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7/16 23:20:18瀏覽732|回應0|推薦7 | |
被劃為自然保留區的「火炎山」,其實只要事先提出申請,就可以入山近距離觀察因風化、侵蝕作用形成的峽谷奇觀,沿著稜線而行的步道,沿途林蔭遮蔽、生態豐富;8月上旬前往,還可順道前往鄰近的大湖,採水梨消暑氣。 〔摘要7.16.2010 蘋果楊沛騏 ╱高大鈞〕 要去火炎山健行,若選擇走側翼稜線攻頂,全程都有濃密的相思樹林遮擋豔陽。火炎山的登山步道有好幾條路線,往返要4個小時的側翼稜線上山,路程較遠,不過步道全掩於茂盛的林木之下,微風陣陣吹襲,涼爽舒適,一路上蟬鳴大作,吹著涼風。 火炎山步道旁竟然還發現大片的靈芝、叢生的蕨類、偶爾甚至還見到桔梗蘭、毛臭牡丹等鮮豔花卉,眼前時而有蝴蝶飛舞、樹梢攸忽出現松鼠、林間深處五色鳥啼聲不絕。火炎山並不如表面乾涸、單調。 火炎山是因造山運動,從高山被河水搬運沖刷磨蝕成圓卵形的礫石在河口堆積,形成礫石岩層再隆起成山,卻因礫岩膠結性不佳,受雨水沖刷或乾燥硬化,造成大量土石崩落,形成惡地景象,但未崩塌處,其實仍是林木繁茂。 也因為地形的迥異,造就出豐富的植物生態。光禿崖壁上會發現向陽性強的馬尾松,林蔭茂密處,卻又能發現性喜潮濕的蕨類。 惟有從近處觀看岩層崩塌處,才會驚覺那筆直陡峭的崖壁、尖銳的山峰,以及布滿卵石的深谷,如此宏偉壯觀,又驚險無比!裸露的岩層呈現濃淡不一的紅。 岩層含有鐵質,土石崩落時,岩層裸露在外,因氧化作用而呈現紅色,愈是新鮮崩落的岩層,顏色愈紅,在夕陽照射下,猶如火焰一般,所以才會稱為火炎山。 繼續攻頂,坡度驟然陡峭,路況也不如初始平緩,不時要拉繩或行經樹木架起的崩坍地,不過站在山頂上也才能清楚眺望火炎山「礫石沖積扇」的獨特地形,孤峰、溝谷及卵石河流,鋪展眼前的完全是大山氣勢!
下山後,沿著130縣道轉往大湖,串聯三義及大湖的130縣道分布許多特色餐廳、民宿及農場,沿途景色優美,加上四季皆有不同水果生長,近幾年早已成為熱門的旅遊路線。 豐水梨已採收完畢,但8月上旬開始,是外表看來帶點綠色、口感甜脆的蘋果梨採收期。一口咬下,香甜又多汁,新鮮的水梨口感果然不同。 採完梨,步行即可抵達下榻民宿「山水居」。民宿環境清幽,倚山面谷,視野極佳,還有小溪潺潺環繞,孕育出多種青蛙、花卉及蝴蝶。晨起,還可以看到綠頭鴨在院子裡逛大街。在這裡放慢步調,眺景品茶,愜意十足。 爬火炎山前,若能先前往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不但能了解火炎山形成原因,對於沿途可以見到的植物及動物生態,也能事先明瞭而加以留意。因為其地點就位在三義火車站附近,前往參觀十分方便。 ◎開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