念,無無念是無所不念,又歸到中道實相,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就是德,是本具之天然性德*19。 三、「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一)「不離自性是功」 不論行住坐臥,這念心都存在,這就是不離自性*19。 什麼是離自性?打瞌睡就離開了自性,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就離開了自性,講人我是非就離開了自性。所以,時時刻刻這念心都要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長。不離自性就是功,佛法不是空談理論,而是要在道理上去實踐*19。 (二)「應用無染是德」, 這念心不但要如如不動,而且要運用到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無染,就是沒有執著、沒有掛礙。見到好的境界而起了貪心,不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貪利,都是染。譬如種花、種樹,這是心的作用,但是如果對花起了貪愛,就是有所染。經上說:「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這念心能運用自如,又能無染,這就是德。*19 總之,這念心有體、有用,如果只知道用,而不知道體,這念心就成了生滅心,就屬於眾生。如果執著這念心不動,無為法又成了有為法,這也是障礙,還是不能圓滿。六祖大師所說的這些道理,從過去到現在都很實用,乃至未來也適用,這就是真理*19。 丁、《經文》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18。 【釋義】 一、「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 想修真功德、想見到法身的人,就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不要輕視別人。不但不起輕視、輕蔑的心,而且行住坐臥要普敬一切大眾,對所有眾生都要有恭敬心,做到了就有功德*19。 因為自己這個心如果常起分別、執著,常常輕視別人,說別人的是非、說別人沒有學問、沒有修行……不管從哪方面講,這些都是有「我相」存在,自己始終是自大、自傲、自滿,始終把自己放在前面,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處處為自己著想,不知道為別人想,這就是「心常輕人,吾我不斷」。自己的我執不能斷,「即自無功」,就沒有功德。這些看似很簡單,但是如果能做得到,的確是真功德*19。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註、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腳)人與人相處,如果離開了恭敬心、平常心、謙卑心,就不容易在社會上生存,因為不論走到任何地方,自己都會產生煩惱、障礙。如果還是不知道檢討、反省,這個心吾我不斷,好處總是往自己身上攬,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對自己不好;聽到有人講些什麼,馬上就起疑心,認為可能是在講自己,這就是人我不斷。有這種猜疑心、輕視心,自己始終在煩惱中,哪裡還會有「功」?哪裡還會有「德」*19? 二、「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要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要看自己的過失,不見他人過;若見他人過,自己就是錯。人都習慣掩飾自己的缺失,或是裝腔作假,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歎、肯定、尊敬,這種虛妄心是不實在的。有的人喜歡擺架子,顯示自己有修行,這就是自性虛偽不實。人的心當中有功德也有罪過,有誠實也有虛妄,如果處處自大、自滿、自以為是,常常看輕別人,不知道尊重大眾,這種就是無德。佛法中有位常不輕菩薩,見到任何人都禮拜,並且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19。 三、「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18。」 (一)善知識:是六祖大師對於當時在座出家和在家弟子的稱呼*19。 (二)念念無間:這當中有事、有理。在事上來講,譬如*19: 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一句接一句不間斷,這就是念念無間*19。 又如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平時念念都是善念,不起善念時,心又歸還原點、歸於無念,歸於無念的這個心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念念無間。「無間」就是前念與後念當中沒有夾雜、沒有間斷,《普門品》講:「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這就是「功」*19。 