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29 10:59:28瀏覽4321|回應0|推薦9 | |
論語述而篇 37章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Morgan心得與整理2015 04 05 第三十七章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章旨】 1.這是記孔子德行自然顯露的情形。*4 明孔子德也。亦有雲子曰者,亦厲世也;溫:和潤也。厲:嚴也。 人溫和者好不能嚴厲,孔子溫而能厲也; 又人作威者心事雄猛,孔子威能不猛也; 又恭者好聳險不安,孔子恭而能安也。 故王弼曰。溫者不厲,厲者不溫;威者心猛,猛者不威;恭則不安,安者不恭。此對反之常名也。若夫溫而能厲,威而不猛,恭而能安,斯不可名之理全矣。故至和之調,五味不形;大成之樂,五聲不分;中和備質,五材無名也。*3 2.普通人,溫與厲不能兼而有之,威又必然帶猛,恭敬便顯得拘束不安。孔子不然,「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有威儀,但不兇猛。恭而有禮,但無拘束,一切安詳自適。這是記孔子德行自然顯露的情形。*4 【本章重點】 1.子曰,本章沒子曰,究竟是誰說的? 2.孔子既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謙謙君子,聖人也。 孔子溫良恭儉讓,又「臨之以莊則敬」,這等事不可以學外表。但太過敬就不溫和,溫和便不莊嚴,孔子是既溫和又嚴厲*5。 【辨疑】 有注解說,經文有「子曰」,是孔子說的,若沒有「子曰」便是他人說孔子。*5 孔子不教人如此,不叫人作難,因為這種態度沒有人做得到,這是別人說孔子的態度。*5 有注解說,這是曾子說的,因為曾子知孔子最深,但是有誰見到了?不知什麼人說。若說孔子自己說自己,沒有這種事。這一章依從沒有「曰」字,比較好講,或許是孔子弟子說孔子。*5 【釋意】 ○子溫而厲: 溫:和順義*9;人溫和*5。 厲:嚴肅也*8;嚴肅貌*9 孔子溫良恭儉讓,又「臨之以莊則敬」,這等事不可以學外表。但太過敬就不溫和,溫和便不莊嚴,孔子是既溫和又嚴厲*5。 孔子為什麼能溫而厲?因為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孔子沒有戲語。你們只要把四庫全書三藏十二部學到肚子裡,會講了,就能如此。孔子如此,釋尊也是如此。*5 ○威而不猛: 「威而不猛」,張飛威而猛,必須威而不猛。*5 ○恭而安: 「恭而安」,現今的人學恭,卻恭的不自然,手足無措,因為原來飛揚浮燥慣了的原故。孔子是恭敬而安詳,不拘束。*5 只要學慎獨,謹守身口意三業,便一切吉祥平安。*5 厲近有威,溫近不猛。恭常易近於不安。孔子修中和之德,即在氣貌之間,而可以窺其心地修養之所至。學者當內外交修,即從外面氣貌上,亦可驗自己之心德*9。 【申論】 人之德性本無不備,而氣質所賦,鮮有不偏,惟聖人全體渾然,陰陽合德,故其中和之氣見於容貌之間者如此。門人熟察而詳記之,亦可見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聖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為曾子之言。學者所宜反復而玩心也。*8 【譯文】 孔子待人,態度溫和不失嚴肅*2 (極溫和,而嚴厲*4),容貌有威儀但性情平易並不兇猛*2(極有威,但不猛*4),對人恭敬合禮,心裡從容安詳*2(極恭敬,但安舒*9)。 【諸子百家論法】*11 1.「『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須看厲,便自有威底意思;不猛,便自有溫底意思。大抵曰溫』,曰『威』,曰『恭』,三字是主;曰『厲』,曰『不猛』,曰『安』,是帶說。上下二句易理會。諸公且看聖人威底氣像是如何。」久之,雲:「聖人德盛,自然尊嚴。」又雲:「謝氏以此說夷惠過處,頗是。」賀孫 2. 叔器說「子溫而厲」章。曰:「此雖是說聖人之德容自然如此,然學者也當如此舉偏而補弊。蓋自舜之命夔已如此,而皋陶陳九德亦然,不可不知。」義剛 3. 問:「『子溫而厲』一章,是總言聖人容貌,鄉黨是逐事上說否?」曰:「然。此是就大體上看聖人。」燾 4. 問:「張子雲:『十五年學個「恭而安」不成。』」曰:「『恭而安』,如何學得成?安便不恭,恭便不安,這個使力不得,是聖人養成底事。顏子若是延得幾年,便是聖人。不是到此更用著力,只是養底工夫了。顏子工夫至到,只是少養。如煉丹火氣已足,更不添火,只以暖氣養教成就耳。」明作 5. 魏問:「橫渠言:『十五年學「恭而安」不成。』明道曰:『可知是學不成,有多少病在。』莫是如伊川說:「若不知得,只是覷卻堯學他行事,無堯許多聰明睿智,怎生得似他動容周旋中禮?』」曰:「也是如此,更有多少病在。」良久,曰:「人便是被氣質局定。變得些子了,又更有些子;變得些子了,又更有些子。」又雲:「聖人發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段,千了百當!聖人固不在說。但顏子得聖人說一句,直是傾腸倒肚,便都了,更無許多廉纖纏擾,絲來線去。」問:「橫渠只是硬把捉,故不安否?」曰:「他只是學箇恭,自驗見不曾熟。不是學個恭,又學個安。」賀孫 參考文獻: 1. 論語別裁 述而第七 讀書網: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150/1037299.html 2. 《論語 ‧ 述而第七》菁華選粹白話解 3. 論語集解義疏論語述而第七 4. 《論語 ‧ 述而第七》講要選錄-恭錄自《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http://www.dfg.cn/big5/chtwh/ssjz/61-lunyu-sr.html 5. 李炳南(雪廬) 論語講記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述而第七 6. 畢寶魁 看看孔子是怎樣祈禱的? http://kongzi.baike.com/article-35069.html 7. 論孔子「鬼神」觀的人文意義ttp://big5.ce.cn/gate/big5/cathay.ce.cn/person/200911/06/t20091106_20360404.shtml 8. 《四書章句集注》http://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shu-er-di-qi/zh9. 錢穆 論語新解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lyxj/008.htm10. 藕益大師 四書藕益解 http://www.donglin.org/wk/zhushu/zhu_09/019/019-7.htm#11. 朱子語類 論語述而篇 http://ctext.org/text.pl?node=590606&if12.六祖壇經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