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06 10:45:14瀏覽2633|回應0|推薦9 | |
論語述而篇2第33章 聖與仁為之不厭誨之不倦
◎第三十三章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時代背景】 晁氏曰:「當時有稱夫子聖且仁者,以故夫子辭之。苟辭之而已焉,則無以進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將使聖與仁為虛器,而人終莫能至矣。故夫子雖不居仁聖,而必以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自處也。」可謂云爾已矣者,無他之辭也。公西華仰而歎之,其亦深知夫子之意矣。*3 孔子又謙曰:至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承當,然而,為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如是而已。公西華曰:不厭不倦,正唯我等弟子學之不能得也*2。 孔子是至聖,然不但不敢自名聖人仁者,甚至君子之名亦不自許,謙德如此,所以能為至聖*2,後世尊稱「至聖先師」。 【本章重點】 一、三個主項: (一)聖與仁; (二)為之不厭,誨之不倦; (三)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二、聖與仁(凡聖之別與層次): (一)佛家有四聖六凡:四聖是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四種聖者的果位,乃聖者之悟界;六凡則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等六界,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但此處之「聖」,該是指「佛」,佛是覺者,是自覺、覺他,達覺行圓滿的人。 (二)儒家則有聖、賢與仁者等。 (三)儒、佛層次關係: 1.聖與佛(儒家 聖=印度的 佛=中國的 仙=西方的 神)。 2.賢與菩薩 (儒家賢(=君子)= 佛家菩薩) 3.仁者 4.善人 5.有恆者 如:述而7-25章: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二、為之不厭,誨之不倦。 下面再引用孔子自己的話,說明作學問*6與教育的道理*6: 成聖和成仁是孔子育人的終極目標,孔子自己努力的朝向這個目標修行,並把這個目標貫穿與自己的教學實踐中*5, 也是相輔相成的過程,雖然此是孔子的自謙。 佛者,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始能稱之。故要成佛(儒家則是成聖),必需覺他、教化他人,至圓滿方能成佛、成聖。 佛家在講究度眾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其具體做法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需「不舍一人」;如地藏菩薩知本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章旨】 凡聖之分*6;謙虛*6。此章亦記孔子之謙德也。*8此亦夫子之謙辭也。*3 【大意】 孔子說:「說我是聖者和仁者,我實在不敢當,要說我戮力以赴地追求、達到「聖與仁」境界,同時也以此目標教導學生、世人,以達到「聖與仁」境界,且從不覺得嫌煩,教人亦或不覺得累,這樣子大概是我能做到的。」公西華說:「這些重要的事,是我們這些學生們已經學不來了。」 ○一、「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當時一般人對孔子很恭敬,稱孔子為聖人。孔子說,若說我是聖人、仁人,我不敢當。*1 聖與仁:聖人與仁人*10。 孔曰:孔子謙,不敢自名仁聖。*8 聖者:大而化之。*3 仁者:則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備也。*3 (1)聖人指能依乎中道而行,像堯、舜一樣天生而智且仁,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的人*10。是明心見性之人。 (2)仁人指德行全備且成熟(心德之全,人道之備)的人,已近於聖人了。*10 集釋考證,引群經平議「聖與智古通稱」,所以知道智在仁的上頭,可以証明「智、仁、勇」三者的次序。考證引大戴記,可以參考,惟有聖人才是真有智慧。*1(大圓鏡智,聖人=佛=仙=神;本性犬顯,智慧澄然,無一不章顯。) ○二、「抑為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但是我也不說過謙的話*1,我對成聖、成仁之追求與教育,我都是作的不厭煩,作到底,如有人想跟我學我就教他,我可以說辦到這兩條了。*1 中國數十年前,有「打倒孔家店*1」做作為,也是一時如此而已。現今我們提倡孔子,大陸也重修曲阜,他們看打不倒孔子,也就不打倒了。*1 *為之不厭: 為之:謂為仁聖之*3;指做聖人與仁人的事情*10。 不厭:不會厭煩,很有興趣、積極的做*10。孔子對於做聖人與仁人的事情,不會覺得厭煩。*10 誨人:亦謂以此(仁、聖)教人也*3。 *誨人不倦:以仁、聖之道教誨人,不會覺得疲倦。樂於與人分享聖人之道*10。 然不厭不倦:非己有之則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學也*3。 馬曰:正如所言,弟子猶不能學,況仁聖乎?