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物學的歷史31
2009/01/07 22:04:38瀏覽197|回應0|推薦1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國家富強的因素,不考慮人權、教育、法治、自由、環保、天災的因素。但是,有許多經濟學家,沒有環境保護的常識,例如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林毅夫徐弘毅12.29.2008

 

1.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國家富強的因素,不考慮人權、教育、法治、自由、環保、天災的因素,忽略這些因素將導致國家崩潰。蘇聯解體、滿清解體、唐朝解體、波斯帝國、羅馬帝國皆因如此。但是,有許多經濟學家,沒有環境保護的常識,例如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林毅夫

2.      將在月底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中國學者林毅夫預測,以日本過去經濟發展經驗分析與人民幣長期的幣值變化,再加上中國人口是美國五倍,到2030年,中國整體經濟規模將為美國的2.5倍。儘管全球物價上漲,伴隨通貨緊縮日益嚴重,分析往後十年至二十年中國經濟的走向,林毅夫也樂觀預估,大致上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仍會保持過去二十五年的成長速度,即每年百分之8百分之10的成長率。(中央社5.2.2008摘要)

3.      不到半年,美國《時代》(TIME)雜誌已經預言,2009年中國經濟將「硬著陸」(Hard Landing),經濟成長率不但「保8」無望,更可能降到5%以下。顯然林毅夫的知識水準非常差,比台灣的高中生還差,世界銀行會雇用知識水準這麼差的人當首席顧問,可見得世界銀行的高層是由一群不好學、好逸惡勞的人組成,世界銀行的知識水準這麼差,所以沒辦法解決這次金融大海嘯,放任各國被美國詐騙,自生自滅。

4.      實際上,照熱力學與生態學的基本常識,全球森林不斷消失,如果不大量植林,亞洲地區的天災只會越來越多,美國的經濟也不可能好,全球景氣不可能是V型復甦,馬英九說明年第二季經濟就會好轉也是沒知識的說法,景氣復甦起碼要拖到2010年以後,不是U型復甦,就是L型復甦;如果溫室效應持續惡化,發生冰河大溶解,沿海城市全部沒入海底,那就不用算經濟成長率了,先往山上逃命再說吧!

5.      【蘋果12.27.2008摘要】中國雲南省,昨天凌晨傳出兩起災情慘重的地震,鄰近省會昆明市的宜良縣發生芮氏規模4.3地震,約2小時後,中緬交界的瑞麗市也發生地震,芮氏規模達4.9。兩起地震共造成逾10萬人受災。

6.      本世紀人類瘋狂追求、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目標,結果造成貧富不均的世紀難題。掃除貧窮,改變消費型態,降低人口數量,提升教育水準,是追求「均衡生活品質」的必要手段。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改善生活品質,讓人民可以更健康、更長壽、生活充實,在追求這樣的目的當中,生態的平衡與否,跟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近二十幾年台灣經濟快速成長,以致吹起過度奢華的生活風氣,經濟中上階層,許多物資,用過即丟,浪費成性,而這個消費習慣確是破壞自然生態的元凶之一

7.      生產消費增加,短期內雖然能夠刺激經濟成長,但是這一種竭澤而漁的做法,浪費了能源、浪費了自然資源,並且產生許多廢棄物跟污染。如何降低「物質欲望」是這個時代經濟學者的必修課程。若想要讓未來的世代過得健康而滿意,全體人民都必須要有共識:地球的資源,極為有限。廢棄物的處理與回收,必須要非常地高科技化,資源與消耗必須取得平衡。

8.      人口的成長,也直接影響自然的資源與生活水準,它對環境的衝擊十分顯著,因為人口成長直接造成的污染、糧食短缺、能源消耗,後果十分恐怖。所以,政府必須實施人口計畫,降低人口數量,來減輕地球的負擔。

9.      要維持所有人的生活水準,就必須有新的生活態度,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對全球的環境都要負責每一個人都應該鼓勵節約消費、過簡樸的生活。富人的奢華行為,造成環境迫害,直接的受害者是窮人;他們被迫鄰近自然災害、工業危險,居住在空氣和水污染的地區;許多人逃離鄉村的貧窮卻落入都市的污穢當中,窮人加速集中於都市,往往造成公共設施和社會系統崩潰,犯罪率提高,生活水準降低。

10.  貧窮的問題,不只是經濟面的問題,也是個人心理、學校教育、家庭社區、社會結構被破壞等等因素所造成。現代化的政府不可能處理這許多的細節,政府必須要跟宗教團體、志工組織一起合作,從解決個人的心理、精神、家庭因素做起,配合政府的職業訓練與教育補助,建立完善的醫療福利系統,讓窮人可以加入競爭的社會;訓練本國勞工取代外勞。真的沒有辦法輔導的人,再透過社會慈善團體來幫忙救助。

11.  「環保政策」如果只考慮資源的保育和保存,而沒有顧慮貧窮人口的生活,注定不會成功。同樣地,「發展政策」如果只考慮增加生產,而沒有顧慮全世界的資源耗竭,遲早也會出問題!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254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