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28 08:11:14瀏覽2033|回應0|推薦6 | |
論語述而篇 08 第二十九章 我欲仁,斯仁至矣 Morgan心得與整理/ 2015 02 08
二十九章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重點探討】本章可分為幾個重點來討論:即 一、三教的聖者,都是證道者,都是見性者,其所談的性,名雖異,但理同一: 老子在道德經說:道可到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 孔子說: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而整個學說以仁字可貫穿。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性、道) 佛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 故,談性、本性,其雖名道、仁、明德、性,但名殊卻義同。都是指本體,而其能起作用(用)者,為心,表現在外者為相,體、相、用具備,則萬法生矣。 二、人在世,無法無情,故在六根接觸六塵,再由六識產生作用,進而進入第七識的分別、執著,而有貪愛,進而行動,至愛取有,心性之覺性,若一念不起,則無明即至,起惑、造業,受苦。在染境中難出離也。 三、修法有頓漸,孔門亦然,佛、道家同樣遲速有頓漸,但最重要者是在「悟後起修」,法法處處,法、道在世間,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平常心就是道,直心是道場哦! 四、如何運用,如何修仁(性、道)? 參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固守不變的真如本性,卻能隨順、檢別因緣,入世隨機處事,隨機教化;能隨順因緣,卻又能守住澄然本性,則道業自成矣。 五、人需時時保持「覺性」,念起時需知念起,念起覺知是善念、惡念,否則一念不覺,就是無明;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雪公講義) ●筆乘:「欲,即仁、即至」解*1 欲(古);說文(貪欲)解、貪取之源。*1欲,《說文》:「貪也,從欠,穀聲。」欲慾通用。慾,《集韻》:「情所好也。」欲學聖人,必須去盡貪欲情欲。然而,欲如利器,用在乎人。欲仁仁至,欲色色至。色至則無道,仁至則有道。*2 筆乘:「欲,即仁、即至」解 欲(古) 說文(貪欲)解、貪取之源。 慾(今) 【唯識論】(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欲染】五欲污染真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欲即)*2 慾(今)*1 ┌「情」喜、怒、哀、樂、愛、惡、懼。(世法) 《唯識論》: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1 (欲染)五欲污染真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欲即) *1 ○「子曰:仁遠乎哉,」 《中庸》引《詩•豳風•伐柯篇》:「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可喻此義。*2 「仁遠乎哉」,仁不在遠,欲仁,此仁即至。*2 仁不遠,你想著學仁,仁就來了,就這麼近。執柯伐柯,其則不遠。*1 焦氏竑《筆乘》雲:「此孔氏頓門也。欲即是仁,非欲外更有仁。欲即是至,非欲外更有至。當體而空,觸事成覺,非頓門而何。」頓乃對漸而言,儒學亦有頓漸之說。《中庸》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一能之者頓也,己百能之者漸也。*2 集釋發明,筆乘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孔氏之頓門也。」我們學佛有頓修、漸修,聰明頓悟的人,一下就學到。漸悟,一步步修,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這就是漸。一下就能學會是頓,顏子的不違如愚,有如頓悟。子貢聞一知二,顏子聞一知十,一般人多是漸。頓悟不難,仍須要漸修,悟如目,一開就見,遠遠望見。修如足,足必須一步步走到,但必須先悟,走才不會錯誤。*1 (頓、漸) 顏淵聞夫子之言,不違如愚,即是頓。頓指悟道而言,漸指修道而言。頓悟之後,必須漸修。頓悟如眼,張眼即見遠處。漸修如足,須一步一步而行。*2 「欲即是仁,欲即是至」,懂得這個,當體都是空,這就是觸事成覺,欲就是來了。禪淨都澈底,但是淨土的澈底而人不知,往生與否,全在願力之有無。....修淨土就必須有願,願力操之在我,...欲往生,就要願心念佛,當下心就是佛,念佛當下就往生,這時就是有餘涅槃。*1 總結: 先須認識體,肯志道才肯據德,才肯依仁,才肯游藝。用都是道,由相、體而來,用不離體。藝依於仁,由德,由道,一貫下來。