無論是念佛、誦經、持咒,始終念念不間斷,繼續不斷地薰修,達到風吹不入、雨打不進,慢慢地就能得定、就能證到三昧,這就是「功」。所謂「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只起善念,絕對不起惡念,念茲在茲,這就是「功」*19。 在理上來講,「念念無間」就是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得住、站得長,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心當中不夾雜、不間斷,這念心由一分鐘延長至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乃至於一個鐘頭,漸漸地就能得定,這種定稱為無間定,能與中道實相相應,這就是真功德*19。 (三)「心行平直是德」 無論對上、對下,要有平等心、質直心、平常心,無論待人或是處理事務,不虛偽、不作假、不投機、不取巧,這就是平直,平直就是德*19。 (四)「自修性是功」 明白心性,見到自己的本性,進而能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念念分明,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真功德。修行就是要在自己的這念心性上修,這個心要禁得起千錘百鍊、禁得起考驗,不論順境、逆境,自己這念心都要存在,不迷失本心本性,能堅住正念,這就是「功」*19。 (五)「自修身是德」 修行不但要在自己的心性上修,更要在身行、語言上修。社會上有些邪知邪見的人認為修行就是修心,不了解身心是一體的;他們主張享樂,以為自己是「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就是不知道修行的道理而產生了錯誤的知見。也有人認為,只要這念心不染著就好,形之於外的身行不重要,這也是錯誤的觀念。大眾要了解,身心是一體的,除了修心,還要持戒、修身,行住坐臥要具足四威儀。譬如,佛有法身、報身、化身,報身是修來的,佛的弟子由於修身而威儀具足,阿羅漢聖者由於持身不犯,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所以證果時就能顯現四威儀神通,空中行、空中臥、空中坐,這都證明除了修心以外更要修身,修身而威儀具足就是「德」*19。 所以時時刻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這就是身德。這些做到了,別人看到你威儀具足,自然對你心生恭敬,即使還沒有開口講話,就已經受到了肯定,所以身教、言教都很重要*19。 戊、《經文》「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18」 【釋義】 這一段是結尾,要讓韋刺史和當時所有聽法的善知識知道,功德是在自性中,不是由布施、供養求來的。功德與福德不同,布施、供養、修種種善法,屬於福德,見到自性才是功德。因為梁武帝不知道這個道理,執著供養、修福報,以為福報就是功德,所以把福德與功德混為一談*19。 所以達磨祖師說梁武帝修了這麼多的善法是「實無功德」,其實是為了使梁武帝更上一層樓,破除梁武帝對福報的執著,希望他離開這些假相、假名、假有,契入無為法、契入中道實相、契入真功德*19。 韋刺史提出「實無功德」的疑問請六祖大師開示,韋刺史是真的不了解嗎?韋刺史一定知道功德與福德不同,如果韋刺史不了解,就不知道從何而問?所以韋刺史是為大眾請法。佛法要活用,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可以依據這種模式弘法利生。因為眾生不知道這些道理,無從問起,如果我們能代為發問、問得恰到好處,就能為大眾解除疑惑*19。 例如在精舍,住持法師說法,初初開始修行的人,對於有些道理可能聽得不甚明瞭,修習較久的學員知道有類似的問題,就可以在旁發問。這個發問並不是問難,不是令對方難堪,以顯得自己高明;而是將問題提出來,經過教授法師的解答,大眾就能心開意解。不要認為自己提出問題顯得自己不懂、沒面子,有這種想法就不是菩薩行了。我們是代眾生發問,明明自己已經知道也要問,因為在會有很多人不明白,由於你的提問而替大眾解開疑惑,這也是功德*19。 六祖壇經中論功德、福德表(整理) (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
【結論】 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見梁武帝,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虔誠的佛教徒*21,佛心天子。他以皇帝之尊,推展佛法,註解經藏、廣修建佛寺四百八十座寺廟,他就喜歡人出家並供養*21之,度了十餘萬人,讓佛法盛行全國,自以為功德很大*21。 達摩來看他,他就向達摩誇耀,炫耀他自己,我做這麼多好事,在佛門做這麼多功德,問達摩法師:我的功德大不大*21? 達摩是個老實人*21,不大妄語,就直接了當說了老實話:「並無功德」*21。(但如果他要問的是:「我的福德大不大」?那一定是甚大、甚大!他因有所為而為,修的是福德,得的是福報*21,執相而為,當然沒有功德(不執相而為,就不會問有無功德了),功德要明心見性)*21。 梁武帝被他潑一盆冷水*21,就很不高興,瞋恚心起來了,就不護他的法了*21,他就渡江到北魏少林寺去面壁九年,如果達摩祖師說:功德很大。