*8 *云爾程氏集釋引胡紹勳四書拾義:「爾當作尒。說文云,尒,詞之必然也。經傳尒字,後人皆改作爾。廣雅釋詁,訓云為有。正此經確詁。云爾,即有此之詞。」說文段注:「尒之言如此也。後世多以爾字為之。亦有單訓此者。」*2 ○三、「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公西華也是善言語的,若給孔子戴高帽子也不可以,公西華說,就這兩條,我們當弟子的卻也辦不到了。*1 【譯文】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如果說我是聖人或是仁人*10),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以此(向聖與仁的方向)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只是我努力在做這些事時,從不覺得厭煩;也以仁、聖之道教誨人,不覺得疲倦。就只能這麼說罷了!*10)」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這些學生)學不到(學不來*5)的 (這正是弟子們學不來的!*10)』*4 【演繹】 孔子自認是「學而知之」者,但對聖與仁的追求是無所不用其極,盡心盡力的要求自我能達到此境界;也以此心德與他人分享、共勉,所以自許「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就是這樣而已。唯公西華能知孔子之意,並贊嘆「正唯弟子不能學也。」*10 【評析】 中國文化,在三代以後,便建立了一個作人的最高標準,就是聖。和印度的佛、中國的仙、西方文化的神,差不多同一個觀念。*6*7 聖之次為賢,賢者也就是君子。*6*7 再下來是仁者。過去老一輩的人寫信給朋友,尊敬對方的人平時,往往稱呼「某某吾兄仁者:」或「某某仁者:」對平輩、晚輩、長輩都可以用,這是很尊敬的稱呼。*6*7 所以孔子說,聖者的境界與仁者的境界,這種修養我怎麼敢當?不過雖不是聖人,不是仁者,我一輩子朝這條路上走,總是努力去作、去達成,而沒有厭倦過。至於學問方面(也是以此為標竿),我永遠前進努力,沒有滿足或厭煩的時候;我教人家,同樣(同樣以聖與仁來教化他人)沒有感覺到厭倦的時候,只要有人肯來學,我總是教他的。只有這兩點,我可以說是做到了。他的學生公西華聽了說,老師!這正是我們做學生的,一輩子也無法學到的地方。*6*7 這節話在文字上是如此寫,如果以邏輯的方法推論,孔子這樣,就正是聖人與仁者在行為上的境界。*6*7 「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實在不容易做到。就是說自己求學,永遠沒有滿足,沒有厭倦,只求進步;不管今天,只有明天,今天成就不自以為是,再向前走;任何事業,都如此「為之不厭」。教人家,有人來請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會說同一個問題有人問了三次,第四次還來問就覺得討厭;不會有厭惡此人,乃至不願再教而放棄他的心理。否則就不算有仁慈之心。不但是學問如此,就是做事、做領導人,都應該如此「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就是這兩點,的確我們一輩子都做不到。*6*7 因此「為之不厭,誨人不倦」這兩點表面看很容易,做起來很難,尤其當年紀大的時候更不易做到。而孔子講這兩句話的時候,年紀已經很大了,當時的人都已經稱他聖人、仁者。但孔子一直到死的時候,始終還在救世救人的目標上努力去做,這就是聖人的表徵。*6*7 孔子曾提到過好多種聖人,在這裡我們看孔子,乃是聖之時者。....這個「時」是說孔子隨時跟著時代走,不落伍,隨時在進步,隨時曉得變,所以說他是聖之時者。他一生的努力,都朝這個方向,因之他這個做法,叫做「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當時他知道這個時代是挽救不了的,可是他並不因此放棄他應該盡的責任。這就是我們無論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或對自己的事業,必須反省的地方。普通人都把一時的成就看成事業。但了不起的人,進入了聖賢境界的人,所努力的則是千秋、永恆的事業。孔子所努力的就是千秋事業。*6*7
本篇第2章裡,孔子已經談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註:(原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識,音志,又如字。識,記也。默識,謂不言而存諸心也。一說:識,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說近是。何有於我,言何者能有於我也。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也。),本章又說到「為之不厭,誨人不倦」的問題,其實是一致*4。 他感到,說起聖與仁,他自己還不敢當,但朝這個方向努力,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而同時,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與不仁,其基礎在於好學不好學,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重在能行。所以學而不厭,為之不厭,是相互關聯、基本一致的。*4 讀韓愈左遷至藍縣示姪孫湘詩 *9 韓愈潮州貶,空將佛作神。 佛圓行覺滿,聖峻德崇仁。 