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爭執三接外推 不如面對核電
2021/05/10 22:43:20瀏覽203|回應0|推薦0

民進黨政府為因應「珍愛藻礁」公投的壓力,推出「三接外推方案」,天然氣接收站擬再外推455公尺,離岸1.2公里,工期將延長2年半,預算增加新台幣150億元,引發環保團體的分裂,有些環團支持,有些反對。

 

The Best of Anton Bruckner (Part 1 of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K9gI8_M74

 

【摘要2021.5.7.中時】民進黨政府為因應「珍愛藻礁」公投的壓力,推出「三接外推方案」,天然氣接收站擬再外推455公尺,離岸1.2公里,工期將延長2年半,預算增加新台幣150億元,引發環保團體的分裂,有些環團支持,有些反對。

「三接外推方案」基本上就是把觀塘工業港外推,可以做到不浚挖、不填地,避免傷害藻礁。行政院並強調,其他替代方案,如原址建浮動式供氣站,或以林口港或台北港,甚至以中南部的麥寮、台中替代,都會延後超過10年以上,都不可行

不過,三接環評案從一開始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操控,行政院長賴清德一聲令下「9月通過環評」,環團出身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為此辭官,環評大會中,官派委員意圖強渡關山,5名民間環評委員聯合退席抗議,大會因而流會,仍難敵官方政治黑手而通過環評。

行政院要以「三接外推」作為替代方案,官員說因為這是一個「既不影響藻礁又可以增氣減煤的方案」,藉此要環團支持不要再反對。但請問:如果原方案改變,而且是重大改變,是否要重做環評?但三接外推案通過環評了嗎?有專家認可了嗎?

如果未來再要送環評大會審查時,行政院是否又要「強力動員」再伸出政治黑手,以保替代方案順利通過,再次重演程序不正義一次?

更深入又全面地看,三接爭議已不是單純的保育藻礁或是哪個替代方案更合理可行的技術問題了,而是國家能源政策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既牽涉到國家安全,又將影響到台灣未來十幾年的產業與經濟擘畫。

蔡政府不惜與環團翻臉要強推三接,主因是其能源政策要把天然氣發電比例拉高到5,氣電要拉高的原因則是要全面廢核,台灣為此短少原本供電可占15%20%的核電。至於為什麼三接先選在北部落腳,原因也非常簡單:核一、核三除役,北部電力有缺口,因此要在大潭增加氣電機組。類似情況其實未來隨著核電逐一除役與電力需求增長,會擴大到中南部,所謂的「四接、五接」等都要陸續興建。

不必粉飾太平,兩岸風險日益提高,《經濟學人》雜誌日前才「認證」台灣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指的就是兩岸與中美衝突的風險。而台灣的天然氣等於全部要靠進口安全存量只有710,別說戰爭、封鎖,連天候不佳都可能讓天然氣短缺,台灣押5成的供電在天然氣上,當然風險極高。相對來說,核電燃料棒的安全存量可長達23年左右。

此外,氣電是火電,仍有碳排放與空汙問題,越來越多的火電引發的空汙必然激起地方抗爭,此一問題其實早已發生;碳排放增加則讓國外可能抵制台灣產品,這在未來各國逐漸走入零碳排、要求貿易碳足跡後將會出現,對台灣這種以出口與貿易為主的經濟體,將會是致命的影響;更別提台灣最具競爭力的產業是極度耗電的半導體,未來製程提升後會更加耗電。

核電,對台灣而言才是相對有利的發電方式。蔡政府的廢核能源政策將置台灣於險境。趁著三接議題,台灣社會與政府也該專業、理性地面對核電,盡早修正錯誤的能源政策。

 

感想:

1.        核電燃料棒的安全存量可長達23年左右。核廢料卻可以存在數千年,蔣經國、孫運璿、趙耀東、馬英九、李鴻源、侯友宜,都無力解決核廢料。千年核廢料,誰要解決?

2.        蔡衍明,可以解決核廢料?

3.        核廢料放蘭嶼,有無環評?完全沒有;驗證出蔣經國與其黨羽的不要臉。

4.        兩岸風險日益提高,一旦開打,一定互相用飛彈攻擊雙方所有的儲氣槽、儲油槽、發電廠;中共飛彈一定會打台灣所有的燃氣發電廠,台灣一定會攻擊中國的49座核電廠、所有的發電廠

5.        兩岸風險日益提高。而台灣、中國的天然氣、石油、煤炭等,全部要靠進口,一旦開打,兩岸撕破臉,兩岸一起缺氣、缺油、缺電。

6.         如果台灣有核電廠,兩岸一旦開打,中共100%用飛彈攻擊台灣的核電廠,癱瘓台灣的電力設備,還造成核輻射汙染。核電廠,是一種準備被攻擊的核子彈。

7.         核電廠可以存在的因素有三,1.一定不會發生戰爭2.一定不會有地震、海嘯等天災。3.核廢料一定可以有效循環利用。目前這三點,蔡衍明與中國時報所有主管,都沒辦法解決。

 

中國贏了! 2019年碳排量 超越全球已開發國家總和【摘要2021.5.7.自由】美國研究機構最新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如今已經超過美國和全球所有已開發國家的總和,佔全球總排放量的27%,相較之下,排放量居全球第二的美國,在全球總量佔11%。不過,以人均排放量來說,美國仍是世界最高。

研究機構「榮鼎諮詢集團」(Rhodium Group6日發表報告指出,中國2019年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6種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升高到140.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是其1990年排放量的3倍多,也比過去10年增加了25%;中國年人均碳排量也大幅增加到10.1噸,是過去20年的將近3倍。

報告說,中國的排放量首次超越由37國組成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目前尚未計算出中國2020年排放量的最終數據,但是報告估計會增加1.7%,而全球其他地區排放量則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影響下降。

根據這份報告,美國2019年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量11%,印度的比重佔6.6%,歐盟佔6.4%

氣候變遷被美國總統拜登列為重要施政項目,以及可以與中國合作的領域,在氣候變遷加劇以及要求各國加緊努力達成「巴黎氣候協議」的壓力日增下,已開發國家認為,全球要達成升溫幅度限制在「遠低於」攝氏2度的減碳目標,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是重要一環;不過,開發中國家長期以來主張,美國和歐洲在過去一個世紀間排放大量溫室效應氣體,帶來經濟成長,現在開發中國家正在發展經濟,此刻要求他們減碳並不公平。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6272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