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赤裸的真裡
2010/11/24 15:01:54瀏覽300|回應0|推薦8
瑜珈,是單純的科學。
它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
帕坦伽利,真的可以說是人類的奇蹟、人類的最上乘。
他從不談論上帝。
即使他說過一次,也只是把它當成達到這最終的方法之一;上帝是不存在的。
相信上帝只是一種技巧,它讓祈禱變得有可能;
透過信仰上帝,臣服變得比較可能發生。
最重要的是:臣服與祈禱,不是上帝。

帕坦伽利,真是不可思議!
他說上帝--信仰上帝,上帝的概念--也是這許多到達真理的技巧之一。
Ishwara pranidhan:相信上帝,只是途徑之一。
但是,那不是必需品;你也可以選擇其它的方式。
佛陀,並非因信仰上帝而達到那最終的真理。
他選擇了不同的途徑--不需要上帝的途徑。
你經過固定的街道來到我家,這些街道不是目的地;
他們只是幫助你來到目的地。
你也可以從不同的街道來到我家;別人就是經由不同的路而到達的。
或許你經過的是綠意盎然的街道;其它的路則並非如此。
所以說,上帝只是途徑之一。
記得它的差異:
上帝不是目的地,它只是達到目的地的途徑之一。

帕坦伽利,從不否定、也從不假設。
他是絕對科學的。
基督徒很難想像,佛陀是如何達到最終的真理的,因為,他從沒信仰上帝。
印度教徒也很難想像,瑪哈維亞是如何達成最後的解放,他從沒信仰過神。

在西方的思想家開始覺察到東方的宗教之前,
他們總是把宗教定義在以上帝為中心這樣的認知。
當他們開始討論到東方思想時,
他們覺察到,有一種傳統、無神的朝向真理之道,
他們是如此的震驚: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威爾斯(H.G. Wells)曾經這樣描述過佛陀:
佛陀是最不信神,卻也是最虔誠的人。
他從不相信,也從不要任何人相信神,
然而,他自己卻是神性最高峰極致的展現。
瑪哈維亞,也同樣的在不需要上帝的途徑上達到真理。

帕坦伽利,是絕對科學的。
他說:不要與技巧認同,有一千零一種方法。
真理,才是目的地。
有些人透過神而到達,那很好--
信仰神,而達到目的地,
因為,當目的地被達成時,你將會丟掉你的信仰。
也就是說,信仰只是一種工具。
如果,你沒有信仰,沒問題,
不需要信仰,用非信仰的途徑達到你的目的地。

帕坦伽利,既不是有神論者、也不是無神論者。
他並不是在開創宗教,他只是很單純的顯示,
給你所有可能使你蛻變的途徑與法則。
神只是途徑之一,它不是必要品。
你不信神,並不表示你沒有宗教性。
帕坦伽利說,不信神同樣也能到達,不需要費心於上帝之事。
瑜珈經是法則、實驗,這就是靜心--透過實驗與法則。

他並不堅持任何的概念。
那是很難得的。
那也就是為什麼,帕坦伽利的瑜珈經是稀有、獨特的。
這樣的經典,可能空前、絕後,
因為任何能夠被記載有關瑜珈的事他都已經記載了;
沒有漏掉任何一點小細節。
沒有人能再多加幾筆。
未來,也不再有任何可能性,有任何人能創造出像帕坦伽利那樣的瑜珈經。
他完整的完成他的工作,而他能夠做得如此全然,是因為他不偏、不倚。
如果,他有所偏愛,那麼,他將無法全然的完成它。

佛陀是偏頗的、瑪哈維亞是偏頗的、耶穌是偏頗的、穆罕默德也是偏頗的;
他們,都有一個既定的途徑。
他們的偏頗,是因為你們--對你們很深的慈悲與概念。
他們堅持在一個既定的途徑上,用他們的一生繼續堅持著。
他們說:「其它的方式都不對;只有這個才是正確的。」

那只是要在你身上製造出信念。
你是如此不信任、如此的充斥著懷疑,
所以,如果他們說這條路行得通,其它的路也能到達,你將誰也不跟隨。
所以,他們堅持只有「這條路」能引領你到達。