*1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如今那一個人聞道了,道是為何? 雪師根據書而說,即禮記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一、「天命之謂性」:性,無形相,無長短,從何而來?「天命之謂性」,天命,天然就有了,佛家說「法爾如是」。天性就是真如,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什麼樣?見到便知,沒有見到即使說了你也不知,真如就是本性,天然就有性。 二、「率性之謂道」: 1.注「無為而安行曰性之」,性是無為。安就是無為,就是無為法、無漏法。安,一動不動,這是性,安靜安定,什麼也沒有,這是寂。 2.何謂道?率性之謂道。率,循也,順著它本性不變,別叫他動(註:不起心動念),永遠叫他安定(註:無為、就是性)。道就是性,性就是道,道便是心(註:性=道=心),道與心一回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大圓鏡智就是道。華嚴說:「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真如不變的時候為性,隨緣往正道走便是率性的道,往邪路上走就錯了。心隨著性叫他不變,就是道,這是寂然不動的本體。 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若覺就不是無明。起念都警覺,散了便是無明,起念能覺就不離本性。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志於道」 志,說文,心之所之也。守此而不離也。這是指「道」,心守不住道便跑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志,心定於道,永遠不移動,也就是默而識之,就是淨念相繼,這是根本的本體。 「據於德」如何據法?天命之謂性,不動,一動就須省察、須修,修去不失其正,別走錯路,就是心有所得。依此法念佛,可得一心。 叁、依於仁 儒家要起什麼作用?人道敏政,辦政治,如佛法教人學大乘度眾生,這是仁。 一、說文:「仁,親也,從人二。」廣雅「竺,竹也」,爾雅「厚也」,拿對方如自己對待,無分別,一步步往外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二是,親厚之象,二人更加親密,如竹層層加厚,親厚也,就是仁。 二、「依於仁」,依,廣韻:「倚也」,倚者,因也。有因才有果,有因(註:仁)由才得結果。老子說:「禍兮福所倚」, ○「我欲仁,斯仁至矣。」 焦氏筆乘提到「欲」而說佛家的講法,「欲」人人懂,就是欲望的欲,我欲仁那仁便來了。...單說這個「欲」字,欲就是仁到了,學這個「欲」,學佛就可以成功。*1 欲古作「欲」,說文從欠,穀聲,山溝缺欠,所缺欠的用物太多,填不平,欲壑難填,有飯吃又嫌衣服不好,甚至欲當玉皇大帝,必得是有道的君子才能不如此。貪為佛家中三毒之一,欲,貪欲也,欲是貪的源頭,這個字壞透了。*1 現今作「慾」。貪欲由何處生?由心發生,集韻說:「欲,情所好也。」佛家講真如本性,眾生都有佛性,那現在為何不是佛?我們連人也不夠,人有情,只能當人,人做好可以生六欲天,卻不能解脫。想解脫必得業盡情空,將情變成智慧。有情才有貪,才有所好,情有喜怒哀樂愛惡懼七情,不但不能證果,也不能往生。你們口念佛,心正與佛反對,縱使佛來接,也不得往生。愛為七情的根本,大學說有此就不得其正,愛就是喜,愛到手便快樂,有人來分就恐懼,若奪去你所得的便怒,不愛就是厭惡。所以十二因緣,一下生開頭就是愛,種惡因,後來就有「取、有」,有因果報應,有生老病死,永久不斷。*1 (釋十二因緣) 我們在欲界,所愛好的為色聲香味觸法(財色名食睡),森羅萬相都是色,也是聲,火車聲,你不愛,不愛也來。情所好是欲,萬法都是壞的沒有好的,要想不壞,全在自己如何用,例如以刀殺人為惡,為人活病為善。一種物品互有善有惡,全在自己會不會用。*1 唯識論說:「欲,希望為性。」未來的想著他,想到了又嫌少,永遠都嫌少,慾壑難填,無有止境,貪永遠沒停止的時候。欲有什麼作用?「勤依為業」依是依靠,勤離不開欲望。你們在欲界,色聲等並沒有來找你,而是你找它,找到就依靠它而離不開,若當時便離就可以解脫。 佛學重要在「離」字,五欲財色名食睡污染真性,上等人不味著,我們都貪味,離不開五欲,五欲污染真如本性,變成五欲六塵。華嚴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為你的本性,佛也是如這個本性,也是這個心,眾生也是這個心,卻是染著五欲六塵的心,所以在六道當中。這一生死不得,死就墮入三途,因為如今的人所做不是人事,如何能再得人身?不死還有辦法,死就沒辦法了,有什麼辦法?*1 「欲即」,我欲仁,斯仁至矣。欲有如刀子,會用就有好處,不會用就拿來殺人。你們貪「仁」是可以的,仁者,凡是妨害人的事不做,一舉一動都不妨害人,這個欲就變成仁。*1 學佛修淨土宗要緊的法門為「欣厭」,欣就是欲字,厭就是討厭,極樂的一切你都要欲,娑婆的事你都要厭。如欲吾去當玉皇大帝,吾也不去,去就倒楣,仍然會墮落。