梁武帝一聽*21,心花怒放,必高度禮遇並尊他為國師*21。如果達摩祖師說:功德很大。梁武帝一聽,尊他為國師,那供養還得了,那一定是最好的禮遇*21。或如果梁武帝要問的是:我的福德大不大?那一定是甚大、甚大!他修的是福德,修的是福報*21,感的是人天福報;是沒有功德,功德要明心見性*21,要能了生脫死。 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脫輪迴,你的福報到什麼地方去享受? 不一定,.....不是福報很大就生天,沒有那回事,福報很大照樣可以墮落*20 修行的目的是在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得本,何愁末」,根本契悟了,其他的都是枝末。所謂「淨寂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悟了道,這念心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妙用,十方世界都在這念心當中,這就是最上乘的法門,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理。明白了這些道理,對於達磨祖師所傳的頓教法門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19。 做好事,修福,得人天福報。得人天福報,做好事還要嚴持戒律,才能夠得人天福報。五戒得人身。你自己持五戒,自己冷靜想一想,我持戒要打分數,能不能打到八十分。如果五戒能打八十分,你不會失人身,你來生還會在人道,而且來生一定比這一生好,比這一生有福。可是一般人自己跟自己打分數,靠不住!才有個五分、八分,趕緊就報上八十分、九十分,自己騙自己。必須懂得戒相,戒體、戒相、戒行,你要真正了解,知道開遮持犯,依教奉行,那才能做到持戒*21。 修小乘法門的人認為:既然「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難道過去所造的業就不用受報、不用還債了?這不是不合乎因果的道理嗎?有的人因此主張求生淨土,認為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太長,恐怕沒有把握,不如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得不退位,來世再修。甚至有法師引證安息國太子的公案,說:「安息太子修了兩世,得了宿命通都還沒有成道,還不如往生西方得好。」這種說法對不對呢*19?) 【安士高獲宿命通而償債公案】 東漢時代安息太子安世高來中國弘法,他在中國翻譯了數十卷的經典,大多為小乘經典,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是《八大人覺經》*19。 (一)他過去生是安息國的太子,後來繼承王位,為了出家修行,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19。 出家修行以後,得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前世在中國廣州殺過人,就到廣州來償還命債。他到了廣州,看見一位少年拿著劍,很威武的樣子,這個少年一見安世高,走上前去就給他一刀,結束了他的生命*19。 (二)安息太子死後,這一世又投生到安息國出家修行,而且得了宿命通,知道自己還有餘報未盡,後來就在前往會稽的途中,被暴徒誤打而喪命*19。
阿修羅前生持戒修福,瞧不起別人,貢高我慢,*21。但仍有大福報,怎麼來的?這麼來的。想想我們自己持戒修福,是不是這個心態?打個水陸,一定要當水陸頭,你出一百萬,我出一百二十萬,我在你之上,這種人將來干什麼?當阿修羅去了,當羅剎去了,好勝心強,好勝、傲慢,福報再大,不能出三界。享福的時候,未必不造惡業,造作惡業,將來必定墮三途,何苦來?所以這個德是指性德。性德是至善,真正的善*21。 這個修的福,佛門裡面講,六道輪迴裡面的業因,兩種業*20。: 一種叫引業,引導你去投生:你到人道來,人是秉什麼樣的引業? 你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過去生中五戒十善這個業因,引導你到這世間來投胎*20。 另一種叫滿業:像梁武帝修的這些事情屬於滿業,滿業就是你到這個世間來享福,享受福報,他修的是滿業*20。 看看同樣都是得人身,為什麼有貧富貴賤不一樣,壽命長短不一樣,物質精神生活環境不一樣? 那個不一樣,是滿業*20。 你到哪一道來大家都一樣,這個引業是相同的,所以他修的是滿業。如果他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的話,那他將來到哪裡去享福呢? 我們能夠想像的到,他到餓鬼道享福,到畜生道享福*20。 餓鬼道裡面做鬼王,做城隍、做土地、山神這都是有福的,他有廟,有多少人去祭祀,供養他,到那裡去享福*20。 到畜生道裡,像安士高的朋友共亭湖的龍王,他是蛇,畜生道。你要曉得那個龍王是安士高的同學,前世是出家人,安士高給我們說,這個出家人不錯,明經好施。你想想看,他講經說法,他通教理,他明經,所以他有智慧,這個龍王很靈驗,有求必應。靈驗是他從前講經,他有智慧。他喜歡布施,布施就福報大,所以他有福、有慧,為什麼墮到畜生道? 換句話說,五戒十善都沒有修好*20。 墮畜生道的業因,安士高說得很清楚,也提醒我們,瞋恚心沒有斷,瞋恚心是什麼? 那時候出家人都是托缽,每天到外面去托缽。