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步步進逼中國半導體?
2022/09/06 21:14:42瀏覽289|回應0|推薦2

常有人用「殺敵一千,自損X百」來形容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戰或科技制裁,到底自損幾百呢?要看這筆帳怎麼算?而且可能不是「自損」,而是「它損」。

 

Lang Lang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9wlq6J0iY

 

【摘要2022.9.6..中時 烏凌翔】常有人用「殺敵一千,自損X百」來形容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戰或科技制裁,到底自損幾百呢?要看這筆帳怎麼算?而且可能不是「自損」,而是「它損」。

上週傳出的美國商務部通知兩家美國公司-輝達(NVIDIA)與超微(AMD),要求他們不准把繪圖晶片賣進中國與俄國,是一個可以試算這筆帳的最新案例,我們來算算看。

輝達與超微的産品,不能賣進中國與俄國,業績當然受損,輝達初估本季可能損失4億美元,但這個數字肯定不準,因為後來又發布消息說禁令延緩到一年後生效,那麼這一年內中國買方很可能會大量屯貨,輝達與超微的短期業績可能反而增加,也未可知。

不過短多之後,仍是長空,消息傳出後股價下跌就反應了這一點,俄國市場不算什麼,中國伺服器(Server)市場對輝達與超微來說,可是大餅一塊,吃不到了,盈收減少,研發經費也得縮水,未來推出新産品也可能延後。長遠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對輝達與超微來說,美國「殺敵一千」後的損失由他們先承擔,再透過減少繳稅轉嫁給國家,對美國聯邦政府2022財年預計5.1兆美元的稅收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的損失,不會太在意。先前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制裁力道,之所以看似有些猶豫甚至大量放水的原因,不在於顧忌這「一毛」,而在於企業對國會議員的遊說、再轉達壓力給白宮與商務部。議員為企業服務,在民主社會似乎天經地義,但真實的邏輯是企業的盈收減少了,捐款就少了,這個「自損」對於個別議員來說,可就不是一毛了!

我們不知道哪些美國民代、如何「關心」輝達與超微,但是這種規模的科技企業,在中美科技戰開打後,都增加了國會遊說經費,就算之前沒有-之後也一定會在國會山莊找到適合的「代言人」。

4月中,美國聯邦參議員共和黨首席Lindsey Graham率團訪台,向台灣推銷在他選區設廠之波音公司製造的787型客機24架,就是一例;結果是上週華航宣布「還價」結果:決定採購16架,顯見Graham推銷成功,也踢爆外交部的「掩耳盜鈴」。不過這是題外話,本文要強調的是,不管美國殺敵多少,其損失是有「外部性」的-承擔者不見得是美國自己。

譬如之前美國制裁華為,台積電業績少了近15%,還好産能馬上就被別的客戶搶包,其中就包括輝達與AMD。這回輪到輝達與超微也減少訂單,因為華為-旗下的海思、輝達、與超微都只會設計,不會製造,它們的晶片都是台積電代工的,它們少賣,台積電的訂單就少了。這回台積電營收又受損,應該還有別的客戶等著搶產能,若是再有下一回呢?

美國針對中國的晶片戰略是讓中國「自己造不出,對外買不到」,這個戰略是服膺更大的戰略-減緩中國的崛起之勢,也就是削弱中國的整體國力,避免自己讓出支配國的地位。按這個目標,從黑名單式的「制裁個別公司買不到」──譬如華為與中芯-到「限制整個市場內的所有公司都買不到」所需的晶片,未來的制裁手段一定還會推陳出新,套句流行語:我們「拭目以待」。

缺乏製造的美國,打擊善於製造的中國,不管自損多少,都會讓也長於製造的台灣跟著一起受損──尤其全球市佔率越高的台灣廠商,越要留意高處不勝寒。

 

台灣科技冠全球 盤點世界第一名公司【摘要2022.9.6..自由】台灣產業傲視全球,其中半導體供應鏈更是受到全球仰賴,擁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等企業,以下盤點那些在台灣的「全球之最」。