釋教問成佛,儒門禮聖人。 聖人天下治,真佛馬啼塵。 在一九三三年,佛教學者于精一先生在「佛家哲學之新體系」一文中說:「佛教是佛法中關於宗教方面的方便法門,佛學是佛法中關於哲學的究竟法門,佛家的『佛』就是儒家的『聖』,佛家的菩薩就是儒家的『賢』」。此外又將我分成具體的我和抽象的我,具體的我是剎那間不斷地變化,是無常的;而抽象的我是普遍的,是絕對的,是由不生不滅、不增不滅的原始物質而來的,因此不會死。這是佛家的永生論。 *9 宗教或哲學由於專有名詞或名相不同,往往不容易結合起來思考。 *9 一、(釋 仁與聖)在論語「雍也篇」,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9 二、(釋 聖)論語「述而篇」,子曰:「(1)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2)君子者,斯可矣。」子曰:「(3)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4)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9 三、(釋 聖與仁)此外,論語「述而篇」,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9 在論語中,孔子難得說「聖」,聖人是難得一見的,孔子不敢自稱是聖人,聖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孔子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認為是聖人才能做到。這和佛的救渡眾生是一致的。 *9 四、(釋 賢)又,論語「雍也篇」 (一)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9 (二)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9 在論語中,顏回、伯夷﹑叔齊,都被許為賢人,賢人是僅次於聖人的階段,可說是聖人的候補者,如同佛家說的菩薩是佛的候補者一樣。在佛家的佛,是「覺行圓滿」的人,而菩薩只是「覺有情」的人。在佛家以佛為修行的最高境界,菩薩次之。如同儒家以聖人為修行的最高境界,而賢人次之。 *9 在佛家或儒家,無論佛、菩薩、聖、賢,其實都意在拯救眾生,只是程度不同*9。 然而這兩家似乎分別心過重,唐朝的韓愈在「原道」一文中說:「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入于墨。不入于老,則入于佛。」韓愈認為:「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9 『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意思是說要使這些僧侶還俗, 焚燒其書, 把寺廟改為民房, 這是一種宗教上的迫害。不同的理論,也可以在學說上互相辯論,為什麼要「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呢?身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竟如此的小家子氣!也難怪胡適說,佛家學說來到中國,中國的儒學竟難以抵擋。儒家學者只想以公權力來抵擋佛家理論,當然會失敗的。 *9 △韓愈左遷至藍縣示姪孫湘詩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安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漳江邊。」唐憲宗時迎奉佛舍利於宮中,韓愈上表極曰不可,被貶至潮州。唐憲宗及韓愈都將佛當作神,而未解其意。 *9 △佛圓行覺滿:佛只是圓滿之覺者。 *9 △聖峻德崇仁:中庸第二十七章曰:「大哉!聖人之道!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孔子罕言仁,故有至德崇仁之人,其唯聖乎。 *9 △聖人天下治,真佛馬啼塵:聖人與真佛,均在使天下治,萬民覺。故風塵僕僕,馬不停蹄,乃聖人與真佛之本色也。 *9 一、三教的聖者,都是證道者,都是見性者,其所談的性,名雖異,但理同一: 老子在道德經說:道可到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 孔子說: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而整個學說以仁字可貫穿。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性、道) 佛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 故,談性、本性,其雖名道、仁、明德、性,但名殊卻義同。都是指本體,而其能起作用(用)者,為心,表現在外者為相,體、相、用具備,則萬法生矣。 二、人在世,無法無情,故在六根接觸六塵,再由六識產生作用,進而進入第七識的分別、執著,而有貪愛,進而行動,至愛取有,心性之覺性,若一念不起,則無明即至,起惑、造業,受苦。在染境中難出離也。 三、修法有頓漸,孔門亦然,佛、道家同樣遲速有頓漸,但最重要者是在「悟後起修」,法法處處,法、道在世間,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平常心就是道,直心是道場哦! 四、如何運用,如何修仁(性、道)? 