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壁如:蓋核四的人出來說核四很爛 有沒有瀆職?
2021/11/21 17:55:35瀏覽239|回應0|推薦0

中央選舉委員會昨天(18日)舉辦第2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由核四重啟公投提案方代表黃士修,對上反方代表台電核能處長許永輝。台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蓋核四的人出來說,核四很爛。有沒有瀆職?

 

Chet Baker Quartet ‎– No Problem (1980) [CD ed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5STK2tnoM

 

【摘要2021.11.20..蘋果】中央選舉委員會昨天(18日)舉辦第2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由核四重啟公投提案方代表黃士修,對上反方代表台電核能處長許永輝。台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蓋核四的人出來說,核四很爛。有沒有瀆職?

蔡壁如在臉書發文指出,現在在民進黨執政下,想要把三接蓋在藻礁上,就說是因為缺電;不想讓核四重啟,就說不缺電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應該、更不可以恐嚇自己的人民。

蔡壁如認為,民進黨派出當初一手建造核四的台電核能發電處長許永輝,擔任反方辯士。他說:「再帶入核四這個泥沼、背著核安的風險『我做不到』。」換句話說,就是當初參與建造核四廠的人,出面自己說「我就爛」,爛到他自己都不敢用。

蔡壁如表示,她反對核四重啟,更反對執政黨為了權位,欺騙、恐嚇自己國家的人民!現在台電處長上台說,我們蓋得很爛,品質有問題,所以不能用?「難道不需要追究責任嗎?」

蔡壁如說她一定在立法院要求,台電必須把事情真相說清楚,核四整個興建過程中,誰曾經參與?誰負責監工?誰負責驗收?誰蓋過章?這些人都很有可能是浪費人民納稅錢的禍首

 

「核四重啟初步規劃」瘋傳 台電怒發3點聲明回應了【摘要2021.11.20..蘋果】四大公投意見發表會中核四重啟正方代表黃士修,公布一份「核四重啟初步規劃」,指稱是反方代表、台電核能發電處處長許永輝,擔任核能處長任內,因應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的台電內部文件,這份文件也被藍營瘋傳。但台電今天下午駁斥指出「完全造謠」。

台電今發聲明指出:

1. 經過清查了解,這份所謂的「核四重啟初步規劃書」文件,並不是台電公司的文件或報告。

2. 如果有人假冒台電,或是逕自以台電公司名義提供外界錯誤、過時、片段的資訊,台電公司將會循法律途徑追究。

3. 公投正方代表又稱,此文件為「他(許永輝)擔任核能處長任內,因應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之後的台電內部文件。」也是完全造謠,因為許永輝處長20201月才擔任總公司核發處處長。

2018年公投時,他在核二廠擔任廠長。對此自導自演的文件,沒有看過,也沒有參與。

 

看不下去黃士修說法台大教授陳文山:核四不會因公投就變安全【摘要2021.11.20..自由】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看不下去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的「片面解讀」,今天公開說明,不再容忍地質專業被扭曲,讓核電廠遠離斷層帶,才是國人安全唯一正途

核四廠區底下有S斷層貫穿、核四鄰近海域有長度90公里活動斷層、台灣北部也存在活動斷層。黃士修說地質、地震、耐震是3個不同的領域,這是外行人說外行話,斷層帶絕對是核電廠安全的重大判定標準。

針對重啟核四安全嗎?陳文山說,地質問題不是公投通過就會安全,牽涉到廠址內存在S斷層,全世界不會有國家允許核電廠蓋在廠址內有斷層的地方,外海還有長度至少90公里長的活動斷層,未來一定會引發相當規模的大地震,震度也會影響到核四廠,核四位於高潛勢活動斷層帶的區域,美國日本法國都是蓋在低潛勢區域,核四廠一定不適合這樣的環境。

針對核四廠區下的地質情況,陳文山指出,核四廠區底下有S斷層貫穿,台電的地質報告盡可能避免出現「斷層」兩字,之前的核四廠調查報告中都稱為「S構造」、「S剪切帶」或「S低速帶」。