人家供養的飯菜好,他就很歡喜,飯菜不好,他心裡面就有憤怒,雖然不發作,心裡不高興。我天天以法布施來供養大眾,你們對我的回報是這個樣子? 就是這麼個念頭,墮到畜生道。那麼我們今天想想自己,我們的功夫比這個龍王不如,沒有他修得好,但是我們今天脾氣比他大,他還很含蓄,雖不在表面上發作,心裡不平。我們天天瞪著眼睛罵人,他墮畜生道當龍王,我們到地獄道去受罪,很明顯的例子,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20。。 【福報】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脫輪迴,你的福報到什麼地方去享受? 不一定*20。 佛法一切講隨緣,沒有叫你攀緣。今天你建個道場,你立個會,到處拉信徒,到處勸人來供養修福,這就是造輪迴業。果報在哪裡?你仔細去看看佛教的經論,果報在三途,不在人天。你才曉得佛門當中修福不是容易事情。沒有智慧、沒有福德,修福都修不到,種福、種福田種到石頭上去了,哪裡能開花結果?到最後連種子都爛掉了*23。 不認識什麼叫做福田,不認識!往往自以為是修了很大的福報,而不曉得將來果報在三途。這什麼原因?沒有般若、沒有智慧,愚癡!幹的這個事情。真正修福的人,他真做,他名也不要。譬如印經,他拿了很多錢來印經,後面印個名字?不要,法師,不要名字,沒有人知道,這個福報是真的*23。
【故事】羅漢托空缽-福慧雙修*17。 從前印度有一個羅漢,這個羅漢依印度的規矩,每天都要出去托缽,就是拿個大碗,沿街去討東西吃。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還未討到東西,缽裡還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宮的門口,看見一隻大象,滿身掛滿了珍珠瓔珞,顯然已吃得飽飽地,站在王宮的門口,羅漢看了這隻象,不禁心生感嘆,他說:「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17 說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經典,但沒有去修福德,所以雖成了阿羅漢,卻因沒福報,所以今天沒人供養我,我的缽裡還是空空的。這隻大象,他往世只曉得修福,沒修智慧,所以今世是隻象。可是他福報大,養在王宮裡,吃得飽飽的,滿身都掛滿了瓔珞珍寶,可是終究是隻呆象。由此看來「福慧雙修」實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剛經,不但可以開智慧,還有不可思議的福德*17。 修福慧,早求解脫生死輪迴之苦,生生世世無有疲厭!」*24 柒、參考文獻
16. 佛祖道影白話解(二)禪宗初期祖師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pat02/ch01.htm 17.沈家楨 金剛經的研究(精簡版)http://book.bfnn.org/books/0044.htm#a07 18.六祖壇經 19. 周果華 地藏法門 -「功德」和「福德」的不同 http://www.drbachinese.org/readers/articles/merits_blessings.htm 20. 淨空法師 功德、福德、福報三者有何不同? http://bestzen.pixnet.net/blog/post/42066011 21. 淨空老法師 功德和福德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2/124167.html) 22. 小行者部落格 福報與功德是兩碼事http://luzifur.pixnet.net/blog/post/26979017 23.淨空法師:現在大多數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 http://sacilamo.pixnet.net/blog/post/319759433 24.傳真 勤修福慧無有疲厭 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411-600/story542.htm 25.淨空法師 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AtGA78mLgw 26.惟覺 放縱欲念及瞋心的後果http://www.ctworld.org.tw/turn/chan_talk/1999_1015.htm 27.曾普信 2015 寒山詩解 佛陀教育基金會 28.雪廬老人編表 吳聰龍居士述記 2015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修訂本) 佛陀教育基金會 29. 一葦渡江傳説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ha.xinhuanet.com/gfwh/2007-09/30/content_7640126.htm 30.元音老人 2014 心經抉隱 佛陀教育基金會 31.道緣法師 金剛經講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744.htm to be continued Photo took at Mona Vale,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