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魔掌干預 還是神掌助力
2009/01/01 20:21:27瀏覽205|回應0|推薦0

泡沫幻滅,龐大債務仍然存在,資產價值卻大幅縮水。泡沫幻滅後的嚴重失衡與通貨緊縮,1首要靠資產價格止跌,才有機會開始緩慢平復,重建市場信心。


經濟評論34 

資產泡沫與信用泡沫,相互牽連,是共生的孿生兄弟。榮景時相輔相成,活絡的信用市場、充沛的融資來源,是資產價格高漲的活水源頭。但當資產價格滑落,原先為了擁有此資產而高度槓桿借貸的債務,便可能超越資產的實際價值。此時還債壓力引發資產變賣,造成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導致更多債務人承受龐大的債務壓力。

倘若大量債務無力清償,銀行便緊縮所能釋出的資金資源,而信用市場的衰竭進一步導致資產價格下跌。當資產價格下跌,前述的連鎖反應再次重演,形成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終致資產泡沫與信用泡沫的連環破滅瓦解。

泡沫幻滅,龐大債務仍然存在,資產價值卻大幅縮水。泡沫幻滅後的嚴重失衡與通貨緊縮,1首要靠資產價格止跌,才有機會開始緩慢平復,重建市場信心。資產價格要止跌,2增加貨幣供給是一項能直接提升資產價格水位的措施。另外,3近來各國央行頻頻調降利率,藉以鼓勵投資和民間消費,也可幫助平穩逐日下滑的資產價格。

第三種做法,也是這波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引起廣泛爭議的討論,便是政府是否該注資金融體系,入股私有銀行?從英、美、法、德、澳洲、到南韓,各國政府對銀行系統的資助累計已高達1/4的全球GDP,超過13兆美元的巨額數字。政府對銀行系統挹注資金,除了緊急紓困外,最終目的在於希望活絡信用市場,為企業發展提供所需資源。

然而,如果依循第三種做法,政府對銀行挹注的資金將來自納稅人的錢,來自國債。這些用於紓困的資金,多年內將無法償還予民。這些可貴的資源,卻不平地分配於修補因少數貪婪人性所造成的一連串錯誤。紓困案背後,資本主義向來倡導的市場機制與私有化,面臨瓶頸。干預之魔掌的政府,在資本主義面臨瓶頸之際,頓時被奉為能起死回生的神掌。

國營制度目的為保護及扶植基礎產業、特殊產業;反之,私有化則為尊重自由市場機制、提升經營效率。當今海嘯來襲,政府藉由入股方式挹注銀行資金,在某種程度上,將再度成為部分國有。【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英國國家研究院研究員 楊茹惠 蘋果12.29.2008摘要】

 

李鈞震:

1企業國有化之後,跟著就是行政效率不彰、貪贓枉法、圖利財團。所以,政府以百姓的錢圖利私人企業,百姓沒有任何的好處。

2相信政府有能力監督國營企業、或金融市場,是天方夜譚。特別是政府是一黨獨大的狀態。

3管理,是一種特別的能力,管理100人,與管理1萬人,絕對不同。只有管理100人能力的人,卻去管理10萬人的組織,必定造成災難。

4美國政府的財經公務員,的確能力非常差,才導致世界性的災難。一個平常只能管理40個學生上課的大學教授,有能力去管理3萬公務員的交通部?絕對不可能。

5中油的經營績效,為什麼比台塑差?很簡單,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油董事長、總經理的知識水準與管理能力,比台塑差非常多。這就是主因。

參考資料:經濟評論22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252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