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22 21:55:43瀏覽228|回應0|推薦0 | |
一方面總體經濟上積極尋求擴大刺激消費,個體消費者卻是紛紛選擇抑制消費。當多數人都減少消費,自然就導致許多行業陷入蕭條。 三千六百塊的消費券,不論怎麼發揮極致的創意組合,大不了一、兩次就消費掉了;對多數個人而言,消費券的喜悅終究是短暫的,真正焦慮會是:到了來年,我還擁有足夠的收入消費嗎?政府鼓勵消費的用意一點都沒錯,但民眾如果缺乏景氣趨向樂觀的預期,照樣不敢消費。 記得前不久馬總統曾樂觀預估,台灣的經濟在明年第二季之後將會漸入佳境;這是所有針對台灣來年景氣預測最樂觀的說法。但國際相關機構所提供的數據卻令人頗為沮喪,英國經濟學人通訊社就明年全球各國經濟預測的比較,台灣竟被該機構預測為下滑2.9%的成長率,居全球倒數第六,在亞洲四小龍中表現最差。至少提供我們一個清楚的警示:千萬別掉以輕心! 另一項可以佐證的數據,是代表全球三百七十五家銀行與金融機構的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的預測,該機構預言,明年將出現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整體衰退,將會有負0.4%的成長,失業率會不斷上升,要到明年夏末才會可能好轉,面對這些怵目驚心的數據,有誰還敢過分樂觀? 儘管目前已經讓人感到日子難過,但好像最壞的時刻還未到來。每天國內外媒體的新聞標題都讓人感到不快:房市冷到不行、股市長期停滯在空頭盤旋、汽車業等待政府紓困、資訊電子業紛紛裁員減薪…,年初原油價格還漲得讓人大呼吃不消,如今油價跌勢不斷,但似乎已喚不回買氣了。可以說,種種跡象都顯示,一個個財經官員與經濟學者都不想遭遇的通貨緊縮年代,已經悄悄降臨了。 通縮年代最大的矛盾是:一方面總體經濟上積極尋求擴大刺激消費,個體消費者卻是紛紛選擇抑制消費。這其中的緣由並不複雜,當個人對未來的前景不抱樂觀,當許多人都害怕會在不景氣中喪失工作,他如何不會選擇節衣縮食?當多數人都減少消費,自然就導致許多行業陷入蕭條,進一步選擇裁員因應,當更多人失業,當然也讓更多人不敢消費,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面對這種困境,全球多數政府目前都選擇降息,以塑造出一種資金更寬鬆的環境,也藉此逼出那些儲蓄,好讓那存款戶能消費。只不過,這波金融海嘯就是基於不當的金融槓桿操作而來,短期間內多數人可能還是抱著現金等待;結果降息的最大效應,可能就是苦了那些靠微薄利息過活的退休人士,造成存款愈來愈薄,照樣還是不敢消費,日本不就是零利率長達十年了,經濟景況的改善有限。 講直接一點,如果明天的狀況都不明,今天還是少消費一點吧!這也難怪鴻海的董事長郭台銘會說:「景氣問題比大家想像還要壞三倍!」連他都這麼說,一般升斗小民會怎麼想? 政府與民間,都得要有因應最壞時刻到來的心理準備了。剛當選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擁有過人的演講能力,他非常善於藉由淺顯的辭藻鼓動人心,但當選之後卻一再低調的提醒大家,與他一塊渡過苦日子。試想:在全球景氣蕭條的衝擊下,經濟大國都自陷泥淖,台灣這個以外銷為主的經濟體,那有可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目前能做的,除了承認這個現實外,就是做好打底的工作;是陸續展開擴大公共工程建設也好,是積極建立失業救濟補助機制也罷,總之就是把這最壞的時刻度過去;官方不必再粉飾太平,民間也要有度過困局的最壞心理準備。南韓民間自許的「隱忍自重」四個字,或許更適合用來因應當下乃至未來的景況。【中時社論2008.12.21 摘要】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