2012年的第一次專家會議中就已經要求台電修改為「S斷層」。「S斷層」長度至少2公里,橫跨整個核四廠址,斷層寬度68公尺,經過一號與二號機房底下,而「S斷層」是否為活動斷層,必須進行古地震槽溝研究才能確定,但因核四已封存,台電說沒有經費,迄今尚未調查。

陳文山說,與會學者認為即便不屬於活動斷層,但大地震時震波傳達至核四廠址,斷層兩側岩盤將產生不等速移動,就會導致兩座機房的損毀,核電廠內有如此寬的斷層帶通過,核四可能是唯一的例子。

此外,陳文山說,核四鄰近海域還有長度90公里活動斷層,台電2013年的補充地質調查只有針對海岸線外50公里範圍,所以報告中才會寫估算「F2-F4-F7-F8」斷層長度僅有34.5公里。

專家會議就有一份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2009年彙整過去數十年來在台灣東北海域的斷層研究,報告中就已經指出核四海域的「F2-F4-F7-F8」斷層會繼續朝東延伸,長度可達約90公里,此說法也在台電調查報告中被證實並且引用。

陳文山指出,台電2013年的報告中都稱為線型構造,這可能為活動斷層的另一種說詞,經專家會議認定為斷層,而且屬於活動斷層。相近距離當中相同性質的斷層,雖然在地表呈現斷斷續續的線型,在地底下其實會連接成為一條更大且更長的斷層。所以第二次會議的結論是海域的F4F5F6F7F8等斷層應為活動斷層,F2斷層不排除為活動斷層。此外,F4F7F8等斷層可連為一條斷層,不排除也連結F2斷層。

陳文山說,台灣北部的確存在活動斷層。黃士修說台灣只有中部與南部活動斷層,而北部沒有,此說法不知從何來,可能要混淆視聽,地調所公告就有一條令台北人擔憂的山腳活動斷層,從三峽延伸通過樹林、蘆洲、北投、陽明山、金山約35公里,之後朝東北外海延伸,全長至少100公里,距離核一廠7公里,核二廠5公里。

陳文山說,東北海域中還有許多活動的正斷層,都還未被中央地質調查所列為活動斷層,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要長期關注雙北市諸多危險老舊的房屋,以及核一核二廠的地質安全問題。

陳文山最後強調,黃士修說地質、地震、耐震是3個不同的領域,這是外行人說外行話,斷層帶絕對是核電廠安全的重大判定標準。

核電廠選址時必先進行斷層調查,以避開震災高潛勢區,美、日、法莫非如此。但台灣整個島幾乎都在震災高潛勢區,雲林海岸平原、桃園林口台地除外。公投是人民的權利。但科學問題還是要回歸科學證據,核四不會因公投就變安全,遠離斷層帶才是唯一正途。

 

三接若遷台北港 政院:將傷害更多藻礁【摘要2021.11.20..自由】面對年底的珍愛藻礁公投爭議,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日前提出「台北港替代方案」,呼籲桃園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現址立即停工,評估遷址台北港方案。

對此,行政院昨直指,三接遷址台北港要拉長達五十公里的海管,一旦鋪設管線一定會傷害到藻礁,台北港方案將傷害更多藻礁,拉海管將經過五個藻礁區,台北港替代方案不可行。行政院所指的五個藻礁區,包括:沙崙藻礁、許厝港沙地藻礁、草漯藻礁、白玉藻礁、大潭藻礁。

政院官員受訪指出,台北港方案若是拉陸上管線,要拉四十公里,經過五個人口密集的行政區,完全不可能,在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哪一個城鎮居民會願意讓你挖路鋪設天然氣管線?根本是天方夜譚!」

台北港方案走海管的話,要拉長達50公里的海管,一旦鋪設管線一定會傷害到藻礁,總共經過五個藻礁區,只會傷害更多藻礁。他也說,新北市已經明確表示台北港沒有空間、居民也反對到底。