IC產業方面,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為全球第1大晶圓製造廠,其他還有全球第1手機晶片商聯發科2454)、全球第1IC封測廠日月光3711)、全球第1ROM唯讀記憶體廠旺宏2337)、全球第1砷化鎵晶圓製造廠穩懋3105)。

電子零組件產業中,包含全球第1PCB電路板廠臻鼎4958)、IC載板廠欣興3037)、全球第1電源供應器廠台達電2308)。

其他電子等產業還有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鴻海2317)、全球第1筆電代工廠廣達2382)、全球第1電競品牌華碩2357)、全球第1筆電金屬機殼廠可成2474)、全球第1不斷電系統代工廠旭隼6409)、全球第1筆電電池模組廠新普6121)、全球第1工業電腦廠研華2395)、全球第1白牌交換器廠智邦2345)、全球第1手機鏡頭廠大立光3008)。在高階伺服器、工具機等領域台灣在全球也有一定佔比。

全球2大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巨大,9921)、美利達9914)皆是台灣品牌;全球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有高達75%的供應商來自台灣,其中「心臟」電動車馬達交由台灣的富田電機製造。

在航運方面,全球航運排名台灣的長榮(2603)名列第7名、陽明(2609)排在第9名、萬海(2615)則位居第10。台灣的遠洋漁業在全球排名也高達第3

 

封控衝擊 大陸航空鐵路上半年虧損慘重【摘要2022.9.6..旺報】大陸嚴格的防疫措施嚴重衝擊各產業,就連國營事業也無法倖免。今年上半年,8家上市航空公司每天平均虧損近3.8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804億元,連有「中國最賺錢高鐵」之稱的京滬高鐵,上半年淨利也虧損10.28億元。但這並未動搖大陸中央「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成都昨繼續封城3天,天津中小學延後到校上課日期。

虧損最多的是盈利能力最強的中國國航,上半年虧損194.35億,比去年同期多虧了近2倍;虧損超過百億的還有東航,海航和南航,上半年分別虧了187.36億,128.37億和114.88億。

此外,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華夏航空3家去年同期盈利的上市航空公司,今年也沒能逃過虧損命運,而去年年底已經資不抵債的山東航空,今年上半年依然資不抵債,虧損也進一步擴大到32.96億。截至目前,航空公司資產負債率達82.2,較疫情前上升11.9個百分點,12家航空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100%。

上半年京滬高鐵沿線多個地區,尤其是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出現多起聚集性新冠疫情,旅客出行呈斷崖式下降,京滬高鐵本線列車運送旅客同比下降66.7%,跨線列車運營里程同比下降41.5%。

 

20大前夕 中國74城市逾3.13億人遭封控【摘要2022.9.6..自由】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中國持續實施嚴格防疫封控措施,外媒報導指出,為了體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堅持的「動態清零」政策,各省市地方政府趕在中共20大之前全力以赴試圖撲滅疫情,中國自8月下旬以來至少有74座城市、逾3.13億人口處於全城或部分防疫封控中,預估未來幾週更多的城市,也將被置於封控之中。

CNN》報導也引述中國財經雜誌《財新》報導,目前仍有33座城市處於全城或局部封控之中,且專家認為,未來幾週更多的城市也將被置於封控之中。

雖然目前各國大都已經放寬或鬆綁防疫管控,但中國仍不顧對民眾生活和經濟發展的衝擊,持續嚴格封控,北京當局堅稱「動態清零」政策拯救生命,中國衛生官員也稱,老年人口疫苗接種率低,以及農村醫療設施的落後,是放寬限制的障礙。不過也有公共衛生專家表示,中國的嚴厲封控措施融入許多政治因素和政治考慮。

報導指出,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20大)預定下月16日召開,外界預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取得第35年的總書記任期,但持續肆虐的疫情可能會破壞習的執政成就。

紐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在接受CNN訪問時指出,共產黨希望確保不會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像是疫情大爆發這樣可能威脅社會穩定、讓領導層交接出現陰影,甚至影響習近平個人領袖信譽的事情。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703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