這不是真的,這只是為你設計出來的…
因為,如果你覺得他們是不確定的,
如果他們說:這能到達、那也能到達,這是真理、那也是真理。
你將變得無所適從。
你已經很不穩定,你需要某些絕對確定的人。
為了讓你覺得他們是確定的,他們假裝偏頗。

但是,如果你有偏好,你將無法涵蓋一切。
帕坦伽利,是不偏、不倚的。
他比較不考慮你,而比較關心他們過去所設計的途徑。
他不會用善意的謊言,他不用手段,他也不會與你妥協。
科學家,是不妥協的。

佛陀,因為他的慈悲而妥協。
他不會那麼科學的對待你。
他以一種非常人性的方式對待你…
他甚至會為了幫助你而說謊。
因為,你不了解真理,所以,他對你妥協。

帕坦伽利,不會跟你妥協。
無論事實是什麼,他就說事實。
他不會降低任何一小步來與你接觸,他絕不妥協。
科學,一定得如此。
科學不能妥協,否則,它將會成為宗教。

我之前,正在讀一本有關猶太教士巴山多(Baal Shem)的書。
他,曾經在一個小村落擔任猶太教的祭司。
每次,當這個村落有任何麻煩、疾病或一些災難發生時,他都會進入森林裡。
他會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樹下,
在那裡,他會做一些儀式,然後,向上帝祈禱。
每次,村落的災難就因此而離開,疾病因此而消失,麻煩也不見了。

巴山多死了之後,新的繼承人…。
問題再度出現:這個村落有了麻煩。
發生了一些大災難,所以,村落的人要求這個繼承者--
新的祭司到森林裡向上帝祈禱。
這個新的祭司非常的忐忑不安,因為,他不知道確實的地點、確實的樹。
他還不熟悉,但是,他還是到森林裡去…,隨便一棵樹下。
他升起了火,做了儀式、祈禱,然後,向上帝說:
「嘿,我不知道我的師父做儀式的正確地點,但是祢知道。祢是全能的,祢無所不在,所以,祢知道--我沒有必要去找到正確的地方。我的村人正遭受麻煩,如果你聽見了,請做些什麼吧。」
結果,災難就消失了!

當這個祭司死了之後,另一個繼承者上任,問題又來了。
這個村落出現了某些危機,村人於是來找他。
這個祭司也很忐忑不安:他甚至已經忘了怎麼祈禱。
他來到森林中,找了一個地方。
他不知道怎麼做生火的儀式,總算他還是生了火,然後,向上帝說:
「聽好,我不知道怎麼做生火儀式,我不知道正確的儀式地點,我也忘了怎麼祈禱。但祢是無所不知的,祢已經知道一切;我沒有必要知道那麼多。所以,就做任何祢該做的。」
當他從森林回來時,危機已經過了。

然後,他也死了。
他的繼承者…於是,村落又有麻煩了,村人們來找他。
他就坐在他的扶手椅中。
然後說:
「我哪裡也不去。聽好,祢是無所不在。我不知道怎麼祈禱,不知到任何儀式。但那無所謂;我知不知道並不重要。祢無所不知。為什麼要祈禱?為什麼要做儀式?到特別的聖地有什麼用?我只知道這些祭司的繼承者的故事。讓我告訴你巴山多的時候發生的事,然後,他的繼承者,然後,繼承者的繼承者:這就是經過的詳情。現在,做好祢的事--這樣就夠了。」於是,災難消失了。
聽說,上帝非常喜歡這個故事!

人們喜愛自己的故事,他們的神也喜歡祂的故事,透過故事,你會有某種瞥見。
但是,帕坦伽利從不使用任何一點寓言。
告訴你,他正是愛因斯坦+佛陀--非常稀有的組合。
他有著佛陀內在的觀照,以及愛因斯坦的頭腦構造。

他既非有神論者、亦非無神論。有神論是神話故事;無神論是反神話故事。
它們都只是虛構的,人類捏造的寓言。
對有些人,這個適合他們;有些人,另一種適合他們。
帕坦伽利對傳說沒有興趣、對神話沒有興趣。
他只關心赤裸的真理。
他不會在真理上多加服裝、打扮或裝飾。
那不是他的方式。

Osho:【Yoga: The Alpha and Omega】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tchell_wu&aid=463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