彌陀要解說,無願(沒有欣厭),即使念到一心不亂也不往生,淨土宗特別注重「願」字,否則無量壽經如何說四十八願?你願為眾生,就欲眾生的事,願成佛就成佛,全在欲上。所欲的事可以選擇,完全由己作主,不必由乎人。觀察自己平日所欲的是什麼?勤依者什麼?你必須改脾氣,否則一口氣不來便不保險了。*1 【語譯】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想達到仁,仁就到了。*3 孔子說:「行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願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9 孔子說:「仁德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一有仁德的念頭,仁德就能化作仁行!」*10 意思是說,要成就一個道德的仁者,要靠自己居仁行義,且只要我想要「仁」,「仁」就在我身上表現。 【讀解】: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3 【研析】: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這種認識的基礎,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這裡,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及自主性,有其深遠、重要意義。*3*9 這正是佛家所說的「一念成佛」,「心」決定一切的「形上學」觀念。一講到形上學,大家就以為是了不起的學問啦,形而上謂之氣,孟子的浩然之氣,道家的道,釋家的佛,孔子的仁,這些抽象的觀念,都是形上學的內容。任何抽象的概念,必然是植根於形而下的實體上。這就是「心物合一」的理論基楚,宇宙本來就是由一(太極)而二(陰、陽)而四(四象)而萬物演化而成,現在我們又倒推回去,或言心、或言物,終而心物合一。*10 這樣說太玄了,你們不懂,事實上也沒有人能懂,老子說不清楚,乾脆來個「道可道非常道,」就算交待了。孔子更高明,「罕言利,與命與仁」。仁是他的中心思想,怎麼可「罕言」呢?講不清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0 現在我們來從「方便法門」中看孔子所說的「我欲仁,斯仁至矣!」這句話我們要配合「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到焉而已矣。」(雍也篇第五章)。*10 儒家核心思想:仁*5(謝居憲) 儒學的核心價值,其實就是孔子的核心價值--「仁」。據《論語》所記載,孔子與門生討論的主要話題,主要涉及在仁愛、禮樂、信義、孝悌、忠恕、恭敬等方面。而出現最多的是「仁」,有109次之多。 那麼何謂「仁」呢?孔子弟子最常詢問孔子的問題就是,何謂「仁」?如何成為一位仁者呢?而我們也可以發現,孔子似乎沒有統一的解答。如子貢問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問同樣的問題,孔子給出的答案也不同。例如樊遲問仁於孔子至少有三次,三次的回答皆不同:「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愛人」。
參考文獻: 1. 李炳南(雪廬老居士) 論語講記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 2.李炳南(雪廬老居士) 論語講要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2/03-07.htm 3. http://baike.baidu.com/view/4630609.htm 4. http://www.ct.taipei.gov.tw/zh-tw/C/Ideology/Ideology/1/1%7C21/40.htm 5. http://www.ct.taipei.gov.tw/zh-tw/C/Ideology/Ideology/1/1%7C9/32.htm 7.四書集註http://www.dfg.cn/big5/chtwh/ssjz/60-lunyu-sr.html 10. 趙之楚《二十一世紀的當家思想︰論語》 http://www.haodoo.net/?M=ken&P=C8-29 11. http://www.nani.com.tw/slearn/slchin/chin_c/chin_c_a7/chin_c_a7_14.htm 12.傅佩榮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590/1049851.html 13. 林家妃www.chinese.ncu.edu.tw/gradeone/download.php?filename 14. 北大中文論壇http://www.pkucn.com/thread-303310-1-1.html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