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04 23:02:10瀏覽4496|回應1|推薦16 | |
【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特刊
在上一篇中,我們曾提到古代的守孝禮儀,原本都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其實這些禮儀,也是在我們華夏民族傳統的《道教》中,所遵循的孝制。 不過,到了現代社會,你要是還固守古代喪儀,別人也還可能會說你是孝順,除了這樣,可能也沒什麼其他的好果子吃。 從人類現代文明思想來看,往生後的苛刻喪儀禮數,確實沒有必要。 父母養育了你,你需要的是在父母在世的時候,把他們孝敬好。至於父母往生後,我們當然需要懷念父母。但是卻不必把自己搞的像是也在“煉法”要“登仙”一樣。 我們一起來看看台灣、閩南、福建一帶的居民,從古早時代流傳至今,在往生者過世之後,屬“道教”家族必行的繁文縟節。 【作功德】 【由來】一般喪家在往生者出殯的前一晚或數晚,延請專門的道士或和尚為往生者舉行超度和供養的法事,以往生者的名義施行功德,用意是為往生者贖去生前罪業,即稱為「作功德」。 因為這是非常“專業”的法事儀式,所以道壇多會為家屬準備相關的儀式用品。一直進行到「還庫」時,家屬才進行燒庫錢的活動。 【時間】為出殯前一晚開始,延續到天明,看是施行一朝、二朝或三朝的功德法事。 【供品】豐盛的牲禮、香花、素果等。 【金銀紙】庫錢、銀紙、往生錢。 【巡山】 【由來】當喪禮結束後的第二、三天或第七天,往生者的家屬穿著喪服到墳地察看有無異狀,並且準備供品祭拜后土和亡者的墳塚,稱為「巡山」或「巡灰」。 【供品】-拜后土以牲禮、水果、酒;拜祖先以牲禮、五味碗、水果、酒。 【金銀紙】-拜后土以壽、刈金、福金;拜祖先以銀紙。 【作七】 【由來】往生者逝世後,每七天為一次祭拜的重要日期,負責祭拜者的身分也不同,俗稱「作七」,共有七個日期,分別是 「頭七」也是大七,為先人拜祭的是一殿秦廣明王,由兒子負責準備祭品; 「二七」是小七,為先人拜祭的是二殿楚江明王,由媳婦負責; 「三七」也是大七,為先人拜祭的是三殿宋帝明王,由出嫁的女兒負責; 「四七」是小七,為先人拜祭的是四殿伍官明王,由姪女負責; 「五七」也是大七,為先人拜祭的是五殿閰羅明王,由出嫁的孫女們負責; 「六七」是小七,為先人拜祭的是六殿卞成明王,由出嫁的侄孫女或曾孫女負責; 「七七」又稱「滿七」或「圓七」由兒子們辦理有始有終,功德圓滿。每七為七日,逢奇數為大七、偶數為小七。客家人以「四七」為女兒七,與閩南人以三七為女兒七略有不同。 又因現代為工商業社會,有將七七四十九天改二十四天的,即頭七、七七各七天外,其他各以每隔兩天為一七的計算方式。其頭七日期不變外,其餘二、三、四、五、六、七,不看日不看時,於出殯日前將其做完即可,俗稱「切七」。 【時間】每逢作七的凌晨子時(台北、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開始作七,到中午才拜菜。一般作頭七、三七、五七、七七時供品會較為隆重。 【供品】作七拜菜時先準備一份三牲拜土地公,如豬肉、公雞、魚、酒。 拜往生者時有五味碗或十二道碗,如米飯、米粉、春乾(象徵有餘)、韭菜(天長地久)、豆乾(做大官)、芹菜(勤勞)、魚丸、肉丸(中狀元、當議員),肉片、菜頭(好彩頭)、豬腸(生男孩)、雞翅前膀(易謀生)等;以及其他果品、紅圓、發粿(象徵子孫團圓興旺)、麵頭山(又稱子孫山或女兒山)。 