參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固守不變的真如本性,卻能隨順、檢別因緣,入世隨機處事,隨機教化;能隨順因緣,卻又能守住澄然本性,則道業自成矣。 五、人需時時保持「覺性」,念起時需知念起,念起需知是善念、惡念,否則一念不覺,就是無明;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孔子之學,含人道、天道與性命之學。六藝文章與修齊治平,皆屬人道。所謂人道敏政,孔子師徒時常講習,故弟子可得而聞。至於性與天道,幽微難知,僅顏回、曾參、子貢等根器利者能學習,故孔子罕言。教人立身行道,鼓勵弟子們從躬行君子做起,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雖廣宣六經,但卻罕言利與命與仁,子貢更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11 孔子學說以性命為體,以聖人為標竿,以道德仁藝為實學,以志據依游為方法,以實踐五倫為主張,以仁民愛物為政治,以修齊治平為次第,以大同為理想。*11 孔子的致用之道,主張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進退出處,任運隨緣。*11 在論聖方面,張氏(特列出張輝鑫氏「從生命實踐管窺孔子的抱負-論聖與仁」文之部份,他指出*11: 論語全經「聖」字見於五章凡七出。茲選講二章。*11 (一) 雍也第六30章 *11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11 【語譯】 子貢問說:『如果能夠廣施恩惠於國民,又能拯濟患難的各國民眾,這種行為算是仁嗎?』*11 孔子回答說:『博施濟眾的事用,怎能與理體的仁混為一談呢?如果一定要拿事用來講仁,聖人如堯舜者都難以做到周全。所謂仁者,是自己先建立「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信念與修養,然後教人也建立這樣的信念與修養。對於天地人三才之道,與百工技藝,都求其通達。然後這樣子教人通達。自己與他人都既立既達,博施濟眾的事用,自然可以做到圓滿。但行仁要立要達都不是容易的事。如果能就近從自身做比喻,設身處地,以恕道推己及人,這就算行仁的方法了。』*11 【釋義】*11 1. 博施於民指普遍施恩惠於本國人民。濟眾則連外國民眾有患難者亦加拯濟。此非大財力不為功。子貢疑廣施貨財即為仁,故問。 2.徐氏引用述而第七6章,先講道的體用: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11 (1)志於道,道即本性,起心動念都在道,念茲在茲不可須臾離。但道體無形,不可思議,唯德能顯,故須講德。又道體不動,不動謂之性,動則謂之心。*11 (2)( 據於德)道本不動,動則省修。修者修心也。修不失正,立覺復明,杖持不傾,此行道有得之相,此心正直光明故曰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即修道復其明德。*11 此又區分四層工夫:即大學所說的格物(真心初動)、致知(動則覺知)、誠意(覺則明,明則誠)、正心(雖明亦須經常省修,勿令失正)。以上明德四目。反之若心動而不覺,則三細六粗一切妄境一時生矣。*11 (3)依於仁,對一切人親切加厚也。所謂一切人,由自身以及其親,乃至國人天下人。惟行仁須有方,謂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就由最近的老吾老、幼吾幼做起,推之至於及人之老、及人之幼,是謂親民,是謂能近取譬。*11 此又區分四層工夫:即大學所說的1.修身(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2.齊家(孝弟為本,慈愛友善。婚姻則求宜其室家。推至各級職場專業倫理。以家之本義為卿大夫家,是為邦為國之本)、3.治國(安邦定國,須以禮義廉恥維持,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本固邦寧)、4.平天下(世界大同)。*11 以上親民四目。又,道是性體,德是性根。道德皆屬內,仁則半內半外。仁如種子,種仁須往上生芽發苗,乃至外長枝幹花(結穗者為秀)果(五穀類灌漿飽滿為實)。德如根,只合向內向下紮根。所謂善根堅固,即指德行能卓然有所立。*11 (4)游於藝。藝則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與百工等技藝,此皆外在組織運作、交易貨財等一切社會事。君子以一事不知,儒者所恥。佛家菩薩道則說是開道種智,乃能廣度眾生,破塵沙惑。*11 道德仁三者是元理全體,藝則萬事大用。孔子學說以仁為本,由仁發藝,以藝護仁。仁原於德,德原於道。道德非中人以下可信解,然行仁藝,道德自然在其中。此明體達用,用不離體故。又,立德以好學深培知能(此是智),力行仁恕則是君子的事業(此是仁),廣學才藝是處世的工具(不恥下問,果敢遷善是勇)。*11 2. 子貢問博施濟眾就算仁嗎?孔子先釋其疑,後示行仁之方。所謂「堯舜其猶病諸」是說如果以博施濟眾為仁,須知天下蒼生無量無邊,眾生煩惱無量無邊,如此則聖如堯舜怕都難以曰仁。論語憲問第十四42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論語講要p.620)可參。可見不能以為博施濟眾就是仁。道德仁是元理全體,這理體須悟須證。博施濟眾是事用,事用須修須行。二者不可混為一談。修行固可悟證,但有正助之分。只重世用事修而不悟證其元理全體,亦難以入道。