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沈默是金
2018/08/11 07:07:11瀏覽999|回應0|推薦2

 

所謂ULR(Ultra Long Range)飛行﹐  在一般地區航空公司的定義﹐ 專指超過12小時飛行時間的航段。    香港民航局規定亦如是﹐  這樣的航段必雙組員派遣﹔  就是兩組人飛﹐  兩個機長搭配兩個副駕駛﹐  還沒有加強組員派遣的情形發生﹐  沒有那種一個機長帶一個RP和一個FO的事。    


 

長程客機的﹐  每個月都會有長班﹐  多則兩三個少則一個﹐  除非整月休假﹐  要不然公司派遣部門一定想辦法儘量塞給飛行員飛時﹐  不讓大夥兒太閒著。    幾十年長班飛下來﹐  雙組員派遣經驗自然豐富。    


 

目前公司政策是儘量讓空中巴士飛行員由小而大  既可以靈活運用人力﹐  也可以節省引進新人成本﹐  因此常遇見那種剛剛開始飛長程航段的新人。     其實﹐  說他們是新人嘛也未必﹐  有的進公司已經有些年月﹐  有的飛時還很高﹐  只是沒有長程飛行經驗而已。      

 

 

有一回飛行﹐  就遇見了這麼樣的一個新人。    他倒是好學﹐  對許多事都好奇﹐  不恥下問﹐  大夥兒聊得很高興﹐  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最後問了個問題﹕    飛ULR這種長程航段﹐  有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哪一部份最難﹖    


 

長程飛行經驗在我已二十多年﹐  另兩位組員亦是經驗豐富﹐  但我們覺得﹐  長程飛行說特別嘛不是沒有﹐  但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特地拿出來一提的事情﹐  飛越太平洋大西洋是另一種顧慮﹐  跟長程飛行並不特別相關﹔  可是人家這麼敬業好問﹐  好歹也要說點什麼﹐  免得辜負他一片向學之心。    於是﹐  大夥兒想了想説﹐  我們一致覺得﹐  雙組員派遣最難的部份﹐  是要知道何時該閉嘴﹗   


 

這個答案大約不在他的期望範圍內﹐  一聽之下竟不知我在說什麼﹐  只好要求進一步解釋。    


 

公司的雙組員派遣﹐  早在報到時候就已經分派好哪一組人飛去﹐  哪一組人飛回﹐  我們叫Crew A 和Crew B。    不飛的人坐在第二排的觀察員座位﹐  由主飛的一組人進行操作。    在駕駛艙內做一個不飛的組員﹐  這項工作看似輕鬆﹐  其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麼容易。    因為駕駛艙內的所有操作﹐  大家都是一天到晚上手的人﹐  基本的操作程序都熟得不能再熟﹐  因此看到了別人做錯或是程序上小有不同的地方﹐  看了不只心裡會癢﹐  連手都癢得忍不住想去動它﹐  把別人做錯或遺忘的小處改正。    坐後排的伸手到前面動東西這是犯忌的事﹐  少有人會這麼極端﹐  但開口說說話則好像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  仔細想想﹐  這麼做有必要嗎﹖    小處的程序不同﹐  至多是個燈的開關忘記開或是關﹐  或有個無關痛癢的按鈕忘了按﹐  這些既不影響飛行安全﹐  也不是太違背SOP﹐  操作的組員可能只是因為事情忙一時忘了﹐  過不久就會想起來﹔  就算永遠想不起來也無大礙﹐  真正小事一樁。    坐後排的一開口﹐  在你是好心提醒﹐  但前排聽的人難保不多心----你是專挑毛病的嗎﹖    


 

某些公司這類雙組員派遣﹐  不飛的那一組可不進駕駛艙﹐  圖個眼不見為淨。    不過大體上駕駛艙裡多幾雙眼睛總是好﹐  不在其位的飛行員比較客觀﹐  可以增加安全係數﹐  算來還是好處多於壞處。    只要坐後排的飛行員多一點自我節制﹐  所求只是大德不踰閑﹐  看到操作組員即將違規或是嚴重違背SOP或是影響飛行安全的事﹐  能夠容忍別人操作小節的不同﹐   容忍別人的程序或手法的小小差異﹐  把嘴巴緊緊閉住﹐  在我們看來﹐  這算是職業道德的一部分。    


 

中國人對這類事情非常了解﹐  因此才說----觀棋不語嘴會癢﹗    其實何止嘴癢﹐  心裡更是癢得慌﹗    我們一致認為﹐  能夠抑止住這種心癢的飛行員﹐  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飛行員﹗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mosa343&aid=11406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