政院官員說,行政院先前已宣布三接興建現址再往外海推455公尺的新方案,加上三接興建時已往外海推進,總計整個外推1.2公里後,大潭藻礁也得到保護,觀新藻礁更是受到完整保護;如今藻礁團體一直以觀新藻礁的照片來宣傳,聲稱要保護大潭藻礁所以要反三接,這恐有涉及散播假訊息的問題。

行政院及經濟部都認為,觀塘三接興建現址,再往外海推後已避開藻礁衝擊,遷址台北港不僅地方民意不支持,工程更將延宕11

 

三接破壞藻礁?【摘要2021.11.20..自由謝志誠】攸關國家能源轉型減煤成效能否延續的三接,卻在一波波負面聲浪的傳播下,跟「犧牲(破壞)藻礁」畫上等號。其實,只要仔細檢視三接外推方案,就不難發現,三接陸域部分只使用十八年前就已經填築好的十三公頃填土區(早已沒有藻礁),工業專用港離岸1,197公尺,把潮間帶上大家口中珍貴的G1G2G3藻礁區完整保留下來。

在公投主文指定的三接必須遷離禁區(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內,外推方案配置的防波堤及棧橋等構造物影響海床面積不到千分之五。因此,說藻礁影響最小化,應不為過。

然因公投提案方堅稱大潭海域離岸五公里範圍內的海底都是藻礁,在一寸不讓之下,三接應該遷離「禁區」成為公投提案方的惟一選項,並建議最好連計畫蓋在基隆外木山第四接也一起遷到台北港。三接北遷至台北港的可行性如何?

除新北市政府已經兩度函覆經濟部表達民意反對中油於台北港建站外,負責經營台北港的台灣港務公司也表明︰

(一)台北港既有港區土地已飽和,根本沒有足夠的「閒置空間」再容納三接;

(二)天然氣接收站若蓋在台北港的船隻出入口邊,離航道太近,不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必需要經過商港航安評估。

三接北遷到台北港,要從台北港架設輸氣海管進入大潭電廠,必需在海床開挖約12公尺寬、長達數十公里的槽溝埋海管,必須穿越公投提案方宣稱不得破壞的禁區,甚至必須開挖藻礁區才能進到大潭電廠。

因為護礁,在一寸不讓的堅持下,要求三接應該遷離禁區。但,為了順遂三接北遷到台北港的替代方案,怎可以認同開挖禁區內海床埋設輸氣海管?這會不會是一種雙標?

三接施工帶來漂沙,造成淤積破壞藻礁生態?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屢屢質疑正在施工的三接工程帶來漂沙,造成淤積破壞藻礁生態。經檢視外推方案環差報告,開發單位已經列舉多張同一個地點、不同時間點的照片,說明施工前藻礁區本來就有漂沙覆蓋的情形,施工中也可見到露出的礁體,證明漂沙來、漂沙走,漂沙來來去去,本來就是自然現象,三接施工的影響並不顯著。

三接外推加重突堤效應,破壞藻礁生態?由於工程尚未完成,在科學上,常用的預測工具有「流場數值模擬」與「水工模型研究」。開發單位在準備外推方案的環差報告時,特別委託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進行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在建港之後,沿岸流速從0.39m/s 增加至0.44m/s,整體流速也都大於海沙的沉降速度 0.3m/s,也就是三接外推方案將能減少漂沙對礁體的覆蓋情形。

由於三接工業港採開放式離岸港設計,不是封閉型的港口,不會造成突堤效應,建港後對三接北邊的白玉海岸、南邊的觀新藻礁保護區,仍是維持現在的情況,沒有突堤效應,自然就沒有公投提案方所擔心的阻斷或改變水流情形,更沒有其所稱離岸三公里會有一個封閉流場。

事實上,工業港採用離岸式設計,連接工業區及工業港的棧橋也是用大跨距的設計,就像澎湖跨海大橋一樣,海流一樣可以自由流動,而且流速只有在每個月大潮期間的幾個小時有些微增加,整體影響很小,對於靠著南北沿岸流移動的海洋生物沒有阻斷效果,未來建港完成後的堤防構造物,反而可以提供一種具硬底質棲地的環境給其他海洋生物使用。就讓科學證據說話,說三接破壞藻礁,真是太沉重!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055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