*11 (二) 季氏十六第8章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11 【釋義】 (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語譯】 孔子說:『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會畏懼三件事情。*11 第一畏懼因果報應、吉凶禍福等事。第二畏懼有德有位之人。第三畏懼五經典籍當中所記載聖人的法語。』*11 1. 畏天命: 何晏集解:天命順之則吉,逆之則凶,所以可畏。皇侃疏舉尚書伊訓解釋:「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劉寶楠論語正義舉周易坤文言解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些解釋都是以善惡報應為天命,與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語篇所講的吉凶禍福大意相同。簡言之,畏天命即尊重畏懼因果報應。*11 2. 畏大人: 劉寶楠論語正義引鄭玄注:「大人,謂天子諸侯為政教者。」諸侯治國,天子治天下,各有權力維護朝野安定,不能干犯,所以可畏。」簡言之,畏大人即尊重公權力、尊重公署。*11 3. 畏聖人之言 皇侃疏:「聖人之言,謂五經典籍聖人遺文也。其理深遠,故君子畏之也。」聖人一言而為天下法,亙古常新。違背聖人之言則有災禍。*11 (二)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1.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論語堯曰第廿3章:「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11 佛言:菩薩畏因,凡夫畏果。*11 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11 君子堅守本份,樂天知命,藏器待時。*11小人往往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的名利。*11 又,小人無知無識故不知因果,故也不怕因果,所以敢造作種種惡業。小人只怕別人不認識他,想盡辦法露臉亮相。君子則不患莫己知,患不知人,患所以立,求為可知也。*11 2.狎大人: 輕視、輕慢大人,則往往語帶輕挑,百般嘲諷,出言不遜。今之恣意羞辱公務員及國家元首、霸凌官署、惡意批判國家政策者,就是狎大人。*11 3.侮聖人之言: 因為不知聖人法語皆是真理,故或提倡打倒孔家店,廢讀經典,或刻意詆毀聖人之言,或率爾批判「廢話!沒什新意!有什麼了不起!」,毛澤東批孔揚秦,皆因無德無學致侮慢也。雪公老師舉北宋王安石說「天命不足畏」,秦朝荀子( 商鞅、李斯、韓非的老師。倡性惡說,論行善皆偽也。心邪而險若此,故教出三個壞學生 )奏請始皇帝焚書,宋明清篡改經書,都是侮聖人言之屬。歷代犯此,皆不旋踵亡國。*11 本章文法須注意。前段接連三個畏字,以示戒慎之極。後段只一畏字,文理卻是一貫。小人既然不知天命,當然更不知道大人與聖言都是出自天命。所以小人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也不畏聖人之言了。 *11 參考文獻: 1. 李炳南 論語講記 明倫月刊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述而第七 2.李炳南 論語講要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2/00.htm 3.朱熹 四書集註 - 論語集註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content/50 4.論語·述而篇http://baike.baidu.com/view/3152169.htm 5.華語網《論語·述而第七》原文、注釋、翻譯與解讀http://www.thn21.com/wen/famous/28593_4.html 6.讀書網 論與別裁 述而第七 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150/1037299.html 7. 南懷瑾《论语别裁》第07章 述而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LunYu/LunYu08.html 8. 中國文化核心經典.經部四書類《論語集解》[魏何晏等撰]《論語集註》[宋朱熹撰] http://www.cnculture.net/ebook/jing/sishu/lunyujizhu/07.html 9. 魯直論壇 佛與聖、菩薩與賢http://blog.udn.com/grotius6033/281132 10. 原佛子心樂園----訓文、古文賞析 http://blog.xuite.net/tanshannw/twblog/153421731-%E8%BF%B0%E8%80%8C%E4%B8%83--+31--37 11.張輝鑫 從生命實踐管窺孔子的抱負-論聖與仁 12.林木根 論語述而篇-08 第29章 我欲仁,斯仁至矣 http://blog.udn.com/morgannz/21180295 13.吉光 也是好學 http://www.minlun.org.tw/old/401/t401/t401-8-3.htm 14.李曉雪http://dzzhuoma.blog.163.com/blog/static/11609263820105312238414/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