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05 22:11:28瀏覽1561|回應0|推薦22 | |
"醫師有多少工作是在界定「正常」的終點和疾病的起點。 他們需要界定社會焦慮的終點和醫學的起點。 這是不停改變的邊界,受到社會變遷和社會期望的影響。"
頂著光潔的頭,眼神傳出被信任的自信,英國的桑豪斯醫師在他的新作裡談及精神醫學的臨床經驗——憂鬱症、慢性疲勞、減重與想不開等議題。 桑豪斯醫師在書中提到一位叫羅蘭的病患,找了四位醫者,各自診斷他有聲帶、神經、精神及靈魂有問題,這四位醫者分別是耳鼻喉科、神經科、精神科醫師及神職人員。這裡頭的真相令他感到不安。
"人會決定哪些症狀要誇大,哪些症狀要隱瞞, 人可能無理、固執、憂鬱,或是只是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對很多病人來說,病灶沒有消失,醫師的解決方法往往是投入更多治療與藥物,但對於為什麼他們會出現症狀,為何來看病,卻很難在互動中得到訊息。而曾經因臨床工作的壓力,導致失去素養的桑豪斯醫師從內科轉入精神醫學領域後,觀察到人的性格、智慧、遺傳和不幸,可能以無數方式導致疾病。心理左右對症狀的理解與反應,甚至主導是否決定接受治療。 四十九歲的凱倫長年糖尿病控制情況惡化,她童年時就確診了,記憶當中,她永遠得注意飲食及注射胰島素,種種限制讓他感到負擔與不滿。投入工作後,也不想在同事面前用藥,漸漸也不去回診。最後,她與桑豪斯會談時,是因為眼睛,「我怕失明。」她顯得無助又強硬。 「可是妳不確定要怎麼做。」桑豪斯醫師陳述她的姿態——無力、沮喪、無助、擔心。 凱倫的情緒狀態有可能是憂鬱,也可能是個性及思考方式。但就結果來看,惡化是事實。桑豪斯鼓勵與引導她找出動機。 幾週後,她對一位丈夫也有糖尿病的女同事說出症狀,對方早就從她櫃裡的血糖機知道一切了。這則障礙,只存在她腦中,移除之後,病情也改善許多。
"病人有自主決定的權利,那麼試圖搶救違反了不傷害的倫理原則, 放手反而被視為是對他們的好。"
五十出頭的艾波,患有致命肺癌,她決定不再接受治療。桑豪斯醫師的職責重大,勸服她接受任何活下來的契機,可是,他們各自帶有一套想法。像艾波這樣的案主動機格外難以理解,有可能是想減重家人重負,也可能是要愛與接納和重視,也有可能是不知道如何面對問題。他們會給生命找到不同的意義,適應當下的情勢。 書中還談到慢性疲勞、慢性疼痛、身體臆形症等個案。桑豪斯醫師談及這些案主身體上的疼感無法明確介定是何引起?其共同的問題徵候是,他們的心理都曾受過傷。最佳的醫病關係,就是雙方都出於善意。
書名:其實,問題出在心理受傷了 心理如何治癒身體,英國皇家醫學會精神科醫師的身心安頓之道 作者:艾勒斯特‧桑豪斯 出版社:奇光 出版日:2021/9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