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述而篇-10第 31章 與人歌而善必反之後和之
2015/04/01 11:29:50瀏覽2748|回應0|推薦9
 


論語述而篇-10   31章 與人歌而善必反之後和之

Morgan心得與整理/2015 03 15

◎三十一 子與人,必使反之,而後(去聲)之。

【時代背景】

 

古時有禮樂*1宴客,有歌有和,禮也*2家中凡是有公事,有行禮就有作樂;不但是祭祀有禮樂,就是宴會也行禮作樂*1古時朋友來參加宴會,主人歌唱,客人隨歌隨舞文人的禮貌,是有唱必有唱和的人*1

 

孔子是很喜歡音樂的*7。而音樂和詩歌,是藝術與文學的糅合。過去的知識份子,對藝術與文學這方面的修養非常重視。自漢唐以後,路線漸狹,由樂府而變成了詩詞。人生如果沒有一點文學修養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從事社會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當寂寞。所以只有文學、藝術與音樂的境界比較適合。但音樂的領域,對於到了晚年的人,聲樂和吹奏的樂器就不合用了,只有用手來演奏的樂器,像彈琴、鼓瑟才適合。因此,後來在中國演變而成的詩詞,它有音樂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哦,浸沉於音樂的意境,陶醉于文學的天地。*7進而與之融合,而令心性顯現,亦是修道進德之法。

 

孔子深懂這個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詩與樂的教化,但他不是一個音樂家,也不善於唱歌,他訂正了《樂經》,但失傳了。*7

 

南懷瑾說:現在這一節書是描寫孔子聽到別人歌唱得好,他一定要求對方再唱一次。當他學會了,「而後和之」,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樂曲調(旋律),另外再作一首,這便是和。說到和,我們常常會在詩題上看到:「和某某先生詩」或「步某某先生韻」,這類題目,「步」與「和」的差別:「和」就是照原來的曲調和內容再作一篇。.....而「步」又不同了,意思是前面有人在走,我們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腳步走。就是只照他的聲調,而內容並不一定要跟著原歌的內容意思,這就叫步韻。*7

 

【本章重點】

一、樂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8

二、禮者,放諸四海而皆準。古時有禮樂,故凡宴客,不管公或私,有歌者,必有和者,是禮節也。而孔夫子對樂教極為重視,重視詩與樂的教化,他曾訂正樂經,但可惜失傳了。

三、孔子在參加宴會,需如有歌者「歌而善」時,即客人歌得合禮、合法且好,除尊重外,則為正其音,必請其再唱一遍「 (欲得其詳而取其善也*3*8),審其歌意,再自「和」而答之(喜得其詳而與其善也*3*8),既正了音,也合乎禮節。

四、何謂和? 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樂曲調,另外再作一首,這便是和。常在詩題上看到:「和某某先生詩」或「步某某先生韻」;「步」與「和」是有差別:「」就是照原來的曲調和內容再作一篇。.....而「」是前面有人在走,我們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腳步走。就是只照他的聲調,而內容並不一定要跟著原歌的內容意思,這就叫步韻。*7

【章旨】

正義曰:此章明孔子重於正音也。*8孔子對樂教的重視,接下去是說他的自我評論。*6*7

【大意】

孔子和別人在公私宴會場合,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人家唱得好,合乎禮節,就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孔子則傾聽,而後依其旋律再作一首唱「」之。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集注】

:去聲。*3*8

:復也。*3*8重複,再來一遍。何晏集解:樂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14

 

必使復歌者欲得其詳而取其善也。*3*8

而後和之者喜得其詳而與其善也。*3*8

 

孔子同客人兩人唱歌,若客人唱得合禮合法,必請客人再唱一遍,是要學他,跟他唱和,這也是恭敬對方。吾唱和吾所學的,例如和詩,若請人看詩,人如不和就對不起了,但今日不興這一套。*1

 

古時宴客,有歌有和,禮也*2孔子與客人歌,若見歌之善者,必請客人再歌一次,然後自己和之。聖人虛心學習,於此可見一斑。古人和詩,亦是禮,今人不會詩,令人和之,則失禮矣*2

 

演繹

聖人行為謙遜隨和*10氣象從容,誠意懇至,而其謙遜審密*3*8不掩人善,樂取人之長處。雖是小事,可見孔子與人相處之道,及見賢思齊的精神,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10蓋一事之微,而眾善之集,有不可勝既者焉,讀者宜詳味之。*3*8

 

【譯文】

孔子與人一起唱歌,如果聽到好歌(覺得別人唱得好*10),就一定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5孔子聽人歌唱,對方唱得好極了,孔子必請他反復唱一回,自己再依照其旋律和一首歌。僅就唱歌這一樁藝術,孔聖人尚且如此取人之長*13

又李曉雪則譯:孔子教人唱歌是借用音樂來感發善心,音樂的感染力必定能夠使人依照歌唱來反觀自心,然後就能夠使自己的行為、語言、心念都與歌中所唱的善相應*14

 

 

參考文獻:

 

1. 李炳南 論語講記 明倫月刊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述而第七

2.李炳南 論語講要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2/00.htm

3.朱熹 四書集註 - 論語集註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content/50

4.論語·述而篇http://baike.baidu.com/view/3152169.htm

5.華語網《論語·述而第七》原文、注釋、翻譯與解讀http://www.thn21.com/wen/famous/28593_4.html

6.讀書網 論與別裁 述而第七 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150/1037299.html

7. 南懷瑾《论语别裁》第07章 述而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LunYu/LunYu08.html

8. 中國文化核心經典.經部四書類《論語集解》[魏何晏等撰]《論語集註》[宋朱熹撰] http://www.cnculture.net/ebook/jing/sishu/lunyujizhu/07.html

9. 魯直論壇 佛與聖、菩薩與賢http://blog.udn.com/grotius6033/281132

10. 原佛子心樂園----訓文、古文賞析 http://blog.xuite.net/tanshannw/twblog/153421731-%E8%BF%B0%E8%80%8C%E4%B8%83--+31--37

11.張輝鑫 從生命實踐管窺孔子的抱負-論聖與仁

12.林木根 論語述而篇-08 29章 我欲仁,斯仁至矣 http://blog.udn.com/morgannz/21180295

13.吉光 也是好學 http://www.minlun.org.tw/old/401/t401/t401-8-3.htm

14.李曉雪http://dzzhuoma.blog.163.com/blog/static/11609263820105312238414/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2191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