【金銀紙】拜土地公,用福金。拜往生者,用銀紙。 【作旬】 【由來】一旬為十日,有些地區做完滿七(四十九日)後即續作四旬,拜祭四位判官。 五旬即第九十九日不作,於次日一百天作百日。唯一般而言,各地多將「作七」與「作旬」混為一談。各地通常只「作七」而不「作旬」。 作旬時,在居喪期間未出殯前不過節,遇祖先之忌日(逝世紀念日)也不拜。出殯後有祖先之忌日如往日祭拜。但過節(清明、端午、中元、冬至、除夕等)祭祖時,必須提前一日中午先拜新亡(以數道飯菜),再於翌囗祭祖。 【供品】如作七般的供五味碗。 【金銀紙】銀紙。 【作百日】 【由來】當人逝世滿一百天時,習慣要再祭祀一番,或延請道士、和尚唸經。舉行盛大的供養法會,或僅是家人自行祭祀,稱為「作百日」。 【亡者「百日」的計算法】 有些地區百日的算法會依照家中兒子的人數有幾位加上長孫,由百日的日數增加或減去來確定百日的日子。 例如:例如:兒子2位、長孫1位,則100+3=103天做百日; 或100-3=第97天做百日。 有些地區如客家族,則百日加上男兒數加長孫。 例如:兒子2位、長孫1位,則100+3=103天做百日。 也有依往生者的年紀前一天做百日者,例如往生者90歲則以第89天為百日。 有些地區的習俗則稱做百日的天數,不可以超過逝者的歲數,例如往生者享壽93歲則以第93天該日作百日。而如果是年輕逝者,百日之算法為不能超過他的年齡數,故百日之正確時日仍需依各地不同的風俗民情由之。 【供品】牲禮、五味碗、水果、酒。 【金銀紙】銀紙。 【作對年】 【由來】當往生者逝世滿一週年時,往生者已出嫁的女兒皆要返回來供奉牲禮祭拜,也有延請道士、和尚誦經作法事的,稱為「作對年」。此日結束後,才算脫去孝服。 【供品】牲禮、五味碗、水果、酒。 【金銀紙】銀紙。 【除靈】 【由來】一般喪家於「尾旬」、「作百曰」或「作對年」時,將臨時「安靈」或「豎靈」時所作的「魂帛」和香爐完全撤除,並選一個吉祥的方向將這些東西丟棄,請道士唸經、上香、燒銀紙,當日往生者已出嫁的女兒也要回來祭拜,稱為「除靈」或「推靈」。 除靈的翌日,喪家婦女換素服,到寺廟行香後,表示去除喪家的不祥後,才可回家省親,稱為「行圓」。 【供品】牲禮、五味碗、水果、酒。 【金銀紙】銀紙。 【合爐】 【由來】當往生者的喪期屆滿時,將供奉往生者的新牌位火化,或將其香爐灰一部分放進供奉祖先牌位的香爐內,並將往生者的姓名列入祖先牌位內,稱為「合爐」。一般泉州人在合爐時,會視「作對年」是前半年或後半年,多會避開過年期間而選在六月或十月、若「作對年」是在十月或十一月時、才會選在十二月合爐。至於漳州人多在「作三年」和「除靈」時同時進行合爐的儀式。合爐後,一切便恢復正常作息。 【時間】上午 【設置地點】祖先牌位前。 【供品】牲禮、水果。 【金銀紙】刈金、銀紙。 《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謝謝您的閱覽, 也感謝您分享;我們對監事長張齊清先生的哀思與懷念, 希望這 7 篇民間習俗禮儀的連續故事, 能夠增加您對中國民俗禮儀的認識。 今後《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會在網站部落格中, 發表更多與生活有關的故事, 與您分享更多健康又快樂的資訊,敬請期待! 也歡迎您在閒暇時, 記得上《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的部落格來瀏覽文章。 我們在部落格中再見! |
|
( 在地生活|紐澳 ) |